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九十九章 順水推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九十九章 順水推舟

周延儒的來信,被仔細分析過了,鄭勳睿等人從中分析出來了不少的情報,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朝廷很有可能調整鄭勳睿漕運總督的職務。

鄭勳睿擔任漕運總督的幾年時間,在淮北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特別是在商貿交易之中定下的規矩,全面鋪開,在淮北做生意的商賈已經習慣了,知道必須要按照生意的大小來繳納所謂的保護費,否則就無法繼續在淮北做生意了,而這方面的收入,已經成為漕運總督府已經地方府州縣的最為穩定和重要的一部分。

一旦鄭勳睿離開淮安,不管到什麼地方去,這樣的情形是不是能夠繼續維持,會不會遭受到波折,要知道從商賈的手裡收取保護費可不是簡單的事情,要是有人宣佈不在收取保護費,那商賈求之不得。

這恐怕是徐望華等人最為擔心的問題了。

鄭勳睿對這件事情不可能無動於衷,全面鋪開商貿賦稅,這是鄭勳睿的主要政策之一,淮北各地之所以能夠收取到鉅額的商貿賦稅,是因為這裡的發展非常平衡,老百姓手中有了糧食和銀子,就可以購買更多的東西,同時淮安碼頭幾乎壟斷了運往北方的所有貨物,安全的運輸讓絕大部分的商賈,寧肯繳納一些保護費,也要將貨物集中到淮安碼頭。

協調這些事情的是洪門。

洪門在淮北以及大運河沿途,已經是大名鼎鼎,誰都知道漕運是洪門直接掌控的,若是不按照洪門的規矩來,那就不要想著依託大運河做生意了,不過洪門與之前的那些漕幫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洪門的規矩清清楚楚,不存在隨意剋扣的行為,而且洪門保證水路運輸的暢通,保證任一艘來往運河的船隻安全。

洪門與漕運總督府之間的關係,同樣是盡人皆知,某些時候。洪門可以代替漕運總督府,諸多的商賈也是清楚這一點的,要說商賈心甘情願拿出來保護費,這不現實,正是因為洪門的背後是漕運總督府,故而淮北以及到淮北做生意的商賈,才乖乖的繳納保護費。

但洪門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沒有官府的身份。

這樣的情況,說的好聽一些。有漕運總督府的支援,洪門可以呼風喚雨,想要做什麼事情都沒有問題,可一旦離開了漕運總督府的支援,洪門很有可能舉步維艱,甚至是遭受到商賈集體的盤算。

皇上和朝廷既然決定調整鄭勳睿的職位,那是遲早的事情,不會因為鄭勳睿傾心搞好漕運就可以罷休的。同時鄭勳睿也有自身的打算,他不能夠總是以漕運總督的身份來做事情。局限性太大了,他所能夠統領的也就是淮北的四府三州,儘管這些地方基本都是富庶的地方。

徐望華等人也做出了分析,一旦朝廷決定調整鄭勳睿,那麼下一個職位,不可能到京城去。如今的情形之下,皇上和朝廷都不會這樣做,依照鄭勳睿的資歷和功勞,到京城就要進入內閣,那恐怕是皇上不能夠忍受的。而地方的巡撫職位更是不可能,那麼想來想去,只有兩個職位可能,其一是薊遼總督,其二是南京兵部尚書。

綜合兩個職位,各有利弊,但顯然薊遼總督的職權大很多,能夠控制的地方更多,可惜朝廷若是讓鄭勳睿出任薊遼總督,就意味著鄭勳睿與朝廷徹底翻臉,畢竟薊遼總督的職責是鎮守遼東,打擊後金韃子,這個時候讓鄭勳睿出任薊遼總督,豈不是讓鄭家軍去和後金韃子拼命,造成兩敗俱傷的情形。

南京兵部尚書,權力小一些,可以控制的地方也小一些。

南直隸的情形是很特殊的,有漕運總督,鳳陽巡撫,應天巡撫,他們各自負責一塊地方,若是南京兵部尚書有著足夠的資歷,這些人還可能買賬,但要是資歷或者能力不夠,那這些人不會聽從命令,南京兵部尚書很有可能成為空架子。

但南京兵部尚書若是能夠控制整個的南直隸,那權力也是驚人的,因為大明王朝最為富庶的地方,全部都在南直隸。

朝廷一旦準備調整鄭勳睿,究竟是出任薊遼總督還是南京兵部尚書,徐望華等人分析不出來,不過提前做好一切準備,倒是可以的。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出任南京兵部尚書是最佳的。

接連兩天的分析和商議,鄭勳睿終於下定了決心。

漕運總督府,書房。

聽完了徐望華鄭錦宏等人的分析,鄭勳睿已經思考成熟。

你們的分析都是很不錯的,皇上和朝廷既然不想我來幹這個漕運總督,那總是要想到很多辦法的,所以我們必須要有所調整。

第一件事情,今年的漕運,運送的漕糧從二百萬石削減到八十萬石,多一粒都沒有,我不妨給朝廷機會,讓他們來調整我這個漕運總督的職銜。

漕糧運輸減少,北方必定陷入到困難之中,朝廷也肯定會著急,那就讓他們著急去,而且他們著急還不會是短時間之內的事情。

第二件事情,加強洪門的力量,決不能夠因為我們離開了漕運總督府,讓先前定下的規矩毀於一旦。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件事情至關重要,必須要不惜一切代價做好,特別是淮北各地的商賈,若是因為漕運總督更換了人選,就以為變天了,那他們就要受到洪門的懲罰,就不要想著能夠在淮北繼續做生意了。

第三件事情,穩定四府三州的各級官府,不要讓朝廷短時間之內調整知府知州和知縣,只要這些官員沒有調整,我們在這裡的根基就是穩定的,而且洪門與這些官府的接觸是很多的,官府的穩定意味著洪門能夠繼續很好的發揮作用。

第四件事情,鄭家軍一部分的軍士繼續駐紮在淮安,其主要職責就是護衛淮安火器局講武堂等地方,這些地方是禁區,任何人都不得干涉。

第五件事情,讓新任的漕運總督無法履職,讓漕運徹底的停止,只要是不符合我心意的人出任漕運總督,那北方就等著斷糧和餓肚子,那他們就等著從陸地上運輸糧食。

只要我們能夠增強洪門的力量,穩定府州縣衙門,那麼新任的漕運總督就算是神仙,也無法在淮安施展手腳,皇上和朝廷不會要我推薦漕運總督人選的,但我要逼迫他們這樣做,我要讓他們偷雞不成蝕把米。

。。。

鄭勳睿一一說出來安排的時候,臉色是平靜的。

誰都知道這背後隱含的腥風血雨,漕運近乎停止,北方的糧食驟然減少,本就遭遇多年災荒的北方,很快就會陷入到巨大的震盪之中,崇禎元年流寇大規模的造反,一方面是因為官府徵收歷年拖欠的賦稅,另外一方面就是遭遇災荒,百姓斷糧了。

這幾年北方的情形大致穩定,就是因為漕運暢通,每年兩百萬石以上的糧食源源不斷的送到北方去,這等於是南方支援了北方,但這樣的支援一旦中止,穩定的局面瞬間不存在。

洪門力量的增強,意味著其有些時候甚至能夠之間代表官府,而深層次的含義,就是在鄭勳睿離開淮北之後,洪門敢於和漕運總督對著幹,保證鄭勳睿確定的所有政策都是不會變化的,這需要的是不一般的力量,很多時候,對於反彈的商賈,洪門會採取不一般的手段進行懲處,讓那些商賈乖乖的幾乎繳納保護費。

再說火器局和講武堂,這兩處地方的關鍵,眾人都清楚,留下鄭家軍護衛這兩處地方,無疑會讓新任的漕運總督極其的不舒服,不過攝於鄭家軍的威名,想必新任的漕運總督也就是內心不滿意罷了。

最為關鍵的還是排擠漕運總督一事,這極有可能讓皇上和朝廷憤怒。

洪門實際上控制了漕運,一旦洪門從中作梗,漕運根本無法繼續下去,新任漕運總督面對這樣的情形,就算是天天罵人也沒有作用,畢竟洪門就聽鄭勳睿的,而且漕船上面的精英,譬如說阿炳等人,都是洪門的一員了,這讓新任漕運總督另起爐灶的希望都徹底破滅。

而且新任的漕運總督,還有一個非常沉重的負擔,那就是淮北各級官吏的俸祿,淮北各級官吏的俸祿,與其他地方大不一樣,月餉是固定的,但補助很高,往往是月餉的數倍,就以知縣的俸祿為例子,其應該得到的俸祿,每月為五兩銀子,全年六十兩銀子,但其補貼每月為五十兩白銀,全年六百兩白銀,是月餉的十倍,正是因為如此高的俸祿,保證了知縣體面的生活,讓其能夠安心的做事情。

可以說淮北的局面與大明各地情況完全不一樣,新上任的漕運總督除非是得到了鄭勳睿的認可,完全維持原來的局面,才有可能穩定下來,否則無法做任何事情。

鄭勳睿籌謀這麼長的時間,就是要逐漸控制更多的地方,他曾經擔任陝西巡撫,如今基本控制陝西,那麼他離開淮安,不再擔任漕運總督,自要也要控制整個的淮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