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位面商人在明末最新章節列表 > 360關寧軍的內部矛盾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60關寧軍的內部矛盾

祖大樂勝利的訊息,不久就被豪格得知,豪格本來就脾氣暴躁,加上這次威望大損的皇阿瑪必須勝利的漂亮——可是這次祖大壽似乎學習了劉白羽的一些用兵之道,親兵戰鬥力不輸於滿洲的精銳白甲,一般的關寧軍也接近了滿洲戰兵的水準,硬碰硬滿洲沒佔到什麼大便宜,如果不是皇阿瑪用城外築城,反守為攻的辦法,只怕就不是好不容易才逼迫祖大壽投降——而是無功而返了.

如果真的那樣,於公於私都是一場大災難,於公來說,漢人是滿人的百倍,一旦努爾哈赤好不容易才確立的滿洲不可戰勝的神話被打破,漢人人人不再懼怕滿洲,就算皇太極用兵如神,大明將軍愚蠢如狗,傷亡比達到十比一,次次大勝,滿洲也只有失敗的結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於私來說,皇太極豪格父子連續失敗的話,只怕滿洲皇帝制度又要退回議政王大會去了——聽說蒙古爾泰那莽夫招募生女真和蒙古流民放羊等方面,做的相當不錯……

“主子饒命!看在我多年為了大汗流血流汗的份上,沒有功勞還有苦勞……”那牛錄章京嚇得伏地不起,不斷磕頭,地上都多了一攤暗紅色的血跡.

“你個沒用的奴才!幾百精銳白甲,這都是我們兩黃旗的骨血啊,就這麼讓你丟了,刮了你都不解恨!”豪格氣的直接要拔刀,不用鞭子抽了!

“住手!這次他們損失1精銳太多,本該處死,不過也擋住了關寧軍的精銳!功過相抵,打二十鞭子吧……”

擋住了關寧軍的精銳!功過相抵?如果說這話的不是自己敬愛的皇阿瑪,豪格直接就吐到這人臉上了,祖大壽已經決定要投降了,那牛錄章京不過是去打草谷的,結果便宜沒佔到,損失極大不說,還畫蛇添足差點讓招降祖大壽起了變數,這種蠢材,怎麼殺都不解恨啊!

不過這麼多年來,豪格對於皇阿瑪高瞻遠矚這一點是堅信不疑的,擺了擺手,讓自己親衛把那牛錄章京拖下去打二十鞭子,而後對著皇阿瑪請教起來.

“你這孩子,要記住漢人有句話,不痴不聾,不做家翁,不是每件事都要較真的.”皇太極自從服了神藥之後,身體雖然還是一日不如一日,但是精氣神好了許多,而且也不受終日咳嗦的罪了,不明就裡的滿洲貴族覺得他病好了,只有皇太極自己知道,自己沒幾年了——自己必須在幾年內教好豪格,否則這直心眼的孩子沒了自己可怎麼好啊

“漢人還有句話,叫養癰成患呢!”豪格不服氣的說道.

“你這是生搬硬套了,這祖大樂能打又如何?他又沒有騎兵,漢人麼,步兵練得再厲害,也只能防守,要是離開漢人的城市遠了,斷絕糧道這一招就讓漢人名將沒招了.”

“可是阿瑪,祖家可是很有錢的,如果傾盡全力支援這祖大樂,草原上又出了巴特爾那個叛徒,建了一個什麼黃金堡,我們也控制不住馬匹……”豪格疑惑的問道.

“呵呵呵!你當漢人是我們滿人呢?能者為尊?漢人講究的長幼有序,祖家雖然很有錢但是如果傾盡全力支援這祖大樂,那麼祖大壽怎麼辦?讓出權利,不要榮華富貴?你要記住,漢人雖然自稱文明,鄙視我滿洲是蠻夷之輩,實際上漢人的文明早就進入了死衚衕,容不得能臣良將,很多時候,我們打不到的,漢人自己就會幫我們打到.再說了,你以為滿洲真倒了,祖家會有好日子過麼?”

“但是皇阿瑪,我們不是要祖大壽投降麼?如果這樣的話…….”

“祖大壽投降?那也是祖家首鼠兩端罷了,畢竟明朝幾百萬銀子的遼東餉銀不是咱滿洲拿得出來的.你不要當真了……”皇太極笑呵呵的說道.

歷史不是簡單的戲劇,黑臉白臉那麼清楚,而且作為一個利益集團,也不是一兩個首領就能決定的——其實經濟決定政治,政治決定軍事,想瞭解關寧集團.

就要先分析關寧集團和關寧集團的利益構成好了。首先因為朱元璋的小財政政策,明軍的主要收入不是軍餉而是賞賜和屯田收入,明朝的的將領們和現代意義上的將領是大不相同的,他們控制的不是軍隊,而是軍戶和軍屯,可以理解為地主(我是覺得差不多)。他們完全控制著自己的軍屯的產出,理論上以這個產出來維持軍隊。

但是按照朱元璋本意,一般的衛所兵,只是輔兵和剿匪之用,精銳是各大王府的親兵——不過作為現代人都知道,分封諸王的後果,無外乎三種,一是中央徹底消弱諸王,中央集權,這是平定七國之亂的漢朝,二是中央權威淪喪,藩王混戰導致外來入侵或者其他勢力崛起,這是東晉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三是藩王造反奪取中央,這就是我大明的朱棣了.

朱棣藩王造反奪取中央之後自然要對藩王解除兵權,而後隨著文官的崛起,邊軍的情況更是每況愈下,再加上小冰河期農業生產的巨大難題,明末往往這個產出並不足以讓他們維持一隻常規軍,這個產出只不過能滿足將領們的地主生涯以及軍戶們的溫飽,只能還能養一批打手(即家丁)。而根據大明朝輕徭薄賦【就是對軍人實現卸磨殺驢】在戰爭時期,朝廷才給這些軍隊發餉銀,發裝備、糧草、器械。而這些東西也不是直接發到軍隊手裡,往往和東西一起來的還有文臣監軍和太監監軍。這個就是明廷限制軍閥的手段了。那麼對關寧集團來說,如果他們想得到更多財富和利益,他們能怎麼做呢?

1、提高單位土地的產量,在小冰河期的氣候和低下色生產力下,比較單一農業社會裡,這個辦法是不太現實的。

2、剋扣更多軍戶的財富,這個軍戶已經比乞丐差不多了,軍人都去當苦力,軍屬都出去當妓1女了,除了販1賣人體器官這種喪盡天良的玩意,還真的沒辦法再榨油了——問題是那個年代你再心黑手狠,也沒有那個技術不是?

3、取得戰功,這個比較理所當然一點,軍隊嘛,功名當然馬上取了,可是,這個是技術活,可不向伸手要錢或者剋扣餉銀那麼簡單。而且敵人也不會一直打一直有,而一直有一直打還能打贏那就更難了,何況一直有一直打還能打贏那就會被朝廷忌憚,李成梁會做人,夠心黑手狠吧?下場如何?說的穿了,在大明皇帝和文官眼裡,這些軍人和狗沒啥區別,有賊還能護家就給口肉,沒有賊就自生自滅【包括軍人做苦工,軍屬出來賣身】,能威脅到主人就直接殺掉了事。

4、這個就是關寧集團現實中所採取的手段了。首先,要處於戰爭狀態,遼西當時的形式的確如此,這樣,朝廷就需要給關寧集團發餉、發糧、發裝備(暫且通稱為戰爭補貼)。但是,往往隨著戰爭補貼一起來的還有文臣監軍,如果想得到戰爭補貼,但是又不用去拚命,這個技巧就就非常重要,最好就是保持一種低烈度的戰爭狀態——也就是在遼東修碉堡——不過再好的技巧——還要文臣監軍配合.

但是大明朝的制度裡面,文貴武賤,武將和同級的文官們比,和奴僕都差不多,那麼關寧軍如何擺平身為一品文官,手持尚方寶劍的督師呢?

其實這也簡單,文官不是鐵板一塊,加上朱元璋玩的低薪水制度,文官們只能搞點副業.只是偷稅漏稅麼,畢竟不是哪裡的商業都像江南和山西一樣發達,我大明士紳實際上也是可以免稅的,導致官員們只好動手到軍餉上了——也就是說,因為共同的利益,實際上許多文官和關寧集團結成了利益集團.

遼東歷任的主管裡面,王在晉和高弟可以一起拿出來說,這倆人跟關寧集團的關係都不好,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兩個對於遼西的態度跟關寧集團的根本利益相左。他們認為遼西不可守,成本太高,認為應該放棄遼西,退入關內,構築關薊防線,補給線的拉長會極大地增加資源不足的滿清的負擔。

不管這個理論對還是不對,這個事情他本身是致關寧集團的根本利益於不顧的。關寧集團本身就是地主,資產階級,讓資產階級放棄自己的主要資產變成無產階級,那是相當難的,和要他的命是沒有太大區別的。其實關寧集團一直到明朝滅亡,才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投靠滿清,根本就是維護自己的土地利益,滿清也不得不用裂土封王來收買關寧集團,當然反過來倒是很會讓人很有積極性,這點可以參考建虜。所以,這倆人都下臺了,而且下臺的速度相當快。

當然有人會抨擊兩人沒血性,膽小什麼的,不過打戰不是街頭鬥毆,說這些的人,基本都是心理年齡不超過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