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清穿]在太子和四爺都重生了的清宮當團寵最新章節列表 > 164、第164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64、第164章

*

胤俄快步跟上, 說完之後止不住的感嘆,九哥前些天還在看聊齋,轉眼的功夫那些狐鬼故事的創作者就到了跟前, 誰見了不說句有緣。

“二哥是不是說過,書院現在很缺教書先生?”胤祈眼睛一亮,壓低了聲音繼續說, “尤其是那種, 在科舉一道上沒什麼天賦又的確有真本事的教書先生,你們覺得他合適嗎?”

雖然這麼說對柳泉居士不太友好,但是他真的感覺很合適。

那人十九歲考中童生有資格參加科考, 之後不是名落孫山就是犯規被黜落,如果沒有意外發生,他大概要等到康熙五十年的時候才能考上貢生,掰掰手指頭算算, 那時候他都七十多了。

貢生之後還有舉人,舉人之後還有進士, 考中貢生花了五十年, 考舉人豈不是要花更多時間,這個小世界不帶神話元素,他沒有下一個五十年可以奮鬥了。

科舉本來就不是適合所有人的路, 《聊齋志異》寫的那麼好足以證明他的水平,可他就是考不上貢生, 別人能怎麼辦?

胤俄平日裡喜歡看話本, 雖然他最喜歡的是大將軍開疆拓土立不世之功的型別, 但是對市面上流行的其他類話本也很瞭解,尤其是大火的文人,連人家在什麼地方謀差事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有些稿子寫出來後書迷聞風就去人家家裡抄, 根本等不及書坊印刷,不過這種上門抄稿子的一般都是同縣同鄉人,再遠就不行了,這年頭雖然有平坦的大道,但是出遠門並不算容易。

讀書人進京趕考跑個幾千裡不是問題,要是為了抄個話本故事就跑到幾千裡外,原因暴露之後怕不是要被家裡人打死。

蒲松齡之前給人當教書先生,教書的時候寫了聊齋,因為他是刑部侍郎的侄女的舅舅,這關系也夠複雜,反正就是,倆人經常有書信往來,所以京城才會有那麼多聊齋的書迷。

有個寫書的親戚就是好,不用千里迢迢去人家家裡抄書人家就會把書稿寄過來。

“我記得蒲松齡去年去青州考試,又因為犯規被黜落,這是他第幾次犯規了?”胤禟抱著手臂問了一句,他沒考過科舉,真的不明白為什麼有人可以接連幾次栽在同一個坑裡。

胤俄搖搖頭,“不知道,不過九哥說的不錯,他的確可以留下來教書,科舉考成什麼樣兒不重要,能教出來幾個能寫話本故事的學生就行。”

“誰家先生會教學生這個,名聲不想要了嗎?”胤禟給了他一個腦瓜崩,讓他帶著胤祈在院子裡轉轉,自己去安排邀請鄰居來做客,或者他們去拜訪鄰居。

喬遷新居,怎麼能不和鄰居打招呼。

“行吧行吧,你去忙。”胤俄捂著腦袋嘟囔著,等暴力十哥走遠然後開始吐槽,“等著吧,他肯定用銀子砸人,講起大道理比誰都厲害,其實自己辦事兒的時候特別粗暴,九哥你可千萬別被他騙了。”

十哥太暴力了,動不動就敲他腦袋,他本來很聰明的腦袋瓜都被敲笨了,九哥千萬不要和他學。

“能用銀子砸人也是本事,別人想砸還沒錢呢。”胤祈嘆了口氣,發現哥哥弟弟都比他有錢,如果在宮裡他還能和年紀小的弟弟比,現在可好,只能老老實實當倒數第一。

胤俄笑的露出小虎牙,大手一揮豪情萬丈,“九哥想砸也可以砸,弟弟的錢就是九哥的錢,隨便花。”

“得了吧,哪有哥哥花弟弟的錢的,我又不缺錢。”胤祈心裡十分感動,然後拒絕了他,“不說了,我們去房間裡看看,如果住的舒服就不上山了。”

山頂冷颼颼的,上山下山都費勁,偶爾去玩還可以,長住實在受不了,要麼說僧人都要苦修,條件艱苦成這樣可不就是苦修嗎。

至於二哥和四哥,反正他們不介意上山下山的麻煩,四哥對佛門還有很多研究,那就留他們在菩薩頂接受佛光的洗禮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菩薩頂畢竟是個寺廟,裡面有和尚也有喇嘛,平時吃東西忌諱還挺多,雖然那些忌諱管不著他們,但是他們也不好光明正大的在和尚面前啃雞腿,吃個肉乾都要偷偷摸摸的日子他真的不想繼續了。

九阿哥不想茹素當和尚,對新房子怎麼看怎麼滿意,把各個房間都看過來一遍,然後捏捏餓癟了的肚子問道,“咱們家廚子到位了嗎,我想吃餃子。”

大冷天的正適合吃熱騰騰的餃子,填飽肚子再去熟悉熟悉新房間,把今天記在小本本上的東西整理出來,一覺睡醒又是精神滿滿的幹活人。

“沒問題,馬上讓廚子做,可惜現在不是夏天,不然外面好吃的更多。”胤俄摸摸嘴角,想起小時候那趟五臺山之旅,滿腦子只有街上的好吃的好玩兒的,其他的全都要排在後面。

不過冬天也不錯,菌子湯很好喝,吃完餃子再來碗湯,簡直快樂似神仙。

三個小的在山下瀟灑快活,兩個哥哥在山上被佛光普照,出家人的慈悲為懷沒學到,倒是有朝著怒目金剛的方向發展的趨勢。

鄂倫岱後悔來山西當巡撫了,這地方比他想象中的還要險惡,他以前當都統覺得管理旗下已經很花心思,到了山西之後才發現,更難處理的還在後面。

不是說山西的商人不樂意培養族中子弟入朝為官嗎,為什麼隨便哪家都和朝中有牽扯,剪不斷理還亂的你擱這兒織蜘蛛網呢?

鄂倫岱脾氣不好是真,辦事兒牢靠也是真,不然康熙也不會容忍他的臭脾氣那麼多年,他來的時候就說了當巡撫就要幹巡撫的活兒,肯定不會耽誤地方的事情,甚至還在皇帝面前立了軍令狀,結果來了才發現,噶爾圖那個混蛋玩意兒當了大半年巡撫淨和治下商賈眉來眼去了,朝廷下發的各種政令一大半都在書房堆著。

這是個當官兒的能幹出來的事情?

他自己不幹活兒,身邊的師爺刀筆吏自然積極不到哪裡去,很多事情底下的官員都不知道,連訊息都得不到他們上哪兒往下安排,真是荒唐他娘給荒唐開門,荒唐到家了。

鄂倫岱被氣的半死,他也不是樂意吃虧的人,雖然噶爾圖已經涼了,但是他想瀉火也不是只能找噶爾圖自己,於是乎,手段狠辣的代理山西巡撫派人去四川打探情況,噶爾圖來山西之前任四川巡撫,狗改不了吃屎,看看能不能查出點別的東西。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新上任的四川巡撫於養志竟然能在大庭廣眾之下和提督幹架,原因更是離譜,當地人不樂意朝廷過去修路鋪橋,在兵丁幹活的時候聚眾搗亂,甚至還發生了流血事件。

四川提督見狀當即帶兵過去巡查渡口,一邊讓兵丁繼續幹一邊抓搗亂的人,沒出人命還好,一旦出了人命,那些搗亂的當地人可以直接被以造反的名義抓起來砍頭。

於養志剛到任,不想在任期發生亂民造反的事情,死活不同意提督上報,只想私底下找了罪名把那些當地人殺了完事兒,任期內出現亂民造反,他三年後的考核成績肯定好不了。

倆人意見不統一,從吵架發展到當眾打架只用了短短三天,正好讓鄂倫岱派過去的人從頭到尾看完了。

這下好了,他們倆可以接著打,鄂倫岱這個八竿子打不著的山西代理巡撫先給他們把情況報到了皇帝跟前,也別說他狗拿耗子多管閒事兒,他就是多管閒事兒了怎麼著,皇帝都不介意,其他人一邊兒待著去。

他不光和皇帝告狀,他還能拉太子和雍郡王幫忙,噶爾圖造下的孽,就讓他的繼任者替他償還,他鄂倫岱活那麼大歲數,吃什麼都不吃虧。

大清境內重修官道已經進行了好些年,民間的反響非常不錯,修路修橋都是朝廷花錢,幹活兒的也都是各地兵丁,不會出現農忙時節徵召青壯年服徭役這種事情,百姓的正常生活不被干擾,反響自然不錯。

因為那些事情已經進行了好些年,每一任地方官上任都要幹,差不多已經成了定例,所以太子他們尋常也沒有關注,只隔一段時間看看進度,根據送上來的賬單從戶部撥錢,被當地百姓反對導致專案進行不下去的還是頭一回。

胤禛把罵罵咧咧的鄂倫岱勸回書房,然後看向臉色同樣不怎麼好的太子,“二哥,尋常百姓不會幹這種事情,大概是蜀中山民搗亂。”

“你不說我還想不起來。”太子爺有一下沒一下的敲著桌子,“鄂倫岱已經把事情捅到汗阿瑪跟前,不用我們操心,有那個精力不如看著他怎麼讓百姓遷到邊疆,軍令狀不是好下的,任務完不成就要丟人了。”

鄂倫岱一點也不擔心任務完不成,移民實邊這活兒他接的晚,其他地方已經幹的差不多,有現成的答案給他抄,他還可以挑挑揀揀評價這個不好那個不好。

最最重要的是,他還可以撿漏。

恪靖公主馬上要嫁到喀爾喀,皇上在京城留了做公主府,在歸化城也建了座公主府,百姓不樂意跟無頭蒼蠅一樣隨便搬家,讓他們跟恪靖公主去歸化城,待遇可比留在老家好的多。

最最最重要的是,對比才能體現出他的好啊!

和羅荒野、北海這倆將軍府比起來,烏里雅蘇臺將軍府離老家最近,和那些遷到羅荒野、北海的百姓相比,雖然他們沒有吃不完的魚、沒有挖不完的各種礦藏、沒有冰天雪地下的美景、沒有只有在當地才能吃到的美食,但是,他們離老家近啊!

那麼大根蘿蔔吊在前頭,就不信他的任務完不成。

作者有話要說:  17(驕傲):大舅舅的自信,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