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九十三章 篤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九十三章 篤定

再次體驗到戰鬥廝殺的場景,陳新甲的感慨還是很多的,他曾經在遼東參與指揮與後金韃子的廝殺,不過那幾乎都是被動的應戰,很少有主動進攻的戰鬥,後來到京城做官,徹底遠離戰場,很多的回憶漸漸的模糊了,想不到如今親自指揮剿滅流寇的戰鬥。陳新甲的骨子裡有好大喜功的思想,其實這樣的想法任何一個指揮作戰的統帥都是有的,只是能不能很好的控制住。

攻打襄陽府城的戰鬥持續了接近一個月的時間,雙方的傷亡都有些慘重,在經歷了五次大規模的進攻之後,陳新甲產生了退縮的思想,他認為襄陽府城易守難攻,且流寇抵抗異常的頑強,短時間之內是不可能攻陷的,十餘萬的大軍集中在襄陽府城的周邊,這麼長的時間過去,看不見任何的效果,還不如轉移到鄖陽等地去作戰,爭取能夠剿滅流寇更多的有生力量,這樣讓皇上和朝廷能夠看見實實在在的戰功。

楊嗣昌寫來了三封信函,詢問作戰的進展情況,這也是促使陳新甲改變作戰計劃的理由之一,陳新甲認為楊嗣昌信函表現出來的態度,其實就是皇上和朝廷的態度。

不過陳新甲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個想法,遭到了孫傳庭的反對,孫傳庭認為大軍作戰,最忌諱的就是隨意的改變作戰計劃,雖然說朝廷大軍進攻襄陽府城,暫時處於不利的境地,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戰局一定會朝著有利於朝廷大軍的方向發展的,這個時候若是改變了作戰計劃,大軍放棄進攻襄陽府城,對於大軍的士氣也是沉重的打擊。

為了是否改變作戰計劃的事宜。陳新甲和孫傳庭已經爭論了兩次,都沒有能夠統一觀點和認識,陳新甲決定擴大範圍討論。

中軍駐地。

孫傳庭王永吉劉良佐左良玉等人相繼來到了中軍帳,陳新甲早就在等候了。

一場關乎朝廷大軍是否改變作戰計劃的討論正式展開,這一次的討論,將決定大軍下一步的行動。決定剿滅流寇戰鬥的走向。

首先開口的是松江總兵劉良佐。

。。。從去年臘月二十四開始的進攻襄陽府城的戰鬥,到如今已經持續三十二天的時間,一共進行了五次大規模的進攻,每次進攻投入的兵力都在一萬人左右,大軍傷亡達到了九千餘人,流寇的戰鬥力的確是頑強的,襄陽府城的城牆高大堅固,也給大軍的進攻造成了不小的難度,屬下認為。若是改變作戰的計劃,暫時不進攻襄陽府城,也是可行的。。。

劉良佐是直接指揮戰鬥的總兵,這段時間也是拿出來了狠勁,可惜每次的進攻都是功虧一簣,沒有能夠獲得最終的成功,這讓他這個指揮作戰的總兵,也感覺到臉上無光。好每次的戰鬥,陳新甲和孫傳庭等人都是知道進攻細節的。

劉良佐說完之後。湖廣總兵左良玉也跟著開口了,左良玉的意思與劉良佐大致相同,認為進攻襄陽府城的戰鬥可以暫時緩一緩,或者命令大軍休整一段時間,目前的情況之下,攻下襄陽府城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兩個直接指揮作戰的總兵開口了。支援改變作戰的計劃,這基本說明整個的作戰計劃需要做出來調整了。

雖然劉良佐和左良玉都支援改變作戰計劃,可陳新甲並不高興,進攻襄陽府城的戰鬥是他直接指揮的,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襄陽府城依舊沒有能夠拿下,大明其他地方的官吏和百姓都在高高興興的過春節,他卻是寢食難安,皇上和朝廷好像也有了怨言。

改變作戰計劃,放棄進攻襄陽府城,這其實是朝廷大軍的失敗,下這個決心是不容易的,剿滅流寇的作戰計劃,最為關鍵的一環就是收復襄陽府城,要是這一步不能夠完成,後面不管取得多大的勝利,都是黯然失色的,作為最高的統帥,陳新甲當然明白這一點。

王永吉沒有開口,他這個監軍主要負責的是後勤供給方面,至於說戰鬥如何的部署,陳新甲和孫傳庭兩人都在思考,他就不需要多嘴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孫傳庭的神色一直都是非常嚴峻的,劉良佐和左良玉說完之後,他稍稍沉吟了一下,才慢慢的開口說話。

我是堅持進攻襄陽府城的,劉總兵和左總兵都認為流寇的戰鬥力強悍,大軍短時間之內不可能拿下襄陽府城,或者說進攻很有可能造成更大的損失,這些情況我是承認的,一個月的時間過去,大軍損失近萬人,這樣的傷亡是異常慘重的,也是我們難以承受的。

不過是不是出現這樣的局面了,我們就要改變作戰計劃,放棄進攻襄陽府城,我看不一定,我有三點理由。

第一個理由,我們的損失慘重,流寇是不是就沒有損失,我們感覺到疲憊了,流寇是不是還怡然自得,我們是血肉之軀,流寇是不是鐵打的,連續五次的進攻,流寇的損失一樣是慘重的,他們也一定是人心惶惶,這個時候,我認為誰能夠堅持下來,誰就能夠獲取最終的勝利,我們要是在這樣的關鍵時刻不能夠堅持了,那將是極大的損失。

第二個理由,襄陽府城之戰,是我們剿滅流寇最為重要的一次戰鬥,我們一旦獲取了勝利,預示著我們徹底剿滅流寇的戰鬥獲取了一個最好的開端,否則就是我們出師不利,襄陽府城乃是湖廣重鎮,也是連線南北的樞紐之地,讓流寇長期佔領這座城池,也是我們剿滅流寇大軍的恥辱。

第三個理由,就牽涉到我們的整體部署了,賀人龍總兵率領的四萬大軍,駐守在新野和信陽,阻止張獻忠與李自成兩路流寇的聯合,我們部署了四萬大軍駐守在襄陽府城的外圍,阻止劉文秀李定國和艾能奇的增援,這已經為我們進攻襄陽府城奠定了最好的基礎,儘管一個月時間過去,我們沒有能夠攻陷襄陽府城,不過作為剿滅流寇最為重要的一次戰鬥,肯定是存在諸多困難的,我們完全可以利用有利的局面,調整進攻的方式,一鼓作氣拿下襄陽府城。

如果我們中途改變了作戰計劃,那就需要做出來整體的調整,這調整作戰的部署和計劃,不是一時半會能夠完成的事情,萬一我們改變了作戰的整體部署,轉而進攻鄖陽的流寇,依舊遭遇到目前的局面,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的應對。。。

孫傳庭顯然是經過了充足的準備,說出來的理由是非常充分的,甚至是讓人無法反駁的,先前他和陳新甲說的時候,沒有說的如此詳盡。

陳新甲等人都陷入到思考之中。

陳新甲畢竟是兵部左侍郎,也是經歷多多次戰鬥的,他在遼東的時候,面臨的局勢比如今要嚴峻很多,特別是當初的大凌河之戰,那種慘烈的景象,一輩子都不可能忘記。

進攻襄陽府城的戰鬥遭遇到挫折,這是實際情況,可若是遭遇到挫折,就準備改變作戰計劃,就準備要退縮了,這肯定會成為汙點,除非是改變作戰計劃之後,能夠取得一個又一個輝煌的勝利,直至最終剿滅流寇,那麼還可以做出解釋,否則這個汙名就要一直揹著了。

可誰都不敢保證,改變作戰計劃之後,能夠在轉戰鄖陽的時候獲取勝利。

這也是陳新甲最為糾結的地方。

孫傳庭的闡述,更是讓陳新甲無法下定決心了。

本應該是決定大軍下一步作戰計劃的討論,還是不了了之,沒有能夠做出來決定。

親兵手持信函進入到中軍帳的時候,陳新甲和孫傳庭正在苦思,兩人誰也沒有說話,下一步究竟該如何辦,是繼續進攻襄陽府城,甚至是加大進攻的規模,還是改變作戰的方向,轉戰鄖陽,兩人誰也沒有輕易的開口。

親兵開口說是南京兵部尚書右都御史鄭勳睿的來信的時候,陳新甲和孫傳庭同時抬起頭,陳新甲迫不及待的拿過了信函,開始看起來,孫傳庭也走到了陳新甲的身邊,一同看著鄭勳睿的來信。

兩人對鄭勳睿還是服氣的,畢竟鄭家軍的驍勇,是明擺著的事情。

陳新甲的臉色有些嚴肅,孫傳庭的臉上則是出現了微笑。

看完信函之後,陳新甲稍稍思考了一下開口了。

孫大人,我看鄭大人的建議是很好的,我們還是要堅持攻陷襄陽府城,湖廣巡撫方大人組織的糧草,正源源不斷的運送過來,這個時候的確要注意保護糧道,不能夠讓流寇侵襲糧道,至於說進攻襄陽府城的戰鬥,應該是需要擴大規模了。

陳大人說的是,我建議正月底再次展開進攻,參與進攻的軍士,人數可以擴充到三萬人到四萬人的規模,新近從武昌調運來的紅夷大炮以及弗朗機,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

陳新甲微微點頭,好像是下定了什麼決心。

孫大人,這進攻襄陽府城的戰鬥,還是由你來指揮,我負責護衛好糧道,防止劉文秀李定國和艾能奇等人的馳援,你我之間已經是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指揮作戰方面,你有著豐富的經驗。

沒有等到孫傳庭開口,陳新甲擺手再次開口。

我等著孫大人的好消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