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一十三章 自負的本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百一十三章 自負的本錢

鄭芝龍自視甚高,雖然崇禎元年就投降了大明朝廷,不過他一直都沒有離開過福建,其大本營和基地全部都在福建,期間被敕封為都督同知的時候,曾經到過京城,也不願意結交什麼朝廷的官員,這一切都是因為鄭芝龍有著非同一般的實力。

海盜出身的鄭芝龍,經歷頗為曲折,長時間過著刀口舔血的日子,內心早就有了不一般的價值觀,不要說大明朝廷的內閣,就算是皇上,在鄭芝龍的內心也沒有太多的地位,一直以來,鄭芝龍都是將自身和家人放在最為重要的位置之上的。

與福建諸多的官員接觸之後,鄭芝龍對讀書人的看法也有些不屑,看看那些死命效忠皇上和朝廷的官員,竟然連家人朋友都不顧及了,還有什麼意思。

因為自身的實力雄厚,家財萬貫,鄭芝龍一般不大關心外界的情況,特別是在北方陷入到大亂的情形之中後,鄭芝龍更是加緊擴充自身的力量,在他看來,不管誰當皇帝,他都要擁有足夠的力量,如此不僅能夠自保,還能夠讓新上任的皇帝不敢小視。

接到了湘王、太子太師、文淵閣大學士、南京兵部尚書鄭勳睿的來信之後,鄭芝龍有些好奇,他對鄭家軍的情況略有耳聞,畢竟朝廷的邸報之中多次提到鄭家軍,甚至直接點明了鄭家軍的強悍,不過鄭芝龍的看法與其他的官員不一樣,他曾經和朝廷大軍多年作戰,深知朝廷之中的某些官員,最擅長的就是誇大作戰的成績,鄭家軍才成立多長的時間,怎麼可能取得那麼多勝利,或許這裡面就有誇大的成分。

鄭芝龍有值得自負的地方,當年做海盜的時候,打的朝廷軍隊根本不敢出海,完全掌控了海上的貿易,歸順朝廷之後,馬上收拾了荷蘭東印度公司,要知道東印度公司的力量也不一般,讓朝廷無可奈何,甚至與其私下裡講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最令鄭芝龍得意的還是打敗了劉香,劉香曾經與鄭芝龍稱兄道弟,同樣是海上力量強悍的海盜,鄭芝龍歸順了朝廷,劉香不服氣,將其勢力拉到廣東,繼續從事海盜的勾當,攪得朝廷不得安寧,鄭芝龍臨危受命,剿滅劉香,僅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徹底摧毀了劉香的力量,迫使劉香引火自焚。

要說鄭芝龍不管是做海盜的時候,還是歸順朝廷之後,所有的戰鬥都是大獲全勝的,甚至在劉香與荷蘭東印度公司聯合起來的時候,也打敗了對手。

所以鄭芝龍對鄭勳睿的來信絲毫不在乎,甚至沒有放在心上。

鄭芝龍身邊亦有謀士,但他甚至沒有將鄭勳睿的來信給謀士看一看。

鄭芝龍身邊的謀士,說起來就是裝扮門面所用的,起不到任何的作用,鄭芝龍真正最為信任的人只有家人,包括他的弟弟

鄭芝龍最大的失誤就是沒有派遣人員去瞭解鄭家軍的情況,也沒有特別關注鄭家軍的動靜,這得源於他的自負,這種自負在很多時間幫助過其作戰取得勝利,讓其能夠在最為關鍵的時刻果斷做出決定,多年過去,依靠這種自負,鄭芝龍獲取到了巨大的利益,可惜這一次的自負,會帶來什麼樣的結局,是鄭芝龍萬萬想不到的。

鄭芝龍平常都是駐紮在泉州,或者是永寧衛和鎮海衛等地方的,他一般不會到福州去,骨子裡面,鄭芝龍根本不放心他人,多年的海盜生涯,已經讓他養成了懷疑的習慣,除開面對家人的時候,他才能夠完全的放鬆,其餘時候都是充滿警惕的。

鄭芝龍最為信任的人,幾乎都是家人,他在家中是老大,下面有三個弟弟,二弟鄭芝虎最受鄭芝龍信任,可惜在崇禎八年剿滅劉香的時候戰死,當時得到訊息的鄭芝龍昏厥了過去,自認為失去了最為有力的助手,這不僅是他個人的損失,也是鄭家的損失。

三弟鄭鴻逵崇禎十三年考中了武舉人,留在了京城出任錦衣衛都指揮使,鄭鴻逵有能力,能文能武,鄭芝龍有什麼事情都會徵詢其意見。

四弟鄭芝豹,國子監太學生,同樣有學識,指揮作戰方面也有一套,且一直都在鄭芝龍的身邊,最得鄭芝龍信任,重大的事情鄭芝龍都與其商議。

鄭芝龍有七個兒子,大兒子鄭森,崇禎十一年考中秀才,頗有學識,且對指揮作戰很有興趣,最為鄭芝龍看重,被視為家族的接班人,鄭森已經二十歲,平日裡也頗有決斷,鄭芝龍很多事情都與其商議,且聽從其提出的意見建議。

次子田川七左衛門,三子鄭渡,四子鄭恩,五子鄭蔭,六子鄭襲,七子鄭世默,年紀都不是很大,次子田川七左衛門在日本長大,後來才跟隨來到福建,其餘幾個兒子基本都是在福建。

有了家人的支援,鄭芝龍對外界就只有那麼在乎了,儘管他的麾下有不少的謀士,可這些謀士根本不能夠進言,所有重大的決定,鄭芝龍都是與家人商議,從來不要謀士參與。

奇怪的是,鄭勳睿寫來的信函,鄭芝龍自始至終都是保密,沒有提及,其實三弟鄭鴻逵也從京城寫來了信函,提醒鄭芝龍注意鄭家軍,畢竟鄭家軍的強悍,鄭鴻逵還是知道一些的,雖說崇禎十三年才到京城去,可聽到的太多了。

鄭芝龍力量的強悍,還在於其用雄厚的財力組建了二十餘萬的大軍,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水師,儘管鄭芝龍的家鄉在南安縣,不過其將府邸建在了晉江的安海鎮,這裡緊靠著大海,是鄭芝龍擁兵自守的軍事據點和海上貿易基地,經過這麼多年的打造,安海鎮已經固若金湯,讓鄭芝龍自豪和放心。

鄭芝龍歸順大明朝廷的恩人是熊文燦,崇禎元年的時候,熊文燦是福建巡撫,採取了招安的方式讓鄭芝龍歸順了朝廷,這也是熊文燦最大的功勞之一,以至於後來得到朝廷的注意,出任了五省總督。

熊文燦已經歸順鄭勳睿,目前出任南京戶部左侍郎,協助徐望華做事情。

其實鄭芝龍只要稍微清醒一些,注意一下周遭的局勢,不顯得那麼的自負,是肯定能夠注意到鄭勳睿和鄭家軍的,也能夠感受到南京的情形不一樣。

鄭芝龍的確是富可敵國,但這種富裕沒有表現在老百姓的身上,福建的老百姓還是比較貧困的,這也難怪,海上貿易被鄭芝龍完全掌控,就算是福建的老百姓想著從海上貿易之中的到好處,也要給鄭芝龍繳納不菲的錢財,除非是那些大商賈,尋常的百姓根本不可能得到任何的好處。

鄭芝龍信奉的都是實用主義的理念,他也會關心晉江的百姓,時常給與周圍百姓很多的好處,但他不會關心整個福建的百姓,在他看來,晉江、南安以及安海鎮才是他需要關注的地方,至於福建的其他地方,那是巡撫衙門以及三司的事情,與他沒有絲毫的關係。

也正是因為之中理念,儘管說鄭芝龍在福建的名氣很大,幾乎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但其力量沒有滲透到福建全省,僅僅是在泉州所屬的晉江和南安等地,換句話說,福建省內發生了什麼事情,鄭芝龍不一定在第一時間之內知曉。

這是鄭芝龍的悲哀,也是鄭芝龍的必然,鄭芝龍海盜出身,既然信奉了實用主義,則是對自身有利的事情就去做,對自身沒有絲毫利益的事情就不會做。

鄭芝龍也有聰明的地方,那就是耗費錢財打通京城的關係,看不看得起京城裡面的官員是一回事情,但是不是打通關係是另外的一回事情,鄭芝龍的實用主義,自然要想到家人,想到家族的壯大,三弟鄭鴻逵以武舉人的身份出任錦衣衛都指揮使,這裡面就有鄭芝龍的功勞,至於說四弟鄭芝豹,已經是國子監的太學生,要不是考慮到京城的局勢太亂,鄭芝龍也會給其在京城謀一個官職。

鄭芝龍的希望還是寄託在幾個兒子的身上,剛剛二十歲的大兒子鄭森已經是秀才,接下來就要參加鄉試,考中舉人之後參加會試,到了那個時候,關係就很重要了,只要打通了京城裡面的關係,鄭森肯定有一個好的前途。

鄭芝龍自身是海盜出身,他迫切的希望後代能夠改變身份,以讀書人的面目出現在朝廷之中,如此家族就能夠長時間的維繫和興旺下去,哪怕他鄭芝龍離去了。

從這個方面來看,鄭芝龍非常的聰明,做什麼事情都想的很遠,都是為了達到特定的目的,包括結交京城裡面的諸多關係。

一般情況下,鄭芝龍都是駐紮在泉州安海鎮的,每月都會回到南安縣去看看,除非有特殊的情況才會離開,或者到泉州府城去,或者到福州府城,再次就是鄭芝龍時常到永寧衛、鎮海衛和平海衛幾個重要的衛所去看看,這些地方都是水師駐紮的地方。

在接到了鄭勳睿的信函之後,鄭芝龍忽然來了興致,他要到福寧州的沿海去看看,在他看來,鄭家軍就算是真的準備進入到福建,也是從福寧州前來的。

鄭芝龍想著去探一探虛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