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三章 旅順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四十三章 旅順口

鄭勳睿選擇進攻和佔領旅順口,是非常關鍵的一步棋,其實很多人都能夠看清楚這步棋的關鍵,可惜能夠做到的不多。

從天啟元年到崇禎六年,十三年的時間,不管是努爾哈赤,還是皇太極,都是費盡心思想著佔領旅順,那都是因為旅順的位置太重要了,不管是對大明王朝還是後金韃子。

旅順口戰略位置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其一是南面連線登州和萊州的海防線,其二是西面拱衛北京和天津防線,其三是東面可以直接聯絡大明的藩屬國朝鮮,其四是北面阻擊南下的後金韃子。

大明針對後金韃子的防禦陣線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遼東的關寧為重點,阻止後金韃子西進,另外一個部分就是以旅順口為重點,逐漸控制遼河入海口蓋州,進而直接威脅到後金的都城瀋陽以及遼陽等地,讓後金韃子不敢貿然的西進。

大明失去了旅順,遭受的打擊是異常沉重的,這預示著後金韃子在徹底征服朝鮮之後,將沒有任何的後顧之憂,而作為戰略要地的皮島,也會在朝鮮臣服之後,失去其價值。

這就讓旅順口成為了大明與後金韃子的必爭之地,遺憾的是,大明王朝最終失去了旅順。

針對旅順口的爭奪戰,也是持續了好多次,一直到總兵黃龍戰死,大明徹底失去了對旅順口的控制,這其實也是大明自身種下的苦果,崇禎五年孔有德和尚可喜投降後金,讓全無海戰經驗的後金韃子,可以依靠漢軍的水師的力量,攻打旅順口。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後金韃子攻陷並且佔據了旅順口。

從這個層面來說,大明王朝收復旅順口,恐怕比失去朝鮮這個藩屬國,還要重要,一旦大明佔據了旅順口。東面的皮島將得到支援,這就等於是在後金韃子的背後安插了釘子,讓後金韃子寢食難安,一旦後金韃子傾巢西進入關劫掠,則駐紮在皮島和旅順的明軍,就可以趁勢攻擊蓋州耀州海州以及鞍山等地,威脅到遼陽。

當然,鄭勳睿此次的作戰,也要視情況而定。一旦鄭家軍佔據了雙島和旅順口,打敗了後金韃子的增援,關寧方向駐紮的明軍,能夠趁勢而動,做出進攻廣寧和西平堡的態勢,就會讓皇太極大為恐慌,必須要率領大軍回援瀋陽等地,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鄭家軍就可以趁勢佔據金州和望海堡,甚至是直接覬覦復州了。

鄭家軍真的佔據了復州。恐怕皇太極就無法安穩的睡覺了。

崇禎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皇上的聖旨到了淮安。

皇上答應了鄭勳睿所有的要求。

鄭家軍也準備完畢,聖旨抵達的翌日,兩萬五千大軍出發了。

鄭錦宏楊賀劉澤清洪欣瑜等人跟隨鄭勳睿出戰,徐望華和洪欣貴等人留守淮安,徐望華負責漕運總督府的一切事宜。有著臨機專斷的權力。

已經被任命為鄭家軍參將的馬祥麟,也跟隨大軍出征。

這期間有一件事情,鄭勳睿和秦良玉馬祥麟已經商議妥當,秦良玉將從白桿兵之中,秘密抽調五千軍士。加入到鄭家軍的大軍之中。按照他們的商議,五千白桿兵的軍士,將在來年的三月來到淮安,加入鄭家軍的序列之中。

出發是秘密的,行軍路線早就確定好了,兩萬五千大軍經過山東所屬的兗州青州萊州,抵達登州,還有一條路線,那就是走海路,若是走海路,大軍的行動能夠完全保密,可惜兩萬五千大軍,需要百餘艘大型的戰船,淮安目前沒有這等的條件。

出發的時候,鄭勳睿簡單的叮囑了徐望華,維持淮北和漕運總督府的穩定就可以了,各地官府都已經開始春假,沒有多少的事情,百姓也準備過年了,應該不會發生什麼大事情,就算是有突發的事情,徐望華也是完全可以應付下來的。

徐望華有些不情願,他本來想著跟隨鄭勳睿征伐的,不過淮北需要穩定下來,需要有人留下來維持地方上的事宜,故而他最終還是服從了決定,留在淮安。

大軍分為前軍和中軍,前軍五千人,主要的任務是沿路偵查,由楊賀率領,王小二率領的斥候營,跟隨前軍行動,中軍兩萬人,由鄭錦宏指揮。

大軍的行動速度非常快,每日裡歇息的時間很少,這一切都是為了爭取時間。

皇太極征伐朝鮮的戰役究竟如何了,鄭勳睿不知道,朝鮮的使者已經離開淮安,前往京城去了,使者在鄭勳睿這裡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無奈之下,只能夠前往京城,再次去哀求皇上,當然鄭家軍出動的訊息,是絕對不能夠讓朝鮮使者知曉的,否則訊息會馬上洩漏出去,讓正在朝鮮征伐的皇太極得知。

為了儘量的掩蓋行蹤,大軍不會進入到城池之中,因為人數眾多,而且都是騎兵組成,所以也只能夠走官道。

離開淮北,進入山東的兗州,鄭勳睿的感覺就不一樣了,和多年前遊歷時候的感覺一樣,淮北是一片富庶和繁華,就連官道上的人都是眾多的,可兗州的情況就不一樣了,官道上的人不是很多,看面目表情也不是很好,很多人的表情都是麻木的。

楊賀與王小二偵查到的情報,不斷的傳遞到鄭勳睿這裡。

山東尚未從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等人的叛亂之中完全恢復過來,作為大明王朝的門戶,山東承擔的責任是很重的,自從旅順和雙島等地被後金韃子佔領之後,登州和萊州等地,就成為了前線,時時刻刻要愈發後金韃子的侵襲。

也正是因為作為海防的前線,這裡的百姓,負擔是很重的,不僅僅承當正常的賦稅,還要應對增加的防禦後金韃子增加的賦稅。

百姓自然是難以承受的。

得知這些情報,鄭勳睿只能夠暗暗搖頭,登州和萊州成為海防的前線陣地,這樣的安排是沒有錯的,可是後金韃子是絕不可能從旅順和雙島發動進攻的,後金韃子歷來不重視水師的建設,歷史上的大清王朝,水師建設是一塌糊塗。

面對如此的實際情況,登州和萊州只要做好日常的防禦事宜就可以了,不需要增加百姓的負擔,至於說增加賦稅的事宜,讓鄭勳睿想到了漕運黑幕,這些增加的賦稅,怕是落到了某些人的腰包裡面去了,所謂用於防禦事宜,純粹是無稽之談。

十二月二十五日,大軍全部進入了登州。

或許是經歷了太多的戰爭和廝殺,山東的百姓對行進之中的大軍,沒有感覺到什麼稀奇的,加之快要過年了,絕大部分的百姓都是呆在家裡的,官道上趕路的人不多,一般都是做生意的商賈。

一些商賈,看見了大軍之後,當然是要猜測的,不知道又出現了什麼事情,若是哪裡出現了流寇,那麼他們做生意就需要避免,不過這一路的大軍,行軍的速度很快,快的這些商賈根本跟不上,所以儘管滿腹懷疑,但那些商賈也沒有完全放在心上,畢竟沒有聽說山東哪裡出現了騷亂,再說馬上就要過年了,軍隊調防也是有可能的。

鄭家軍進入山東,鄭勳睿本來應該是通報給山東巡撫朱大典的。

不過鄭勳睿沒有這樣做,他給皇上寫去的奏摺,通報的事宜由兵部直接負責,而且需要保密,反正鄭家軍的補給不需要山東當地負責,這就省去了接洽所耽誤的時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朱大典是老資格的巡撫,以都察院右副都御使的身份兼任山東巡撫,為了維持山東的穩定,也是耗盡心血的,要知道龍游的叛亂的時候,登萊巡撫孫元化,已經山東巡撫徐從治,以及後來繼任的登萊巡撫謝璉,都出現了意外,其中孫元化被孔有德生擒,後來回到京城被斬首,徐從治和謝璉悉數戰死。

十二月二十七日,兩萬五千大軍悉數進入到蓬萊城。

大軍進入蓬萊城,沒有引發太多的波動,兵部的敕書早就到了山東和登萊,為了掩飾此次的行動,對外一律說是軍隊調防,故而能夠穩住周遭的百姓。

十二月二十三日出發,一直到二十七日,歷時五天的時間,兩萬五千鄭家軍將士,才全部抵達蓬萊城,這樣的行軍速度,鄭勳睿是很不滿意的,可他也沒有辦法,一路上主要還是考慮到保密的事宜,若是行軍的動作太大了,引發了百姓的猜疑,乃至於山東各地的動盪,那這次作戰的計劃,就無法保密了。

此次的行動,大軍攜帶的糧草不少,這也是拖慢行軍速度的原因之一,鄭勳睿可沒有指望各地官府供給糧食,鄭家軍的軍紀軍規是非常嚴格的,沿路絕不準騷擾百姓,否則軍法處置,儘管是寒冬臘月,可夜晚歇息的時候,大軍還是在野外安營紮寨。

一路上也沒有任何的官吏接洽和迎接,這樣看上去更像是換防的軍隊。

抵達蓬萊城的時候,鄭勳睿松了一口氣,總算是沒有引發什麼波動,大軍的行動還是完全保密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