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亮劍:開局收了黑雲寨最新章節列表 > 392 來料加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92 來料加工

種植這塊雖然轟轟烈烈,但是緩不濟急。

青黃不接,很多地方已經開始缺糧了。

大旅長一走,高建武就在想辦法弄一批救急的糧食。

他當然知道哪裡有大批量的糧食,但是很可惜,他手中沒有那麼多的錢,特別是硬通貨的大洋或者美刀。

現在高建武手中的工業看起來已經有了很大起色,同時農用車這樣的工業品也開始外銷,但是規模上都不算太多,幾萬輛頂天的規模,起不到太多作用。

何況現在需要進口的東西也很多,南洋那邊原材料進口和西方的電子元器件以及機械設備進口都需要硬通貨。現在高建武還可以勉強平衡。但是如果要大批量進口糧食的話,就沒有那麼多錢了。

想到這裡,高建武也是頭大。

他的工業品發展計劃現在很多都是研發和試驗生產初期,大規模出口不光是品牌和渠道不具備,就是自己生產的產能也不具備

現在又不是原來時空那個產業王國,發展最快的軍工現在就是自用,根本不可能出口換錢,其餘的工業產品,除了汽車這塊發展較快,其他方面也就是盤尼西林藥品有優勢,但是這個藥品西方也是大量生產,彼此間技術差別不大,要想大規模銷售出去也不現實。

思來想去。

高建武能夠想到的,還得是發展一下服裝產業可能性大些,因為這個產業起步要求低,完全是勞動密集型吸納工作機會又多,成本優勢非常明顯,如果成規模發展可以很短時間見效。

高建武確定了這個思路後,忍不住也苦笑了一下,想不到原來時空需要靠服裝來換飛機,今天,他高建武作為穿越人士,也得先靠發展服裝來換糧食。

服裝產業原本並不在高建武發展工業的計劃中,絕大部分現在都是靠民營在運作,因為這一行門檻不高,需求面廣,從裁縫店到服裝廠都可以幹,在根據地這塊產業高建武就放手讓民營去發展。

有了這個想法,高建武就開始在根據地摸底,他是發展工業的負責人,一聲令下,調研結果很快就拿出來了。

高建武拿著調研結果,發現現在服裝產業與其說是一個產業,倒不如說還是小農模式,絕大部分做衣服的都是面向當地民眾消費的服裝廠或者裁縫店,遍佈根據地各個城市,但是成規模有品牌的幾乎沒有。

倒是上游的布匹絲廠相對成規模一些,不過在高建武看來規模也不夠大,服裝產業總體上因為有4萬萬同胞市場挺大,但是款式和材料方面都非常保守,根本沒有像樣品牌,讓高建武看了後搖了搖頭。

這事,又得是他親手來推動才行了。

...

“各位老闆,今天把大家召集過來,是有一件大事需要給各位商量。”高建武從各地請來幾十位服裝界有影響的老闆聚集起來,看大家議論紛紛,不知道今天找他們有什麼事情。

高建武沒有打啞謎,直接開門見山說道:“各位老闆都是服裝界的翹楚。首先我想問一下,咱們這在座的老闆中間規模最大的是哪位老闆?年銷售達到多少?”

高建武這麼一問,大家眼光都突然轉向了一個人。

那是一位身材瘦削、戴著眼鏡溫文爾雅的中年人,只見他不緊不慢的舉手站了起來。“高部長,在下是五和針織廠任志剛,如果說汗衫這個品類,在下創立的鵝牌汗衫或可是全國第一,年銷售超過200萬大洋(合新幣千萬)。”

高建武當然知道任志剛這個當今的服裝大王,畢竟在開這個會的時候,他已經對在座的各位老闆進行了瞭解。

“任老闆請坐下說話,能把服裝生意做得這麼大,果然好本事,聽說任老闆是港大畢業的高材生,曾經在怡和洋行任職,不知道任老闆的服裝品牌銷往國外幾何?”高建武笑著問道。

原本還是微笑著任志剛聽到高建武這麼一說,臉上笑容忽然凝滯。

“高部長,外銷方面,五和還真沒有這個能力,目前主要專注在國內市場了。”任志剛有些汗顏說道。

“在座的各位,請問有做國外服裝市場的嗎?”高建武掃視一眼後對其他人問道。

眾人紛紛搖頭。

“高部長。國外服裝市場同國內服裝完全不一樣,我們主要是以中式服裝為主,西式的服裝相對來說從服裝的款式到裁剪都無法從國外服裝行業抗衡。更別說服裝,還有很強的品牌附加價值,而且在國外我們也沒有渠道進行銷售。就目前來說我們的服裝在國外一點競爭力都沒有。”任志剛對著高建武說道。

“任老闆剛才提到的這些客觀因素我都認可,如果說要做外銷的話,大家還有別的困難嗎?”高建武繼續問道。

“高部長。我認為如果要做外銷的話,我們的產能也跟不上。我們在座的各位說起來在當地也是一時翹楚。但是從銷售來說也就幾十萬大洋頂天了。就我瞭解的外貿生意來講,我們這一點規模都還不夠一船的運費。”在座有一個老闆舉手發言道。

“還有別的因素嗎?”高建武問道。

“我感覺我們在服裝的設計方面也缺乏國際化人才。我們的服裝都偏向於傳統老舊的中式風格。而中式風格對於外國人來說幾乎沒有銷售市場。

對於外國人習慣穿的洋服以及西服這些品類,我們又沒有好的設計師可以跟蹤國際上的時尚設計。當然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任老闆剛才說的,我們在國外沒有渠道。

如果有渠道的話,我覺得設計這方面也可以請一些國外的設計師來進行彌補,我們在人力方面還是有優勢的,如果有好的設計款項我們的服裝出口也是有可能的。”另外一個對國際服裝銷售有些見底的老闆補充道。

“看來大家對於服裝的出口也不是完全沒有思考,剛剛大家提出來的意見和建議,我認為都非常好,很有見地。今天我把大家請過來就是集思廣益,看看怎麼樣能夠把服裝生意做到國外去。”高建武看到沒有人補充,就開始進入今天的主題。

“剛剛大家提到的資金問題。我跟大家表個態,只要大家有信心打入國際市場資金,這一塊大家需要多少我就為大家籌措多少!”

“對於大家擔心的另外一個渠道問題,我現在給大家透個底兒,在美洲我們有一個非常可靠,而且實力強大的渠道可以推銷大家生產出來的衣服。

歐羅巴方面,我們也有人在開拓英法德意西市場,相信不久就能取得進展,銷售渠道方面同樣可以為大家解決。”

聽到高建武提出這兩點,在座的人一下子就炸開了。

他們能在這個時代走在同人前面。意識和眼界都是遠超一般人。如果真像高建武說的,資金方面有保障,市場銷售渠道也有現成的,那麼一個新市場出現在他們眼前,那就是一座一座的金山呀。

“高部長,你說的這些都是真的嗎?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五和針織廠一定不遺餘力地開闢國際市場。

”任志剛這個同洋人打交道最多的服裝大王率先動心了,要知道他的汗衫生意在國內幾乎已經做到頂了,但是國內市場現在除了汗衫生意的標準化程度比較強一些適合批量生產,其它品類現在還不太容易走標準化的路線。

這就制約著大家向上發展的空間,因為好多服裝都需要定製化,這就逼迫著必須本地化解決,導致裁縫小作坊成為當前服裝的主力。

像西服這種標準化生產品類,在國內銷售的市場份額也不大,畢竟又貴工作起來又不方便,國內真正白領階層現在又沒有形成,除了城市中商業場上的人和高校老師這個群體,西服的銷售量比起汗衫來說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

大家聽到任志剛的話,反應快的已經想到了某種可能性,國外市場如果真的開啟,那就是可能創造出來另外一個新的服裝大王啊。

這些反應快的立即用灼熱的眼神盯著高建武。

“當然我說的這些話很快就會變成現實。而且我還沒有說完,大家擔心的服裝款式設計問題,我在這裡也可以向大家承諾。每個月我們都會從海外帶回來新的設計款式讓大家加工。我的要求只有一條,就是大家保證加工的質量。

在這樣的條件下。大家想一想,每個月能夠生產出多少件?”

“高部長,我們五和針織廠每個月至少生產10萬件!”任志剛腦瓜子嗡嗡的,如此天賜良機,他豁出去必須爭取了。

每個月10萬件,哪怕每件賺5毛,一個月也是5萬毛利啊。

看到服裝大王都在爭取,剩下的老闆一個一個的都有些急了。

“我祥龍服裝能生產3萬!”

“我們七喜針織廠能生產出2萬!”

“我們福喜服裝能生產5萬!”

場中各位服裝老闆開始一個個回個神來,聽這口氣,高部長今天是來給大家送錢的啊,這個機會不抓住,那真是對不起列祖列宗。

雖然現在在座的老闆還沒有搞明白高建武的真實思路,但是僅僅是這些服裝用於出口,大家就明白高部長在這方面的能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否則的話,高部長不會出錢出渠道。還要提供設計款式了。

看到大家如此踴躍,高建武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氣。本來他以為今天還要大費周折,才能說服這些老闆做外貿生意。

根本沒有想到這個時代能做成大老闆的人,眼界都不弱。尤其是像任志剛這種在洋行做過的人,更是天生有著商人的敏感嗅覺。

等到大家興奮勁兒稍微過去一會兒後,高建武抬起手壓了壓。

“大家都別急。服裝外銷這個生意大家都有份參與。我們在國外的渠道遠遠超過大家想象。可以說有多少我們的渠道就能消化多少。”高建武這話還真不是瞎說。

服裝這個行業吧,說白了低端就是渠道為王,成本優先,在現在國內海量的人力資源下,如果先行開啟服裝外貿的市場,成本方面誰還能同我們進行競爭?

“在座的各位現在報上來的產能。對於我們來說是遠遠不夠。我希望接下來,我們籌劃著怎麼把產能提升到每個月500萬,甚至1,000萬件上去。”

高建武這個話如同炸雷一般震驚了在座的各位老闆,在他們心裡掀起了驚濤駭浪,哪怕是任志剛這種內外兼通的大行家,都開始為高建武的豪情懾服。

同時也有些不敢置信。

“我知道大家對我說的還有些疑義,但是沒有關係,我們接下來就按著來料定製化生產交付的方式,由根據地向各位提供布料、下發款式和訂單數量,第一批我們訂單數量是50萬件,要求一個月內交貨,考慮到大家來自不同地方,我們的交貨地點分成三個,屆時大家運輸到這三個地方就好。”高建武也不等他們提出疑問,直接丟擲了硬貨。

50萬件?!這個大訂單一下子就把本來就熱烈的場面直接推向了沸騰狀態。

“高部長,這批貨的加工利潤是多少?”任志剛用有些顫抖的聲音問道,在座的眾人中,他的產能最大,這就意味著他能吃到最大一塊蛋糕。

“考慮到大家的生意,這第一批毛利潤將會給出扣除人工和材料成本後達到15%,當然人工成本這塊由我們核算,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不高的就不要來了,我怕你們虧不起。”高建武笑道。

扣除人工和材料成本後,給出15%的利潤,對於大批量服裝來說已經算不少,像任志剛這種廠房和裝置已經有了攤銷的大針織廠,這到手的淨利潤都要超過10%了。

何況這筆生意布料都是高建武他們提供了,基本上就是零風險,攤銷方面也小,因為批次大,管理成本攤銷和機械設備攤銷就變得很小。

所以根本不用高建武動員,很快,這筆50萬件服裝加工的生意就被各家分光!

對此,今天這個會議可謂皆大歡喜,很多人開始想著回去如何擴充產能了,縫紉機生意一下子變得炙手可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