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七十一章 京城故事(5)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七十一章 京城故事(5)

儘管楊嗣昌說的時間是巳時,不過鄭勳睿還是卯時就趕到了紫禁城,宮裡的太監連夜送來了玉牌,這是鄭勳睿能夠進入紫禁城的憑證,沒有給朝廷寫去奏摺,就得到了如此迅速的召見,一般人視為榮耀,鄭勳睿卻不是很在乎。

在禮部官員的帶領下,鄭勳睿來到了乾清宮外面等候,此時早朝尚未結束。

不一會,洪承疇也來了。

鄭勳睿看了看洪承疇,點頭示意,儘管兩人都住在官驛,但這樣的事情是不會詢問的,也不會一起到紫禁城來,這是官場上的忌諱,若是兩人事先通氣了,一同來到了紫禁城,那就要引發皇上的懷疑了,畢竟兩人都是手握重兵的朝廷大員。

巳時,已經等的有些不耐煩的鄭勳睿,終於看到太監從乾清宮出來了。

按照品階,洪承疇是走在前面的,鄭勳睿自然知道規矩,落後洪承疇一步之遙,跟在後面進入到乾清宮。

進去之後,鄭勳睿很快感受到不一般的目光和氛圍,幾乎所有人都看著他,這些人都是大明朝廷頂尖的存在。

鄭勳睿神情自若,與洪承疇兩人拜見了皇上。

相比較來說,年紀大很多的洪承疇,反而顯得有些激動了,畢竟洪承疇能夠見到皇上的時間還是不多的,也許是刻意的壓制情緒,洪承疇的臉色看上去有些發白。

聖旨很快宣佈。

戶部尚書右都御史漕運總督鄭勳睿,護衛京城抵禦後金韃子有功,敕封太子太保,鄭家軍賞賜白銀一百萬兩。

洪承疇只是得到了口頭上的嘉獎,沒有特別的聖旨。

鄭勳睿領旨謝恩,從這一刻開始。他一躍成為大明朝廷從一品的大員,與內閣大臣一樣。

這樣的賞賜,在鄭勳睿的預料之中,其實這裡面包含了危機,如此巨大的功勞,皇上不知道該如何的賞賜了。所以只能夠敕封太子太保,讓其成為從一品的大員,朝廷之中從一品的文官,數目不超過十人,至於說武官,數目倒是不少,可武官與文官無法比較,地位迥然不同,就算是正一品的武官。見到了二品的文官,也是要行禮的。

當年正二品的袁崇煥,怒斬正一品的武官毛文龍,皇上沒有任何的責罰,讓武官的地位更加的低下。

一百萬兩白銀,鄭勳睿更是不在乎,這點銀子還不夠補助陣亡的鄭家軍將士。

不過鄭勳睿可不會流露出來任何的情緒,他在朝中的地位已經夠微妙了。

大明朝廷議事一般都是早朝。但早朝不可能真正的決定很多的事情,一般都是早朝散去之後。內閣大臣集中到乾清宮,與皇上一道具體的商議,所以實際上商議朝廷大事,都是在早朝之後,內閣大臣集中到乾清宮的時候。

多爾袞剛剛領兵撤走,朝廷必須要穩定北直隸的局勢。很多的事情是必須要商議的。

果然,鄭勳睿接了聖旨,退到一邊之後,皇上開始議事了。

第一件事情,就是如何處置投降後金韃子的孔有德與耿仲明等人。

早朝的意見是一邊倒。全部都是喊殺聲,按照孔有德和耿仲明兩人的罪孽,殺頭是最輕的處罰了,簡直可以凌遲處死。

皇上提出此事,內閣首輔張至發首先開口,認為孔有德和耿仲明罪大惡極,被後金封為恭順王和懷順王,罪無可赦,應該凌遲處死。

張至發如此說之後,基本都是同意的聲音。

鄭勳睿眯起了眼睛,他曾經專門給內閣寫去了奏摺,提出了對孔有德和耿仲明兩人的處理意見,道理上面來說,兩人的確都該殺,這樣做可以讓那些投降後金韃子的人看看,下場就是如此,但鄭勳睿認為兩人的情況有些不同,耿仲明曾經協助鄭家軍剿滅了近一萬的後金韃子,而且耿仲明沒有刻意的破壞城池,從這些方面來說,可以留下耿仲明一條性命,以此來表現朝廷剛柔兼濟的胸懷。

鄭勳睿還專門提及了,可以要求耿仲明以自身為教訓,告誡那些要投降後金韃子的人,或者是已經投降後金韃子的人,不要做傻事,回頭是岸。

為什麼內閣的意見出奇的一致,都是凌遲處死。

鄭勳睿不相信皇上沒有看到他的奏摺。

稍稍思索了一下,鄭勳睿不緊不慢的開口了。

皇上,內閣議事,臣本不該插言,如何處置孔有德和耿仲明兩人,早朝有了明確的意見,可臣有些不同的看法,孔有德罪大惡極,理當凌遲處死,當年攻陷登州萊州,令朝廷蒙受巨大的損失,孔有德乃是主犯,罪無可恕。

至於耿仲明,臣認為情況有些不同,當年耿仲明開啟城門迎候孔有德,此舉也是非常可惡的,想到這些,臣心中憤恨不以,但耿仲明曾經協助鄭家軍剿滅近一萬的後金韃子,此舉不管怎麼說也是功勞。

臣僅僅從這個方面出發,為耿仲明說情,也是有些說不通的,臣認為朝廷饒恕耿仲明,利大於弊,這麼多年以來,投降後金韃子的人不少,讓耿仲明以自身為教訓,告誡那些想著投奔後金韃子的人引以為戒,不要有不軌的想法,更可以勸告那些投降後金韃子的人,及早回頭,不要出賣祖宗,不要辱沒了家族。

若是將孔有德和耿仲明兩人全部斬殺,爽快倒是爽快了,不過那些已經投降後金韃子的人,覺得沒有了任何的退路,索性就破罐子破摔,死心塌地了,斬殺孔有德赦免耿仲明,可以讓很多人看到,朝廷連耿仲明都可以赦免,其他人一樣可以赦免。

鄭勳睿說完之後,四周安靜下來。

很快,一個聲音冒出來了。

臣以為鄭大人之建議不妥,可謂是善惡不分,孔有德和耿仲明都是罪大惡極之人,絕無赦免的道理,況且他們跟隨多爾袞入關劫掠,下手也是狠毒的,死心塌地跟隨後金韃子,臣認為朝廷就是要樹立起來正氣,對於這類十惡不赦之徒,就是要凌遲處死。

開口的是內閣大臣錢士升。

錢士升的話語的確有道理,孔有德和耿仲明的名氣都太大了。

錢士升說完之後,內閣大臣侯詢和黃士俊都表示了支援,其餘人沒有開口。

鄭勳睿明顯處於劣勢,況且前面內閣首輔張至發已經明確了態度。

鄭勳睿低下頭,臉上浮現出來冷笑的神情,他已經明白了,看樣子他已經成為了焦點人物,屬於內閣大臣都要躲避的人物了,他提出來的建議和意見,沒有誰敢於公開的符合,否則就是可能套上結黨營私的罪名,這樣的罪名沒有誰能夠承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最終的意見不言而喻。

給我下馬威,以為我會在乎,鄭勳睿暗自下了決心,朝廷之中幾乎沒有了他可以完全信任的人,內閣之中更是不用說了,這些人大都是為了自身的利益,絕不會拿著前途賭博,更不會在關鍵時刻為他鄭勳睿出面。

這就是朝廷裡面的事實,殘酷而現實。

接下來討論的是如何處置五省總督熊文燦。

這一次的討論倒是很順利,內閣大臣都認為熊文燦兵敗情有可原。

皇上準了內閣的請求,不過熊文燦不可能繼續出任五省總督了,因為兵敗,貶為尋常百姓,不用坐大牢,也保住了性命。

內閣舉薦的五省總督人選為孫傳庭。

聽到孫傳庭的名字,鄭勳睿的身體微微顫抖了一下。

孫傳庭是歷史上明末少有的猛將,可惜仕途一直都是坎坷的,後來在鎮壓流寇的時候陣亡,明史曾經評價:傳庭死,而明亡矣。

孫傳庭是萬曆四十七年的進士,因為得罪了魏忠賢,辭官歸家,崇禎九年的時候,被山西的士紳推薦,重新回到朝廷,一直都在都察院任職,如今是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內閣此次舉薦孫傳庭出任五省總督,倒真的是不錯的人選,相信在河南山西湖廣和四川一帶肆掠的流寇,會遭遇到沉重的打擊。

這對於鄭勳睿來說也是好事情。

不過孫傳庭和楊嗣昌之間好像是有些矛盾,如此的情況之下,出任五省總督,不知道是不是能夠自由的施展,若是遭遇到諸多的限制,那結局還真的不好說。

畢竟有鄭勳睿這等底氣的人,朝廷之中還沒有。

議事完畢,鄭勳睿離開了乾清宮,很快回到了官驛。

留在京城已經沒有什麼事情了,可以回到淮安去了,朝廷也就是給這點賞賜,和打發叫花子差不多,此次讓鄭勳睿到京城來,無非是感受一下氛圍。

鄭勳睿再次到父母家中,臨走之前他還是要和父母和二孃告別的。

也就在這個時候,鄭勳睿聽到了一個爆炸性的訊息,內閣首輔張至發此去首輔之職,致仕歸家,皇上敕封太子太師。

周延儒出任內閣首輔。

這個任命,震撼了鄭勳睿,他差點決定留在京城一段時間,弄清楚裡面的原委,不過馬上就是春節了,他還是要回到淮安去的,文曼珊等人都眼巴巴的望著呢。

就在朝廷傳出了更換內閣首輔訊息的當日,鄭勳睿領著一千親兵,離開京城,回到淮安去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