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最新章節列表 > 1972.宣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972.宣誠

“皇爺,奴婢梳理了一下內務府的產業,發現有兩個方向大有可為。”

頂著內務府監督頭銜的宣誠目前實際已經架空了內務府新任掌印梁九銘和留任的內務府提督葛天,成為了內務府真正的負責人,大權在握的宣誠於是想顯示一下自己的能力,便一邊在內務府內大肆反腐,一邊又想著在經營上獲得一些可以足道的成績,所以這些日子都在梳理內務府的經營內容,結果還真給他找出了兩個來。

見朱由崧不動聲色的聽著,宣誠便繼續道:“一個是交趾的煤炭,奴婢發現大明南方都沒有大的煤田,各地都在用木材和木炭,價格很是高企,但交趾卻是有個大煤田的,只要好好開發了,就是一筆巨大的進項。”

朱由崧笑了起來,他怎麼可能忘了鴻基煤礦呢,無非是之前交趾還沒有安定,所以沒放在議事日程而已,如今鄭家也覆滅了,交趾、九真各地的安南反抗力量也遭到了嚴厲的鎮壓和極大的削弱,因此是時候把開發交趾煤礦了。

對宣誠的主觀能動性很滿意的朱由崧點了點頭:“交趾煤礦的事,內務府可以規劃起來;但不要僅僅是開發一座煤礦,要一併嘗試尋找鐵礦,進而在南方建立一個煤鐵聯合體。”

宣誠有些發呆,是的,他只是想透過販賣燃煤來獲利,沒想到朱由崧會有進一步的計劃,這就讓他有些犯難了:“皇爺,南方好像沒有大的鐵礦。”

南方當然有零星的鐵礦,否則佛山也不會成為南中國的冶鐵中心了,但問題是,眼下佛山一年也就出兩三百萬斤鐵而已,可想而知,鐵礦石的產量才多少,顯然是不能滿足內廷大規模生產的需要,而且,內務府還不能直接從佛山鐵商手中搶鐵礦石,否則就會造成社會嚴重動盪,所以,還得另外去找鐵礦資源。

朱由崧想了想,告知道:“大明沒有,但蘇祿有,你稍後立刻派礦師去蘇祿那邊探查。”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其實除了棉蘭老島外,呂宋島應該也有鐵礦,而且呂宋島還有黃金和大明急需的銅礦,但呂宋現在是邢王朱慈炾的藩國,朱由崧不想沾兒子的便宜----其實是怕日後朱慈焈與朱慈炾產生利益衝突----自然就只能視而不見了。

隨即朱由崧補充道:“朕記得曾派欽天監的礦師去崖州探查過,那邊也有個鐵礦,礦石的品質很快,距離安南也近,內務府可以將其開發出來。”

海南島上的石碌鐵礦以現在的開採水平來說,很難立刻得到開發,但三亞市田獨黃泥嶺西北山麓的田獨鐵礦就相對容易開發了,而且田獨鐵礦的總儲量有500多萬噸,足夠內務府用上很長一段時間了。

“再有就是,徐州、興國、太平等地的鐵礦要加大挖掘力度,小琉球的煤礦也要加緊開發了。”煤鐵是下一個時代的致勝武器,所以朱由崧肯定要大規模發展的。“若是勞力不足,就從朝鮮、日本、安南、南洋引入人口。”

宣誠應了一聲,就聽朱由崧問道:“你不是找出兩個來錢的路數嗎?另一個是什麼?”

宣誠回覆道:“皇爺,內務府一早就掌握了羊毛、羊絨梳洗、精紡技術,卻遲遲沒有大規模生產,奴婢覺得,若要是說在棉布紡織上還擔心衝擊市面的話,毛紡問題應該沒那麼嚴重的。”

宣誠的意思是,一來羊毛衫、羊絨衫比棉衣更保暖,更合適供應北地軍民,另一方面高階版的羊絨衫還可以去海外跟歐洲同類商品爭奪市場。

提到跟歐洲商品爭奪市場,朱由崧便問道:“大虎屋開啟了天竺、波斯、大食的市場,國內商賈有效仿的嗎?”

宣誠答道:“回皇爺的話,其實早年就有商賈跑天竺、波斯的海上商路,只是規模都很有限,不過隨著朝廷拿下了錫蘭島,這些年龍牙門市舶司登記的西行海船數量已經多達兩百多艘,其中有不少隨著大虎屋的船一起跑波斯、大食航線的。”

朱由崧滿意的點點頭:“不僅僅是大虎屋,祥福瑞、寶福瑞、福隆昌都不要試著獨佔對外貿易,得把好處分下去,才能走的更遠。”

沒錯,只有所有參與對外貿易的商人及商人背後的政治勢力都透過對外貿易嚐到甜頭了,朱由崧海外擴張的政策才不會在他百年後,如同鄭和寶船一樣,消失在大明文官集團的保守心態下----這是朱由崧的一生功業所在,是作為穿越者的朱由崧打破本時空內中國歷來治亂迴圈的關鍵一招,自然不能讓小團體為了一己之私給破壞了。

宣誠應道:“奴婢明白,內務府不會阻止各地商賈開戰對外貿易的。”

朱由崧考慮了幾分鐘,對宣誠說道:“內務府可以建立已經針對性的商會,把從事某個方向對外貿易的商號都收攏進來,然後加以必要約束,重點是禁止各家商貨在外國競價銷售,以穩定大明商貨在海外的價格;但記住,這個商貨不要禁止後來人,否則,內務府全吃好了,何必留給其他商賈呢!”

宣誠眨了眨眼,然後立刻溜鬚拍馬道:“皇爺聖明,讓奴婢想,還真想不到這些呢!”

朱由崧擺擺手:“朕不喜歡聽吹捧之言,今後不要再說了。”

不待宣誠回應,朱由崧說道:“內廷還是缺錢,既然你說羊毛製品、羊絨制品可以銷往海外及配屬軍中,那就做吧,但記住,儘可能的不要衝擊了國內的市面。”

話雖如此,但宣誠的意思還不是簡單的建設幾個毛紡廠,他想把內廷掌握的飛梭技術、珍妮機以及蒸汽機都用在北地的毛紡廠中,未來毛紡業一定會做大做強,進而一定對國內的紡織品市場產生極大衝擊的。

但朱由崧算算時間,覺得或可以以毛紡為突破點,逐次拉開工業革命序幕了----朱由崧已經五十四歲了,還能活幾天呢,在閉眼前,他一定是要看見工業革命在大明爆發的----所以,權衡再三,還是同意宣誠的提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