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亮劍:開局收了黑雲寨最新章節列表 > 394 補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94 補課

服裝外銷的成功讓高建武找到了原來的記憶,哪怕是滿腦袋的高科技現在也沒有用,對於民生這塊來說,一窮二白再加上文盲遍地的華夏,現在根本不是大搞資本密集、腦力密集的高科技的時候。

高科技的萬丈高樓可以平地起,但是絕對不可能從浮沙上面建立起來。

現在全國文盲高達80%以上,如此數量龐大的勞動力,除了幹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外,根本沒有其它的捷徑可以走。

想到這裡,身負全國工業發展主要策劃之一的高建武忽然感覺到自己之前的規劃走偏了。

強國壯基,不僅僅是軍事工業要發展爭先,民生這塊更是要拿得起來,而且想要儘快扭轉積弱已久的國家,民生更是一點都耽誤不得!

外貿服裝算是開始找到了發展的節奏,在透過自己大單刺激走向大刀闊斧國際市場,接下來就是扶持看到機會的民族服裝工業中佼佼者,讓他們開始自己發力去開拓國際市場。

司徒先生的外銷渠道作為主力軍,後面還得扶持一批專精某一領域的機構,比如服裝新的通路品牌,國際服裝專業設計公司,大規模服裝代工廠,逐漸把服裝產業打造為現代化的服裝產業鏈,在高建武的引導下百花齊放,中低高階全面發展。

由於這個產業鏈是高建武主導出來的,大頭的利潤都在國內,少部分放到國外的渠道上面,這樣先開啟國際市場後,現在有數百億美元,未來高達上萬億美元的這個超級大的產業鏈,華夏必然會佔據重要的一環,而且不僅僅銷量上,更多的是要體現在高階高利潤產品上,以高建武的遠見,指導幾家公司持續投入到品牌建設中,用幾十年的時間孵化成幾家國際化高階品牌根本不是什麼事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高建武想到這些,禁不住把它一一寫下來,準備完善完善,開始變成自己未來推動服裝產業國際化的重要規劃。

從服裝高建武又想到了鞋類、箱包、絲綢、皮帶、眼鏡甚至玩具這些大宗勞動密集型產品,這些都是當前就可以操作並在一兩年內快速爆出產能來的,除此之外,糖、油、鹽、醬、醋、味精等調味品和小食品,隨著世界經濟的復甦,也會有很大的市場。

按照記憶中的內容,高建武開始一點點列舉出來要發展的輕工業,從衣食住行擴散開,慢慢擴大到了一個個新的產業規劃雛形。

高建武開始描繪日用百貨產業化發展的藍圖。

按照高建武的糧食發展計劃,等到雜交水稻、雜交小麥等一系列優質高產品種培育出來後,農田畝產量大幅度提升後,耕地的農民將會大幅度減少。

這些從農田耕種中多出來人力資源,得大批量地轉移到工業生產中去,如此龐大的勞動力轉移,不可能是文盲就能勝任。

想到這裡,高建武發現事情又有點像是回到了源頭--提升全民教育素質上來。

哪怕是做再簡單的工作,有文化和沒有文化,那都是兩回事。想到這裡,高建武又給自己搞了一個掃盲的新任務。

現在這樣的超高文盲率,哪怕是轉移出再多的勞動力,這些人也只能幹簡單的體力勞動。同高建武要求的產業化發展格格不入。

所以必須要解決大批的文盲了,想到絕大數都是文盲的國民,高建武想起來都頭大,在他的掃盲提案中,首先為自己寫下了“開展識字教育,逐步減少文盲”。

因為這件事的復雜程度,比起一場大的戰役更加艱難持久。不過這件事的意義是如此之重,大,就算他再難再久,高建武也絕不會放棄。

鄉村識字班,城市夜校,工廠掃盲班,高建武開動腦筋,開始為掃盲殫精竭慮,要在短期內大幅度提高整個國民的識字率,單靠學校肯定是靠不住的。

所以在高建武的規劃中,每一個文化人都要有成為一個老師的覺悟,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是工廠還是在農田,只要是識字的人,就應該為不識字的人進行培訓。

不過說到識字,高建武又想到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現在簡化字還不成熟,大多的繁體字還沒有原來時空的簡化字,這樣的話整個學習的難度就比原來時空學習字更難。

在這個時空,雖然說漢字簡化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1935年文字大師錢軒同教授就編成了《簡體字譜》,這個字譜收字2300多個,但是獲得認可的不多,經過官方從中選定認可了324個字作為首批推行的簡體字。透過教育系統簽發《第一批簡體字表》。

可惜這些沒有得到民間的響應和繼續簡化發展,在原來的時空中,這些工作要到二十年後的1964年,才依據簡化偏旁類推的方法,將簡化字拓展到2000多個常用字,可以應付日常報刊閱讀,到了八十年代才真正完成簡化漢字的大成!

前前後後透過了半個世紀無數人辛勤努力工作的演化才解決了漢字的簡化工作。

這個事情按照原來時空的演進顯然是不行的,對於高建武來說,那真的是太漫長了。

想到這裡,高建武禁不住有些苦笑,要不咱們還是開個掛?把日常使用的拼音和簡化字一股腦拿出來?

這兩樣東西成型,可以大幅度減輕這個時代掃盲的壓力。

只不過這樣的話,高建武就要承受相當大的壓力。畢竟這些東西拿出來以後就算不驚為天人,也是會讓很多人感覺到非常吃驚的。

高建武畢竟是一個軍人出身。現在搞出文化界裡面相當於宗師級的成果出來,這個轉型實在是太大了。

但是高建武想到這個東西搞出來以後掃盲很可能在幾年內就見到效果,內心暗暗決定顧不得這些了。

如果說憑空拿出來一些實實在在的物品,會讓人感覺到驚懼,現在拿出來一些文化知識的話,只要自己不說別人就算再驚訝,也會接受下來的。

畢竟我們老祖宗早就有了聖人造字的遠古傳說,今天充當一下聖人門徒簡化一下老祖宗的東西,想來也不是太詭異的事情。

反正前人已經拿出來幾百字的樣本,自己在這個基礎上推陳出新,只不過搞的東西比前人多了一些,想法更加完整一些。

想到這裡,高建武決心定下來,

...

“今天召集大家起來,是交給大家一個新的任務。”高建武召集起來自己的參謀(秘書)隊伍,以及十多個專家後,開始對他們交代任務。

“這些是我對輕工業發展的一些思考和思路,我希望大家能夠在這個基礎上制定出來一個更加詳細和可行的實施計劃和方案。”

“從產業的佈局到內銷和外銷產品的幫扶,產業鏈的打造以及人力資源、資金資源、政策支援等多個方面,大家先起草一個初稿,接下來我會同上級領導溝通,將這些計劃變成我們的產業政策釋出出來。”

高建武把自己的產業初步規劃思路拿出來後,這些參謀和專家分別拿到屬於自己的任務,看完高建武的思路,一個個都震驚莫名又異常興奮。

“高部長,這樣的宏篇計劃,我們幾個人是沒法很好完成的,能不能讓我們帶著這個任務,去找各大高校這方面的專家集思廣益共同完成?”其中一個專家小心翼翼地問道。

“當然,這些任務你們可以用任何自己覺得合適的方式來完成。至於經費方面...”高建武沉吟了一會兒。

“每個專案3000元以內,大家本著厲行節約的原則酌情處理吧。現在我們財政的結餘不多,大家就受累一些。”

高建武的這個預算在這個時代當然是一筆大錢了。根據地新貨幣是錨定大洋和糧食雙重方式,按照一塊大洋兌換5元新貨幣,1元新貨幣購買或者抵扣公糧10斤的兌換率,現在幣值一直維持穩定。

普通人一個月工資才20元,3000元夠150個人月普通工人工資了。

但是專家教授的工資要高得多,比較高階的教授月薪能到300到500元,那麼高建武批的這點經費其實也就是夠幾個人幹一個月。

“高部長,我們都有工資,找的專家教授也用業餘時間來做這些事情就夠了,我們不需要什麼經費。”大家異口同聲地說道。

這個時代百廢待興,專家們也是有情懷的,做事情從來不計較自己的得失。

“那怎麼能行,大家出去找專家,衣食住行都是要花費的,總不能讓大家掏自己的腰包來幹公家的事情吧,”高建武搖了搖頭。

“我們財政收入窮,這一點費用還是可以支撐得起的,就這樣吧,這件事大家要儘快完成,我們的產業推進得靠新的方案去指導。”

“高部長,你不跟著我們一起做這些方案的完善嗎?如果一起的話,我們有什麼疑問就可以直接問你了。”有人問道。

“這次我還有一件要事必須要做,就不跟著你們一起來做這些方案的完善了。你們先按著自己的理解,把這些方案做出來。等到我手頭的事情做完以後,我來跟大家一起評審和最佳化新的方案。”高建武說道。

他確實沒時間,軍工那塊他已經把任務和技術都交出去了,大家各司其職,基本上他能放手讓大家做事。

方案這塊同高建武準備把簡化漢字的絕大部分都弄出來的計劃時間重疊,高建武實在是分身乏術,只能顧一頭。

好在那些輕工業的產業發展思路高建武自認為說得已經比較成型了,大家按照他的思路把實際可操作的拿出來補充上,幾乎就是一個非常完美的產業發展規劃。

...

高建武找到一本厚厚的字典,這是這個時代常用的一部小型漢語字典-新字典,把《辭源》的字頭部分輯出成書,共收9000餘字,其中不少關於天文、地質、生理、博物、理化等百科新字,加上附錄的中外度量衡幣表;中國歷代紀元表。這本字典的字義解說簡明,比起康熙字典這類大部頭要實用多了。

每字用反切注音,並加註韻部,這樣的書在這個時代幾乎是學人必備。

高建武用這個作為基礎,用鋼筆按照他的次序把其中的字部分重新繁體字和簡體字寫了一遍,發音方面,除了反切注音和韻部,高建武還給出了拼音的拼讀,將拼音最後再單列了一下讀音和語調,但是字義解說這些就省略了。

拼音和簡化字在這個時代也不是高建武首創,由於漢字沒法在這個時代的印表機上面打出來,早就有人將傳統漢字進行拼音化,新文化運動中不少人都在搞自己的文字改革方案,以適應“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只不過種種文字改革都各有缺陷,並沒有形成主流,最終實施開來。

後來的簡化字和拼音註解,其實就吸收了這個時期很多有益的思想和實際,逐漸最佳化迭代出來的。

高建武雖然並不瞭解這些歷史的全部,但是他看到市面上確實有拼音和簡化字在進行探討的學術文章甚至文稿。

這才敢在這個基礎上,直接拿出一個相對完整的簡化字和拼音方案來,作為一個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兩世的記憶思維融合在一起後,簡化字和繁體字高建武都有很好的基礎。

因此編輯全新的簡化字新字典,高建武沒有絲毫的難度,用了一個周的功夫就把這個新字典拿出來。

但是光是這樣還遠遠不夠,高建武知道哪怕是現在他在軍界聲望很高,但是在文化界,他還是一個無名之輩,要做成這件大事,還得找一些文化界大家來認可。

這個是百世文化傳承的大事,普通人根本不好使,甚至行政命令都沒有太多用處,要想快速形成這個時代的標準,高建武決定還是走上層路線,從當時有大家之稱的文化界大老入手,讓自己的這個簡化字和拼音得到他們的認可後才走行政命令變成根據地推廣的教育文字。

這件事除了高建武他親自出馬之外,再沒有別人能做了。

所以完成了這項工作,高建武就帶著它去了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