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章 彈劾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二十章 彈劾

崇禎七年的進士楊彝、龔鼎孳、吳昌時等三人全部都進入翰林院,成為庶吉士,在外擔任知縣的張溥,也調回了京城,進入了都察院,成為正七品的監察御史,吳偉業則進入了禮部,成為了正六品的清吏司主事,這五個人很快形成了一個小團體,引發了不少人的注意。

張溥的調整本來是平級調整,原來擔任知縣也是七品,可意義絕不一樣了,京官和地方官本來就有著很大的不同,同時監察御史的身份更是不一樣,可以彈劾朝廷的任何官員,而且每次的早朝都是要參加的,從這一點上面來說,張溥明顯得到重用了。

應社和復社的影響還是存在的,張溥是復社的領袖,楊彝是應社的領袖,這五個人的聯合,迸發出來的力量還是不小的,不過因為鄭勳睿和楊廷樞的崛起,讓他們的影響大打折扣,畢竟鄭勳睿已經是正三品的兵部左侍郎,楊廷樞是正四品的詹事府少詹事,而且很多人都知道,鄭勳睿、楊廷樞和張溥、楊彝、龔鼎孳等人是割袍斷義的,他們之間的矛盾難以調和。

從力量上面的對比來說,鄭勳睿和楊廷樞是佔據了絕對優勢的,鄭勳睿在延安府知府和延綏巡撫的位置上面,做了太多的事情,特別是在剿滅流寇方面,立下的功勞,滿朝皆知,他們之間若是出現爭鬥,張溥等人顯然不是對手。

崇禎七年的時候,由戶科給事中調任慶陽府知府的陳堯言自殺,曾經讓朝廷震動,畢竟慶陽府是延綏巡撫直接管轄的地方,而且陳堯言是眾所周知的東林黨,這是否意味著鄭勳睿與東林黨之間,也爆發出來很大的衝突。

張溥和吳偉業等人,是得到東林黨舉薦和吹捧的,不知道為什麼,這個關鍵的時刻,張溥能夠得到重用,而且是到了監察御史的位置上面。

就在眾人尚在猜忌之中的時候,順天府尹劉宗周因為不願意進入內閣,被調到工部出任左侍郎,少詹事姚希孟出任順天府尹,臨川縣知縣張採,調任都察院監察御史。

這樣的調整,讓滿朝文武大臣看不透。

張採其人,崇禎元年的進士,南直隸太倉人,應社的創始人之人,與張溥和楊彝等人的關係特別要好,曾經因為楊廷樞退出應社,大發雷霆,揚言和楊廷樞拼命。

難道說東林黨在朝中又要開始抬頭了。

東林黨曾經因為支援周延儒,與溫體仁對抗,在溫體仁出任內閣首輔之後,遭遇到了打擊,一些身居高位的東林黨人幾乎都被裁撤,或者說是調離,這一次的情形非常的奇怪,特別是劉宗周被計劃提拔為內閣輔臣,雖說劉宗周拒絕了,但這透露出來了強烈的訊號。

張溥和張採其人,毫無疑問是支援和投身東林黨的,吳偉業、吳昌時、楊彝和龔鼎孳,同樣是支援和擁護東林黨的,更加關鍵的是,張溥、吳偉業、吳昌時和龔鼎孳等人,都非常的年輕,前途不可限量,若是他們之中有人得到提拔重用,那麼其餘人也很容易得到朝廷的重視,被提拔到重要的位置上面。

崇禎八年二月初六。

張溥、張採、吳偉業、楊彝、吳昌時和龔鼎孳等人,集聚在酒樓,一方面是慶賀張採二月初調到了京城,出任都察院監督御史,另外一個方面,就是關心河南剿滅流寇的事宜了。

眾人都是興高采烈,能夠在京城相聚,而且能夠引起朝廷之中大人的注意,甚至是看到光明的前途,眾人當然高興。

酒過三巡之後,張溥開始提及河南剿滅流寇的事宜。

“我得到了訊息,兵部左侍郎鄭勳睿,在河南剿滅流寇,取得了重大勝利,不過他做了兩件事情,引發了非議。”

眾人的注意力很快集中了,要知道鄭勳睿是他們的眼中釘。

“第一件事情是斬殺四川總兵鄧玘,原因是貽誤軍機和剋扣軍餉,鄭勳睿持有尚方寶劍,圍剿流寇賀一龍與賀錦的時候,鄧玘沒有能夠執行阻攔的命令,而且剋扣軍餉,險些導致軍士譁變,鄭勳睿到軍營制止了軍士的譁變,斬殺了鄧玘。”

“第二件事情是讓流寇老回回、李自成和張獻忠逃脫,這本來是沒有什麼值得議論的,不過鄭勳睿沒有調遣山西、陝西、山東的大軍聯合圍剿,讓流寇找到了機會,山西兩萬大軍駐守修武縣,面對十餘萬流寇,損失慘重,而且讓流寇進入了山西。。。”

張溥還沒有說完,龔鼎孳騰的站起來了。

“要彈劾,一定要彈劾。”

楊彝和張採兩人的年紀稍微大一些,張採和張溥兩人都在下面做過知縣,處理事情自然是老道一些的。

楊彝看了看龔鼎孳。

“壽開不要激動,且先聽天如說完。”

張採也跟著開口了。

“子常說的是,壽開冷靜一下,聽天如說完,大家再來商議。”

年少氣盛的龔鼎孳,紅著臉坐下了,他和鄭勳睿之間,有著不共戴天的仇恨,聽到這些話,自然是忍不住的。

張溥看了看龔鼎孳,再次開口了。

“想要彈劾鄭勳睿,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衝動之下去彈劾,會壞事的,適得其反,必須要商議出來最好的理由,那樣才能夠真正起到作用,而且不要想著讓鄭勳睿被罷免,目前來看是不可能的事情,故而我們的彈劾,要達到兩個目的。”

“第一個目的,不讓鄭勳睿繼續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此事之前是五省總督洪大人直接負責的,大同邊關沒有什麼戰事,剿滅流寇的事宜,就應該是洪大人繼續負責,流寇已經遭遇到沉重的打擊,陷入低谷,接下來就是被徹底剿滅,如此巨大的功勞,鄭勳睿有什麼資格獲取,要知道朝廷為了剿滅流寇,投入是巨大的,若不是洪大人在前面做好鋪墊,鄭勳睿怎麼可能取得勝利。”

“第二個目的,讓皇上對鄭勳睿不滿意,做到這一點有些難度,畢竟鄭勳睿保護了中都鳳陽,這樣的功勞皇上是不會輕易忘記的,可惜鄭勳睿年少輕狂,以為有了功勞,就為所欲為了,居然斬殺四川總兵鄧玘,他難道不清楚袁崇煥的囂張,當年袁崇煥斬殺毛文龍大人,引發了一連串的禍事,讓皇上極度不滿意,如今的鄭勳睿,豈不是在走老路子。”

張溥侃侃而言,眾人都是點頭。

吳偉業的臉色不是很好,他感覺到眾人是為了彈劾而彈劾,沒有考慮到朝廷的事宜,好像是從個人恩怨的角度出發的,其實當年袁崇煥斬殺毛文龍。不也是從個人恩怨的角度出發,最終惹出了禍事。

不過這樣的情況之下,吳偉業不能夠開口說話。

張溥的眼神很是毒辣,看出了吳偉業的異常。

“竣公,你怎麼了,是不是我說的話,讓你感覺到不自在啊。”

“沒有沒有,我不甚酒力,剛才喝酒急促了一些,有些不舒服。”

脾氣火爆的張採開口了。

“竣公,今日我們聚會,商議的是大事情,我已經進入都察院,這彈劾事宜,就是我的本分,鄭勳睿蠱惑楊廷樞,讓楊廷樞退出了應社,此事我絕不會忘記,如此好的彈劾機會,豈能錯過,竣公若是不願意參與其中,儘管明說,我們不會勉強。”

張採剛剛說完,楊彝馬上開口了。

“受先,峻公不是這樣的人,你不必激動,峻公的確不勝酒力,這我們都是知曉的。”

楊彝說完之後,張溥也開口了。

“受先,你這話說得嚴重了,峻公和我情同手足,就算是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也是可以的,我們是博採眾長啊,須知我們必須要團結起來,才能夠形成合力,否則會一事無成。”

這個小插曲很快過去,眾人開始商議如何彈劾鄭勳睿,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更何況是如此多的進士在一起商議,他們很快擬出了彈劾的理由。

張溥早就找來了紙筆墨硯,親自書寫,草稿在很短的時間之內,一氣呵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彈劾鄭勳睿的理由有三,第一是鄭勳睿儘管在河南剿滅流寇立下了戰功,可最關鍵的時刻,沒有能夠乘勝追擊,徹底剿滅流寇,而且不能夠很好統領各路大軍,沒有形成合圍的態勢,導致流寇最終逃離,應該是負有責任的,第二是鄭勳睿不適合繼續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應該由兵部尚書、五省總督洪承疇大人全面負責剿滅流寇事宜,洪承疇大人經驗豐富,定能夠在最短時間之內,徹底剿滅流寇,第三是鄭勳睿濫用權勢,未經請示朝廷,沒有稟報皇上,斬殺了四川總兵鄧玘,雖說事出有因,可鄭勳睿完全可以將鄧玘關押起來,奏報朝廷處置,而且鄭勳睿僅僅是斬殺四川總兵鄧玘,沒有處置其餘鬧事的軍官軍士,明顯不公平。

彈劾的奏摺,沒有提及朝廷處置鄭勳睿的事宜,這就是眾人聰明的地方,他們可不會讓皇上反感,人家鄭勳睿剛剛立下功勞,他們若是在彈劾奏摺之中,因為鄭勳睿的一點小瑕疵,就要求撤銷其一切官職,甚至是關進大牢,恐怕奏摺上去,真正被關進大牢的是他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