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度

鄭勳睿回到了延綏鎮。

徐光啟的病逝,對鄭勳睿還是有些影響的,回來之後,他的情緒不是很高,應該說徐光啟的病逝,不僅僅對他有影響,對大明的江山也是存在重大影響的,徐光啟病逝之後,皇上沒有特別信任的大臣,猜忌懷疑的性格更加嚴重,做事情也偏激了很多,沒有誰能夠勸阻,導致朝局不斷惡化,最終無法收拾。

鄭勳睿能夠在延綏鎮如此的自如,大力的發展鄭家軍,與徐光啟的支援是離不開的,可惜這樣的支柱失去了,文震孟雖然成為了內閣次輔,可不管是從資歷上面,還是皇上的信任方面,文震孟與徐光啟是無法比較的,說話也存在不少的顧忌,不可能無所顧忌的公開支援他鄭勳睿,這表明鄭勳睿不可能得到以前那樣強有力的支援了。

鄭勳睿不會投靠內閣首輔溫體仁,哪怕是表面上的投靠和周旋也不會,他不能夠那麼做,這也是因為他和文震孟之間的關係不一般,誰都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鄭家軍的發展壯大,必然會遭致方方面面的懷疑,這個時候他若是投靠了溫體仁,讓溫體仁在朝廷之中的影響如日中天,那麼滿腹狐疑的皇上,肯定會產生其他的想法,甚至可能對文震孟和鄭家軍動手。

皇上需要朝局平衡,不願意哪一方特別強大,特別是位高權重的大臣,這是帝王心術,哪怕是最為英明睿智的皇帝,也擺脫不了這樣的規律。

文震孟成為內閣次輔,已經證明了鄭勳睿的諸多猜想,證明了他對皇上的判斷,相信臨終前的徐光啟,也想到了這一點,或者說看透了這一點,其實文震孟就是以溫體仁的對頭存在的,讓溫體仁不能夠獨自掌控內閣,讓皇上能夠居中協調。

回到延綏鎮很短的時間,鄭勳睿已經感覺到略微的變化了。

他給溫體仁的回信,早就寄出去了,應該說他尚未離開京城的時候,溫體仁就應該收到了來信,從那之後,溫體仁再也沒有寫信,也沒有繼續伸出橄欖枝,更不存在說什麼學術方面的探討,心知肚明的鄭勳睿,也沒有去理睬這件事情。

文震孟成為內閣次輔之後,倒是專門寫來了信函,不過都是提出諸多的要求,什麼要求鄭勳睿在延綏巡撫的位置上面好好幹,什麼必須要效忠朝廷等等,可就是沒有提到榆林邊軍和事情,也沒有問過文曼珊的情況,要知道鄭家軍暫時是掛靠在榆林邊鎮的,要知道文曼珊是他的娘子,要知道他和文震孟之間的聯絡,就是來自於文曼珊。

這些話語,讓鄭勳睿很是無語,親人之間的交流,完全沒有必要用這樣的口氣,再說效忠朝廷這些事情,他鄭勳睿很清楚,不需要誰來強調,文震孟需要關心的還是鄭家軍的事情,需要關心他鄭勳睿是不是能夠發展壯大起來,需要關心文曼珊生活如何。

這就是區別,剛剛上任的文震孟是非常小心的,。也是完全效忠皇上的,甚至是感恩皇上的,所謂士為知己者死,文震孟想不到其他的事情,更談不上對鄭勳睿的支援。

這表明了文震孟的迂腐,也體現出來文震孟與徐光啟之間的差距。

鄭勳睿只能夠接受這樣的現實,他今後的日子,很有可能是慢慢變得難過,甚至是艱難了,可能會碰見好多的事情,需要自身獨立來應對。

從這方面看,徐光啟的病逝,對鄭勳睿以及鄭家軍都是有重大影響的。

鄭勳睿對文震孟有些失望,其實從他和文曼珊的婚事方面,文震孟已經表現出來了猶豫和迂腐,根本就沒有想到嫡親的兒子和孫女,反而將全部的信任投到了姚希孟的身上,要不是他鄭勳睿成為了殿試狀元,要不是因為張溥等人那份畫蛇添足的信函,還不知道事情會如何的發展。

有些人的性格固定之後,幾乎不可能做出多大的改變,哪怕就是遭遇到巨大的打擊,遭遇到嚴酷的事實,也不會做出什麼改變,這讓鄭勳睿想到了那些反對閹黨的朝廷大臣,寧死不屈,也許他們的行為值得欽佩,但他們所做的一切,未必完全正確。

當然,朝廷裡面,有支援總是比沒有的好,相信包括溫體仁在內的很多大人,應該是明白皇上的意思的,要不然也難以在朝中立足,所以說短時間之內,溫體仁不會為難他鄭勳睿,文震孟的日子歲不會太好過,但也糟糕不到哪裡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一切都提示鄭勳睿,他必須要做好充足的準備,甚至是完全自立的準備。

到了十一月底,老軍戶預言的災荒天啟,已經表露猙獰的面孔,從八月份到十一月,接近四個月的時間,延綏各地一滴雨雪都沒有落下,耕地大都乾枯了,儘管氣候非常嚴寒,時常吹著北風,但那是一種乾冷的狀況。

巡撫衙門已經下發了文書,要求延綏各地控制冬小麥的種植面積,府州縣都是嚴格執行的,文震亨和董功明也清楚,他們不折不扣的執行巡撫衙門的文書,其實百姓也知道,來年肯定是大旱,種下去的冬小麥沒有收成,損失更大。

好在百姓的家裡都是有一些存糧的,就算是遭遇到如此極端的天氣,也不會如同崇禎二年的時候,出現慌張的情緒,甚至是開始離家流浪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文曼珊懷孕了。

文曼珊的妊娠反應特別的強烈,懷孕不長的時間,吃飯就開始嘔吐,文曼珊以為是水土不服,可鄭勳睿知道其中的緣由,他請來了郎中,郎中檢查之後,確定文曼珊是懷孕了。

文曼珊懷孕是大事情,畢竟這是鄭家香火的延續。

鄭勳睿有一些愧疚,文曼珊不過十七歲的年紀,尚未到十八歲,就要做母親,這看上去有些不合情理,甚至是殘忍。

就在鄭勳睿感覺到愧疚的時候,興高采烈的文曼珊提出來冬梅、荷葉與楊愛珍的事情,她決定讓鄭勳睿將三個女孩子同時納為妾侍。

文曼珊的這個決定,讓鄭勳睿目瞪口呆,覺得難以理解,可文曼珊是非常正式和認真提出來的,言辭誠懇,絲毫沒有嫉妒的意思。

後來鄭勳睿才知道其中緣由,原因是文曼珊懷孕了。

這個理由聽上去有些牽強,可實實在在,反正文曼珊就是提出來了,讓相公納妾。

鄭勳睿沒有答應也沒有反對,沒有明確的態度,於是文曼珊親自籌辦婚禮。

納妾的儀式,可以簡單一些,沒有那麼複雜,加之冬梅、荷葉與楊愛珍三人的身份,各自有著特殊性,文曼珊是完全可以做主的。

納妾的儀式,定在了十二月初十。

冬梅、荷葉與楊愛珍三個姑娘,得知這個訊息之後,不約而同的喜極而泣,她們早就等著這一天,這樣的大事情,夫人不開口是不可能操辦的,再說少爺和夫人之間的關係那麼好,少爺肯定不會違背夫人的意思,擅自納妾的,至少不會對著幹。夫人對她們都很好,也讓她們不好意思主動提出來這樣的事情,就連文曼珊的貼身丫鬟冬梅,都是小心翼翼的。

如今一切都塵埃落定了,她們很快就要成為少爺的女人了,至於說婚禮同時操辦,她們無所謂,反正婚禮就是一種儀式,她們都是侍妾的身份,不可能有太多的講究。

三個女孩子儘管都高興,可她們的想法還是有些不一樣,冬梅是安心了,荷葉與楊愛珍想的多一些,按照身份和地位來說,夫人的貼身丫鬟冬梅在府裡的地位是要強於她們的,家裡畢竟是夫人做主,所以在婚姻的次序上面,也應該不一樣,這一次夫人為她們同時舉辦婚禮,也包含了夫人的良苦用心。

十二月初十很快到了。

巡撫衙門的後院,佈置得喜氣洋洋,儘管已經是隆冬,可進入到後院,能夠感受到不一般的喜氣,而且已經懷孕的文曼珊,不顧身體的特殊情況,親自出面張羅。

巡撫衙門的官吏,以及總兵府的軍官,悉數都來慶賀。

拜堂的儀式就在巡撫衙門的後院舉行。

午時,巡撫衙門來了兩個特殊的客人,顧夢麟和徐望華。

兩人的到來,讓鄭勳睿大為吃驚,不過這一天是他結婚的大喜日子,不可能與兩人詳細攀談的,兩人對鄭勳睿表示祝賀的同時,說已經在延綏鎮安頓下來了。

這次的婚禮,籌辦的時間比較急,文曼珊也沒有格外的宣揚,來的客人不是很多,畢竟不是在家鄉舉辦的婚禮,再說納妾和娶妻還是有很大的不同,不可能大肆宣揚。

讓鄭勳睿尷尬的事情也是有的,首先就是拜堂的時候,他是與三個姑娘同時拜堂的,其次就是洞房裡的冬梅、荷葉與楊愛珍三個女孩子都是推脫的,意思是鄭勳睿這一夜不要和她們在一起,她們想著將機會都讓給其他人,推來推去,鄭勳睿險些就沒有地方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