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位面商人在明末最新章節列表 > 366護士之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66護士之爭

祖大樂徹底下定決心之後,語言也就流暢起來——說出了自己的遭遇.

撒謊這東西講究的就是真中有假,全是假的那叫瞎編,除了少數智商有問題或者心理有問題的,不會有人相信,祖大樂自然知道什麼事情要實話實說,什麼事情要九真一假,受命袁崇煥去攻打劉家莊,然後被劉白羽擒住的事情他自然是半點也不撒謊的,直到自己是如何脫身的時候,祖大樂才開始了九真一假的陳述.

“青山居士,不劉白羽那家夥假仁假義,要給我一個前程,前提就是效忠於他個人,我祖家是將門世家,只忠於大明朝廷,如何能效忠別人…….”祖大樂義憤填膺的表決心…….

類似的話語,崇禎皇帝估計聽了幾百回都不止,自然是有些煩了,表面上卻是不露聲色的說道:

“祖大樂將軍出身將門世家,一片忠心朕半點也沒有懷疑,這個不必說了,不過祖大樂將軍,劉白羽的虛實如何?為何用兵如神,卻是要細說一下的.”

崇禎皇帝自然也是看過劉白羽的兵書的,也曾經找懂軍事的文官,太監和邊軍軍官一起研究過,結論讓身為大明天子富有四海的崇禎皇帝非常失望——他們認為劉白羽的兵書說的是天花亂墜,其實說穿了就是兩字——砸錢!

紙上談兵誰不會?土地主還知道把牛養壯了能多幹活呢,何況是這些大臣呢?劉白羽的練兵之法,說穿了就是用錢砸,一方面給丘八們一天吃三頓白米飯,五天吃一吃肉的奢華待遇,一方面就是根本不喝兵血,吃空餉——這種待遇練不出強兵都活見鬼了!

這種用錢練出強兵的辦法,不用劉白羽吹牛,老軍伍們誰不懂?但是…….

但是這種用錢練出強兵的辦法是非常不合算的,畢竟除非是想造反奪取天下,否則哪個軍官不是為了發財才當軍官的?大明朝財政就是那個樣子,一年發八個月餉銀都是一流的待遇了,還要經過文官們的提留,挪用.不喝兵血,吃空餉,軍官們就得倒貼錢幫助朝廷養兵了——這不是傻麼?其實說穿了,明末的軍事問題,歸根結底就是財政問題.

再說了,強兵有用麼?野戰很有用沒錯,堂堂正正的戰鬥之中一千強兵把數萬烏合之眾大的落花流水也是比比皆是——建奴不就是靠著精兵在堂堂正正的戰鬥之中擊敗了人多而不精銳明軍麼?歷史書上這種以少勝多的戰役也是讓真真假假的歷史愛好者津津樂道,穿越裡也是一直喜歡少數精銳擊敗大量炮灰的戰鬥不是?

但是,其實翻看歷史書,真正的強者都是用少量精銳加大量炮灰行動,取得一個個勝利的.為什麼呢,因為實際戰鬥裡,海量炮灰磨得少量精銳毫無辦法,黯然收場的更是比比皆是.需要把大範圍的治安戰的時候,要麼你就是對居民玩種族滅絕,強制集中那套,要麼就是數量少的部隊被海量炮灰活活拖累,拖垮.

論到守城戰,一幫壯丁依靠城池讓天下強軍沒有辦法的戰鬥也是比比皆是——其實說穿了,冷兵器時代王道就是少數精銳配合海量炮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像劉白羽這種用錢練出強兵的辦法,練出強兵之後的維護費用是一個天文數字——反正崇禎皇帝算計過,大明朝的這點收入,如果按照劉白羽的標準養兵,就算文官們不上下其手,武官們不喝兵血,吃空餉,也頂天能養二十幾萬罷了.

想到這裡,崇禎皇帝點了點頭,然後問起了祖大樂:

“世人都傳說青山居士手下有鐵甲軍十萬,祖大樂將軍以為這話有多少水分?”

“鐵甲軍十萬沒有,這軍盲就知道胡說八道,鐵甲十萬得需要多少鋼鐵?有錢也沒處買去不是?不過鐵甲軍十萬是沒有的,在劉家莊鐵甲軍只怕就有兩萬,如果加上日本,高麗的駐軍,鐵甲軍十萬沒有,三萬也是有的…..”祖大樂苦著臉說道.

“鐵甲軍三萬也不簡單了…….”崇禎皇帝聽了祖大樂的話,越發皺起了眉頭,鐵甲軍十萬的傳聞他一直當笑話聽,鐵甲軍得需要多少鋼鐵不說,能穿著鐵甲的士兵體格能差了麼?想體格好,那肉能少吃了?養得起麼?崇禎皇帝根據大明文官虛報冒領,大明武官喝兵血,吃空餉的經驗推斷劉白羽的鐵甲軍有個五六千就不錯了——李成梁縱橫東北,親兵也不過八千,就已經是北中國最強大的武裝了,李成梁的親兵也沒有人人鐵甲這麼奢侈不是?

“不過劉白羽手裡的部隊,皮甲和只護住要害部位鎖甲確實相當多,如果加在一起,臣估計五六萬也是有的……..”

“再加上他打破皇太極的所謂成吉思汗的天馬——難道說此人的實力已經在滿洲之上了?”崇禎皇帝沒想到劉白羽的實力已經大到了這個地步,頓時臉色劇變,手都顫抖起來.

“和滿洲比?他差的很遠了,青山居士一病,二十多萬佃戶逃走,還帶著武器,卻礙於名聲不去追回來——此人滿嘴仁義道德,實則賞罰不明,只靠著小恩小惠收買底下人,成不了器的.”

“青山居士可能是讀書讀傻了,民為貴不假,這民是指的士子將軍,可不是升斗小民——劉白羽對小兵大方了,一般的軍官不能喝兵血,吃空餉,他又任人唯親,最信任的是自己的親戚和遼東老鄉,劉弟一個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懂得個什麼?升官沒指望,發財又不讓,底下人自然心中想著陛下的恩德,所以我才能趁亂就拉走了數百戰兵……”

崇禎皇帝心中贊同祖大樂,劉白羽這人過於好名了,估計還真是讀書讀傻了,要當的是聖人英雄而不是開國太祖,這種人手裡實力再強,只要自己不犯錯誤,也成不了什麼大害,只要自己想辦法把劉白羽弄到南洋去和洋人作戰,他也就不能管中原的事情了,只要他不造反,封什麼南洋王,高麗王又如何?不過就和蒙古草原上的諸多王爺一個樣子麼?

崇禎皇帝忽然又想起劉白羽願意做張義潮的話,心中更是覺得此人讀書讀傻了,張義潮入唐朝為人質,讓唐朝不費一兵一卒恢復了涼州和河西走廊,可是下場是什麼?張家子孫被唐朝用不承認節度使繼承的辦法,挑起了敦煌內亂,最後張家被曹家取代——劉白羽這人就是再厲害,也沒有宗族幫襯,一旦早死,或是子孫少,也就不成為威脅了…….

崇禎皇帝想來想去,覺得劉白羽自己完全能透過虛名控制,朝廷的問題還是在北方建奴,這次皇太極在北京慘敗,按照蠻夷的傳統,就要內鬥分裂了,如果這時候能給建奴致命一擊,建奴煙消雲散也不是沒有可能……

劉白羽,東林黨,崇禎皇帝,算是各打個的算盤.準備在北京這次朝會上大幹一番的時候,導火索卻是一件很意外的事情……..

劉白羽一直覺得古代不重視軍醫那是腦子有病,所以早就組建了一個這個年代堪稱豪華的軍醫團隊,僅僅是能進行簡單外科手術的就有四十多名,還有女護士近百名隨行——但是因為自家的勝利出乎意料的順利,傷兵不是很多,許多大明的勤王軍軍官就去劉弟那裡哀求,要到劉白羽的軍醫那裡醫治…….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其實也不是明軍不重視軍醫,問題是這年頭醫生的培訓基本壟斷在醫術世家手裡,沒有師承的遊醫,基本和神漢無異.

而且醫生也是要養家餬口的,不管什麼時代,治病救人的醫生都趕不上給有錢人健身,開補藥的醫生不是?至於和手裡有刀的丘八打交道的醫生,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另外劉白羽仙丹的名聲大名鼎鼎,許多勤王軍的各級軍官未嘗沒有藉機買藥的心思,畢竟錢沒有了可以再掙,命沒了屁都沒有了不是……

至於崇禎皇帝不待見劉白羽,和劉白羽的部隊混的太熟可能被崇禎皇帝穿小鞋的事情,反正法不責眾,也就那麼回事了,再說崇禎皇帝的小鞋有沒有還不好說,自己的小命卻是要緊……

而對於劉白羽來說,這種結交各地軍隊,暗藏人脈的機會也求之不得,而且大明朝的老百姓對於外科手術什麼的,相當懼怕,好一點的練手物件也不是那麼好找的…….

進了北京城外臨時的軍醫院三個月,大明的各級軍官才發現其實劉白羽對治病救人的標準實在是太高了,不光是那些醫生,就是所謂只能輔助的護士其實也會治病救人,而且劉白羽手下的護士都是認得字,會寫字的——雖然都是記賬用的俗體字,不過又不是讓她們去考科舉,能教學生,給自己的部隊也配一隻軍醫隊伍,那自家的軍隊戰鬥力豈不是大大提升,比得上幾十鐵甲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