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情緊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情緊急

感謝斌斌琦琦我是聲名者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拜謝了。

崇禎九年七月三日,京師戒嚴。

京城多次戒嚴,原因都是一個,後金韃子的侵襲。

可這一次的情況完全不一樣了,比前幾次的情況要危急很多。

後金武英郡王阿濟格貝勒阿巴泰率領十萬後金韃子,大舉進攻,兵鋒直指京城。

六月二十七日,阿濟格阿巴泰率領的十萬後金韃子,兵分三路,分別從喜峰口和獨石口入關,沿途打敗明軍七次,巡關御史王肇坤戰死,僅僅用了七天的時間,三路後金韃子攻下延慶州城,在延慶州城會和,接下來,馬不停蹄攻陷居庸關,朝著昌平縣開進,昌平總兵巢丕昌開城投降,位於昌平的熹宗皇帝的陵墓被毀。

昌平距離京城只有七十裡第,後金韃子佔領昌平縣城之後,大軍直逼京城的西直門下。

皇上大為驚慌,就在後金韃子剛剛佔領延慶州城的時候,命令太監李國輔守紫荊關許進忠守倒馬關張元亨守龍泉關崔良用守固關,接著又命令成國公朱純臣巡視邊關。

後金韃子佔領昌平縣,兵鋒直指京城的時候,皇上感覺到事態危機,命令文武大臣分守都門,命令內閣輔臣兵部尚書張鳳翼總督各處援兵,進京勤王,同時命令太監高起潛為監軍,指揮進京勤王的各路大軍。

遺憾的是大明軍隊患有嚴重的恐金症,儘管皇上下旨,儘管兵部不停的催促,儘管京城處於萬分危急之中,可是駐紮在宣府永平府以及薊州的各鎮軍隊,基本是按兵不動。他們不敢和後金韃子作戰,他們清楚,這個時候去救援,被後金韃子包圍,那就是死路一條,不要說救援京城。自身都是難保。

何況後金韃子多達十萬人,有句俗話說的好,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其實後金韃子根本無意攻打大明京城,阿濟格領兵出發之前,皇太極專門叮囑了,不要進攻守備嚴密的城池,專門攻打那些防衛鬆懈城池不牢固的州縣,這次後金出兵的目的。一方面是慶賀大清國的建立,展現大清國的威武,另外一方面就是在京城周圍不斷劫掠,藉機消耗明軍的實力,讓大明王朝更加的衰落。

阿濟格和阿巴泰領兵入關,剛開始也是小心的,可隨著明軍的不堪一擊和潰敗,讓阿濟格和阿巴泰的膽子大了。沒有什麼顧忌了,他們佔領昌平之後。大搖大擺的劍指大明京城,不過是想著看看周遭明軍究竟是什麼表現。

屯兵大明京城的西直門下,讓他們內心更是有底,這一次的入關,盡可以毫無顧忌了。

紫禁城,乾清宮。

皇上臉色發白。神情肅穆,看著站在在下面的文武大臣。

五月底到六月初,內閣次輔文震孟和輔臣林釺相繼病逝,這讓皇上有些猝不及防,也想到了會推閣臣的事宜。可惜尚未來得及真正的操作,後金韃子入侵的訊息就傳來了,讓皇上根本沒有機會考慮會推閣臣的事宜了。

聖旨早就發下去了,眼看著後金韃子準備進攻京城,卻看不到前來勤王的軍隊,這讓皇上內心冰涼,截至目前,皇上得到的增援訊息,唯有一宗,那就是領兵部尚書銜宣大總督洪承疇,派遣大同總兵王樸馳援,和後金韃子相遇,雙反展開廝殺。

可僅僅是這一路的援軍,於事無補,後金韃子十萬大軍,王樸不可能抵抗。

鐵一般的事實擺在面前,讓皇上憤怒和無奈。

內閣首輔溫體仁對發生的一切,也是茫然無措,京畿周遭的軍隊,全部都接到皇上的聖旨了,可唯有大同方向派兵馳援,其餘的軍隊沒有絲毫的動靜,此刻守衛京城的是京營和錦衣衛,包括朝中的文武大臣,可這樣的情形不可能長期持續下去,最終還是要依靠軍隊趕走後金韃子,堂堂大明的京城,居然屢次被後金韃子攻擊,這不能夠說不是悲哀。

山海關駐紮的明軍,包括大同方向駐紮的明軍,都是不敢大規模抽調的,後金韃子已經征服了草原察哈爾部落,大同和山海關全部都成為名副其實的邊關,一旦從這兩個地方抽調大軍,必然導致邊關空虛,後金韃子就會有更大的動作了。

特別是山海關,駐軍是決不能夠抽調的。

溫體仁和張鳳翼高起潛商議了好幾次了,看看抽調什麼地方的軍隊進京勤王,思來想去,唯有抽調正在剿滅流寇的鄭家軍了。

鄭家軍剿滅流寇已經到了關鍵時刻,這個時候抽調,無疑會給流寇喘息的機會,但事已至此,京城都出現危險了,就顧不得那麼多了。

擦去了額頭上的汗滴,溫體仁開口了。

皇上,臣建議,抽調鄭家軍進京勤王。

溫體仁話語剛落,錢士升跟著開口了。

皇上,臣以為不妥,鄭家軍尚在四川,距離京城千里之遙,時間上來不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錢士升的話語尚未說完,溫體仁接著開口了。

錢大人,那請你說說,面對如今的情形,該當如何。

溫體仁的確有些憤怒了,東林黨人和鄭勳睿之間水火不容,他本不想插手其中,可只要是提到了鄭勳睿,不管商議什麼事情,東林黨人總是找到這樣那樣的理由,對鄭勳睿表示反對,特別是在文震孟去世之後,這樣的趨勢更加的強烈,要知道京城已經被後金韃子圍攻,如此緊張危險的局勢下面,東林黨人居然還在熱衷於黨爭。

錢士升看了看溫體仁,啞口無言,他當然想不到很好的辦法,只是聽到鄭勳睿的名字之後,情不自禁的表示了反對,而且就在十多天之前,他還彈劾了鄭勳睿,理由就是鄭勳睿沒有在六月份之前剿滅流寇。

侯方域和張溥等人先後找到了他,說到了內閣大臣的事宜,錢士升對侯恂入閣是舉雙手贊同的,也私下裡和溫體仁交換了意見,雖說溫體仁沒有表示贊同,但也沒有反對。

錢士升知道自己這次的開口,過於莽撞了,所以低下頭,不再說話。

皇上可能也想到了這點,看著錢士升開口了。

錢愛卿,既然認為鄭家軍距離京城太遠,無法增援,那就提出來解決的辦法吧。

皇上的語氣很是不好,這讓錢士升更加的惶恐,無奈開口解釋了。

皇上,臣只是覺得鄭家軍距離京城太過遙遠,遠水解不了近渴,再說鄭大人負責剿滅流寇,六月份之前並未能夠徹底剿滅流寇,違背了聖旨,本就該受到責罰的。

還沒有等到溫體仁開口,皇上再次說話。

錢愛卿,朕問你如何應對後金韃子。

乾清宮的氣氛一時間變得有些沉悶了,錢士升自然是回答不上來的,這不是他主管的事情,他自然沒有什麼說的,可他沒有想到,因為自己的反駁意見,導致皇上發怒了。

還是張鳳翼開口,打破了沉寂。

皇上,臣以為,可以調遣鄭家軍進京勤王,至於說剿滅流寇的事宜,臣建議湖廣巡撫盧象升大人暫時負責。

張鳳翼畢竟是兵部尚書,能夠提出具體的建議,當然他也清楚,這個時候抽調鄭家軍進京勤王,肯定會影響到剿滅流寇的事宜,但流寇已經是垂死掙扎,不足為懼了。

皇上看了看低下頭的錢士升,慢慢開口了。

內閣即可票擬,督促鄭勳睿率領鄭家軍進京勤王,至於說剿滅流寇事宜,暫由湖廣巡撫盧象升負責,敕封盧象升為兵部右侍郎,負責剿滅流寇事宜,擢升陝西布政使司左參議文震亨為陝西巡撫,兼任左僉都御史。

皇上慢慢說出這些話的時候,錢士升臉色發白,這裡面的意思,他當然是清楚的,鄭勳睿舉薦文震亨為陝西巡撫,他一直都是反對的,畢竟巡撫是封疆大吏,文震亨不過是監生的身份,出任一方巡撫,說不過去,但在這個關鍵時候,皇上突然做出決定,說明皇上早就想清楚了,這也意味著鄭勳睿的職務要變動了,五省總督不過是臨時性的職務,負責剿滅流寇的,看皇上的安排,盧象升馬上就要兼任五省總督了,不知道鄭勳睿下一個職務,究竟是什麼。

離開乾清宮,回到文淵閣。

溫體仁對著張鳳翼開口了。

張大人,本官以為,後金韃子是不會進攻京城的,這一點皇上也是心知肚明,可京畿之地,乃是我大明重地,若是任由後金韃子肆掠,朝廷顏面何在,內閣剛剛得到訊息,後金韃子已經撤兵,兵分兩路,朝著良鄉和順義方向而去了,張大人與高公公明日就要離開京城,指揮各路援軍抗擊後金韃子,本官只有一個方面需要強調,各路大軍不能夠畏懼後金韃子,若是一味退縮,京畿之地將成為一片瓦礫。

張鳳翼點點頭。

大人的囑託,下官記下了。

看著張鳳翼離去的背影,溫體仁微微搖頭,他知道目前的局面之下,張鳳翼也沒有辦法,京畿之地的軍隊,根本不是後金韃子的對手,後金韃子屢次入關劫掠,去歲從宣府入關劫掠,已經讓京畿之地的各路明軍膽戰心驚,沒有誰敢於和後金韃子正面抗衡。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