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位面商人在明末最新章節列表 > 346戰後計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46戰後計算

在城樓的最高樓上,此時內中也是擺大桌,桌上擺著酒幕,祖大樂,祖大強以及諸多來自於劉家莊的小軍官們幾人圍坐桌旁,也是大口吃喝著。

祖大強狼吞虎嚥,將一大塊肉往口中直塞。祖大樂微笑地看著他,提起酒壺給他倒了一小杯酒,說道:“大強兄弟,東西多得是,吃慢些小心噎著了。”

祖大樂本來以為祖大強等來自於劉家莊的小軍官們是劉白羽派出來掌握部隊摻沙子的監軍——至於他們嘴裡的兵法,操典,祖大樂覺得這玩意好用沒錯,然而太花錢,只要自己肯花錢,什麼樣的強兵練不出來?

只是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這次城池攻防,自己的死傷和滿洲人被斬獲的首級接近一比一了——如果算上滿洲直接火化和傷重不治的,只怕都接近一比三了——這還是不算滿洲人的包衣之類,都是真滿洲!

祖大強卻不覺的自己如何厲害,只是含糊不清地應著,只是祖大樂把自己吹的彷彿飛將復生,才皺著眉頭看著祖大樂:“其實這次打的不好,大明朝的堡壘都修築的不對,如果是修成楞堡的模樣,滿洲人能不能殺上城頭都難說。”

“楞堡的圖紙我也是見過的,只是太矮了,根本無法發揮居高臨下的優勢,百姓守城的優勢就沒了。”

祖大樂不是不知道楞堡的好處,只是他的眼光和這個時代的明軍將軍一樣,總覺得精兵守城浪費,而用百姓守城平時還有稅收不是?或者說的明白點,就是大明朝的軍費收入決定了,精兵只能養的很少,根本只能作為武官的護衛和突擊隊使用.

“這話說的,百姓守城有好處不假,可是壞處更多,百姓守城的又被韃子裹挾當炮灰的多麼?”

“這……但是百姓們至少可以給我們種地,如果一切都要從外面買的話,糧食太貴了。”祖大樂喃喃的說道.

話說這大明朝九邊的軍糧,在朱元璋時代那是讓軍戶自己解決的,到了朱棣時代,軍戶因為兵役加徭役負擔過重大量逃亡,實在是維持不下去了,朱棣只好把軍戶的糧食負擔,儘量減輕,在九邊大規模的增加了民屯.

但是到了文宣時代,文官們提出就近屯田問題很大,一旦九邊前線鬧災,那就是九邊無糧,逼著軍隊造反的節奏,提出了新的解決辦法——那就是以鹽引【鹽的預付憑證】作為抵押.

這種制度好不好呢?最初看來,的確是花小錢辦大事,不僅保證了九邊的糧食,還活躍了經濟,實在是無懈可擊.

但是,現代人一眼就看出來這種制度的問題所在了.

一是這種制度把軍隊的糧食和政府的鹽業壟斷聯絡在一起,一旦政府的鹽業壟斷出了問題,那麼九邊糧價立刻就會飛天.

二是這種制度把軍隊的糧食和內地的物流聯絡在一起,而物流這玩意,在古代根本就無法保持長期暢通.

而到了明末,兩種制度全都出問題了,先是政府的鹽業壟斷形同虛設,淮河鹽商私鹽走遍天下,後者先因為白銀輸入造成天亮的通貨膨脹,最後是依附文官們的商人壟斷了前線的糧食供應,糧食價格是後方的幾倍,鬧得即使是餉銀足夠的關寧軍都吃不起了,不得不再拿民屯補充……

其實滿洲純軍事實力不比李闖,張獻忠和關寧軍差太多,關鍵是政治和經濟組織能力遠遠超過了這個時代任何一個漢族政權.

李定國孫可望在西南種田,幾乎光復半壁江山,吳三桂從西南起兵,差點嫌煩滿洲,可見大清朝所謂的英明神武也就是那麼回事,無外乎是遇上了腐爛透頂的明政權罷了,所以明末的本質是政治問題或者經濟問題罷了,崇禎皇帝臨死前大罵文官不是沒有道理——雖然其實作為朝廷一把手的他,其實該負的責任最大…...

祖大強見祖大樂找出了一大推理由,只好強調了必須修建楞堡,至於其他的只是含糊不清地應著,低著頭。那肉還是一塊一塊的往口中直塞。

祖大樂對同樣埋頭吃喝的劉家莊軍校畢業的孫德剛笑道:“孫哨官,你的統技果然出眾。連著擊殺兩名鞋子將官,大振我軍心,功勞不

在城牆右側處,孫德剛連著狙殺兩名十長。讓城頭的衛遼軍軍心大振。

此時他聽了祖大樂的話,忙站起來道:“這全靠劉大人的教導,其實我三年前就是一個種地的,哪裡會帶兵打仗?祖大人,你沒進過軍校,那是一大損失,不過自學也是可以的,希望你沒事多看看,會有用處的.”

他的相貌粗礦,不過聲音卻是軟綿綿的,聽著頗為怪異。

祖大樂這回也覺得劉白羽的兵法也不是簡單的用錢砸人,而是頗有奧妙,於是微笑道:“孫哨官說的正是,我以後還真要多多請教,這次坐下吃飯吧。”

關寧軍出身的祖大樂不是沒覺得這些劉家莊出身的小軍官張口閉口劉白羽,而不是對自己人身依附有些不對,不過祖大樂覺得自己也是想依附劉白羽,而這些劉家莊出身的小軍官基本就等於劉白羽支援自己的客卿,和自己親兵出身的軍官不是一回事.

孫德剛又催促了祖大樂一聲,這才安穩地坐下來,吃飯的樣子也比剛才斯文了許多。

祖大樂自己親兵出身的軍官一見劉家莊出身的客卿們輕輕鬆鬆的大敗韃子,覺得這韃子其實也沒什麼可怕的,於是都紛紛請戰.

祖大樂表面上微笑道:“會輪到你們的,這場戰,怕有得打啊。”心中卻是不以為然,他覺得自己都沒學明白呢,你們這些小崽子吹噓什麼?

祖大樂自己親兵出身的軍官都沉默下來,城外清軍雖是小挫。不過大部仍在,特別是此次入寇清軍不少,恐怕身處要衝的衛遼堡以後還會有連場的惡戰。

這時親兵進來。他剛才咬著幾個慢頭在外面指揮輔兵們清理戰場。祖大樂招呼他坐下吃飯,他只是連道不急,等清理完戰場再吃。

此時這個高大的將官大步進來,他虎虎生風,全身上下精力十足,他滿面笑容地對祖大樂施禮道:“稟大人。此戰的結果出來了,共折獲賊奴級一百四十七級,其中十長七人,賊奴白擺牙喇兵十九人,繳獲賊奴長短刀銃二百一十五把,弓箭三十四把,旗號十五件,大捷啊大人!”

那小軍官說的。衛遼軍訃繳獲了清軍百十二副盔甲。完好無損的無鐵棉甲,鑲鐵棉甲,柳葉鐵甲,鎖子甲等。清兵在沈陽城下的匠鋪連綿十數裡。加上他們管理嚴格。所以打製出來的鎧甲盡數精良,不是大明朝那些鏽跡斑斑的貨色可比。

如果將這些盔甲以棉甲、鐵甲分開來算,繳獲的盔甲數還要翻番,因為很多清兵身上都披著雙層的盔甲。遺憾的是很多盔甲都被打破打爛。需要修復後使用。還有一些繳獲的圓盾刀槍等上面也滿是破洞缺口,都需要修復。

不過此次的戰果己經算是非常豐厚。

聽了他的話,眾人都是歡喜不己。折一百四十七級,繳獲無算。其中更有多名韃子小軍官。如此顯著的戰績。到時軍功封賞下來……各人都是眉歡眼笑。

大明原以擒斬蒙古人首級軍功最重。後金崛起後,又以擒斬滿洲人軍功為重。

普通軍士如果擒斬後金兵級一名顆。現在是清兵了,便升實授一級。並賞銀賞布,最多升三級。

領軍軍官,有把總二千總領官軍五百人者,部下斬獲奴賊十名顆,著升實授一級,每加十名顆,加升一級。領軍千人者。每二十名顆,升實授一級,每加二十名顆,加升一級。共升三級為止,二級實授,一級署職,並賞銀賞布。

祖大樂以千戶充任防守官,其實算是防守把總,衛遼堡額兵三百餘,餘者只算是軍壯,還未計在保安州衛的兵額內。此戰自是以祖大樂為功。斬如此之多,怕要連升三級。就算他資歷淺,又網升任不久,不過軍功雄厚,最少也可以署職衛指揮同知。充任某個大城的操守指揮官。

這些劉家莊出身的小軍官對於朝廷缺斤短兩的封賞和有名無實的官職,不過祖大樂自己親兵出身的軍官卻是很看重這些,於是算起來各人也多少有些封賞,一時間人人歡喜。

祖大樂又讓親兵去吩咐匠頭李茂森。將那些繳獲的盔甲立時修復,不論是棉甲還是鐵甲。有破洞的。立時打上一些厚實鐵葉修補上,這些盔甲,或許在很快的將來,又可以為衛遼堡軍士護衛保命之用。

那親兵鄭重答應了,不過隨後他語音低沉地道:“大人,此戰我軍的傷亡己是統計出來。”

他翻了翻手中的文冊,說道:“含青壯輔兵在內,我守城參戰的左哨後哨軍士,共有七十四人傷亡。防守甕城及左側城牆的左哨軍士,共傷亡四十九人,其中陣亡二十七人,重傷者九人,餘者傷勢不等。防守右側城牆的後哨軍士傷亡二十五人,陣亡有十五人,重傷者四人。餘者傷勢不等。大人己經下令將傷看好好醫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依這個親兵說的,最大的傷亡數出現在清兵的第一波箭雨,當時只是那麼一陣,衛遼堡城頭就有二十餘人傷亡。

而且清兵弓箭狠毒,他們的箭矢射來,很多都是命中衛遼堡軍士的要害之處,他們的箭頭又長又沉,射入極深。破甲力強,有許多被射中身體的軍士,由於血流不止,很快都失去了搶救的機會。

接下來的城頭城牆短兵相接。也是非常慘烈。各隊相繼有人陣亡受傷。特別是左哨的甲隊軍士,他們整隊不過五十餘人。傷亡數就在十七人。己經被打殘了,需要重組補充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