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四章 種植技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四章 種植技術

鄭富貴回到家裡,已經是正月十八了,出門了兩個月的時間,他收穫巨大,但內心也是忐忑不安的,玉蜀黍和甘薯的確存在,可就是在福建,種植的人也不是很多,據說這東西太嬌貴了,稍微不注意,就很有可能顆粒無收的。

鄭富貴咬牙買了四十石種子,其中玉蜀黍二十五石,可以播種一千畝土地,甘薯種子十五石,可以播種三十畝土地,他本來想著多買一些甘薯種子,但還是放棄了,一來運輸方面不是太方便,二來也是因為開銷太大了。

購買這四十石種子,耗費了足足兩百兩銀子,要知道這麼多的銀子,可以買下接近一百石的大米了,足夠維持鄭家大半年的糧食。

可也正是因為價格高昂,鄭富貴完全相信這東西的寶貴了,一路上風餐露宿,他用最快的時間趕回來了。

還沒有來得及歇息,鄭勳睿就組織鄭家所有的男人,以及年輕的女人,還有所有的佃戶,分為了兩幫,開始到田間地頭去了。

鄭家只有五百餘畝耕地,這其中絕大部分都是鄭富貴做生意賺錢之後買下來的,和那些大的士紳富戶比較起來微不足道,但這樣的條件也算是很不錯了,至少能夠養活家人。

因為耕地不足,鄭富貴找到了四個哥哥,以及其他一些士紳富戶,租賃了五百畝的耕地,說好每畝耕地每年的租賃費用為二兩五錢銀子,首先支付一兩銀子,秋收時節支付剩餘的銀子,如此高額的租賃費用,誰都願意將耕地租出去,所以租賃的都是上好的耕地。

一共一千畝的耕地,其中三十畝種植甘薯,其餘的全部種植玉蜀黍。

買下了這麼多的種子,耗費了五百兩銀子租賃耕地,剩餘的七百五十兩秋收時節支付,可謂是畢其功於一役,已經沒有後退的餘地了。

鄭富貴是非常擔心的,主要就是他不知道如何耕種玉蜀黍和甘薯,當地人願意賣給他種子,卻不願意傳授絲毫的技術。

可鄭富貴沒有想到的是,鄭勳睿非常清楚種植的技術,還說是想方設法從那個大商賈的嘴裡套出來的,種植技術是絕密,好不容易才套出來。

正月十九,所有農戶都還沉浸在春節氣氛之中的時候,鄭家的所有人,以及所有的佃戶都動作了,鄭勳睿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首先就是耕地,深翻耕地達到二十公分,需要耕田三次,其次就是大量的蒐集農家肥,每畝耕地需要四百石農家肥,可以多,絕不能夠少。

趁著天氣晴好的時候,鄭勳睿將所有玉蜀黍的種子,全部攤開在陽光之下暴曬,這令鄭富貴大為吃驚,可事已至此,他也沒有辦法了。

育苗是不成立的,過於的耗費勞力了,沒有薄膜,目前還做不到,鄭勳睿只能夠採用直接栽培的方式了。

穿越之前,他曾經在鄉鎮工作,深入到田間地頭,幫助農民種植玉米和番薯,因為親自操作過,對所有種植技術是熟記於心的,這個時候運作出來,得心應手。

這個時代種植玉蜀黍和甘薯,產量不可能與後世比較,一是沒有薄膜,二是沒有化肥,三是種子無法挑選,後世玉蜀黍的產量,每畝可以達到一千六百斤以上,摺合為八石的產量,番薯的產量,可以達到每畝七千斤,摺合三十五石的產量,鄭勳睿不敢有那麼大的雄心,能保證一半就不錯了,也就是玉蜀黍的產量達到八百斤,摺合四石,甘薯的產量達到三千斤,摺合十五石,按照這個產量折算,玉蜀黍和甘薯將產生出來驚人的財富,要知道崇禎年間最缺的就是糧食。

當然鄭勳睿還沒有想到改變什麼,此時他唯一想到的就是家裡需要賺錢,災荒馬上就要到來,商賈大量需要糧食,到時候這些糧食可以賣出去高價錢,鄭家可以瞬間暴富。

正月底,甘薯種子全部種下去,同時四百石的農家肥,全部都施下去了。

二月初,玉蜀黍種子全部種下去,四百石的農家肥也跟著施下去了。

種植的核心技術,只有鄭富貴和鄭勳睿掌握,那就是如何的挑選種子,以及如何給甘薯切塊,鄭勳睿非常自信,這樣的技術,包括福建等地的農戶都是不清楚的,鄭勳睿掌握的播種技術,那是經過了幾百年的發展和總結,產量自然不一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鄭富貴對於種植的核心技術是絕對保密的,他曾經和鄭勳睿兩人通宵的忙碌,不要任何人插手,包括鄭凱華。

鄭勳睿之所以沒有將核心技術告訴鄭凱華,是鄭凱華的年紀太小了,稍微不小心就可能洩漏秘密,對他今後的安排,可能產生影響,如今的鄭勳睿,可不是救世主,他首先要讓自身強大起來,然後才能夠去做其他的事情。

大半個月的勞作,正月二十還要到縣學去,鄭勳睿是累的苦不堪言,眼看著瘦下去,但是巨大的希望支撐著他,南方糧食的價格,已經漲到每石三兩銀子,今後還要上漲,種下去的玉蜀黍和甘薯,就是白花花的銀子。

鄭富貴回家之後,忙碌田地裡面的事情,斷斷續續聽到馬氏說到了家裡的變化,其實他早就發現了,家裡的所有人,都聽鄭勳睿的,這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

鄭凱華在家裡地位出現顯著改變,鄭富貴看在眼裡,喜在心裡,兩兄弟之間能夠團結,這是天大的好事情,至於說鄭錦宏與玉環之間的婚事,他有些吃驚,但聽到鄭勳睿說出來的理由之後,他釋然了,由衷的高興。

看著鄭勳睿如此的忙碌,鄭富貴是非常心疼的,畢竟才十五歲的年紀,若是在官宦之家,鄭勳睿的任務就是讀書,可是如今的鄭勳睿,累死累活的,真的是做牛做馬了。

儘管讀書不行,可是對於鄭氏留下來的家訓,鄭富貴還是記得,閒暇之餘,他專門去拜祭了祖先,懇請祖先保佑鄭家,保佑鄭勳睿,在他看來,鄭勳睿已經是鄭家最大的希望,也許光宗耀祖這個重任,將在鄭勳睿的身上出現。

鄭富貴其實是最辛苦的,種田的事情他會,是一把好手,很多時候他親自指導佃戶應該如何的種植,他對於鄭勳睿做出的每畝田給佃戶一石糧食的決定,感覺到不理解,家裡投入了這麼多的銀子,還要給佃戶那麼多的糧食,會不會是賠本的買賣。

不過這個決定,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佃戶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不折不扣的執行所有的種植技術要求,絕不偷懶。

種子全部播種完畢之後,鄭富貴和鄭勳睿兩人算了一次賬。

此次的開銷是明確的,購買種子花銷二百兩銀子,沿途生活開銷十五兩銀子,租賃耕地五百兩銀子,其他開銷五十兩銀子,拿出來的銀子達到了八百六十五兩,此外還有七百五十兩銀子,需要在秋收的時候付出去,每畝田給佃戶一石糧食,摺合算起來是三千兩銀子。

也就是說所有開銷達到了四千六百兩銀子。

平攤到每畝地上面,接近四兩銀子了,況且其中還有自家的五百畝耕地。

要知道現如今的耕地,畝產全部算起來,也就是六兩到七兩銀子左右,這是包含所有的收入在內的,也就是說,此次的投入過於的巨大了,若是不能夠得到很好的收成,那是肯定要虧本的,而且虧的還不少。

算賬之後,鄭勳睿只是笑笑,根本無所謂。

鄭勳睿是不想算賬,他怕算出來之後,嚇壞了鄭富貴,按照最為保守的估計,一千畝耕地的收成,可以達到四千三百石以上,去掉一千石,尚有三千三百石,每石糧食按照三兩銀子折算,總收入接近萬兩白銀了。

何況這只是開始。

種子全部到耕地之後,鄭富貴再也坐不住了,每天都要到田間地頭去轉悠,關心地裡的情況,直接和佃戶交談,看看是不是會出現什麼意外,只要耕地裡面出現青草,他是必定要求除掉的,免得影響到農作物的生長。

按照鄭勳睿提出來的要求,玉蜀黍和甘薯的生長過程之中,還有一次施肥,那是在三月初,接著就是田間地頭的管理,不需要消耗太多的氣力了。

苗子出來之後,鄭富貴的心情開始緊張了,這些長出來的苗子,他從來都沒有見過,稀奇古怪的,和小麥水稻以及粟米完全不一樣,以至於周遭的農戶都笑話了,認為鄭家是在瞎胡鬧,是不是在種草,田都不會種了。

苗子長出來之後,鄭勳睿到地裡看過一次,看的非常認真,他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四月底的時候,鄭勳睿再次到田裡,仔細看了一遍,這個時候,玉蜀黍已經結出了玉木棒子,玉米棒子眼看著長大,鄭勳睿告訴鄭富貴,最為重要的就是這個棒子,糧食全部都在棒子裡面,等到五月份的時候,就可以收穫了。

從這個時候開始,鄭富貴告訴所有佃戶,必須要保護好那些棒子,絕不能損壞了,否則要收到嚴懲的,甚至是扣除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