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亮劍:開局收了黑雲寨最新章節列表 > 380 支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80 支援

“沒錯,這場戰爭持續下來,已經早有準備的黃清源他們贏面很大。”高建武接著大旅長的話說道。

“但是,並不是說他們不需要我們的支援就行。剛剛團長和老丁的推演,這已經是我們這邊巔峰戰術的體現,黃清源他們可沒有這麼豐富的戰術素養。”

“所以,支援肯定是要支援的。而且要趁早,要趕巧。”

“怎麼說?”大旅長和李雲龍他們都被高建武的話吸引了。

“叢林戰需要極高的戰術素養和前期準備,我們這邊對於這塊工作都是沒有太多的經驗,何況是黃清源他們了,因此,我們的叢林戰訓練不僅僅在內部進行,還要派出大批的人手去幫助黃清源他們,將所有野戰警備團都進行叢林戰訓練。

戰術方面,現在也必須派出精幹戰術專家前往培訓他們營團級關鍵指戰員,以連排方式不斷進行實戰化對抗演練,快速成長。”

“這是人員和戰術方面的準備。

武器方面,我們看到黃清源他們極度缺乏防空和反坦克手段,這部分我們必須為他們進行增強。”

“我們從巴祖卡火箭筒改進升級的40火箭筒必須大批量供應過去,至少在每個警備團和預備役團能配備一個40火箭筒連級建制單位,擁有6個40火箭筒班,這樣就有初級反坦克反裝甲能力。”

“夜襲戰鬥需要快,火力勐,我們的43式突擊步槍,可以為黃清源他們大規模裝備,每個警備團至少改裝一個營作為突擊營,加上一個4門107火箭炮的火力壓制炮連,夜間接觸,一輪火箭炮襲擊後,開啟缺口,以裝備43式突擊步槍的突擊營從缺口直接衝進去,一個警備團的短期火力打擊能力比起之前至少翻一番。”

“防空武力方面,我們的地空導彈估計初期趕不上趟,但是接下來的長期作戰中,我們可以運輸一部分過去,相對於高炮來說,地空導彈打得更遠,打得更準。

但是我們最新研製生產的14.5毫米高平兩用機槍要大規模為黃清源他們配置,每個警備團也改造一個連作為防空火力連,配備6挺高平兩用機槍,一方面防空,另外一方面攻擊的時候也提供非常重要的重機槍火力。”

考慮到黃清源他們要在山區作戰。主要運輸工具還是依靠人力。在這種情況下大型的裝備就非常不適合他們了。博福斯4聯裝高射機炮,雖然火力很勐,但是轉移起來非常的麻煩,稍微差一些的道路上人力幾乎沒法移動,也沒法分解。

而高平兩用機槍,短距離一個人可以扛著走,也可以兩個人抬著走。在機動性方面,特別適合山區地形。而且相對於用途更加的廣泛,它不僅可以防空,還能對輕型裝甲進行有效的殺傷。

有了這種高平兩用機槍以後,千米高度的防空也有了一定能力,不會讓敵機毫無顧忌壓低高度,在500米這樣的低空進行精準的轟炸或者射擊,如果戰術設計得當,在區域性空域形成集火攻擊的優勢,完全可以對敵軍出戰的戰機進行有效殺傷,能夠有效抑制敵軍空中的優勢。

“這樣說來,我們只需要給他們加強4種武器,原來具有很大缺陷的警備團戰鬥力就會翻倍的提升。”大旅長聽完高建武對援助武器的分析說明,腦海中重新計算了他們的殺傷火力,很快就得到了新的結論。

“如果這些武器讓我來指揮使用的話。它的戰鬥力不僅僅是增加一倍,有可能是兩倍甚至更多。”李雲龍插嘴說道。

“防空部分我就不說了,這一部分我不擅長。但是在夜襲這個方面,不管是我們的43突擊步槍還是我們的40火箭筒以及107火箭炮,每一樣都會有巨大的殺傷力。他們組合起來並不是1+1=2的結果,而是1+1遠遠大於2。”

原來充當藍軍推演指揮者的李雲龍,將角色反過來以後,表現就更加的犀利。

“你們看,假設我抓住藍軍一個團突出來,哪怕就是幾公裡,到了夜晚我們步兵可以摸到500~1千米的距離。透過前沿偵察兵把藍軍的防禦和兵力分佈搞清楚以後。

我們可以把107火箭炮靠近藍軍營地2千米左右進行直瞄發射,這樣打擊的精度會更高。而每一枚火箭彈的殺傷半徑高達12.5米,一門107火箭炮就可以完成對3千平方米陣地的殺傷覆蓋,但沒有進行工事構建的野戰宿營條件下,4門火箭炮足以對一萬平方米進行大規模毀傷了。”

“火箭炮覆蓋後,前沿突擊營立即推進,高平兩用重機槍連作火力支援,40火跟隨突擊營敲掉前進道路的火力點,我一個突擊營進去,2個步兵營隨後推進展開縱深,最多半個小時就可以把一個宿營地打穿!

簡單打掃一下戰利品,我1個小時即可結束戰鬥撤退!”

“如果是騷擾,我方完全可以用107火箭炮在5公里外發起襲擊,打完就跑,這種襲擊如果針對集中行軍的隊伍或者夜間集中宿營的隊伍殺傷威力巨大,以107火箭炮的機動性來說,這種火箭炮襲擊威脅幾乎是無解。

我們唯一需要提升的就是遠端炮擊的精度,這方面儘量要有事先的地形測繪,提供高精度的地形圖,這樣透過地圖上的作業計算就能比較精準地完成炮擊距離的測算,這算是我們一個難以克服的問題,如此大面積的區域,短期內我們根本沒法讓黃清源他們完成測繪。”

李雲龍將自己的構想說完,高建武心中一動。

高精度地圖別人沒辦法,他可是有著這個地區完整的高精地圖,而且還可以是三維的!

只不過他沒有開口說話,這個事情他說出來不好操作。也許可以想辦法,透過某種方式,讓黃清源他們能夠獲得一套這樣的地圖,然後大規模複製一下,確保每個團都有一套的話,李雲龍說的這種戰術也許就有用武之地了。

“不錯,不錯!李雲龍,你小子總算是有些開竅了,就這個戰術,別說藍軍,就算是我們也會非常頭疼的,唯一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拉大警戒範圍,在駐地宿營的時候堅壁清野,確保5到8公里都無不可控的人。

在平原和曠野這還好說,我們放了一圈警戒哨也用不了多少人。但是在叢林地區,這幾乎是不可能,缺乏觀察視野,一圈警戒20多公裡,如果間隔幾十米就需要放警戒哨,光是哨兵就要佔一個團五分之一人馬,這個絕對想不通的。”

大旅長點了點頭,對李雲龍的想法表示贊同。

“所以說,我們如果提供大批量的合適武器供應,就算沒有我們,黃清源他們也會更多對藍軍進行大量的殺傷,從而不斷放血到受不了的地步,提前結束這場戰爭。”丁偉跟著說道。

“不錯,這就是我們主要策略,但是為了更好的指導他們戰鬥,我個人建議,抽調一批營團指揮員及得力高階指揮官前去,輔助黃清源他們的話,效果會更好,畢竟他們的戰鬥經驗和鬥爭經驗都不那麼豐富,我們不僅僅是要培訓他們,還要經過一段時間手把手帶動。”大旅長總結道。

400門107火箭炮,600具40火箭炮,600挺高平兩用機槍,以及大約8萬支43式突擊步槍,對於現在的高建武來說,這算不上太多的數量,產能全開的話,要不了三個月就生產出來了。

只不過要運輸過去的話還是有一些麻煩,畢竟現在海上全部都是敵人的軍艦,想要光明正大運過去是不太可能。

趁著現在還沒有全面封鎖海上,透過商船偷偷的一批一批運過去。

這種事情黃清源他們會有辦法,倒是不需要高建武多操心。畢竟當初在小鬼子的嚴密封鎖下,黃清源他們都有辦法把原材料從南洋運送到蘇北一帶。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如今反過來再走一遍,想必他們也不會有太大難度吧。

透過兵器推演,高建武終於明白了怎麼支援黃清源他們,人力方面大旅長自然有辦法。武器裝備這一塊就只有高建武來統籌安排了。

他對黃清源和秦佳峰進行了一番密談之後,果然倆人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樣滿意迴歸。

因為他們清楚高建武對他們的支援是毫無保留的,全方位的。他們現在想到的困難高建武都幫他們想到了,他們還沒有想到的,高建武也給他們想到了,而且還給出了解決的辦法。

對於這樣的朋友,他們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剩下的就只有大家想辦法拼命抗住了,要想幹驚天動地的大事,總得有些付出,何況現在這麼好的局面,那是咬著牙哪怕毀掉一半家族也要幹下去,這可是千秋大事。

黃清源他們除了放手一搏,也沒有別的路可走了。

...

這一件大事兒,高建武暫時就先這樣處理,儘管未來還可能面臨更多的挑戰,但是高建武也不怕。現在他手裡面的東西可遠遠不僅僅是107火箭炮。

等到J-5成軍,空空導彈開始列裝,高建武會讓這些來自倫敦的鷹知道誰真正是空中最強的勐獸。

作為一代成熟的噴氣式戰鬥機,J-5單純機炮對戰噴火這樣的螺旋槳戰鬥機或許優勢還不是很明顯,但是加上空空導彈以後,那基本上就是單方面的碾壓。

要強大起來,歸根結底還得是手裡有真家夥和硬貨。

蘑孤蛋都不能算,這種東西高建武只敢做做試驗,不逼得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輕易不能動用這種大殺器。

這是壓箱底不能用的東西。

真正能動用的,還得是J-5乃至接下來用F-4鬼怪式原型復刻出來的J-6戰鬥機,以及即將成型的051型驅逐艦。

別看這倆個子都不算大,但是都有一個明顯的特徵,那就是形成代差優勢的導彈攻擊方式!

不管是J-5還沒有定型的空空導彈閃電SD-I型還是反艦導彈海鷹HY-I,這些都是這個時代頂尖的攻擊性武器。完全超越了大炮鉅艦的時代視野格局,如同倆把利劍,將會變成未來高建武手中無堅不破的新式武器。

...

高建武視察後沒多久,很快電子所那邊傳來新的好消息,按照高建武提供的全套設計資料完成的第一代斤計算機墨子1號MO-I原型完成了基本功能的驗證,證實了10萬次浮點計算的運算能力,全套基於數值運算的程式設計C語言庫得到了驗證,極大降低了第一程式碼農的程式設計難度。

雖然說沒有後世除錯的介面,但是透過當前打印輸出結果方式進行除錯已經比人工複核機器程式碼強了很多。

這樣在原型完成後,原本就按照正規產線方式完成了幾千數量的各種電晶體元器件生產,重新組裝新的MO-I計算機就變成了快速複製的簡單生產方式。

一千臺MO-I計算機被送到各種需要大規模計算的研究場所,特別是航空航天、物理以及雷達研究這些地方,新的計算工具引入,這些專案的研究進展以倍數增加的方式快速推進。

但MO-I計算機送出去一個月後,艦載雷達那邊率先完成了全套原型產品,並且經過初步的功能測試,驗證對於150公里外的空中戰機目標,以及30公里海面雷達截面達到500平方米的艦艇目標都有較好識別效果。

那些研究員們從來沒有用過這樣強悍計算能力的計算機,要不是大家都在計算機專案研究的同時,就開始學習程式語言,並且熟悉了高建武提供的原始碼,他們也不會拿到計算機就那麼快除錯通程式在計算機上面跑起來。

高建武找回來的這批研究人員,好多帶頭人幾乎是這一代人中的巔峰級天才大師,儘管現在他們還剛剛展露頭角,但是並沒有阻擋他們在學習高建武提供的技術資料時候強大的理解力,這樣才能在極短時間內吃透弄懂。

特別是錢教授那邊,計算機一出,慣性制導的地對地,地對空和反艦導彈一下子就從始終差一點火候反應很慢的人工計算制導產品變成了計算機制導新產品,開始了發揮出導彈真正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