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三十三章 封鎖為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百三十三章 封鎖為主

朝廷完全收復遼河以西所有地方,剿滅八旗軍十餘萬人,這件事情在京城引發了巨大的轟動,長久以來,北直隸的士大夫、商賈和百姓,談及八旗軍都是色變的,在他們的心目之中,八旗軍就是惡魔的象徵,想不到朝廷僅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完全收復了被八旗軍佔領了十多年的廣寧和西平堡等城池,打的八旗軍丟盔棄甲,這讓諸多百姓的信心大增,認為朝廷大軍徹底剿滅後金、收復瀋陽等地也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後金在北直隸一帶犯下的罪行太多了,崇禎年間八旗軍屢次進入到北直隸,燒殺劫掠,當時的朝廷大軍對此無可奈何,根本不敢和八旗軍正面作戰,上下都患有恐金症,不僅僅如此,朝廷大軍奉命剿滅入侵的八旗軍,對八旗軍無可奈何,對百姓卻是一點都不客氣,有時候鎮壓和劫掠百姓的做法,甚至超過了八旗軍。

鄭家軍的軍紀軍規完全不一樣,他們進駐北直隸之後,秋毫無犯,心有餘悸的百姓對此剛開始是不大相信的,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發現鄭家軍將士真的是不騷擾百姓的,紀律相當的嚴明,而且北直隸各地因為遭遇到太多的災荒,人口銳減,鄭家軍將士還奉命幫助百姓種植耕地,秋收的時候也同樣是幫忙收割,但從不要求絲毫的報酬。

老百姓的想法非常的淳樸,只要能夠有飯吃、有衣穿,能夠過上穩定的生活就可以了,可惜這麼多年過去,他們的願望一直都是無法實現的,自從鄭家軍進入到北直隸,皇上登基之後,情況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地方上穩定,官府關心百姓疾苦,軍隊保護百姓的安全,這樣的日子,是老百姓夢寐以求的。

讀書人和士大夫的變化也非常明顯,皇上登基之後,他們感受到明顯的變化,儘管說他們的利益遭受到明顯的損害,譬如說官紳一體納糧,譬如說明確限制租賃土地的租子等等,不過經歷了十餘年提心吊膽的生活,能夠徹底穩定下來,絕大部分的士大夫和讀書人也是無話可說的,大明各地逐漸穩定下來,老百姓的生活也安定了,這也讓士大夫和讀書人感受到了皇上的能力。

商賈是更不用說的,大明朝廷徹底放開了商貿交易,幾乎沒有了任何的限制,且商賈能夠賺錢,最為主要的還是老百姓能夠有能力購買貨物,隨著地方上的穩定,老百姓逐漸能夠購買一些貨物了,這也讓商賈能夠真正賺錢,當然,商賈主要還是面對官府的,畢竟消費的主體依舊是官府和軍隊。

正是因為大明各地的穩定,讓皇上的威望達到了無以復加的高度。

一些士大夫和讀書人,認為朝廷需要徹底剿滅後金韃子,收復瀋陽等地,建立大明王朝最大的輝煌,包括朝中的部分官吏也是這樣的認識。

紫禁城,乾清宮。

內閣首輔徐望華正在稟報朝中的諸多事宜。

御案上面放著調查署送來的情報,主要還是有關瀋陽方面的情報。

自縊身亡的洪承疇,臨死之前的書信,的確起到了作用,調查署秘密派遣到瀋陽的人,聯絡到了洪承疇舉薦的人員,這些人員全部都是漢人,一部分還在大清國的朝廷之中為官,他們不遺餘力的為大明朝廷提供情報,瀋陽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他們悉數都是仔細稟報的,這就讓調查署能夠時時刻刻都收集到有用的情報。

大清國的郡王阿達禮、貝勒碩託遭遇懲戒的事情,鄭勳睿已經從調查署獲取到了情報,此事內閣也知曉了,內閣部分人認為大清國已經陷入到不穩定的態勢之中,此時大明朝廷不僅僅是要封鎖遼東,禁止與後金的互市,同時要派遣駐紮在遼東的將士,朝著遼河開進,讓皇太極和八旗軍時刻都處於焦慮之中。

京城的民意也是如此,士大夫、讀書人和老百姓,都希望朝廷能夠出兵,最好是能夠一鼓作氣拿下瀋陽,徹底剿滅八旗軍。

今日的商議,主要就是討論此事。

徐望華稟報完畢之後,鄭勳睿緩緩開口。

“因為議和的事宜,大清國的滿人權貴不滿意了,不過他們的怒氣不可能朝著皇太極發洩,也無法直接對準禮親王代善,故而就只能夠對準漢人了,朕歷來看不起滿人的這些做法,此事也給諸位一個提醒,我大漢民族只有懷柔天下、兼濟天下,才能夠真正的統領天下,若是唯我獨尊,同樣會引發諸多的麻煩。”

“話題說遠了,今日主要是商議如何對付大清國的事宜。”

鄭勳睿一口一個大清國,這要是放在以往,內閣肯定是不同意的,不過現如今眾人都無所謂了,自身強大之後,心胸也能夠開闊很多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民意不可違,北直隸的老百姓深受後金韃子的肆掠,恨透了他們,朝廷大軍在遼東獲得了勝利,老百姓比朝中的文武大臣還要高興,他們希望朝廷大軍趁勝追擊,徹底剿滅八旗軍,滅掉大清國,老百姓有這樣的想法和意願,這是好事情。”

“不過諸位身處的高度不一樣了,若是也有著百姓那樣的想法,朕就要批評了,對付大清國的辦法和策略,朝廷早就確定下來了,不會動搖。”

“有人認為,朝廷大軍此刻應該朝著遼河前進,壓迫八旗軍,讓皇太極坐臥不安。”

“表面上看起來,這個建議是很不錯的,雙管齊下,一方面禁絕與大清國的互市,一方面用軍隊壓迫他們,效果一定是很不錯的。”

“不過朕可不是這樣看的,不要小看了皇太極,更不要小看了滿人的鬥志,短短幾十年的時間,滿人就從黑山白水之間崛起,建立了大清國,他們驍勇善戰,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而且他們有著不一般的韌性,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之下,開創出來了一片天地。”

“如此情況之下,朝廷大軍朝著遼河的方向開進,勢必讓皇太極破釜沉舟,也可能讓滿人空前的團結起來,想方設法的擺脫困境,到了那個時候,朝廷想著讓大清國內亂,那就是異想天開的事情了。”

“所以朝廷還是採取封鎖為主的辦法,大軍暫時不要朝著遼河的方向開進,守住寧遠和西平堡等城池足矣,不要讓八旗軍感受到太大的壓力,這樣的情況之下,滿人內部的矛盾才有可能充分的暴露出來。”

“大清國失去了遼河以西所有的地方,他們所佔據的地方,大都處於貧寒之地,糧食產量不足,自身更是沒有什麼產出,以前大清國能夠維繫,主要還是依靠四處的劫掠,現如今他們沒有這樣的膽量,甚至不敢渡過遼河。”

“如此情況之下,朝廷需要做好的事情,就是徹底封鎖大清國,朕料定,最多一年的時間,大清國將難以為繼,沒有了糧食,不管八旗軍多麼的驍勇,都是無力施展的,若是走投無路的八旗軍,想著渡過遼河劫掠,來多少朝廷大軍剿滅多少。”

“溫水煮青蛙的事宜,朕已經說過了,現如今朝廷對待大清國,就是這個辦法,讓他們不知不覺的衰落下去,機會一旦成熟,朝廷大軍則傾力進攻,一鼓作氣剿滅八旗軍,滅掉大清國。”

“朝廷大軍招募已經進入尾聲,招募軍士的訓練務必抓緊,朕以為,朝廷大軍保持四十萬人的規模足矣,除非是遇到特殊情況,否則不要擴充軍隊人數,朝廷的負擔已經很重,若是軍隊人數過多,朝廷怕是難以承擔。”

“海外貿易和商貿事宜,是下一階段朝廷最為重要的事宜,必須要抓緊,不能夠有絲毫的放鬆,這關乎到朝廷的賦稅,今年以及明年,工部要完成大運河整治事宜,各地的官府要開始道路溝渠等的整修事宜。”

。。。

牽涉到關鍵的事情,鄭勳睿幾乎都是一錘定音,他需要樹立起來這樣的形象,他需要鞏固皇權,集權和強權是如今最為重要的事情之一。

乾清宮的商議,與之前已經有了一些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皇太極鄭瀚宇也參與其中了,儘管說鄭瀚宇虛歲不過十四歲,可已經沒有誰將其看作是小孩子。

讓鄭勳睿略微不滿意的地方,就是鄭瀚宇一直都是生活在富貴之中,沒有遭受什麼坎坷,所以他需要言傳身教,讓鄭瀚宇看清楚如何的處理朝政,如何的抓住重點,將來鄭瀚宇繼位之後,才能夠很好的署理朝政。

這關乎到大明王朝是不是能夠真正的興旺下去,這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幾千年來的歷史,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一個王朝的興盛持續的時間很短,可衰落下去倒是很快的事情,幾百年之後的事情,鄭勳睿想不到那麼多,也管不了那麼多,不過他可以努力,不僅僅是從制度上面努力,更是要從繼承人的方面努力,再好的制度,也是需要人去執行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