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八章 皇太極稱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七十八章 皇太極稱帝

剿滅流寇的戰鬥,按照鄭勳睿的佈置展開了,與其說是朝廷大軍打擊流寇,還不如說是維持四川各地的穩定,流寇已經被壓縮在四川的夔州府和重慶府之間的山區,活動的空間不大,秦良玉麾下的白桿兵,主要是在忠州一帶防禦流寇,兼顧順慶府,鄭家軍主要是在夔州一帶防禦流寇,湖廣巡撫則是在四川和湖廣交接的諸多地方部署好警戒。

應該說這個安排,將流寇壓縮在狹小的範圍之內,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被封堵,想要大規模的撤離,難度是非常之大的,加之這次負責堵截流寇的分別是鄭家軍天雄軍和白桿兵,戰鬥力都是不弱的,流寇遇見之後,佔不到任何的便宜。

流寇被壓縮在雲陽萬縣以及梁山一帶狹長的區域內,朝廷大軍並沒有下狠手圍剿,只是在外圍製造一些聲勢,真正的進攻很少,唯一承擔進攻任務的是白桿兵,也因為承擔了兼顧順慶府的職責,不可能抽調很多的兵力進攻流寇。

秦良玉和馬祥麟等人不是很明白鄭勳睿的作戰部署,不過命令必須要執行,這對於習慣於猛衝猛打的秦良玉等人來說,還是有些難受和想不通的。

鄭勳睿不會改變自身的意見,他暫時不會對李自成和張獻忠大規模的動手,他在等著流寇的內訌,等著李自成和張獻忠之間的衝突,若是朝廷大軍加緊進攻流寇,李自成和張獻忠在巨大的危險面前,怕是會緊緊抱成一團,迸發出來不一般的戰鬥,可是朝廷大軍的進攻一旦放緩了,流寇暫時感覺不到危險。那麼內部事物就上升至第一位了。

鄭勳睿也和蘇從軍專門交談過,蘇從軍以前在闖王高迎祥的麾下,對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都是瞭解的,他也同意鄭勳睿的分析,認為李自成和張獻忠兩人都有霸氣,相互之間是不會服氣的。加之能夠起到協調作用的老回回已經被斬殺,李自成和張獻忠之間的矛盾是肯定會爆發的,等到那個時候,大軍再行圍剿,會取得重大勝利。

還有一點鄭勳睿也是有信心的,那就是雲陽萬縣和梁山一帶,山大人稀,住戶本就不多,糧草有限。張獻忠麾下的大軍,籌集糧草會遭遇到巨大的苦難,以前鄭家軍沒有進入四川的時候,張獻忠的活動範圍很廣,能夠千里奔襲籌集糧草,如今不可能了,而且李自成和張獻忠會和之後,也讓張獻忠知道了鄭家軍負責剿滅流寇。以前的慘痛經歷,以及老回回被徹底殲滅的事例。讓張獻忠絕不敢輕舉妄動。

夔州府道路艱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明朝這麼多年過去,蜀道難的境況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道路難行。這對於鄭家軍是很大的考驗,畢竟絕大部分的鄭家軍都是騎兵,但是對於流寇同樣是巨大的難題,張獻忠和李自成都是陝西人,不一定能夠徹底適應川蜀險峻的道路。張獻忠率領的流寇數量不少,可每次交戰都敗給秦良玉麾下的白桿兵,大概就是不熟悉地形和山地作戰的緣故。

鄭勳睿有著自身的判斷,儘管說斥候蒐集到的情報,以及秦良玉等人提供的情報,表明張獻忠麾下的流寇達到了六萬人之多,可鄭勳睿不相信,想要在雲陽萬縣和梁山一帶養活六萬大軍,這可不是一般的能力,除非流寇能夠自力更生,張獻忠在四川這麼長的時間,損失一定是不小的,只不過外界沒有掌握到具體的情報,如此惡劣的環境之下,流寇隊伍之中,肯定有大量的人員逃走,加之張獻忠脾氣暴躁,難以容人,出現這等情況的可能性更大。

鄭勳睿認為,張獻忠麾下能夠有三萬左右的流寇,就是頂天的資料了,而且就算是三萬人,張獻忠都難以維繫,他找不到那麼多的糧草。

所有的作戰部署,鄭家軍天雄軍和白桿兵都必須要遵守,不能夠有絲毫的疏忽,至於說這裡面的理由,鄭勳睿不會特意去解釋,說多了沒有用,等著事實說話是最好的方式,雖說這樣做,剿滅流寇的時間會延長,六月份之前徹底剿滅流寇變得不可能,但鄭勳睿本就沒有打算在六月份之前完成剿滅流寇的任務。

一切都按照鄭勳睿的部署展開,四川境內很是平穩,沒有因為鄭家軍的進入,變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四月二十日,朝廷的邸報和暗線的訊息同時抵達夔州府城。

看到了朝廷的邸報和暗線送來的情報,鄭勳睿將自己關在房間裡面,足足有一天的時間。

邸報上面說到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後金皇太極於四月十一日在瀋陽稱帝,定都瀋陽,改元崇德,以崇禎九年為崇德元年,改國號金為大清,改族名為滿洲。

第二件事情是順天府尹姚希孟因病於四月初四在京城病逝。

暗線的情報說的更加詳細,側重於後金韃子建國的事宜,皇太極四月十一宣佈稱帝,建立大清國,四月十五開始冊封親王郡王等等,四月十八日冊封投降的漢人。

被冊封為為親王的一共有五人,分別是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成親王嶽託,被冊封為郡王的一共有三人,分別是武英郡王阿濟格豫郡王多鐸穎郡王阿達禮,其餘貝勒貝子人數就不少了,不過和親王和郡王畢竟起來,失色很多。

讓所有人都感覺到驚起的是,皇太極冊封了投降的漢人為王。

孔有德被冊封為恭順王,耿仲明被冊封為懷順王,尚可喜被冊封為智順王。

這封在一般人看來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情報,卻讓鄭勳睿大驚失色,他不願意讓人看見自己的失態,故而將自己關在了屋裡足足一天的時間,就連徐望華都不能夠打擾。

後金建國意味著什麼,穿越的鄭勳睿是非常清楚的,儘管他建立了強悍的鄭家軍,而且這些年以來,鄭家軍所向披靡,打的流寇魂飛魄散,滎陽大會十三家流寇首領,其中十家的首領被鄭家軍生擒或者是斬殺,只剩下了李自成張獻忠和順天王三人,流寇的勢力也得到了全面的遏制,可以說最多一年左右的時間,鄭家軍就可以徹底剿滅流寇了。

偏偏這個時候,後金冒出來了。

鄭勳睿知道,鄭家軍最為強悍的對手,還是後金韃子。

從兵力上的對比來說,後金韃子強悍很多,其兵力已經達到了三十萬以上,包括滿八旗蒙古左右營和漢兵,其中滿八旗的戰鬥力異常強悍,絕不會輸於鄭家軍。

從這個現實情況來說,鄭家軍承擔的責任是異常重大的。

攘外必先安內,這個道理並不是錯誤的,內部都不能夠安寧,怎麼可能全力對外,流寇就是大明朝廷最大的內部隱患,而且朝廷每次剿滅流寇到關鍵時刻,後金韃子就會乘虛而入,讓朝廷無法全身心的剿滅流寇,必須抽調兵力對付後金韃子,護衛京師,這也從一定程度上面,導致了流寇的不斷壯大。

如今大明就要面對這個問題了。

熟悉歷史的鄭勳睿清楚,還有一個多月時間,後金韃子就要大肆入關劫掠,而這一次的劫掠,給京畿和山東一帶造成了慘重的損失,後金韃子燒殺劫掠,無惡不作,所到之處是千里無人煙,老百姓承受了慘痛的折磨,遺憾的是,朝廷的各路大軍,根本不敢和流寇有所對決,只能夠是遠遠的躲避。

鄭家軍正在四川剿滅流寇,如此關鍵時刻,是繼續留在四川,還是前往北直隸,抗擊後金韃子,這是鄭勳睿必須要做出的選擇,而且他可以肯定,朝廷一定會下達敕書的,要求鄭家軍進京勤王。

從某種程度上面來說,留在四川是最好的選擇,就讓後金韃子肆掠,如此對朝廷的打擊是沉重的,也讓鄭家軍的作用更加的凸顯,可是任由後金韃子肆掠,吃虧的還是百姓,穿越的鄭勳睿是不忍心看見此等慘狀出現的,再說鄭家軍必須要和後金韃子作戰,這樣才能夠得到真正的磨礪,為將來一定會出現的決戰做好準備。

可是參與到攻擊後金韃子,那就必定會影響到剿滅流寇的事宜。

天雄軍和白桿兵的戰鬥力的確是不錯的,可惜沒有徹底剿滅流寇的能力,經過這些年的戰鬥,鄭勳睿早就明白了,想要徹底剿滅流寇,還是需要鄭家軍出擊,流寇對鄭家軍的恐懼,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說不管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只要鄭家軍出擊,流寇必然遭遇到慘敗,他們面對鄭家軍,已經失去了戰鬥的。

鄭勳睿的思考很是痛苦,他無法加快剿滅流寇的步伐,夔州府一帶的地形太過於特殊,山川河流太多,無法大規模作戰,再說鄭家軍需要熟悉這裡的地形,等到真正熟悉地形之後,恐怕鄭家軍馬上就要前往北直隸對抗後金韃子了。

難道是老天不想滅亡流寇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