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明末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七十一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百七十一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

明軍開始大規模的集結,準備剿滅大清國的訊息,很快就傳到瀋陽了,這一次大明朝廷沒有隱瞞任何的訊息,而且連大明皇上鄭勳睿御駕親征的訊息都傳來了。

大清國終於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了。

皇太極迅速打起了精神,他知道這一天遲早都是要來的,作為一輩子都參與戰鬥廝殺、經歷過無數生死的皇太極來說,征伐廝殺不算是什麼大事情,他雖然已經是五十多歲的年紀,可一樣還是可以上戰場廝殺的,滿人骨子裡流淌的就是滾燙的好鬥的血液,以前是在大山之中與野獸搏鬥,現在是和對手廝殺。

皇太極有著十足的信心,他甚至期盼這樣一場決定生死的廝殺早日到來,如此就能夠讓所有的滿人權貴團結到一起,爆發出來最大的能量,與明軍廝殺,說不定這樣一場生死攸關的廝殺,能夠讓大清國走出低谷,再創輝煌。

大清國已經處於內外交困的局面,難以繼續維持了,滿人權貴之間貌合神離,漢人已經完全處於敵對的狀態,絕大部分的蒙古人也選擇離開,至於說那些朝鮮人,關鍵時刻根本是靠不住的,若是這樣的情形持續兩年到三年的時間,大清國將難以為繼,到了那樣的境地,皇太極也是有心無力了。

可是實際情況遠沒有皇太極想的那麼順利。

得知明軍即將渡過遼河展開大規模進攻的訊息,滿人權貴中間竟然出現了不同的意見,最為主要的意見,就是大清國的都城搬遷到鐵嶺或者開原一帶,甚至是過了鎮北關,回到以前生活居住的白山黑水之間去。

支援與明軍在瀋陽周邊作戰的滿人權貴,少的可憐,除開親王之中的濟爾哈朗和豪格支援,其餘的幾乎都是主動撤離的想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皇太極不能夠容忍這樣的情況出現,他召集了所有的滿人權貴,在大政殿專門商議此事,想不到武英郡王阿濟格首先站出來反對,認為目前的情況之下,大清國避開明軍的鋒芒,暫都城暫時搬遷到開原一帶去,是最好的選擇,北方已經進入到冬季,開原一帶氣候嚴寒,明軍是難以適應的,而八旗軍則不存在這樣的困難,若是明軍朝著開原的方向追擊,則八旗軍可以利用自身熟悉環境和氣候的優勢,狠狠的打擊明軍。

多爾袞和代善等人,悉數都是支援阿濟格的意見。

濟爾哈朗與豪格提出來在遼河以東迎戰明軍,決不能夠退縮,瀋陽是大清國的都城,拼死都要護衛,不能夠輕易的放棄,一旦大清國放棄瀋陽這個都城,那麼人心將徹底散了,到時候八旗軍根本無法與明軍作戰,就算是退卻到開原,甚至退卻到鎮北關以北,都沒有什麼實質性的作用了。

可惜濟爾哈朗與豪格的意見,沒有得到多少的呼應。

皇太極大發雷霆,嚴厲訓斥阿濟格,順帶也說了代善與多爾袞。

可是大部分的滿人權貴,還是支援都城搬遷的建議。

怒火攻心的皇太極,再一次的暈倒了,還是濟爾哈朗等人趕忙命令太醫急救,皇太極才悠悠的醒過來。

醒過來的皇太極,不願意離開大政殿,他必須要安排部署完畢。

皇太極不是不能夠遭受打擊,他也下定決心,與明軍決一死戰,既然大明皇上鄭勳睿御駕親征,他倒是想著會會這個對手,看看這個年輕的對手究竟如何的神奇,究竟長得是什麼樣子,可他的雄心壯志,得不到滿人權貴的呼應。

皇太極很清楚,這是他影響力急劇衰落的最好標誌,諸多的滿人權貴已經不相信他了,認為他不能夠擔當起來抵禦明軍的重任,認為八旗軍根本不能夠抵禦明軍。

這才是最為悲哀和最為致命的事宜。

皇太極登基稱帝十年了,大清國也走過了十個年頭,皇太極的聲望,曾經在大清國成立的時候,達到了頂點,他讓草原部落臣服,他親率大軍,數次打敗明軍,佔領了遼東幾乎所有的地方,他甚至親率八旗軍進入關內,打的明軍丟盔棄甲。

可這一切都過去了,如今的八旗軍,殘缺不全,數次敗給明軍,遼東之戰和豐鎮之戰的失敗,已經將八旗軍的雄心打滅了大半,也讓滿人權貴不相信他這個皇上了。

到了這個時候,皇太極才真正明白了大明皇上鄭勳睿的厲害。

鄭勳睿登基四個年頭、三年多時間了,按說早就應該對大清國展開大規模的進攻了,可人家偏偏是按兵不動,先後採取了穩固和收復遼東諸多地方,封鎖遼東和遼南,禁止互市的策略,這些策略對於大清國來說抓住了關鍵去,都是致命的,之後皇太極想著從大同方向取得突破,打破目前的窘境,卻不料其想法被鄭勳睿識破,導致了豐鎮之敗,豫親王多鐸也喪命,大清國承受了更加沉重的打擊。

皇太極一直都有些不明白,為什麼鄭勳睿不及早的命令大軍進攻大清國,現在算是明白了,鄭勳睿等待的是最好的時機,希望以最小的損失換取最大的勝利。

鄭勳睿甚至希望不付出任何的代價,輕而易舉就滅掉大清國。

這就是睿智,皇太極自愧不如的睿智。

皇太極奮鬥了幾十年,很小的時候就跟隨父皇努爾哈赤的身邊征伐,依靠自身的睿智和能力脫穎而出,在主政後金的時候,也是透過無數的博弈,最終打敗所有對手,親手建立大清國,登上了巔峰。

可惜出現了一個鄭勳睿,出現了鄭勳睿親手建立的鄭家軍。

皇太極的噩夢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經過這麼多年的博弈,皇太極終於承認了,他的確鬥不過鄭勳睿,不管是權謀方面,還是戰鬥廝殺方面。

大政殿的商議,沒有能夠取得任何的共識,皇太極終於在盛怒之下拍板,下達了旨意,八旗軍必須從遼河以東就開始抵禦明軍,不管遭遇多大的困難,也要護衛瀋陽,瀋陽是大清國的都城,也是大清國存在的象徵,決不輕易丟棄。

皇太極的這番話,還是顯露出來軟弱,他沒有說誓死護衛瀋陽,而是說盡力護衛,迫不得已的情況之下,還是要放棄瀋陽的。

以往的皇太極,是絕不會說出來這番話語的。

接下來皇太極不再徵詢任何人的意見,馬上開始了安排部署。

鄭親王濟爾哈朗與睿親王多爾袞,以及武英郡王阿濟格,率領滿八旗之中的正白旗、鑲藍旗以及鑲紅旗軍士,守衛遼河以東,重點負責瀋陽的安全,禮親王代善和肅親王豪格,率領滿八旗之中的正藍旗、鑲白旗和正紅旗的軍士,守衛遼南的蓋州、耀州和海州等地,重點護衛遼陽等地的安全,皇太極則率領滿八旗之中的正黃旗和鑲黃旗,負責駐守瀋陽。

其餘的蒙八旗和漢八旗,進行適當的搭配,分別駐守遼河以東以及遼南。

皇太極的這個安排部署,已經是決戰的架勢了,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全部參與到戰鬥廝殺之中,所有的親王全部參與戰鬥,就連年紀超過六十歲的大清國第一親王代善也不例外,這可謂是舉大清國之力與明軍拼死搏殺。

名義上大清國還有二十餘萬的大軍,其中滿八旗九萬餘人,這是大清國的根本,也是最為精銳的大軍,漢八旗八萬餘人,蒙八旗兩萬餘人。

除開滿八旗可以完全依靠,其餘的漢八旗和蒙八旗,恐怕不能夠做太多的指望,特別是八萬餘人的漢八旗,士氣低落到了極點。

不過局勢已經到了這個份上,皇太極也要豁出去了。

安排部署完畢,皇太極留下了代善、濟爾哈朗、多爾袞和阿濟格等滿八旗的旗主。

皇太極知道,自己的安排部署是不是能夠落實,重點還是在這些旗主的身上,儘管說皇太極已經想方設法的整頓滿八旗,但滿八旗軍士眼裡只有旗主、沒有皇上的情形還是不同程度的存在,若是不能夠讓這些旗主下定決心,那麼這場戰鬥是無法打下去的。

讓皇太極想不到的情形再次的出現,儘管皇太極已經做出了安排部署,可是阿濟格還是提出了遷都的事宜,理由還是避開明軍的鋒芒,阿濟格認為八旗軍在遼河以東與明軍作戰是不明智的,若是遼河以東作戰失敗,則瀋陽將處於無法護衛的境況之下,而且八旗軍的部署分散,讓明軍可以各個擊破。

代善和多爾袞依舊支援阿濟格的意見。

皇太極氣的眩暈,臉上已經露出鐵青色。

強忍著怒氣之後,皇太極簡單說了幾句話,那就是必須按照剛剛的部署實施。

皇太極轉身離開大政殿的時候,代善、多爾袞和阿濟格等人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濟爾哈朗與豪格表露出來的則是憤怒。

大清國的矛盾終於在關鍵時刻爆發出來了,這是非常致命的事情,畢竟大清國已經處於巨大的危險之中,此時需要的就是團結一致,努力對外,至於說內部的矛盾,可以在危機度過之後慢慢解決。

可惜皇太極已經難以做到這一點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