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清穿]在太子和四爺都重生了的清宮當團寵最新章節列表 > 168、第168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68、第168章

*

胤祈已經忘了去房頂吹風的事情, 他以為當天被教訓過之後就算完事兒了,怎麼還帶秋後算賬的,四哥你講不講道理?

四爺頂著弟弟控訴的目光, 神色淡定的坐在板凳上繼續講他在五臺山的壯舉,臭小子對他的話左耳朵進右耳多出,那就讓額娘來教訓。

佟佳皇貴妃被大兒子的描述嚇的心驚肉跳, 要不是小兒子心虛的連看她都不敢, 她甚至以為胤禛說的不是胤祈,她知道小兒子在宮裡的時候就鬧騰,可是再怎麼鬧騰也沒上過房啊, 怎麼出去一回竟然膽大包天到這種地步。

大哥也是,自己胡鬧也就算了,竟然還帶著胤祈胡鬧,萬一他們倆摔出個三長兩短, 還要不要回京城了?

皇貴妃又氣又怕,沒有揪著兒子的耳朵教訓, 而是意料之外捏著帕子擦眼淚, 胤祈這會兒也知道急了,又是認錯又是保證,還不忘把“挑撥離間”的哥哥往外擠。

男子漢大丈夫有什麼事情不能私底下解決, 他是小孩子嗎還給額娘告狀,現在好了吧, 把額娘惹哭了還得他來哄, 過分。

“罪魁禍首”在心裡把髒帽子往別人身上推, 越想越覺得自己有道理,錯的不是他,是他哥, 要不是他哥沒事找事,現在才不會這樣。

反正都是四哥的錯。

自欺欺人只能起到心理作用,對解決問題沒有任何幫助,他再怎麼覺得自己沒錯,最後挨教訓的還是只有他一個。

本來還可以有個鄂倫岱陪著,但是現在在後宮人家進不來,他總不能讓額娘把大舅舅喊過來一起捱罵,如果真的那麼幹了,大舅舅以後肯定不帶他玩兒。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皇貴妃本就對兒子受傷這件事心有餘悸,現在知道這小子還在外面幹那麼危險的事情更是放不下心,都說兒行千裡母擔憂,他們家這位是出個門都擔憂。

小時候還有辦法管,如果他長大出宮開府還這麼胡來可怎麼是好。

皇貴妃愁的不行,還好有個靠譜的大兒子在,不然她更發愁。

四爺如今不住宮裡,在承乾宮用了晚膳就得回他的郡王府,留下胤祈一個人面對黯然垂淚的額娘,心情別提有多崩潰。

他錯了,他真的知道錯了,下次就算大舅舅說他能飛天,只要不讓他看到翅膀他就堅決不跟大舅舅一起胡鬧這總行了吧,他知錯就改,額娘總要給他改錯的機會,他真的沒有一天到晚只想玩兒,不信的話太子二哥可以作證,他忙著呢。

九阿哥據理力爭,終於在天黑之前讓他們家額娘相信他是個幹正經事情的好阿哥,額,至於佟佳皇貴妃是真相信還是在敷衍他,這個別人就不知道了,反正九阿哥堅定的認為,他們家額娘是被他有理有據的話給說服了。

皇貴妃看著小兒子像只打架打贏了的貓崽子一樣志得意滿的離開承乾宮,搖搖頭止不住嘆息,“那麼大了還跟小孩兒一樣,還偏偏覺得自己已經是大人了,他要是有胤禛一半穩重我也不至於那麼操心。”

“九阿哥還小,娘娘急什麼。”嬤嬤端了熱茶過來,站在旁邊笑吟吟說道,“有人疼的孩子才長不大,九阿哥真和雍郡王一樣懂事兒您又該心疼了。”

“也是,不懂事兒就不懂事兒吧,再怎麼還有我這個額娘在,虧不著他。”佟佳皇貴妃想到小小年紀就老成的像個小老頭一樣的大兒子,抿了口茶不再胡思亂想,“大哥這兩天也要進宮回話了吧,嬤嬤,你明兒中午把皇上請到承乾宮用膳,大哥也太胡來了,這事兒必須告訴皇上。”

嬤嬤點頭應下,順著皇貴妃的話又說起佟佳府上又添了個孩子,然後自然而然的說起至今還沒過門的四福晉。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四爺去年就能成婚,可惜中間出了德妃那檔子事,按理說四爺的玉牒已經改到他們家主子名下,可是主子怕他多想,於是婚事就一直拖到現在。

皇貴妃點點頭,“等明天皇上過來,再過個把月天就暖和了,不冷不熱的成親才不遭罪,說起娶福晉,胤禛這邊是沒事兒了,胤祈那邊可怎麼辦才好?”

胤祈不知道他剛回來額娘就又開始發愁他的婚事,離開承乾宮後一邊和前輩統吵架一邊往乾東所走,要不是在外面要顧忌他成熟穩重的形象,估計路上就蹦躂著回來了。

院子裡擠了好些個小阿哥,留在路口放風的小太監遠遠看到九阿哥過來,連忙跑回去給主子們彙報,滿院子的阿哥瞬間精神起來,跑來跑去準備給他們家九哥來個驚喜。

裡屋門檻處,胤禟和胤俄託著臉排排坐在那裡,雙目無神的懷疑人生。

他們倆開開心心的從西六宮回到乾西所,還沒推開自己的院門就被幾個小的圍了起來,正驚喜弟弟們對他們如此熱情,結果還沒高興一會兒,就被半拖半拽來到乾東所。

他們回來之前院子就收拾乾淨了,之前也一直有人打掃,不擔心回來之後沒法住人,只是主人不在沒什麼人氣兒罷了,現在他們回來了,院子裡的下人也都打起精神幹活兒,有總管太監在,這些事情都不用他們操心。

每個阿哥都有自己的院子,不過他們要進別的院兒也沒人敢攔,這會兒在胤祈院子裡的不光有乾東所乾西所的弟弟,還有南三所的小阿哥。

胤俄有氣無力的靠在門框上,滿眼生無可戀,“十哥,我怎麼覺得他們拉咱倆過來不是歡迎咱倆回來,而是缺倆個高的幹活兒呢。”

胤禟幽幽嘆氣,“自信點,不用你覺得,事實就是他們缺倆個高的幹活。”

“唉,我們好慘。”胤俄心疼的抱住個兒高的自己,沒辦法,誰讓臭小子們年紀小沒到長個的年紀,遇到只有高個兒能幹的事情自然只能求人。

呸,他們這哪叫求人,分明就是仗著兄長脾氣好為所欲為,哪兒有半點求人的樣子,命令人還差不多。

“十一哥,這個給你。”小十七胤祿才三歲多點,剛能出門跟哥哥玩耍,第一次參加這種大規模的活動,激動的像只忙碌的小蜜蜂,剛被胤祥拿大蘋果哄回來,看到他們坐在門檻上不動彈,於是端了一整盤蘋果過來。

胤俄感動的擦擦眼角不存在的眼淚,接過蘋果嗷嗚咬了一口,“還是小十七懂事,不像其他的臭小子,忙活那麼久了連口水都不給喝。”

胤祿聽到這話連忙朝不遠處的石桌跑去,踮起腳尖將上面的水壺弄下來,費勁兒吧啦的抱著水壺過去,奶聲奶氣的喊道,“十一哥,喝水。”

胤俄一把把水壺塞到旁邊的胤禟懷裡,然後抱著可愛的弟弟吚吚嗚嗚,“太貼心了,爺現在正式宣佈,從今天起,小十七就是宮裡最可愛的小阿哥。”

胤祿小臉通紅,不知道是憋的還是羞的,胤禟舉起水壺灌了口水,站起來伸了個懶腰,然後把胤俄也踢起來,“趕緊的趕緊的,九哥馬上要回來了。”

話音未落,院子的大門便被推開,他們九哥前腳抬了一半,看到滿院子的兄弟後猶豫了半晌,又把腳給縮了回去,“吉祥,關門。”

他大概迷糊了,怎麼院子裡那麼多人,可能太久沒回來走錯地方了,他的小院兒乾乾淨淨,才沒有亂成這樣。

自小就愛乾淨的九阿哥閉上眼睛,後退幾步數他現在在乾東幾所,重複數了三四遍,確定自己沒有走錯地方,這才捂著心口讓吉祥再把門推開。

夭壽了夭壽了夭壽了,他才幾個月不在,汗阿瑪是把他的院子改成弟弟們的遊樂園了嗎?

要改造早改造啊,他已經過了那個年紀,現在改了他也不好意思玩,這是故意想讓他在弟弟們面前丟人吧。

開門關門再開門,院子裡的阿哥們愣了一下,很快反應過來他們家九哥是開心過頭以為自己在做夢,等門再開啟的時候都開開心心的衝上去慰問在外受苦多日的可憐哥哥。

胤俄抱著胤祿,癟癟嘴委屈極了,“十哥,我們在外面沒有受苦嗎?”

“你今年才三歲嗎?”胤禟白了他一眼,看到乖乖巧巧的胤祿,頓了一下又加了句,“三歲的小孩子都比你機靈。”

“所以你們在幹什麼?”胤祈艱難的從熱情的弟弟們之中脫身,無奈的看著站在廊下鬥嘴的胤禟胤俄,伸手把小胤祿接過來,捏捏他的小臉蛋感嘆道,“小十七又長高了,上次見面還連路都走不穩呢,不錯不錯。”

小孩子不經誇,捂著臉往他們家九哥懷裡鑽,“其實也沒有太厲害。”

胤祈笑的露出小虎牙,讓院子裡的下人趕緊把樹上還有門框上的東西弄下來處理掉,然後招呼著弟弟們進屋,“心意到了就行,不用那麼費事兒。”

“九哥,門上的那兩個大燈籠是我掛的,是你親愛的弟弟我掛的。”胤禟誇張的比劃著,好像掛的不是燈籠而是不小心就能要人命的炸...彈。

胤俄也不甘示弱,“九哥九哥,院子裡的樹比門還高,最上面那幾個是我搬了梯子爬上去弄好的,差點就摔了下來,我的功勞也很大。”

胤祈:……

“行行行,待會兒讓吉祥掛你們院子裡去,反正年還沒過去,讓你們都跟著沾沾喜氣。”九阿哥一點面子也不給他們留,他可以接受門口掛兩個燈籠,但是不能接受滿院子都是燈籠,還有外面放著的那些爆竹,別不是這些臭小子把過年玩的東西全攢到現在了。

他知道他們兄弟感情好,但是他真的不配,那些爆竹一起點燃能把他們全炸上天當煙花啊傻弟弟們。

“那我們一人兩個,大家都掛。”胤禌眼睛一亮,感覺自己的主意非常棒,“後天就是上元節,把爆竹留到上元節再放,到時候內務府肯定還有新的,能玩兒的就更多了。”

“玩個毛線球球!”胤祈一巴掌拍過去,成功將人從夢裡打醒,“上書房的先生沒有教過你們嗎,那麼多爆竹放在一起,小命不想要了是吧,你覺得放你院兒裡比放內務府的庫房更安全?”

“我就說說而已,又沒真想把所有爆竹都搬走。”胤禌捂著腦袋小聲辯解,挪著腳步躲到胤禟身後不說話了,胤禎指著他哈哈大笑,然後大聲告狀,“九哥,十二哥上課的時候總是在打瞌睡,先生讓他答什麼他都答不上來。”

“瞎說,我那叫打瞌睡嗎,我那叫向九哥學習。”胤禌梗著脖子吼回去,他哪兒有總是打瞌睡,他只偶爾打瞌睡好吧。

“好的不學淨學些壞的,九哥就算睡覺也能答出來先生的問題,你能答出來嗎?”胤禟嘴角微抽,緊隨其後也賞了傻弟弟一個腦瓜崩。

“別亂說啊,上課睡覺又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而且我上課早就不睡覺了。”胤祈捂著臉不想說話,趕著弟弟們進屋讓他們換別的話題聊。

黑歷史這種東西不能提,再提他就生氣了。

吉祥幹活的速度很快,得到主子的命令後立刻讓人把院子裡的爆竹燈籠都收起來,很快將小院兒恢復成他們家主子熟悉的乾淨模樣。

小十六胤禑趴在窗子上看著瞬間大變樣的院子,哇哦一聲感嘆道,“早知道吉祥那麼厲害,剛才就應該找吉祥來幫我們掛燈籠。”

“傻十六,吉祥一直跟在九哥身邊,找他來幫忙事情就露餡了。”胤禎捏捏他肉嘟嘟的臉,咧嘴笑的開心。

德妃剛沒的那些天大家夥兒都以為這小子沒了額娘會性情大變,康熙和佟佳皇貴妃幾乎時刻盯著他身邊的奴才,生怕他們怠慢了小主子。

後來胤祚出京,康熙更是怕他從此不愛和別人打交道,去誰哪兒都要唸叨幾句,位份低的庶妃聽他唸叨也不敢說什麼,位份高的宮妃差點被他煩的直接把人攆出去。

結果就是,南三所的阿哥們各自被額娘耳提面命,幹什麼都不能落下十五阿哥,要是十五阿哥心情不好了,到時候唯他們是問。

這下可好,別說胤禎沒有自閉的想法,就是有也能給他嚯嚯沒了。

這小子一直都是給點陽光就燦爛的性子,發現兄弟們和他在一起的時候脾氣特別好,被他欺負也不欺負回來,更不會回去給額娘告狀,囂張的扯著大旗就要在南三所當孩子王,最後還是被四爺帶著胤祺一起把人堵牆角結結實實的揍了一頓才老實下來。

胤祈不知道他和太子離開皇宮後還發生了那麼多好玩兒的事情,催著胤禌繼續講。

目前年齡足夠搬出額娘宮裡的小阿哥都住在南三所,胤禌自小跟在胤祈他們身後當小尾巴,也是個不肯吃虧的性子,和胤禎湊在一起就是針尖對麥芒,見面不打架就都是他們當時心情好。

胤禎發現自己出糗的事情被人說出來,不甘落後跟著往外抖摟,他們白天一起去上書房晚上一起回南三所,誰還不知道誰,不就是丟人嗎,大不了一起丟人,看看誰怕誰。

兩個人互相拆臺,你來我往氣勢洶洶,胤祈摸摸奶娃娃胤祿的腦袋教育道,“看到了嗎,這就叫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啊?”小胤祿茫然的歪著腦袋,不明白剛才的話是什麼意思。

好哥哥非常有耐心的給他講一遍鷸蚌相爭的故事,然後指著還在互相輸出的兩個傻小子說道,“你十二哥和十五哥這樣,就叫鷸蚌相爭,我們在旁邊吃點心看熱鬧,就是那得利的漁翁,這樣明白了嗎?”

“明白了。”胤祿煞有其事的點點頭,學著其他人一起,拿了塊點心放進嘴裡,然後認真的坐在小板凳上當個合格的“漁翁”。

胤禌:……

胤禎:……

幹啥呢幹啥呢???

兩個人終於發現兄弟們全都在看笑話,睜大了眼睛控訴的譴責他們,周圍很快又是一片笑聲,房間中充滿了快活的氣息。

皇子們從五臺山回京,鄂倫岱也要進宮述職,不過他不用那麼著急,可以在家修整兩天,把摺子潤色好了再進宮。

鄂公爺自覺這次辦差辦的非常好,昂首挺胸走進乾清宮,把摺子遞上去後嘚瑟的等皇帝誇他,只是等來等去沒等到誇獎,只等到康熙爺溫溫和和的問話,“聽說你帶小九爬房頂喝酒了?”

鄂倫岱:!!!

那什麼,進宮述職、述的是公事,其他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可以放到最後,皇上您日理萬機,怎麼還在乎這點小事兒,咱繼續說正事不行嗎?

“然後,大舅舅就被汗阿瑪罵了一頓,聽說出去的時候蔫兒的不行,差點抱著門口站著的御前侍衛哭出來。”御花園中,胤祈唉聲嘆氣的說著,“是我連累了大舅舅,希望汗阿瑪不要在家宴上那麼罵我,不然倒黴的肯定不是我。”

“我知道我知道,汗阿瑪如果在家宴上唸叨九哥,烏庫瑪嬤和瑪嬤就會幫九哥唸叨回去。”綏蘭小丫頭舉手搶答,說完之後驕傲的挺胸抬頭,被他們家九哥摸摸頭誇了幾句更開心了。

上元節宮裡有宴席,到處都掛著紅燈籠,俗話說不出十五都是年,過年的最後一天顯然比過年當天更熱鬧,一大家子人聚到慈寧宮,再過幾年怕是要坐不下。

鄂倫岱上午進宮,進出完全兩種模樣,胤祈聽到大舅舅在乾清宮挨了教訓就猜到是怎麼回事,已經做好大舅舅以後不帶他玩的準備了。

他們在五臺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尤其是大舅舅,他不光管山西境內的事情,還多管閒事兒管別的地方的事情,拉仇恨拉的那叫一個穩,汗阿瑪都不給他邀功的機會,真是太不對了。

說到這裡,倒是胤祈誤會了他們家汗阿瑪,康熙爺向來護短,鄂倫岱在他的自家人範圍內,就算什麼事情都沒辦成照樣能想法子嘉獎,更何況鄂倫岱真有本事,只是他摺子上提到的事情不是一時半會兒說的完的,準備過了上元節再說罷了。

九阿哥不小心讓鄂倫岱舅舅挨了那麼多次罵,如今是不遺餘力的彌補,勢必將大舅舅打造成頂天立地的大英雄,“我們在五臺山的時候,大舅舅聽說四川有亂民,當地官府不管,大舅舅當即上摺子送到京城,在千里之外就幫他們解決了問題,是不是特別厲害!”

綏蘭很給面子的鼓掌,“厲害,不過九哥,外面有很多人作亂嗎?”

“倒不是經常有人作亂,只是這次恰巧被大舅舅注意到,而且四哥說那些可能不是良民,而是賤民。”胤祈皺皺眉頭,思索著該怎麼和妹妹解釋“賤民”是怎麼回事。

他剛才說的這個“賤民”不是罵人,所謂賤民,是和士農工商一樣的一種群體,士農工商四民之外,便是那群被稱為賤民的存在。

這些賤民不只是奴婢家僕,或者說,在明朝之前,律法上的奴婢家僕並不是賤民。

奴婢家僕存在已久,他們雖然地位低,但是在律法上和尋常百姓差不了太多,即便到宋朝,奴婢和尋常百姓名目不同,也不會用“賤民”來稱呼。

大清的很多制度都和前朝相同,籍貫分良賤也繼承了下來,律法中賤民不光有奴婢,還明確的劃出了其他賤民的範圍。

士農工商四民為良,四民之外的奴僕娼妓隸卒,還有墮民、丐戶、九姓漁戶、胥戶等各種因為歷史原因被歸到賤籍中的人,在如今的籍貫上都是賤民。

只是從前朝到現在,幾百年過去,很多人家都和尋常百姓一樣,甚至還小有家產,但是因為籍貫的問題子孫不能考科舉,出門也不能和正常百姓,九姓漁戶更是因為岸上的百姓不許他們上岸,世世代代只能住在船上。

他們連活下去都很艱難的時候或許不會在意這些區別待遇,可是一旦站穩腳跟,還能發展產業之後,再因為籍貫受到歧視,遲早要出亂子。

恪靖公主聽了一會兒,捏著衣角陷入沉思,然後壓低了聲音猜測道,“汗阿瑪要取消賤籍?”

“取消是肯定要取消的,就是不知道該怎麼取消,四哥說這件事他會處理,也不知道會怎麼處理。”胤祈只聽了一耳朵,對具體怎麼處理卻並不清楚。

史上取消賤籍的確是四哥在位時幹的事情,但是四哥取消賤籍效果並不好,賤民變成良民,社會地位並不會因為他們忽然從良而提高,民間依舊會歧視他們。

不想法子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取消賤籍也沒什麼用,就是名義上好聽點,日子該不好過還是不好過。

恪靖公主想了一下,眨眨眼睛說道,“得嘞,汗阿瑪也別發愁了,如果實在沒法安置那些人,直接讓他們全跟我去歸化城,是去歸化城做良民,還是在原籍當賤民,讓他們自己選唄。”

多簡單點事兒,愁什麼?

前些天不還發愁移民實邊的事情嗎,與其讓那些世代生活在中原的百姓遷到邊疆,不去以賤籍改良籍為條件讓那些賤民離開原籍。

歸化城、烏里雅蘇臺、北海、羅荒野,甚至盛京、黑龍江都行,讓他們隨便選,或者全都跟她去歸化城建設大草原,喀爾喀草原地廣人稀,那邊的蒙古人更是除了放牧其他什麼都幹不好,她正發愁嫁過去之後手頭人不夠。

那些人在原籍被歧視,就去個新地方從頭開始,到了歸化城,誰知道他們原本是什麼籍。

作者有話要說:  17:姐姐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