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位面商人在明末最新章節列表 > 222北京絕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22北京絕境

只是這個時候,即使知道皇太極的真正目的,又能如何?

袁崇煥雖然派出使者去聯絡,滿桂的軍隊卻是彷彿面對敵人一樣,不讓袁崇煥使者進入,而滿桂本人,則是傷都來不及治,就讓親兵護衛,衝進城門,直奔紫禁城去了.

與此同時,北京,紫禁城內.崇禎皇帝和孫承宗因為戰局而激烈的爭論起來.

“陛下,不可讓關寧軍進城!這北京城太大了,如果沒有部隊在外激動,那就是處處防守,處處守不住的局面.”

孫承宗以北京和朝廷的安全為先,自然是得到了多數人的贊同.

崇禎皇帝提出不同意見:“可是,不讓關寧軍進城,這幾日連續接戰,關寧軍都要打光了啊.”

“打光了又如何?滿桂將軍不也是軍隊幾乎打光了麼?京城裡補上壯丁就是,反正只要親兵在,一般的士兵損失多少也沒關係.”

溫體仁一心討好崇禎皇帝,覺得袁崇煥這事是一個關寧軍做引子,收拾東林黨的好機會,自然不能讓關寧軍輕易過關!

“溫體仁,你個奸臣,邊軍精銳是一般內地軍隊能比的麼?何況北京城的京營都是那個半死不活的樣子,臨時收集的壯丁如何能和邊軍精銳相提並論!?邊軍精銳都打光了,陛下誰來護衛?其心可誅!”

王洽身為兵部尚書,對於溫體仁對東林黨的惡意心知肚明,自然要從源頭上封殺.

錢龍錫也出來助攻,跪在地上,眼睛裡淚光閃現:

“陛下,精銳自然要留著以防萬一,至於守城,收集民壯也可,還請陛下……”

孫承宗本來還想說什麼,忽然發現王洽對自己眨眼睛,頓時明白了這事情不是一個單純的軍事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只好把自己的意見收了回去,心裡就是對大敵當前還內鬥不已的黨政一陣噁心.

只是黨爭這玩意,由不得你一心為公,你不下黑手整人,人家就下黑手整整你,孫承宗不得不想了個折衷的辦法:

“關寧軍入城以防萬一也不是不行,至於守城,收集民壯是不靠譜的,臣以為還是各府邸內的護院家丁一起守城靠譜,畢竟大戶人家懂得規矩,又都武勇,不會出現莫名其妙潰散的事情.”

“可是賞賜總的有吧,讓人流血流汗不給錢,不是這個道理,可是陛下連續犒賞關寧軍,已經用掉了內庫一百多萬的銀子,這錢怎麼辦?莫非要北京的市民籌錢,與民爭利?”

溫體仁這段話貌似老成謀國,實際上殺機重重,第一道殺機是如果孫承宗說不出籌錢的辦法,自己這話說出去,如果因為沒有賞賜,或者說賞賜不夠,引起了亂子,那一切責任都是孫承宗的.

溫體仁第二道殺機是如果孫承宗堅持用崇禎皇帝內庫,就會讓關寧軍在崇禎皇帝心裡產生貪得無厭的形象,同時讓孫承宗乃至東林黨和關寧軍的戰績捆綁在一起,現在北京這麼危及的局面下,無異於給東林黨了一個隨時可能爆炸的地雷!

這還不算,溫體仁還有第三道殺機,如果你不從崇禎皇帝內庫那裡拿錢,想從北京城的居民手裡收刮,那麼整出一點民變,你孫承宗東林黨立刻就吃不了兜著走……

畢竟歷朝歷代首都都是要講個維持穩定的,陝西,河南這種邊地死十幾萬人,皇帝看不到也就是個數字罷了,北京這地方要是有人鬧事的話……

孫承宗自然知道溫體仁的心思,雖然孫承宗不是下黑手整人的主兒,但是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麼?自然什麼都清楚了,本來還想說什麼,又被王洽和錢龍錫的哀求眼神看到,只好搖了搖頭,嘆了口氣,不再說話.

崇禎皇帝哪裡知道文官們說話互相下套的本事,一見溫體仁把在座諸位說的都是啞口無言,還以為是溫體仁想的周全呢.

不過崇禎皇帝一向覺得自己是堯舜之君,即使作為官吏也比這些文官強出很多,於是最終拍板:

“北京城人口總多,而且身為京師,比外地富庶很多.”

崇禎皇帝說完頓了一頓,眉頭一皺:

“而且現在是什麼時候,動不動屠城的建奴就在城外,現在還會有人偏愛那一點蠅頭小利麼?朕曉以大義,北京城的百姓必然會……”

這位陛下本質上就是一個熱血小青年啊,連孫承宗和溫體仁實質說的是什麼都不知道,雖然說身為高階文官,應該講究不行於色,可是崇禎皇帝的反應實在是太不著調了,頓時讓諸多臣子都不由的面色奇怪起來.

“諸位沒有不同意見,就這麼定了!”崇禎皇帝心裡鄙視這些沒注意還看不得自己綱常獨斷的文官,乾脆連基本的禮貌都不顧了,直接下了論斷.

崇禎皇帝剛剛打定了主意,外面就傳來太監的通報聲:“都督滿桂,求見萬歲爺。”

“都督滿桂不是在城外堅守麼?他是一個死戰到底的人物啊!到底發生什麼了?”崇禎皇帝升起了不祥的預感,卻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說道:

“快請,快請!”

很快滿桂就全身浴血地衝了進來,手裡還握著五根羽箭。滿桂看也不看兩邊的內閣還有孫承宗一眼,一頭就扎到了崇禎的腳前:“皇上,袁督師要射死微臣!”

滿桂一五一十的說道,他自己指揮宣大軍和後金軍激戰一天不敵,於是就退向關寧軍的方向,不想對方就是一片鋪天蓋地的箭雨飛來,殺害了眾多宣大軍士卒,滿桂也中了五箭。滿桂地甲顯然沒有袁崇煥身上地甲好,所以他雖然遠遠沒有被射成一個大刺蝟,身上卻已經開了大血口子。

滿桂解開衣甲給皇帝和閣臣們展示過血淋淋的傷口後,崇禎也徹底傻眼了,他有些手足無措地問閣臣:“眾卿家可有什麼見解?”

滿桂一聽崇禎皇帝還不肯定性,心直口快恩怨分明的他就又在下面嚷嚷起來:“皇上,袁督師這是存心要射死微臣啊,他已經害了毛帥和趙帥了,現在就輪到我了。”

孫承宗和幾個閣臣此時也已經傻眼了。自大明開國以來,就是按照明會典治國,袁崇煥已經幹下了太多驚世駭俗的事情,上次是擅殺欽差大臣、一品節將,這次竟然被總兵官當殿控告謀殺,實在是聞所未聞.一時間都無話可說.

過了好一會兒,溫體仁才反應過來,提議道:“聖上,臣以為,還是讓薊遼督師來和滿帥對質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十二月一日,崇禎把袁崇煥招來和滿桂當著內閣地面對質,一再問起殺毛文龍是不是為了和滿清議和,滿清破口是不是因為袁崇煥議和問題是言而無信的事情,袁崇煥不能答,多疑的崇禎皇帝終於爆發了,讓左右錦衣衛把袁崇煥下詔獄:

“朕以東事付袁崇煥,乃胡騎狂逞,崇煥身任督師,不先行偵防,致深入內地。雖兼程赴援,又箝制將士,坐視yin掠,功罪難掩,暫解聽勘!”

這段話崇禎皇帝自己感覺挺滿意,裡面既誇獎了袁崇煥的功勞,也沒有給他定下什麼莫須有的罪名,最後也說明這個解任是暫時的,等問題說清楚了還是會讓他復職的。自己的處理堪稱進退得當,完美無缺,不過崇禎自我感覺良好還不到一個時辰,一個中官就急匆匆地趕來報告:

“萬歲爺,祖大壽一回營就煽動士兵譁變,旗牌官周文鬱則劫持了督師寶劍、印信私逃,現在關寧軍他們已經反出京師去了!”

在關寧軍叛亂後,崇禎終於大發雷霆,下令徹查袁崇煥在京畿作戰中的指揮。很快薊門一線的指揮部署就被交到了皇帝面前,幾天前袁崇煥縱敵入關後,崇禎安慰自己,說不定袁崇煥只是“不派偵防,竟讓敵潛越。”

只是現在想來,幾萬人從一個人面前潛越過去可以解釋,一個人從幾萬人面前潛越過去也可以解釋,但幾萬人從幾萬人眼前潛越過去實在不是人類所能理解的了,尤其還要加上袁崇煥事先把劉策、尤世威的軍隊安排的路線恰恰都和後金軍的通行路線錯開了。

等放後金軍入關後,袁崇煥和關寧鐵騎又繞大圈,置通州、順義等地的友軍於不顧,一門心思的往京師撤退,放任京畿地區被敵軍鐵蹄蹂躪。崇禎震驚過後就是狂怒:“避敵不戰、縱敵長驅,傳旨,立刻將劉策、尤世威鎖拿進京,窮治其罪。”

曹化淳愣了一下,小心地建言道:“萬歲爺,他們都有薊遼督師的手令。”

“這種荒謬的命令也能執行麼?”崇禎已經氣憤得失去理智,他忘記了到底是誰曾給袁崇煥撐腰,以致會有這樣的後果:“避敵不戰就是避敵不戰,立刻把這兩個人下詔獄。”

“遵旨。”曹化淳見皇帝氣得厲害,也就不再勸說了,後來這兩者都論罪死、斬立決。

孫承宗沒有替袁崇煥說話,而是向皇帝建議由他寫一封信給關寧軍。把這些叛軍召回。孫承宗是第一任遼東督師,在關寧軍中一向有威望,崇禎怒氣稍消:“如此,就有勞閣老了。”

袁崇煥被抓、關寧軍叛亂後,後金軍也開始撤離京師,第二天就解圍轉向其他方向。京師解圍後百姓民謠曰“投了袁督師,東人跑一半。”

後金軍在京城郊外擄走頗多百姓。崇禎皇帝隨即命令滿桂追擊,將百姓奪回。滿桂以“敵眾援寡。不可輕出”為由希望皇帝收回成名,崇禎不聽,加滿桂武經略銜,要他全權負責從後金軍手中奪回京畿百姓。

崇禎皇帝因為關寧軍和周文鬱的所作所為,對袁崇煥已經徹底失望,甚至覺得事事和袁崇煥反著來說不定是個好主意,一邊下令安撫都督滿桂,一邊逼著都督滿桂作為北京城的臨時司令,突襲滿洲.

都督滿桂一再解釋,此時滿洲人的力量遠遠大於明朝,不能主動出擊,只能先堅守,等滿洲人疲敝之後再反擊,腦子裡和熱血青年差不多的崇禎皇帝卻認為滿洲之所以能肆無忌憚,根源就是袁崇煥瞎指揮,沒了袁崇煥,立刻就能打勝仗,強令都督滿桂帶著精銳大損,編制混亂的駐疆出城迎戰滿清……

崇禎這種方針,都督滿桂的前途就註定了,十二月四日,遼東軍離開京城往東而去,前面守各地的軍隊聽到崇禎皇帝強制和後金部隊決戰的命令之後,也開始紛紛猜疑,陸續有人脫離,不久後金攻破良鄉,遷安,在固安屠城,佔領了灤,永據,盧溝橋申甫戰敗,滿桂,孫祖壽在永定門戰死,麻登雲,黑雲龍被後金俘虜,幾萬步兵和騎兵全軍覆沒。最後薊州劉之綸戰敗而死,後金軍隊橫行無忌,如入無人之地……

“這是怎麼回事?怎麼回事,朕到底哪裡錯了?哪裡錯了,怎麼會這樣!”崇禎皇帝失魂落魄的吼道,也不知道這些話是對著別人說的,還是對他自己說的.

他不明白,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中規中矩,自己已經讓勤王軍放棄了各地,力保北京城,可是結果北京城還是搖搖欲墜.

他不明白,自己已經拿下了不得人心的袁崇煥,結果卻還是沒和聖人書中講的一樣,拿下奸臣,群臣奮勇,就可以消滅蠻夷.

他不明白,自己登基著幾年來,克勤克儉,吃穿用度不如一個中等人家,節省出來的錢都拿出來給國家使用,古代的聖君也不過如此,怎麼反倒是國事越發艱難起來.

或者,袁崇煥是冤枉的,所以才會如此,事已至此,崇禎皇帝是越想越不明白了……

崇禎皇帝是越想越不明白朝臣們又開始爭吵不休,互相推卸責任,誰也說不出到底怎麼辦才好。

“聖上,臣願意保舉馬世龍為左都督,統一指揮勤王軍隊,將建虜趕出關外。”孫承宗聽到這個滿桂的噩耗後,就再次對皇帝建議使用馬世龍,他稱馬世龍也是一員征戰多年的宿將,應該比旁人更懂得打仗。

崇禎看了看其他的文官們,一個個都說不出任何有份量的話,於是就無奈地說道:“那就傳馬世龍吧。”

馬世龍來見過天子後,崇禎勉勵了他幾句,然後就讓馬世龍和孫承宗去討論軍務了。他們走後崇禎又看了看死氣沉沉的大殿,心裡就像是堵了一塊大石頭那樣地難受,他忍不住在心裡想道:

“說是袁崇煥這不好,那不好,至少袁崇煥不懂的推脫,還有幾分膽色,比諸位只顧自己的那是強出太多了.”

由於內閣諸人讓崇禎皇帝過於失望,崇禎皇帝居然起了再度啟用袁崇煥的念頭——但是很多事情,計劃沒有變化快,崇禎皇帝啟用袁崇煥這件事也一樣.還沒等崇禎啟用袁崇煥這件事宣諸於口,袁崇煥捅下的簍子太大了,朝野議論紛紛,有不少人都直指袁崇煥通敵。

京師城內竟爆發了一次謠言,數萬人哄傳袁崇煥要為後金軍開門。錦衣衛厲行彈壓,後來抓住了製造謠言的人,那人是城北的一個木匠,錦衣衛查明沒有人在他背後指使,崇禎才下令把人放了。

崇禎雖然覺得沒有什麼好說的,可是他也不打算就這麼退朝,於是滿屋子的閣臣、元老就靜靜地站在自己地位置上發呆。和天子大眼瞪小眼的耗時間。

“萬歲爺,萬歲爺——”司禮監秉筆王承恩歡呼雀躍著跑進來,他雙手捧著一份剛到的奏章,喜形於色地大聲報告道:“萬歲爺,現在山東、陝西、山西、河南各路地勤王軍紛紛向北京湧來都星夜趕來勤王。”

如果是幾個月之前沒經歷北京之戰的時候,以為人越多越好的崇禎皇帝或許會很高興,不過經歷了北京之戰的崇禎皇帝早就明白了,人多組織不好,後勤不夠的話,人越多就是越添亂,而關寧諸多勤王軍的戰鬥力也讓崇禎皇帝大開眼界,不抱什麼大的希望了,於是崇禎皇帝只是淡淡的說道:

“知道了……”

但是如果劉白羽在這裡,就會笑崇禎皇帝不懂數字管理,就知道憑著感覺做事的派頭過於可笑了.

沒錯,滿洲軍在戰場上是幾乎殲滅了所有的明軍主力,北京城近乎孤城一座.但是……戰爭固然不是數人頭的電腦遊戲,可滿洲人也不是電腦遊戲中不需要休整,可以連續幾個月作戰的神兵,各路勤王軍是戰鬥力不怎麼樣,但是一批一批鬧得滿洲人休息不佳,早就成了強弩之末.

更要命的是,皇太極為了士氣,縱容滿洲人屠城,卻因為屠城的地區在北京附近的關係,滿洲人沒有迅速離開疫區,造成疾病大流行,滿洲人因為把周圍破壞的太厲害,也沒有收集到足夠的藥品,加上依附滿洲人的蒙古流民們生活習慣很差,造成了疾病大流行,短短幾天,就病死了幾百人,數千人有病在身,於是滿八旗立刻想起了蒙古爾泰說的屠城會遭報應的話,一時間人心惶惶,根本沒有攻打北京的心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