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揚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917章 橫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17章 橫財

***

根據秦牧與朝中大臣榷商的結果,中南半島上的海陸兩軍正式開始了戰略轉型,以原來佔領疆土為目的,轉變為對資源的獲取為目的。

除了白起城、升龍府、順化、仰光、阿瓦這些相對富裕的平原地區外,秦軍對中整個南洋半島上的山區不再急著去佔領,不能讓大秦的精力陷在於些山區裡。

當然,也不是全部放任不管,要利用當地的資源,多組織僕從軍,秦軍只負責守住這些重要的城池,然後把清剿山區的土著的任務,全交給僕從軍來完成。

你燒也好,殺也好,來個三光政策也罷,大秦不再過問,大秦要的只是當地的資源,這種資源包括人力在內。

另一方面,秦牧也制定一個十年計劃,就是在十年內,要讓整個南洋土著的人口減少六成以上。同時讓所有山區變成無人地帶。除了用戰爭消耗,也可以弄回國內從事勞役。

剩下的四成,能漢化的就漢化,不能漢化的,就想辦法趕到紐西蘭那樣的海島上去。

甚至可以在加裡曼丹島那樣的地方劃一塊地,讓他們去居住,把各個部族都一起放進去,讓他們內爭不停。反正不能再象現在一樣,到處都有分佈。

這個戰略計劃要交有軍方來實施,呂宋、清海、中南半島,現在大秦是不會派文官去治理的,還不到治理的時候,十年後吧。

秦牧給吳進封了一個順義伯,在南京賜第。賜婢妾,大加封賞。

吳進入京受封后。崔鋒立即對他那五萬大軍進行分拆,分別交給洪原、吳山、昂山鶴、那耶力、屠逸五個人率領指揮。

崔鋒開始收起咄咄逼人的氣勢。把清剿洞吾各地的任務交給了洪原等五個人,你們去打吧,燒殺搶掠,想怎麼幹就怎麼幹。

打了敗仗也不要緊,我再給你們組織兵力就是了,阿瓦地區是魚米之鄉,人口多的是,要重要組幾萬僕從軍不是什麼難事。

馬六兩、顧容、海如風等人,也紛紛組織僕從軍。如是施為。

而且隨著朝廷開始調派陸軍去接管,海軍將很快從這些戰區投身出來,全力準備向外開拓。

還有廣西和雲南的土司,你們也可以組織更多的狼兵來,按規矩,所有繳獲分你們四成。

崔鋒要做的就是派出少量人馬,監督各路僕從軍的行動而已。

這陣子,天氣炎炎,南京戶部的官員忙得腳不沾地。除了清點新入庫的夏稅外,還有渤泥的王歸晨、升龍府的顧容、馬六兩、廣元的鄭四海、仰光的海如風、阿瓦的崔鋒,把大量的繳獲紛紛押運回了南京。

交趾和洞衙是中南半島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也是相對開化、富裕的國家。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像仰光的大金塔。是用七八噸黃金鎦面的,所以千萬別小看這些國家擁有的財富;

只不過因為他們的生產力不夠發達,社會商品沒有大秦豐富而已。但論值錢的東西,他們絕對不少。

而且這次秦軍的作戰方式是在掠奪為主。佔領區能搬的,儘量搬回國庫來。

這次繳獲的光時黃金、白銀、寶石、翡翠、瑪瑙之類的。價值就高達七千萬龍幣。

另外還有大量的香料、珍珠、藥材等商品,多不勝數,一船船的運回來,根本沒來得及統計,如果一起統計下來,價值絕對超過一億龍幣。

當然,如果算上大量的人口,哪怕一個青年女子只賣五龍幣,那也一筆取之不盡的鉅額財富。

這天早朝上,戶部侍郎許英傑第一個出班奏道:“陛下,海陸兩軍在中南半島大捷,全部繳獲據未完全統計,將超過一億兩千萬龍幣。”

這個數字一經許英傑口中說出,金鑾殿上頓時一片譁然,百官不顧朝堂秩序,紛紛交頭接耳。

自古以來,戰爭都是燒錢的事情,特別是以標榜仁義道德的儒家理念治國的時代,對外戰爭幾乎都是只賠不見賺的事情。

大臣們沒有經歷過這種殖民式的戰爭,根本沒法想象,西班牙那樣一個小國,從海外掠奪回何等驚人的財富。

這次海陸兩軍攻打中南半島,一次弄回數以億計的財富,對他們的震撼有多大可想而知。

正所謂財帛動人心,之前朝野之間,有很多聲音反對這樣的戰爭,因為這種戰爭與儒家的仁義思想反差太大。

但在鉅額的財富面前,朝中反對的聲音一下子就小了很多。

錢啊,有幾人會和錢過不去呢?

何況中南半島上的戰爭有多殘酷,朝中這些大臣其實並不知道,只是聽說軍隊又打哪裡了,又取得了幾場大捷,報上來的一切,都只是一個模糊的數字概念。

秦牧抬手輕輕一拂,制住了金鑾殿裡的雜音,然後對許英傑說道:“許卿似乎還有話要說。”

“是的陛下。”許英傑說道,“在臣看來,這筆鉅額財富對我大秦而言,如果使用不當,反而會給大秦帶來一場影響深遠的災難。”

許英傑話音一落,大殿裡再次譁然一片。

有不少人隱隱意識到許英傑說得沒錯,但更多的大臣覺得這是無稽之談,認為許英傑是在危言聳聽。

甚至有大臣忍不住立即站出來指責許英傑,言詞頗為激烈。

“肅靜!”殿中侍御史李仲明大喝一聲,讓殿中的秩序重新恢復。

秦牧點點頭道:“許卿作為戶部侍郎,能看清這一點,朕可以放心了,就請許卿給殿中不明白的大臣解釋解釋吧。”

“是,陛下。這次軍方上繳的鉅額財物,這筆財富不是能過商品輸出賺回來的,對於我大秦來說,相當於是不勞而獲,憑空多出一億龍幣。

如果貿然把這筆鉅款揮霍出去,必然會對大秦的金融貨幣的秩序造成巨大的衝擊。打個直白的比喻,這麼做就相當於朝廷一下子印出一億龍幣投入流通,這必然會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物價飛漲。如果真導致這種後果的話,不但不會給大秦帶來一絲好處,反而遺禍無窮,因此,怎麼用這筆鉅款,還需要從長計議。”

“許卿所言極是,各位大臣都聽明白了吧?不過在朕看來,如果封存這筆鉅款,也不是辦法,那麼如何使用這筆錢,才能讓它發揮出相應的效益,就請各位大臣各抒己見吧。”

工部侍郎魏元立即搶先說道:“陛下,臣以為,可用來修路,修水利,改善民生,促進農業發展。”

“不錯,這個可行,各位大臣還有建議嗎?”

禮部尚書覃秋白不甘落人之後,也立即搶道:“陛下,臣以為,這筆錢最恰當的用法,莫過於用來發展大秦的教育。陛下常說,知識改變個人的命運,也改變國家的命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臣建議,加大教育投入,讓更多的孩子可以免費入學讀書。”

這回不等秦牧答話,太僕寺卿就搶出來道:“陛下,僕投寺需要更多的經費,用於畜業科研,陛下,想以為,沒有比把錢投到科研上再適合的了,它會催生很多科研成果,對促進大秦的生產力有著難以估量的作用。”

工部、司農寺、軍器監等等部門,也紛紛站出來支援太僕寺卿,同時給自己的部門要科研經費。

本來,這筆鉅款如何用,還有些犯難,各個部門一站出來伸手,你立即發現,其實這點錢不但不多,而且還有些不夠用了。

總的來說,把這種不勞而獲的財富投到基礎設施、教育、科研上去,秦牧認為是可行的。

只要錢真的用到實處,不但不用擔心會對大秦的金融貨幣造成衝擊,而且會產生源源不斷的效益。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