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位面商人在明末最新章節列表 > 213天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13天災

這一次戰鬥,從頭到尾,徹底體現了皇太極和袁崇煥的指揮水平,皇太極雖然握有戰略主動權[關寧軍必須死守北京這個點,而且還不能進城,沒有地利],但是一開始優勢也不是很大.

透過最開始的誘敵,造成關寧軍陣型展開就出現問題,倉促應戰騎兵衝擊,而後打穿方陣的弱點對角線,廢掉了關寧軍的大炮,同時還造成關寧軍火銃集體過熱,基本上把關寧軍的遠端火力費的七七八八,連戰術主動權都失去了.

從這一戰看來,皇太極是一流的軍事家無疑,袁崇煥與之相比,不過是中規中矩,沒有大的失誤罷了.

就在應付完滿清第一波騎兵衝擊,袁崇煥勉強維持住關寧軍陣型不潰散的時候,卻是聽到幾聲地動山搖的炮響,讓好不容易才整理好的隊形又胡亂起來.

這個時代的大炮都是實心彈,攻城是利器沒錯,野戰只能靠著類似保齡球不規則的軌跡殺傷敵軍,其實更類似冷兵器時代的投石器,和現代意義上的火炮是完全兩個東西.

這種大炮說實在的,對中原王朝來說,有還不如沒有,守城的時候憑藉地利,即使是民團,意志堅定也能成為一個硬骨頭,而北方的野蠻民族死不起人,所以只能騷擾邊地而已.

但是這種大炮作為攻城利器,轟開城牆,就能讓北方的野蠻民族變攻城戰為野戰,用極小的代價就攻陷一座座城池,沒有這些號稱紅衣大炮的攻城利器,清軍是沒有能力攻陷關內的諸多城池的.

而且這種大炮對中原民族的傷害還不止於此,畢竟蠻族人騎兵較多,個人戰鬥力也比較高,這個時代的大炮對不講究嚴整陣型的蠻族威力相當小,不象中原民族這樣依賴方陣,中原民族對抗蠻族的優勢是他們的步騎炮方陣,嚴整的隊形和紀律必不可少,可是這些方陣只要落下一發大威力的炮彈,就是戰鬥力大減。

多落下幾發,那就士氣完全被打殘了。如果是散兵作戰,無論是從兵力上來說,還是從個人戰技上來說,中原民族與北方的野蠻民族相比,都是處在劣勢的地位。

真實的歷史上,這個時代的大炮是騎兵的最佳搭檔,嚴整方陣的天敵,在西方,短短一百年前,是長槍配合火槍大破騎兵神話的年代,然後隨著大炮的發展,大炮加騎兵才是戰場上的望著,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拿破崙時代結束.

所以說有些不知道真實歷史的人,胡說什麼明軍沒有火器化才不是清軍的對手,實際上明軍真的退回火器時代,清軍沒有大炮助陣,頂多打下河北就不錯了,根本不可能讓漢族亡天下.

對關寧軍來說,大炮對己方士氣的打擊是巨大的,畢竟關寧軍幾次對清軍的勝利,都是依託城池,大炮助陣才取得的,而這次己方的大炮已經被滿清消滅,反而是滿清的大炮發威,再加上這次滿清的騎兵從輕騎兵變成了重騎兵,讓關寧軍的火槍陣也吃了大虧,一時間關寧軍的士氣瞬間降低到了極點.

好在這個時代的大炮和火槍一樣相當嬌貴,滿清大多數大炮都是繳獲明軍的,而明軍火炮的質量實在是太差,打了幾十炮就都開始發熱了,皇太極則是心疼這種攻城利器,下令立刻停止發射,進行保養,只有滿清在無名小山上的兩門紅夷炮還在發射,這兩門炮來自廣東,是天啟時代從香港進口的,又被帶到京師附近保衛北京的,不過讓人無語的是,因為王巡撫的魯莽,被清軍引誘除了城池,這兩門紅夷炮不但沒有殺傷一個滿洲人,反而一路上成了滿洲人的燒殺搶掠的幫兇.

然後又隨著這些滿洲人來到了北京,由皇太極集中起來轟擊關寧軍,兩門紅夷炮發出六磅鐵彈,身管二十八倍徑,比一般明軍的野戰炮shè程遠,炮兵把仰角調到最大,仗著居高臨下,對山下連續發炮,shè程高達兩裡多,落地時候形成高拋物線,幾乎無法形成跳彈,但炮彈落下的威力不小,凡被砸中的幾乎屍骨無存,給西側後關寧軍造成不小的混亂。

鐵質紅夷炮雖然質量不錯,可是時間一長了之後炮身還是滾燙,皇太極心疼這些自己的心肝,急忙下令休息,於是兩門紅夷炮也和其他大炮一樣停下散熱.後金本錢小傷敵一千自己損失八百的大劫是贏不起的,在廢掉了關寧的火炮,已經讓關寧軍的火槍普遍處於過熱狀態之後,決定採用傷亡比較小的正規打法.

一時間士氣大振的後軍大鼓敲響,震天動地,炮陣後面的兩百餘輛盾車開始前進。他們今天是第一次試探性質的攻擊,鑑於攻擊關寧軍的難度,這次後金各旗出的人一樣多,每旗一百弓,共一千人,一千名外藩蒙古兵,漢八旗精銳四千人,騎馬巴牙喇三百人,合計兩千七百戰兵,外加一千多推動盾車的包衣。

“推著走,走不整齊的軍法從事。”滿八旗的督戰隊大聲嚎叫著,毫不留情的用木棍抽打下的三十多個包衣,他們推動著五輛盾車,他的身邊兩側是整齊一線的兩百輛盾車,排出了一里多的陣線,在上千名包衣的推動下隆隆而,整個陣線齊頭並進,如同一道木質的海浪大潮。

這種盾車高八尺,理論上用榆槐木製成,形狀如同一個轎廂,下面有四個木質小輪,前護板和頂板厚八寸(25釐米),能防禦明軍所有已知的火槍,高階一些的,還在頂上布三層牛皮,並鋪上泥土和沁水棉被,幾乎水火不侵。

部分精良的盾車前護板並非固定死的,而是用活銷固定,鉛彈打在上面,護板會仰俯卸力,鉛彈鐵彈往往被折射往另一方向,盾車後的人馬絲毫無傷。

粗糙的盾車前護板則固定死,這樣製作起來更加容易,木板後面用粗木條為肋,防護力同樣出色,每一個滿八旗督戰隊的麾下,就有三輛這樣的粗糙盾車。

盾車的後面是一排弓和火槍,後面是督陣的巴牙喇。巴牙喇執強弓,中所用的箭卻不是利箭,二十包了布頭的輕箭,布頭上全是紅色的染料,有任何敢遲疑不進者,巴牙喇就會用紅箭射擊,戰後查到包衣身有紅印者,一律處斬,這樣每個巴牙喇就能控制更長的戰線。

這種盾車其實就是火槍的天敵,只有火炮才能剋制,很多人以為練火槍用三段擊就可剋制滿洲人,其實和槍陣無敵也是差不多的yy

進到了三百步之內,對面的關寧軍佇列之中,忽然紅光一閃,噴出一團白煙。

“嗖”一聲響,一枚三斤重的四磅炮炮彈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出,劃過低平的彈道,還未飛到盾車陣線就嘭地落地,在地面濺起一團煙塵,鐵彈再次向前飛起,速度減緩了不少,它又在地上彈了一下,一頭撞上一輛倒黴的盾車。,

嘭一聲巨響,鐵彈猛地撞擊在前護板,已經減速的炮彈被厚木板抵擋住,盾車猛烈的一震,前半部往上一跳,護板背面爆射出無數的碎木屑,如同雨點般灑向後方,大大小小亂飛木屑在高速度的加持下變得如同鋒利的刀刃,扎滿後面包衣身體和面門,後面推車的包衣同時尖叫,捂著臉龐和胸口大聲慘叫。

這種慘狀造成了盾車隊伍的驚慌,畢竟人可以不怕死,但是不怕屍骨無存的除了少數神經病是沒有的,也不用滿洲軍官發話,兩個督陣的巴牙喇揮著順刀往地上一陣亂砍,把那些慘嚎的包衣盡數砍死。

用恐怖來剋制恐怖,這就是後金保持士氣的秘訣,退後即是死,前進才有一線生機,督陣的巴牙喇砍死這些包衣之後,大聲喊道:

“後退者死,全家充作軍妓,前進者賞五兩銀子,勇往直前者,抬旗!關寧軍的大炮沒幾個了!給我衝!”

果然隨著他們的接近,關寧軍的炮火稀疏起來,一輛輛盾車停頓下來,陣線變得不再整齊,而後就是藏在盾車後面穿著重甲的外藩蒙古兵,漢八旗精銳獰笑著衝了出來。而督陣的巴牙喇大多下馬,用重弓對著關寧軍的方陣拋射!

所謂財大氣粗的關寧軍,其實也是相對於其他叫花子一樣的明軍而言的,豐厚的軍餉文官層層截留之後,分到每一個士兵身上就不多了,除了最前排的關寧軍身上穿著鎖甲,能扛住重弓之外,方陣後面幾排的士兵防禦只能說聊勝於無,根本扛不住重弓近距離的拋射

一片片慘叫聲中,後排關寧軍傷亡數量迅速增加,慘厲的叫聲連綿不斷,身旁不斷有精神崩潰的包衣尖叫逃走,被後面壓陣的督戰隊斬殺,而前排的關寧軍也被漢八旗精銳扔出的狼牙棒等重兵器打死打傷,頓時整個方陣就瀕臨崩潰了。

“出動親兵吧,要不頂不住了!”周文鬱無奈的高喊.

“再等等,再等等!”袁崇煥還想維持住戰場的節奏.

“再等等就破陣了!督師,不能猶豫了!”周文鬱急的差點跳起來,手裡指著崩潰的戰線喊道.

袁崇煥再也無法冷靜了,額頭上大汗淋漓,畢竟關寧軍的親兵是和滿洲督陣的巴牙喇一樣,都是最精銳的存在,這才交戰第一天,就不得不動用了自己的老本,再用兵上絕對是大忌!第二天怎麼辦?

不過,出乎袁崇煥意料的是,皇太極擊破關寧軍六七個方陣之後,面對關寧軍的親兵出擊,卻是結成大陣,緩緩退了回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皇阿瑪!再加一把勁,關寧軍就完了,你怎麼心軟了,這時候不要顧忌傷亡才是!”豪格正要一口氣擊破關寧軍,卻被軍令阻攔,不得不撤了回來,對皇太極紅著臉喊道.

“咱滿洲人少,損失慘重的勝仗不能打!你稍安勿躁,阿瑪自有妙計!”皇太極看著這個滿身肌肉沒有腦子的愛子,就是頭疼不已,自己身體不好,要是早死了,自己這個莽漢兒子如何是比狐狸還狡猾的叔叔們的對手?

想到這裡,皇太極的胸口又是隱隱作痛,為了面子強制壓了下去,皇太極心中暗想,為了自己這個寶貝兒子,很多事情自己必須做了,不要臉也得做啊!

豪格還要和皇太極爭辯,轉眼間就是大喜,卻是皇太極停止衝擊袁崇煥大軍東南角,往北撤走去,衝擊碰到戴承恩的軍隊,戴承恩部只是一隻偏師,眼看著關寧軍的主力袁崇煥和祖大壽都敗了,覺得和皇太極交戰必定損失慘重,戴承恩於是移動陣腳向南逃避皇太極,移動中陣型散亂,然後在騎馬巴牙喇的集團衝擊下崩潰,甚至衝散了關寧軍的本陣!

“戴承恩這個廢物,這種時候,就是死了一半也不能動啊!”袁崇煥氣的罵了出來,不過關寧軍的本陣已經近於崩潰,袁崇煥也沒有辦法,只好中軍堅持,讓潰兵從兩側繞回去,祖大壽等軍官在軍陣後面整隊,中軍變成前鋒,迎接後金軍的衝擊!

袁崇煥的中軍雖然都是精銳的操軍和親兵,但是面對潮水般湧來的後金軍,也是沒有辦法,甚至被騎馬巴牙喇衝了進來,一個騎馬巴牙喇一刀向正在指揮的袁崇煥砍去,袁崇煥高喊一聲,卻是因為防弓箭的盔甲太重了,移動不得,眼看就要被這個騎馬巴牙喇斬殺.

“賊子你敢!”袁崇煥旁邊的親兵袁勝高舉刀格擋,卻是一聲悶響,兩刀同時折斷,袁崇煥倖免於難,然後這個騎馬巴牙喇被袁崇煥的親兵圍攻,七手八腳的打落馬下,一陣馬匹亂踩,死的不能再死了!

但是袁崇煥身邊的部隊越來越少了,後金騎馬巴牙喇在馬上用短小的騎弓拋射,一時間箭如雨下,袁崇煥和周文鬱兩肋中了無數箭,整個人像刺蝟一樣,幸好袁崇煥為了防止後金的騎兵拋射,穿的盔甲很厚,箭射不穿,不過袁崇煥本人無事,不代表關寧軍無事,實際上袁崇煥本人都無法保證安全,正是關寧軍要崩潰的標誌。

眼看關寧軍就要崩潰的時候,上天卻和後金開了一個大玩笑,後金要衝擊關寧軍,要經過一條幾十丈寬的河,因為關寧軍眼看就要完蛋,為了搶功勞,後金軍隊爭相渡河,結果河面冰層無力承擔這麼多重量,卻是猛然破裂,成了吞噬滿洲軍生命的大口!

“傳令,我軍原地堅守,原地堅守!”遇上這種天災,皇太極差點沒氣死,其實他還真派人去試探了這條河冰層的堅固程度,結果沒想到這條河冰層只是有一段凍的結實了,其餘地方都不結實!

這時候後金部隊裹挾了大量包衣和蒙古流民的壞處就看出來了,這些人固然是不錯的炮灰,可是面對逆境的時候,缺乏紀律和勇氣的一面就被無限制的放大了,根本不管滿八旗的督戰刀子,一窩蜂的衝了回去,等到發現面對的不是冰層而是河面的時候,後面人山人海的壓力也不許前面的人轉身,加上這次入關,後金發達了,連包衣和蒙古流民都披了甲,重量更是驚人,結果就是會水的人也無法游泳逃出來.

因為這場天災,淹死後金軍隊很多人。廣渠門之戰大戰幾個時辰,加上包衣和蒙古流民關寧軍殺敵以五千多人計,而且因為關寧軍控制住了戰場,結果不過只有兩千多人死亡和重傷.

“簡直是天助我軍!韃子罪惡滔天,連老天都懲罰他們!”周文鬱沒想到這次戰局最後居然如此收場,如果不是在馬上而起身穿重甲,簡直要高興的跳起來!

“天子洪福!天子洪福啊!”袁崇煥也舒展了眉頭,不過轉瞬間就又皺起了眉頭,喝令下去:

“這次已經大勝,告訴祖大壽不可貪功,追擊潰散的敵人即可!而且首級統一割,不要爭奪!耽誤追擊!”

袁崇煥也是沒辦法,因為明軍都喜歡以首級論功的緣故,經常出現為了搶人頭而耽誤打仗的事,袁崇煥雖然在戰前就嚴令大家去割人頭,必須全力迎戰,但還是不放心,再叮囑了一遍,所以後金軍隊潰敗時大家都一心一意追擊敵軍沒有去搶人頭。

不過滿八旗大多結成一個個小陣,防禦的相當頑強,關寧軍幾次攻打,不但沒有便宜,還吃了幾個小虧,袁崇煥和祖大壽無奈,只好當晚收兵回營,同時嚴加防守,不敢再和後金軍交戰.

袁崇煥深深的知道,自己這次雖然名義上大勝,實際上關寧軍的火炮都被皇太極破掉,對付皇太極騎兵破方陣對角線這招,自己也是沒有什麼辦法破解,而且後金名義上損失不小,實際都是漢八旗和包衣,滿八旗損失不過一百多人,實際上損失不大,而今天的戰鬥也說明了,野戰明軍不是滿洲的對手,唯一辦法還是進城憑藉堅城死守,於是再取得大勝之後,袁崇煥再次提請關寧軍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