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九十五章 及時的建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九十五章 及時的建議

二十一歲的李定國,已經成為義軍之中首屈一指的猛將,接受了張獻忠下達的準備進攻官軍糧道的命令之後,他就在時刻做著準備,密切關注襄陽府城發生的一切。從臘月到正月,官軍進攻襄陽府城的戰鬥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的進展,這讓李定國很是高興,但也更加的憂慮,畢竟駐守襄陽府城的義軍人數不多,若是官軍傾盡全力進攻,怕是難以堅持很長時間的,而駐紮在鄖陽的六萬義軍,也應該在適當的時候馳援了。

正月下旬,李定國終於收到了張獻忠下達的命令,偷襲官軍的糧道以及焚燬糧倉。

不過張獻忠的命令也非常明確,義軍參與偷襲糧道和焚燬糧倉的軍士人數必須控制在五千人之內,以三千人最為適宜,人數不能夠再多了,偷襲必須要絕對的保密,若是不能夠成功,則要迅速的撤離,以保全實力為第一要務。

接到張獻忠的命令,李定國有些不明白,官軍的糧道和糧倉一定是嚴密護衛的,區區的三五千人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在李定國看來,想要真正的偷襲成功,至少需要出動萬人以上的大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定國和劉文秀艾能奇等人商議,還是年紀大一些的劉文秀猜到了張獻忠的心思,首要的還是保全實力,至於說偷襲官軍的糧道,不是說一定要成功,只要能夠打亂官軍的部署,干擾官軍進攻襄陽府城的戰鬥,就算是達到目的了,再說出動的義軍人數太多,廝殺一定會異常慘烈的,那樣造成的損失一樣是很大的。

經過了一番分析之後,李定國明白了張獻忠的意思。目前的情況之下,義軍還是要保全實力,不能夠和官軍死拼,損失不能夠太大,而張獻忠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還是因為盤踞在南陽和汝寧的李自成。張獻忠與官軍死拼,得到好處的是李自成。

李定國服從命令,決定親自帶著三千人,偷襲官軍的糧道。

劉文秀和艾能奇兩人沒有反對,只是囑託李定國一定要小心。

正月底,李定國率領三千精銳義軍,秘密從鄖陽出發,前往襄陽府。

李定國選擇的路線是從鄖陽府繞道荊州,進入到襄陽府。在運動的過程之中把握戰機,伺機偷襲官軍的糧道,整個的行軍和戰鬥的過程都是絕對保密的,畢竟他率領的軍士人數不多,為了能夠保證行動的成功,就連劉文秀和艾能奇等人,都不知道李定國具體是如何部署的,不知道李定國的具體行軍路線。

李定國在鄖陽和襄陽都有一定的群眾基礎。他扶危濟困,豪爽大方。而且同情百姓,這讓襄陽和鄖陽的百姓,包括部分的士大夫和讀書人,都對他有一定的好感,這方面他與張獻忠有著很大的區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李定國的付出,還是能夠在關鍵時刻得到幫助。

行軍的過程之中,沒有誰會向官軍報告李定國的行蹤。

時間寶貴,李定國從鄖陽府城出發,僅僅用了五天的時間。在二月初的時候,就秘密進入了襄陽府,開始找尋進攻糧道和焚燬糧倉的戰機了。

陳新甲主動讓孫傳庭指揮攻打襄陽府城的戰鬥,而且採取了完全不干涉的態度,這裡面有鄭勳睿來信的原因,更是因為陳新甲清楚自身的能力,他的能力主要是在謀劃方面,而不是在具體的作戰指揮方面,讓孫傳庭指揮攻打襄陽府城,效果更好。

鄭勳睿來信之中,提醒注意保護糧道,這一點陳新甲是非常贊同的,十餘萬的大軍,糧草就是生命線,一旦大軍缺乏了糧草,那麼就將陷入到大亂之中,不戰自亂,到時候不要說攻打襄陽府城,恐怕自身的穩定都無法維持。

陳新甲再次指揮前軍之後,派遣了大量的斥候,沿著武昌府到襄陽府的糧道展開不間斷的偵查,只要發現任何的風吹草動,都要以最快的時間稟報,同時他派遣了重兵,護衛糧倉,確保萬無一失,孫傳庭在前方指揮軍士攻打襄陽府城,他則和監軍王永吉一道,不僅僅是預防有流寇馳援襄陽府城,供應大軍的糧草,還要負責保護糧草的安全。

孫傳庭計劃的進攻襄陽府城的時間,是在二月初五,之所以推遲到二月初五,有很重要的其他原因,到時候就能夠知曉。

這期間,陳新甲密切注意糧道的安全,可謂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二月初,不間斷偵查的斥候發現了異常,在襄陽府周遭發現了一股隊伍,人數不是很多,具體的身份也不是很明確,這股隊伍神出鬼沒,總是在糧道周圍活動。

這個情報讓陳新甲高度緊張起來,他隱隱覺得鄭勳睿的提醒,已經應驗了。

陳新甲的身邊,帶著牛金星和宋獻策等官員,也可以說是謀士。

牛金星和宋獻策投靠朝廷之後,並未遭受到重視,張溥也沒有特意向朝廷舉薦兩人,此次陳新甲參與征伐流寇,也是想到兩人對流寇的事情很是熟悉,故而帶著兩人,說不定能夠發揮出來什麼作用。

戰鬥廝殺持續了一段時間,因為官職不高,牛金星和宋獻策沒有什麼機會進言,沒有展現出來自身的能力,他們也很是著急,希望能夠有機會得到重視。

隨著陳新甲開始指揮前軍作戰,牛金星和宋獻策的機會來了。

陳新甲因為一時間不能夠確定出現在糧道周圍的一股隊伍,猶豫不決,不知道是該採取固守的措施,還是主動剿滅這一股神秘的隊伍。

中軍帳,陳新甲和諸多的幕僚商議,這裡面也包括牛金星和宋獻策。

絕大部分幕僚的建議是固守,不管外界發生了什麼事情,固守糧道和糧倉才是最為重要的任務,至於說其他方面的變故,只要沒有牽涉到糧道和糧倉的安全,暫時不予理會。

包括陳新甲本人,都是傾向於這種建議的,畢竟這是慣例。

牛金星和宋獻策兩人早就商議過此事,他們有著不同的意見,這一次兩人不會客氣,一定要將自身的意見建議說出來。

大人,下官和宋大人認為還是要殺出去,剿滅這股流寇。

隨著牛金星開口,中軍帳裡面一下子都安靜下來了,眾人很是奇怪,牛金星和宋獻策怎麼知道這股神秘的隊伍就是流寇,若這股隊伍真的是流寇,那就更加需要護衛糧道和糧倉了。

陳新甲看了看牛金星和宋獻策,慢慢開口了。

牛大人,宋大人,你們怎麼確定這些人是流寇,再說了,斥候發現的不過是小股的部隊,本官要是指揮將士殺出去,萬一這些流寇就是引誘我大軍殺出去,其主力接下來侵襲糧道和糧倉,本官該如何應對。

糧道和糧倉必須保證絕對的安全,自古以來的征戰,大都是大軍保護糧道和糧倉,極少有出擊征伐準備侵襲糧道之軍隊的,牛金星和宋獻策兩人的建議,顯得很是突兀,這也是陳新甲感覺到奇怪的地方。

牛金星看了看陳新甲,再次開口了。

大人,下官和宋大人在流寇之隊伍之中有過經歷,對於流寇的作戰方式還是有一定的瞭解,張獻忠和李自成之間存在矛盾,兩人幾乎是水火不容,如今大軍征伐張獻忠,防禦李自成,這必定讓張獻忠心有疑慮,他不會與朝廷大軍死拼,他需要保全自身的實力。

如此就可以解釋了,為什麼近在咫尺的劉文秀李定國和艾能奇等人率領的大軍,遲遲沒有馳援襄陽府城,張獻忠不願意拿出來全力死拼,他不會允許劉文秀等人的增援。

下官和宋大人之所以判斷出現在糧道周邊的小股部隊是流寇,就是從這個層面分析的,張獻忠不想很快丟失襄陽府城,需要堅持下去,他必定會採取一些措施,可又捨不得投入大量的兵力,派遣少量的流寇侵襲糧道,目的就是攪亂大軍的部署。

張獻忠既然沒有要求劉文秀等人馳援襄陽府城,就絕不會派遣大量的兵力來侵襲糧道和糧倉,下官和宋大人還認為,張獻忠的目的並非是侵襲糧道和糧倉成功,他的目的就是攪亂大軍的部署,影響大軍征伐襄陽府城的決心。

既然張獻忠想著影響我大軍征伐襄陽府城之決心,就一定會派遣小股的精銳部隊侵襲糧道,如此情況之下,一味的固守難以消除威脅,可能造成一定的恐慌,下官和宋大人建議主動出去,打敗這一股侵襲的流寇,徹底保證糧道和糧倉之安全。

。。。

牛金星的分析很有道理,眾人連連點頭。

陳新甲認真思索之後,贊同牛金星和宋獻策的分析,他想到了更遠,既然張獻忠不想與大軍死拼,那麼襄陽府城一旦存在陷落的危險,其一定會迅速撤離,這就保證自身指揮的大軍能夠收復襄陽。

剪除流寇對糧道和糧倉的威脅是很有必要的,這樣能夠穩定軍心,讓孫傳庭集中精力進攻襄陽府城,一味的死守過於的被動,再說流寇的人數不是很多,恐怕沒有能力真正的阻擋糧道和焚燬糧倉。

很短的時間之內,陳新甲就下定了決心。

當然,陳新甲下定決心,是有著其他目的的,而且這樣的目的很快就表現出來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