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位面商人在明末最新章節列表 > 243崇禎的驚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43崇禎的驚訝

你就不能好好說話啊!葉向高對於劉白羽這種一句話帶著幾個吐糟點,怎麼回覆都不是的作風也是無語了……

張議潮是一位不為人知的的民族英雄,沙州敦煌(今屬甘肅)人。張氏世為州將,父張謙逸官至工部尚書。張議潮曾率領沙州各族人民起義,驅逐了河西地區的吐蕃守將,使瓜、沙等十一州又重新迴歸唐朝。

張議潮此人如果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所謂的鐵桿自幹五了,張議潮起兵的時候,唐朝離滅亡就差幾十年了,除了一個空頭名分,陷入藩鎮割據自身難保的唐朝什麼資源也拿不出來.

張議潮只能依靠西域漢族和親近漢族,不滿吐蕃奴隸主殘暴統治的各族人民反抗,在唐朝衰敗的情況下,恢復了西北的邊疆.張議潮在唐末藩鎮割據的形勢下,沒有野心勃勃的和唐朝對抗,反而忠於唐朝,甚至自己孤身入京,表示忠誠.

鹹通八年(公元867年),張義潮在長安留為人質的兄長張義潭去世,已經69歲高齡的張義潮離開沙洲,前往長安為質。這是張義潮兄弟為了表示自己對大唐的忠誠而作出的決定,“先身入質,表為國之輸忠;葵心向陽,俾上帝之誠信”。張義潮入朝後,唐朝授義潮為右神武統軍,晉官司徒,職列金吾,並賜給田地宅第,可以說給了他很高的禮遇。

張義潮入京後,他的河西職務交給了他兄長張義潭之子張淮深。鹹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八月張義潮卒於長安,享年74歲,從而結束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公元907年,朱溫逼唐末代皇帝哀帝禪位,自登帝位,建國號梁,定都於汴州(開封),唐朝至此宣告滅亡,中國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

劉白羽以張議潮自比,固然是表示自己沒有造反的心思,願意恪守臣子的本分,不過如果換個角度來說,未嘗不是告訴崇禎皇帝,其實現在的局勢和唐末也差不多,你在懷疑我之餘,能不能好好看看自己周邊都是什麼樣子了?都成火山口了.

葉向高身邊的年輕人自然聽得出劉白羽陰陽怪氣的意思,不過既然人家要做忠臣,就已經是自己最大的收穫了,於是松了口氣,卻是也出乎意料的給劉白羽出了個難題:

“青山居士學究天人,其實我也是您的記名弟子,這次跟著葉先生前來,主要還是問青山居士,如何才能讓大明富國強兵,重振太祖,成祖時代的雄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望著這位熱切的眼睛,劉白羽差點沒笑出聲來,好不容易強忍住了——你是起點的讀者啊?以為出了幾個聖明皇帝加得力大臣就能讓一個二百多年的王朝續命——還能重振太祖,成祖時代的雄風?!您不知道什麼叫社會矛盾,什麼叫王朝週期律麼?大亂大治你當是說著玩的麼?

不過劉白羽轉眼又一想,覺得崇禎問的其實也不是天方夜譚,於是很嚴肅的回答:

“這雖然很難,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的.”

“老師果然厲害,請問該找什麼樣的高才,實行什麼樣的仁政,才能重振太祖,成祖時代的雄風?!”崇禎皇帝頓時眼睛發亮的說道.

“用不著,先找一個腦子有病,還自作聰明的主兒——大概就是王莽這樣的書呆子,忽悠這哥們當皇帝,把一切罪過都抗下,然後呢,等他手忙腳亂把天下弄的天怒人怨,本朝的一位皇親出來討伐逆賊就可以了!”

葉向高:“……”

崇禎皇帝:“……”

“還請老師不要說笑,我是認真的!”崇禎皇帝沒想到自己心目中野心勃勃,學究天人的便宜老師居然是一個說話如此搞笑的主兒,被雷的外酥裡嫩,急切間上去揍人的心思都有了,好不容易才忍住了,面色通紅的駁斥劉白羽的奇談怪論.

“我就是再認真的說啊,東漢西漢你們不知道麼?如果加上劉備和劉裕,那就是四興漢朝了,不是麼?”

劉白羽奇怪的問道,心裡還說這兩位都怎麼了?非喜歡被人忽悠,咱實話實說,還不高興了……

崇禎皇帝被劉白羽這句話問住了,雖然自己這位老師說的近乎兒戲,不過歷史還真是這麼一回事啊……

“老師,我請教的是,當今天子該怎麼做才能……”

“什麼都不做,委任給一個靠譜的太監也好,權臣也好,維持了二三十年下來,不成問題……”

崇禎皇帝再度無語了,自己這位便宜老師的言論實在是離經叛道,和他大儒的名聲完全不符……等等,他這句話說得是自己的皇兄和皇爺爺啊……

崇禎皇帝再一想,頓時就明白劉白羽的意思了,人家是說,萬曆皇帝成天不上朝,萬曆三大徵一樣打贏了,自己的皇兄據說是個大昏君,寵幸魏忠賢,居然讓一個閹人成了什麼九千歲,魏忠賢橫徵暴斂,壞事做絕……

但是魏忠賢主政的時候,正好是寧遠和寧錦兩次擊敗滿洲——自己呢,勵精圖治的結果是自己給予最大信任的袁崇煥,號稱五年平遼,結果一年就平到北京城了!

自己勵精圖治錯了麼?自己可是處處效法古代的賢王聖君的啊!天可憐見,自己身為皇帝,為了籌集遼東的軍費,吃的都是簡單的一菜一湯,穿的衣服因為面料太貴,自己捨不得買新的,直接都是落補丁的!說出去有人相信麼?這就是自己,大明皇帝的實際生活!

而自己這便宜老師劉白羽呢?自己豪奢不算,據說連奴僕也是鐘鳴鼎食------成由節儉敗由奢的道理,自己就不信他不懂!

“經濟決定政治,政治決定軍事知道不?”劉白羽對崇禎皇帝也是有點無語了,畢竟古代儒家的仁義道德其實都是“教化百姓的”真要有實際經驗的名臣,明君,其實都是要學習韓非子法家學問的,怎麼崇禎皇帝彷彿對法家一竅不通,腦子和東林黨那票憤青是一個樣子的?

等等,劉白羽猛然想到崇禎皇帝是因為天啟病危被臨時當壯丁捉來的,根本沒有經過系統的皇子教育,而明朝的藩王受的教育麼,和領導者差別很大,其實和被儒家仁義道德教化的百姓也是百步和五十的區別……

可憐娃,原來你是被人忽悠了啊!劉白羽同情的看了看崇禎皇帝,張口問道:

“你既然自稱是我的學生,總看過我的【歷朝政治得失】吧?”

“這是自然老師的【歷朝政治得失】裡面學究天人,比司馬光的【資治通鑑】還勝出一籌……”崇禎皇帝這還真沒吹捧劉白羽,事實上他因為反感劉白羽的原因對【歷朝政治得失】本是不屑一顧的,自從滿清第一次破口,兵臨紫禁城下的時候,崇禎皇帝才煩躁的把【歷朝政治得失】看了一遍又一遍,還真是有了相當的收穫……很多事情也看的透徹了許多……

“沒事當個娛樂看一看也就得了,其實本質和司馬光侃大山的資治通鑑都是一個路數,為了教化百姓,裡面都是儒家的東西,很多事情說的不

透,執政者真當真了,樂子可就大了.”劉白羽石破天驚的說道.

葉向高:“……”

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被雷的外酥裡嫩,劉白羽這個當世大儒,居然其實不是儒門的信徒?難道皇兄說的沒錯,這人本質是個法家,和韓非,商鞅是一樣的人?

“別用那種眼神看著我,教化也是愚民,愚民也是教化,有德無才之輩還可以做個清流,有才無德之輩,本事大了破壞力只會更大,很多事情能在廣為流傳的書裡說麼?”劉白羽翻了一個白眼,心裡暗叫這兩人大驚小怪的.

“還請老師明示!”崇禎皇帝想了想,覺得劉白羽說的沒錯,心裡更是被求知慾充滿,急切的問了出來.

“一般來說,軍事也罷,政治也好,打的是都是錢糧人口,這沒有錢糧,沒有人口,就是諸葛亮再世也是回天乏力,對不對?”

“這是自然,歷朝歷代都是以人口多,賦稅高為盛世的.”崇禎皇帝很奇怪劉白羽為什麼這麼問?不是明擺著的麼?

“但是!為什麼歷朝歷代軍事實力最強的都不是人口多,賦稅高的盛世,而是在開國幾十年之後呢?”

“這……開國的臣子都是忠勇雙全之輩,不是後世一般因循苟且的官吏可以比的……”崇禎皇帝想了想,覺得這個回答應該靠譜些.

“嗯……大概是吧.”劉白羽微笑了一下,露出的敷衍的眼神讓崇禎皇帝有打人的衝動,不過想了想,卻是明白了劉白羽的意思——你丫胡說八道!

別的朝代且不說了,明太祖朱元璋手下的功臣,僅僅因為造反罪名被誅殺的就有藍玉,胡惟庸,李善長等重量級人物,朱元璋本意是怕這些人在自己死後,建文帝壓制不了這些人,哪成想沒了這些人的壓制,建文帝幹出了諸多二筆的事情,最後被朱棣創造了一地起兵,推翻中原政權的軍事奇蹟……

固然崇禎皇帝知道,這些人的罪名亦真亦假,根子是朱允炆爹爹死得早,朱元璋怕朱允炆壓不住陣惹的禍——不過身為太祖子孫,總不能承認藍玉,胡惟庸,李善長等重量級人物其實都沒想造反,朱元璋是故意找茬——這和詛咒祖先也差不多了……

崇禎皇帝被劉白羽弄的左右為難之際,劉白羽卻是恰到好處的給崇禎皇帝解圍了.

“你說的其實不對,天下的人口,賦稅,和朝廷掌握的人口,賦稅不是一回事,本朝開國的時候,銅錢都不足,直接發紙質寶鈔的——結果如何?太祖和成祖時代,大明朝可是能組織幾十萬精兵北伐蒙古的——現在的人口,賦稅總比太祖和成祖時代多得多,也能組織幾十萬兵,不過這兵源素質也就呵呵呵了.”

咱能不提寶鈔那玩意麼?那玩意和搶劫沒什麼區別,如果不是徵銅搞得官逼民反,太祖爺哪裡會出此下策,這說穿了,不過是與民爭利罷了……

等等!崇禎皇帝猛然聽清楚了劉白羽的弦外之音,自己覺得魏忠賢該殺,是一個奸臣,可是魏忠賢做的那些事情,無外乎就是殘害士人,對東南與民爭利,其實說穿了,魏忠賢那套就是明太祖用剝皮來鎮壓文官,用東南重賦,科舉南北榜限制東南士紳的變種?

自己心目中認為是禍國奸賊的魏忠賢,居然是明太祖政策的忠實執行者?這個玩笑可開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