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懷鬼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懷鬼胎

楊嗣昌接到了王承恩的密信,這個時候,顧君恩尚未抵達真定府城,畢竟顧君恩一路上都想著將訊息洩露出去,以免遭遇到算計。從顧君恩的做法上面,楊嗣昌已經感受到了,李自成與顧君恩在這件事情上面的態度是不一樣的。

得到了皇上的全力支持,楊嗣昌已經下決心將事情做好,那就是將矛盾轉移到鄭勳睿的身上去,也就是所謂的禍水東移,讓鄭家軍與流寇之間展開廝殺,只要能夠達到這樣的目的,就算是答應李自成和顧君恩一些條件,也是無所謂的。

顧君恩快要抵達真定府城的時候,楊嗣昌已經做好一切的準備。

京城的局勢,楊嗣昌不是特別清楚,可也知道一些,以內閣首輔錢士升為代表的東林黨人,拼命的彈劾,以王承恩為代表的司禮監太監,則是完全支援,這種局面讓楊嗣昌徹底無語,想不到支援他的居然是太監,這怕是巨大的諷刺了。

京城的局勢已經不重要,誰支援也無所謂了,楊嗣昌的目的已經很明確,既然開始做一件事情,那就想方設法做好,不要考慮其他的干擾了。

七月初,顧君恩抵達真定府城。

楊嗣昌親自出面與其商談,這在大明朝廷來說還是第一次。

流寇造反十多年了,朝廷耗費了極大的精力去剿滅流寇,儘管沒有一次能夠成功,不過還從來沒有內閣大臣出面與流寇商談,都是流寇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投降朝廷。

楊嗣昌面對面與顧君恩交談,這也說明一個事實,那就是流寇的力量壯大起來了,朝廷的力量弱下去了,否則雙方不可能坐下來交談。

楊嗣昌的內心是很不好受的,他畢竟是內閣次輔,朝廷之中的第二號人物,卻要與李自成的謀士顧君恩面對面商談,怕是今後的歷史也不會有那麼光彩的記載。

商談安排在真定府的官驛舉行。

顧君恩及其麾下的少數人安排在驛站,其餘人則是駐紮在府城之外。

楊嗣昌進入官驛的時候,抬頭看了看天,天色是陰沉沉的,感覺格外的悶熱。

楊嗣昌見過顧君恩的畫像,李自成和顧君恩等人,已經被朝廷列為重犯,若是沒有此番的面對面的商議,兩人就要被朝廷懸賞捉拿了。

見到顧君恩的時候,楊嗣昌還是有些吃驚的。

顧君恩並非是滿臉橫肉,相反看上去文質彬彬的,身體還是算壯實的,其臉上沒有過多的表情,看上去很是沉穩。

“在下顧君恩,見過楊大人。”

顧君恩抱拳行禮,倒是讓楊嗣昌稍稍愣了一下。

“嗯,你有功名在身嗎。”

“在下曾經是童生。”

顧君恩對楊嗣昌有些傲慢的態度不以為意,他這個童生的功名,實在不值一提,要知道人家楊嗣昌是兩榜進士出身,大明的規矩就是如此,只要你是讀書人,見到比自己資格老、學歷高的讀書人,都是需要恭恭敬敬的。

顧君恩跟隨李自成造反這麼多年,按說應該將這些規矩拋之腦後的,可惜李自成的想法出現了變化,顧君恩也要注意為李自成招納人才,也就要重新重視讀書人之間的規矩。

楊嗣昌點點頭,按說依照顧君恩的功名,見到他時需要跪下行禮的,剛才的話語不過是提醒顧君恩,或者是給顧君恩一個下馬威,楊嗣昌可沒有想著讓顧君恩真正的跪下,畢竟人家是代表李自成前來談判的。

簡單寒暄幾句話之後,楊嗣昌首先坐下,顧君恩倒也知道規矩,等到楊嗣昌坐下之後,才跟著落座。

雙方的目的非常明確,商談也就很快步入正題。

顧君恩首先提出來要求,涵蓋了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李自成及其麾下的義軍願意效忠朝廷,接受朝廷的敕封,第二個方面,皇上敕封李自成為大順王,且允許李自成在山西、陝西與河南等地自行任命官吏,第三個方面,朝廷應該撥付義軍一定數量的錢財。

皇上和朝廷答應了這三個方面要求,李自成將率領義軍進攻陝西。

楊嗣昌倒也沉得住氣,說起來這次的商談,楊嗣昌的準備是不充分的,他知道李自成會提出來什麼樣的要求,但還沒有真正想到如何的答覆,畢竟他的目的是讓流寇與鄭家軍捉對廝殺,最終讓兩邊達到兩敗俱傷的後果,那樣對朝廷是最為有利的。

顧君恩提出來了條件,楊嗣昌不可能不表態。

該如何的表態,楊嗣昌需要特別的謹慎,他手中尚無皇上的聖旨,有些態不能表。

什麼也不說肯定不行,人家顧君恩專門到真定府來,就是需要得到承諾的,否則流寇憑什麼去進攻陝西。

顧君恩說完之後,楊嗣昌沒有停頓,很快開口,這一點他很清楚,千萬不能給思索,免得讓對方看出來自身的準備不充分。

楊嗣昌也是老話重提,基本都是信函之中的那些話語,也就是要求李自成首先需要進攻陝西,在進攻陝西取得一定戰鬥成果之後,朝廷自然會兌現承諾,至於說目前的情況之下,什麼都沒有做,就提出來要求,甚至是要錢要糧,這不可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顧君恩做足了準備,在楊嗣昌說完之後,也跟著開口。

其意思是說義軍進攻陝西,需要做很多的準備,再說這進攻陝西並非是義軍的目的,既然義軍需要進入陝西廝殺,按照皇上和朝廷的要求做事情,那麼朝廷就應該有明確的態度,錢糧方面應該要供給,更是可以給義軍一個名分,否則義軍憑什麼進攻陝西。

顧君恩提出來要求的時候,楊嗣昌暗暗的吃驚,其實顧君恩的話語之中已經點明一件事情,那就是流寇一旦進攻陝西,就與朝廷綁在一起了,流寇是按照朝廷的要求去進攻陝西的,必須要得到名分,否則不會無緣無故的進攻陝西,從這個方面來說,皇上給予義軍或者是李自成一定的名分,那也是應該的。

楊嗣昌不得不慎重考慮了,事情沒有他想象的那麼簡單。

兩天之後,第二輪的商談開始。

這期間,楊嗣昌接到了皇上的聖旨,同意楊嗣昌與流寇商談,且可以答應諸多的條件,但務必保證流寇與鄭家軍展開廝殺。

從皇上的聖旨之中,楊嗣昌感受到了皇上對鄭勳睿和鄭家軍的仇視和擔心。

有了皇上的聖旨,楊嗣昌內心安定了很多,他覺得可以稍稍退步,答應顧君恩提出來的一些條件,目的就是讓流寇儘快的進攻陝西。

這一次的商談,首先開口的是楊嗣昌。

楊嗣昌同意給予李自成一定的名分,可以敕封為都督同治,率領其麾下的軍士進攻陝西,至於錢糧方面,朝廷暫時不會提供,必須等到李自成進攻陝西之後,朝廷才會酌情考慮提供,至於敕封為大順王以及統轄陝西、山西與河南等地之事情,此次暫時不討論,同樣需要等到李自成進攻陝西且取得勝利之後。

顧君恩對楊嗣昌的表態異常吃驚。

顧君恩前來商談,根本不想得到任何的結局,一路上他從朝廷各級官吏的眼神和話語之中就察覺到了,要求義軍進攻陝西只是楊嗣昌的意思,大明各級官吏根本不知道,這也說明楊嗣昌就是想著利用義軍,第一次與楊嗣昌交談,楊嗣昌沒有做出任何的表態,也就說明了他的猜想,如此情況之下,商談已經沒有必要。

不過顧君恩也不能給輕易下結論,畢竟李自成還在眼巴巴等候訊息。

僅僅過去兩天時間,楊嗣昌就明確表態,皇上將下旨任命李自成為都督同知,但義軍必須要開始進攻陝西。

都督同知是正二品的武官,皇上願意下旨,按說顧君恩無法提出其他的要求了。

有些惱火的顧君恩,拿出來耍無賴的態度了,在朝廷提供錢糧方面,以及義軍自行治理陝西、山西與河南等地的事情上面,開始提出來這樣那樣的要求,慎重要求皇上就這些事情也要有旨意。

這一次,顧君恩小看了楊嗣昌。

楊嗣昌的態度變得強硬,他明確的告訴顧君恩,皇上和朝廷就是這個態度,若是顧君恩覺得不滿足,可以不答應,他將專門派遣使者趕赴山西太原府城,專門與李自成商談,看看李自成是不是同意,真的不同意,此次的商談就結束了。

之後楊嗣昌還透露出來一層意思,那就是李自成若是不願意進攻陝西,則駐紮在陝西的鄭家軍,也會有主動出擊的可能性。

這讓顧君恩心寒,他不懼怕楊嗣昌,慎重不懼怕皇上,但他不得不在乎李自成的態度,更不能給讓李自成知道他不願意商談成功的態度,這樣會導致李自成對他的不信任。

隨著義軍實力的逐漸壯大,李自成也開始出現諸多的變化,有些變化在顧君恩看來,絕非是什麼好事情。

而楊嗣昌說到的鄭家軍進攻義軍,這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鄭家軍還是屬於大明朝廷的,當初鄭家軍能夠出奇兵剿滅張獻忠,現在就有可能再次出兵攻打義軍。

幾番權衡之後,顧君恩只得答應了楊嗣昌提出來的大致要求。

細節方面,義軍和朝廷兩方的代表商談了一天的時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