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一十一章 悲哀的撤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百一十一章 悲哀的撤離

戌時三刻,天終於黑盡。

譚泰等候的機會到來了,一整天的廝殺,帶給他的是噩夢,傳令兵不斷前來稟報戰況,都是傷亡慘重,每一處都是需要馳援的,譚泰不敢將所有的兵力都派遣出去,那樣他就真的無法收拾局面了,不過一整天的戰鬥過去,軍營之中剩下的軍士已經不足一萬五千人,本來想著儲存更多實力的譚泰,無奈派出了近兩萬的軍士,因為鄭家軍的進攻太過於的猛烈,若是不拼死的抵抗,軍營都有可能保不住。

好在西門尚在控制之中。

撤退的命令迅速下達了,繼續糾纏於巷戰之中,八旗軍根本無法抵禦,更是不能夠忍受的,好幾次譚泰都想著衝出去廝殺,被身邊的謀士勸住,他是大軍的主帥,不能夠出現任何的問題,否則大軍就真的要全部散掉了。

這一次譚泰聽從了身邊謀士的建議,從西門撤離的時候,關注外面的動靜。

在譚泰看來,鄭家軍的火炮的確是厲害,可火炮晚上是沒有辦法發射的,這是規矩,畢竟夜晚視線不明,什麼都看不見,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若是鄭家軍在西門之外設立了埋伏,那麼撤離的大軍是無法抵禦的,畢竟撤離的戰鬥可不比進攻的戰鬥。

譚泰離開了府邸,朝著西門的方向轉移。

城內的戰鬥還在繼續,到處都是清脆的槍聲,熊熊的火光將城內到處都照的亮堂堂的,譚泰無心看城內的戰鬥情形,他的心在滴血,八旗軍傷亡究竟如何,撤退命令下達之後,究竟有多少人能夠撤離,目前來說還是未知數。

駐守西門的八旗軍軍士早就偵查了西門外面的情形了,的確沒有發現鄭家軍。

這本應該是非常奇怪的情形,但是在譚泰看來沒有什麼奇怪的,他認為鄭家軍已經將所有兵力投入到進攻之中,鄭家軍的目的就是佔領錦州,故而沒有多餘的兵力在外面佈置,身邊的謀士提出來異議的時候,譚泰根本沒有聽進去。

連續派出的三路人馬,順利的從西門撤離了,儘管每一路的人馬只有兩百人左右。

這些人是用來試探西門外面情形的,看看是不是有鄭家軍的埋伏,迄今為止一切都順利。

得到傳令兵稟報的訊息之後,譚泰的臉色總算是稍稍舒緩了一些。

剛剛來到遼東,就遭遇如此的慘敗,猝不及防,這讓譚泰異常的憋氣,也就是一年多之前,也是在遼東,譚泰可是率領軍士奮勇廝殺,獲得了好多次重大的勝利。

大軍準備從西門撤離了,撤離的時間為戌時一刻。

撤離的命令已經下達,可是沒有多少的軍士朝著西門的方向聚集,這讓譚泰剛剛放下的心再次提起來了,在城內各處鏖戰的八旗軍軍士可是有兩萬人啊,這麼多的軍士,難道都被鄭家軍剿滅了,不過一天左右的時間,這怎麼可能,難道鄭家軍如此的厲害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譚泰不敢多想了,撤退的時間已經到了,容不得他多想。

大規模的撤離開始了,一萬多八旗軍軍士從西門有序的離開,朝著松山城堡的方向而去,在錦州和松山之間,還有三千八旗軍軍士駐紮。

譚泰在隊伍的中間,最為精銳的滿八旗也在他的四周,跟隨撤離。

一整天的戰鬥過去,鄭錦宏終於得到了斥候的稟報,有跡象表明,八旗軍準備從錦州的西門大規模撤離了。

夜間開炮轟炸,難度的確是很大的,不過這不是主要的問題,淮安火器局的諸位專家,早就發明出來校正火炮射擊的瞄準儀,依靠這個東西,火炮可以固定轟炸的方向,再說火炮準備轟炸的地方,是八旗軍撤離的必經之地,也是一大片的開闊地帶。

王小二曾經建議,調遣五千將士對撤離的八旗軍進行追殺,鄭錦宏否定了這個建議。

鄭錦宏早就說過了,拿下錦州城池的戰鬥,不過是序曲,更加慘烈的戰鬥尚在後面。

皇上率領的中軍,出發不過兩天的時間,中軍攜帶了大量的火炮,行軍速度不可能很快,況且從山海關到寧遠,中間還有前屯和高臺堡等城堡,八旗軍若是在這些城堡之中安插了軍士抵禦,中軍還是需要耗費時間剿滅這些八旗軍的。

山海關距離寧遠有兩百多裡地,按照中軍的行軍速度,至少需要四天到五天左右的時間,加上在前屯和高臺堡等地耽誤的時間,中軍十日之內能夠抵達寧遠,就算是非常順利了。今日才七月二十二日,中軍出發不過兩天的時間,接下來還有接近八天左右的時間,前軍要遭受到無數的進攻,那個時候的戰鬥才是第一階段作戰的核心。

攻打錦州城池是遼東戰役的第一戰,必須要獲得完勝,目前這個任務基本算是完成。

第一戰不要過多的損耗實力,免得後面的戰鬥難以抵禦。

所以鄭錦宏果斷的決定,用火炮對付從西門撤離的八旗軍。

斥候源源不斷前來稟報訊息。

其實這個時候,鄭錦宏距離西門不足五里地,天已經完全黑下來,他不可能透過望遠鏡清楚的知曉西門的情形,此刻他也不能夠冒進,免得自身出現危險,還要驚動撤離的八旗軍。

兩小股的八旗軍從西門撤離,這明顯就是試探。

鄭錦宏不動聲色,王小二卻有些忍不住了,他認為八旗軍若是總採取這種小規模撤離的方式,那戰鬥豈不是無法進行了。

鄭錦宏也有些猶豫,可他稍稍思考之後,認為八旗軍不可能總是採取這種方式撤離,時間上面不允許,等到天亮之後,八旗軍所有的行動都會暴露出來。

跟隨在譚泰身邊的是汗八旗正白旗旗主石廷柱和鑲白旗旗主巴顏。

兩人都沒有親自參與到巷戰的廝殺之中,一直都在譚泰的身邊。

譚泰抵達錦州城池之前,負責指揮作戰的是石廷柱。

錦州城內的滿八旗和蒙八旗的軍士不是很多,合起來也就是五千人左右,絕大部分滿八旗和蒙八旗的軍士了,都是駐紮在寧遠城池的,有阿巴泰直接統領。

譚泰抵達錦州,也有效的整合了駐守錦州的八旗軍,要知道石廷柱雖然是汗八旗正白旗旗主,可是沒有資格指揮滿八旗和蒙八旗的軍士。

滿八旗的指揮系統很是有意思,各旗都只服從旗主的指揮,不會聽從其他旗主的調遣,只是在松山之戰後,皇太極才痛下決心改變這種局面,後來的山海關之戰後,滿人旗主也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集體同意了皇太極的決定,可即便是如此,滿八旗各旗之間的指揮還是很不容易協調的。

一萬多的軍士基本撤離了西門。

譚泰在離開錦州城池的時候,下達了命令,留下一千軍士駐守西門,務必等到大軍安全撤離之後,才能夠離開,同時這一千軍士也要接應陸續從城內撤離的軍士。

安排佈置完畢一切,譚泰才放心的朝著松山的方向撤離。

隆隆的炮聲響起,眼看前前方諸多的軍士在炮火之中倒下的時候,譚泰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明明天已經黑了,火炮怎麼發射,難不成這些炮彈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

慘叫聲和馬嘶聲被隆隆的炮聲掩蓋,撤離的八旗軍軍士已經四散開始逃離炮火的轟炸。

可是四周都是黑漆漆的,找不到方向的八旗軍軍士,根本無法徹底的散開,他們唯一能夠作出來的選擇,就是躲避炮火的轟炸。

遺憾的是炮火過於的密集了。

譚泰同樣不能夠倖免,幾發炮彈在他身邊不遠處爆炸,好些戰馬被震得無法穩住身形,開始了四散的狂奔,炮彈爆炸的衝擊波震得譚泰雙眼發黑。

炮彈的衝擊,讓譚泰徹底清醒下來,他非常清楚,到了這個時候,必須加快撤離的速度,能夠撤出去多少就是多少,若是想著繼續穩住撤離的大軍,那是找死的行為,那樣做只會讓傷亡愈發的增加。

譚泰躍馬朝著前方開始衝擊,他身邊的親兵將其簇擁在中間,石廷柱和巴顏也開始拼命的朝著前方衝鋒,這個時候就看誰的運氣好了。

譚泰的親兵此刻展現出來鐵血和殘酷的一面,前方凡是阻擋譚泰撤離的軍士,全部被他們無情的敢開或者是直接斬殺,衝鋒的譚泰彷彿沒有看見這一幕。

缺乏了有序的指揮,撤離的大軍瞬間就亂了,一窩蜂的朝著前方拼命跑。

更多的炮彈呼嘯而至,在密集的人群之中爆炸,更大的傷亡開始出現。

譚泰急的心裡滴血,臉色都扭曲了,可是他不敢停下來,只能夠冒著炮火往前衝,若是這個時候停下來,後果不堪設想。。。

譚泰終於撤離到炮火轟炸的範圍之外了。

看著身邊歪歪扭扭的軍士,看著前方依舊在轟炸的炮火,譚泰的臉上已經沒有了任何的表情,他不知道三萬五千人能夠撤離出來多少,不知道傷亡會有多大,這場猝不及防的慘敗,好像是一個夢幻。

在親兵的催促之下,譚泰終於朝著塔山的方向撤離了,他身邊已經沒有了謀士,想必那些謀士沒有能夠躲避此番的轟炸,石廷柱和巴顏倒是跟上來了,兩人的運氣還不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