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八章 若即若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零八章 若即若離

拜訪周延儒和溫體仁的人特別多,不僅僅是新科進士,還有諸多的官員。

鄭勳睿不想依附兩人之中的任何一個人,因為周延儒和溫體仁之間的鬥爭,馬上就要開始了,兩人自崇禎元年開始的合作,到崇禎四年的三月就要結束了,也就是在會試和殿試之後,兩人之間的蜜月期正式終結,接下來就是兩人之間相互鬥爭博弈的開始。

這也是因為溫體仁想著成為內閣首輔,必然要扳倒周延儒,自己才有上位的可能性。

崇禎四年三月底,殿試剛剛結束,溫體仁一派揭露了吏部尚書王永光參與錦衣衛賣官鬻爵,王永光是周延儒一派的中堅力量,結果這道奏摺被皇上採納,王永光被罷免官職,溫體仁的同鄉左都御史閔洪學出任吏部尚書。

周延儒不甘心,馬上上疏揭發內閣輔臣錢象坤,戶部尚書梁廷棟等人,這些人和溫體仁穿一條褲子,結果皇上也採納了上疏,免去了錢象坤和梁廷棟的職務,這對於溫體仁是巨大的打擊,於是溫體仁開始提到殿試的事宜了。

溫體仁揭發的是殿試榜眼陳於泰,說陳於泰的文章太差,因為是周延儒的姻親,暗中賄賂,故而得到周延儒的照顧,成為了殿試的榜眼,陳於泰和周延儒馬上反駁,否定所有的指控,讓皇上糊塗了,最終將這件事情壓下來了。

之後周延儒和溫體仁之間的鬥爭愈發的公開和猛烈。

如此情況之下,若是陷入到兩人之間的鬥爭,肯定會遇見很**煩,當然,鄭勳睿是穿越者,或許能夠想到辦法應對此等的局面,但這樣的鬥爭會耗費掉他極大的精力,無法專心致志做自身想做的事情,所以說還是避開為好。

至於說最終若是爆發了爭鬥,只要鄭勳睿有了足夠的實力,他相信是可以應對的。

前去拜訪魏呈潤很是方便,去了之後就見到了,說起來魏呈潤並非是鄭勳睿真正的恩師,南直隸鄉試的主考官是董其昌,故而魏呈潤對鄭勳睿的來訪,感覺到很是吃驚,鄭勳睿送上了禮物之後,和魏呈潤聊了一會天,說話很是客氣,這讓魏呈潤很是感動,對鄭勳睿也是刮目相看了,要知道人家是狀元的身份,已經被敕封為翰林修撰,若是把握好,將來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他這個戶科給事中是沒有辦法比較的。

離開魏呈潤的府邸,走在大街上,鄭勳睿略微有些猶豫,究竟是應該先去拜訪周延儒,還是溫體仁,這樣的拜訪兩人不可能不知道,先到哪一處也是有奧妙的,再說這兩日前去拜訪兩人的新科進士是非常多的,特別是三甲的進士,為了能夠謀求到一個好的前途,最好的辦法就是引起恩師的注意。

稍稍思索之後,鄭勳睿上了馬車,徑直朝著周延儒的府邸而去。

周延儒府邸前面,有著太多的馬車,用車水馬龍來形容,是一點都不過分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鄭勳睿將信札遞給了門房之後,耐心的在外面等候。

半個時辰過去,就在鄭勳睿感覺到後悔的時候,府門口出來了一名下人,找打他之後,帶著他徑直進入到府邸之中去。

鄭勳睿之所以選擇在府外等候,就是不願意進入到府邸之後,看見大量的朝廷官吏以及新科進士,那等於是明確表態了,雖說新科進士前去拜訪恩師,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讓太多人看見了,傳聞往往會發生變化。

來到廂房的時候,周延儒正在輕輕揉著頭,大概是每日需要處理的事情很多,休沐之後,拜訪的客人也太多,難以得到真正的休息。

“學生江寧縣新科舉人鄭勳睿,拜見恩師。”

周延儒沒有表現出來特別熱情的態度,對著鄭勳睿笑了笑,指著前方的椅子,示意鄭勳睿坐下說話。

“清揚,你是新科狀元,也是三元及第,我大明如此多年的科舉,僅僅出現了三名三元及第的讀書人,看來你的學識真的不簡單啊。”

“學生感謝恩師的誇獎,今後一定會繼續努力,將所學知識報效朝廷。”

“縣試、府試、鄉試的文章,我都看過了,寫的的確是不錯的,我有些奇怪,你如此年輕,居然能夠結合民間之實際情況,提出來諸多的論述,這很是少見啊,我見過很多讀書人,依舊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你和他們完全不一樣。”

“學生的父親為了維持家用,常年在外奔波,從父親口中,學生知道了不少的事情,之後有過出去遊歷的經歷,也關注到很多方面的事情,不過學生僅僅是從表面上看到,雖是說了那麼多,實際做起來,還不敢說能行。”

周延儒微微點頭。

“有自知之明是很不錯的,但也不需要過多謙虛,你的學識文采不一般,故而領悟道理強於其他的人,這也是很正常的,我希望你今後能夠很好的為朝廷效力,此番你回家去娶親,我在這裡向你表示祝賀了。”

“學生感謝恩師的關心。”

。。。

自始至終,周延儒沒有顯露出來拉攏的意思,不過還是給與了敦敦教誨。

這讓鄭勳睿產生了疑惑,歷史上對周延儒的評價是不好的,不少的史書將其歸結為奸臣,可剛才交談那麼長的時間,自己根本就沒有這方面的感受,這是為什麼,難道是自己的感覺出現問題了,還是被迷惑住了。

離開周府的時候,鄭勳睿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與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之間的關係,應該說是不好的,但自己至少沒有去主動冒犯,而是遭遇了對方的供給。

這讓他隱隱感覺到了,歷史是需要自身去體驗的,不管怎麼說,歷史都是人寫出來的,就算是明史也不例外,而很多寫明史的人,就是所謂的東林黨人,這些人記載歷史的時候,將東林書院捧得很高,將張溥等人捧得更高,卻無情的貶低皇上,以及朝中當政的文武大臣,似乎歷史按照他們的要求來,結局就不會是這樣,殊不知真正的歷史證明了,東林黨恰恰是大明覆滅的罪魁禍首之一。

想到這裡,鄭勳睿突然明白了一些事情。

來到溫府,鄭勳睿很快就見到了溫體仁。

溫體仁已經是五十九歲的老人了,臉上帶著笑容,看不出有什麼架子,在鄭勳睿的印象裡面,溫體仁同樣是被歸結為奸臣,但不管是誰,對溫體仁的清廉是認可的,甚至有人總結溫體仁是清官,當然不是說清官就不參與到權力的鬥爭之中去了,只要是身在官場的人,或者說想做出一番事業的人,就必然要面對官場上的鬥爭,若是一味的迴避,那就什麼事情都不要想著做,渾渾噩噩的混日子。

溫體仁的態度,和周延儒有很大的不同,不僅僅是熱情很多,還主動詢問鄭勳睿生活上面是不是有什麼困難,若是覺得困難,可以提前支取一部分的俸祿等等。

鄭勳睿當然不會說有困難的話語。

前來溫府拜訪的人也不少,溫體仁能夠抽出時間來,專門接待他這樣一個新科狀元,看來的確是不簡單的,說話的過程之中,鄭勳睿有些佩服溫體仁了,已經是內閣輔臣,朝中的丞相,還能夠如此的低姿態,這本來就不簡單了。

看來每個人都有過人之處,都有值得他學習的地方,想想如今的官場,和幾百年之後,也有著一些相同之處,將前後歷史完全割裂,這本來就是行不通的。

從溫府出來,天已經黑了。

鄭勳睿沒有耽誤時間,迅速回到了酒樓。

他僅僅是中午吃過飯,這個時候已經很餓了,拜訪周延儒和溫體仁,人家是不可能留他吃飯的,而且他也沒有打算在這些地方吃飯。

楊廷樞尚未回來,看來還在四處奔波。

鄭勳睿吩咐夥計等一會,他估計楊廷樞也不可能吃飯,索性等到楊廷樞回來之後,一同吃飯。

回到房間之後,鄭勳睿回想起今日一幕幕的情形,今日的拜訪,除開在文震孟那裡說了一些真話,其餘地方都算是禮節性的拜訪,不會說要害的話語,更不可能吐露真言,周延儒和溫體仁都是見過世面的人,不可能看不出來他的態度,但也是不會表露出來的。

這究竟是好事情還是不好的事情,鄭勳睿說不清楚,但他隱隱感覺到,或許明史對周延儒和溫體仁的記載和評價,有失偏頗的地方,自己若是完全按照歷史的記載去判斷很多的事情,肯定會出現重大的失誤,看樣子日後需要注意了,儘管自己擁有金手指,但金手指也有瑕疵,而且能夠用到的範圍是有限的,自身達到一定的高度之後,就要完全發揮自身的能力了。

很快,夥計前來敲門了,說是楊老爺已經回來,酒樓備下了酒宴。

楊廷樞的臉上帶著會心的微笑,看樣子一天時間的收穫是不錯的,這也難怪,楊廷樞在京城本來就有一些關係,加上爺爺楊成是南京兵部尚書,肯定是要創造一些好的條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