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乞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章.碰釘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三十章.碰釘子

後世幾大革命老區,著名的晉察冀邊區,大部分可就在腳底下的太行山上!

雖然同樣大名鼎鼎的陝甘寧邊區在陝西,可是這個時代,陝西算的上朝廷一個統治重要據點,因為大明王朝的江山就是從蒙古部落手中奪回來的,陝西歷來是防禦蒙古,西域的橋頭堡,朝廷駐紮有大軍守護,而且還有洪承疇這等名帥的統領,統治力量與後世截然不同。

而且陝西地形相對平坦,沒有足夠的匿藏餘暉空間,可這太行山,就算日後宋青書所在的時代,如此發達的交通都有些地方觸碰不到,別看這裡卡在山西河北,這個大明帝國的腹心地帶,可鑽的空子卻比陝西多的多,算是個價效比比較高的根據地。

而且山西照比陝西還多著一種對宋青書來說尤其珍貴的資源,也就是先前所說,可以提供支援的階層。

晉商!

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山西就已經開始了繁盛的商業活動,不少學者認為,賈字出於盬,說的就是河東解州的池鹽,春秋時,盤踞山西的晉國向外出口最大的貿易物資就是鹽,得益於鹽,晉國擺脫了齊國管仲的鹽鐵專賣鉗制,還為周邊國家出口而拉攏北方小國,稱霸中原百多年。

不僅僅是鹽,晉人還北上與草原遊牧民族做著皮貨貿易,入了兩漢,絲綢之路打通後,晉地的商人又加入了這條流淌著黃金的道路,宋青書後世旅遊參觀時候,就見過山西靈石博物館中展出的古羅馬錢幣,山西山多地少的人地矛盾,把人逼得不得不這麼靈活的流動起來。

然而晉商真正形成一大商幫勢力,還是在明朝,也是得益於鹽,隨著大明九邊相繼設計,供養上百萬邊軍成了帝國龐大的負擔,應對如此龐大的糧食需要,從洪武年間,開始實行了鼓勵商人販運糧食到邊關,換取鹽引的,再在北方銷售的開中法。

從江南運輸糧食成本太過昂貴,故而晉商開始在邊地包地,僱傭當地人口屯墾,同時把到手的池鹽販賣到整個北方同樣需要巨大的銷售網路,僅僅憑藉自己是做不到的,晉商又是與各地當地的土商合作,這形成了最早期合作公司的雛形。

開墾塞上屯田以及與各地土商合作,免不了各種磕磕碰碰,大的外部壓力逼得這些晉商抱成團,共同抵禦風險,日後在各地經常能見到的山西會所,秦晉會所,都是這樣一種提現,拉幫結夥的晉商,開始組建形成了商幫勢力。

開中制度在明中葉隨著政治腐敗,權貴侵佔鹽引,軍隊腐化,私設的管卡越來越多,還有大明邊防的整體後退而基本廢弛,沉重的軍費開支成了令大明王朝財政崩潰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在百多年的經營中,晉商非但沒有因為開中制的崩潰而走向滅亡,反倒依靠著雄厚的資本積累還有商業道路而愈發興盛,他們把江南的茶餅,絲綢,陝西的鐵器等販運到草原,然後又把草原的馬匹牛羊,皮毛絨貨等販運向江南,幾乎全國各地都少不了這些山西老西兒的身影。

就如同宋青書在西安城認識的渠伯濤,就是祁縣渠家的大商,施天福雖然是西安本地人,可祖上也是晉商,西安城的生意做不下去了,他也是返回山西老家,也不知道去做了什麼,據說他老家就在山西代縣。

宋青書麾下是農民軍,他倒是天然得到貧農的支援,然而可惜,佔據社會基層,數量最大的農民階層從來都是個弱勢群體,依靠他們是成不了大事。而且現在大明王朝的統治根基還算穩定,不像元末那時候蒙古人殘暴,幾乎家家漢人都思推翻元朝,民族~矛盾壓過了階級矛盾,朱元璋能和地主階級貼合在一起,宋青書就算把臉貼過去,換來的估計還是個冷屁股,可這新興的商人階層不一樣!

晉商發展的黃金時期就是在清初,滿清入關後,山西不知道出了多少紅頂商人,淵源就是因為入關之前,明末那段動亂時期,山西商人不知道把多少物資販運到草原上,流入遼東,給後金政權那落後的生產力予以強烈的支援,不僅僅是貨物,不經意間晉商還帶出去大量關內的軍事資訊,又給滿清入主中原提供了情報。

既然這幫傢伙為了錢連大明都不要了,那如果自己能給他們帶來豐厚的利潤,那晉商倒向自己,至少把自己視為一份子,應該挺輕鬆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懷著這種打算,宋青書與張獻忠分別之後,帶著大軍又是強渡滹沱河,沿著忻定盆地旁的五臺山,直接向北奔向代縣,打算去找施天福接著合作。

山西可真是山多地少,經常還會受到官軍襲擊,需要躲進山裡,而且還需要去平原打糧耽誤時間,從系舟山走到五臺山中部這麼點道路,快四萬浩浩蕩蕩的農民軍大隊伍足足走了小半個月有餘,直到五月中旬,這才抵達代州附近。

一大清晨,挨著滹沱河不遠的代縣東城門旁,出現了十好幾個奇怪的商人,穿得都是土布破衣的貧民打扮,一個個還挑著冒著熱氣的擔子,聞著一股肉湯的香氣,引得路上的代縣商民都是頻頻張望過來。

晃晃悠悠的扁擔在肩膀上顫個不停,壓的從來沒太挑過的宋青書真是齜牙咧嘴,還好幾十裡道都在平原,過了滹沱河不遠就是代縣城,走到城牆下昂頭眺望著高聳的代縣靖邊樓,宋青書忍不住由衷松了口氣。

可算他娘的到了!

來代縣是為了落腳的,可不敢惹出太多事兒來,來之前宋青書把大營在五臺山裡找了個隱秘地段都給藏了起來,忻定盆地產高粱米,北方明軍邊軍太多,這兒還沒太被農民軍涉足,而且高門大戶不少,之前在忻州,大軍可是搶了不少高粱米,做成窩窩頭,也夠吃一兩個月的,暫時倒也可以老實一段時間。

宋青書還把疤臉,劉宗敏,苗美這些一看上去就不是好人的傢伙全留山裡了,就帶著曾經在延安府用過的幾個拉麵大師傅,點燈子趙勝,還有十二個精幹的親衛,小規模進縣裡。

“站住,幹什麼的?”

沒等宋青書輕鬆多久,一聲粗魯的吼聲已經嚷了過來,到底自己這些人太奇怪,引起了守門官軍的注意,這兒臨近雁門關邊地,屬於太原鎮範圍內,守門的官軍倒是比內地州縣來的還要精悍些,一個個留著大鬍子,面露兇光,倒也顯得挺嚇人。

身後跟著宋青書的是李定國,雖然後來是個名將,現在卻是個半大小子,在陝西都沒進城幾次,被這一嗓子嚇得還以為暴露了,伸手就要摸火銃,還好跟在他一旁的拉麵大師傅陳老四老道些,趕緊把他偷偷按住。

一點兒也沒有縱橫山西三十六營乞活渠帥的威風,宋青書是一副笑臉趕緊放下擔子彎下了腰,抱拳作揖道:“哎呦,這位官爺,小的可都是良民啊!我們都是賣面的手藝人,從陝西來,來投奔我們以前的東家施天福施大員外!”

“陝西來的?”

一聽這個稱呼,幾個官軍的神情全都緊張了下,最近陝西來的流賊太多了,弄的人人都緊張了,吆喝一聲,十幾個兵立馬把一行人給圍住了。

一般電視劇裡打交道扮小丑,都是手下人去的,正主一般都在後頭裝逼就行,就像宋青書穿越前播的《老九門》,從來都是佛爺在後頭背手瀟灑一站,齊鐵嘴齊八爺上去點頭哈腰打理,可這事關前途和小命,宋青書哪兒放的下心,又是無比悲催的抱著拳頭一陣作揖。

“哎呦軍爺,咱們可都是小老百姓手藝人,沒見過拿刀拿槍的,您可別嚇唬我們?”

“哼,手藝人!”帶頭那個八字鬍尤其兇悍,估計是夥長的傢伙很是陰沉的撇撇嘴,旋即一揮滿是繭子的手掌嚷嚷道:“手藝人是吧?那你們就給老子現場做碗麵,做不出,可別怪老子刀子不講情面!”

流寇冒充進城商民的事兒不是沒發生過,不過一個個泥腿子除了種地啥都不會,這個辦法倒是百試百靈,可惜,這次遇到的的是宋青書這個商匪,兵頭的這話還真是瘙到他癢處,招呼幾個同伴放下擔子,這頭把盛湯的鍋開啟,這頭抻開面板,宋青書居然還親自上陣,一個麵糰在手裡又拉又扯,不一會就全變成不到筷子粗的細面條,湯裡滾三滾,再加上點蔥花羊肉片,宋青書無奈撐出一副討好笑容把面遞過去。

“官爺,您吃!”

山西是麵食的天堂,幾乎家家戶戶主食都是麵食,當然,不少人吃不起白麵,只能吃宋青書現在啃的雜糧面窩窩頭,不過這做面的手藝倒是家家都會,然而,這麼挑著擔子,就地拉麵的,這個時代還真就沒見過,看的周圍城門口等著進城的代縣商民都有點呆了。

早晨上城之前,也就啃了個冷窩窩頭,這麼一碗清湯泛著紅油,色香味俱全的蘭州拉麵擺在面前,那兵頭也是口舌生津,直流口水,接過筷子和竹碗,西里呼嚕三口兩口竟然把個大海碗吃個精光,湯都喝光了,最後還打嗝飽嗝。

這手藝,還真不是一般農民軍能裝出來的,吃飽喝足,兵頭態度也軟了下來,抹抹嘴可算揮手讓兵丁散開,舒服的拍了拍肚皮哼道:“還算不錯,你們可以進城了。”

“謝謝官爺!”

可算松了口氣,收拾下東西,宋青書揮揮手就要領著大家夥接著進去,可沒走兩步,身後那兵頭的話又是讓宋青書身子一僵。

“手藝倒不錯,可惜你們來錯地兒了,俺們代縣,根本就沒一個施天福員外,大點的商戶,連姓施的都沒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