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清穿]在太子和四爺都重生了的清宮當團寵最新章節列表 > 78、第78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78、第78章

*

眾所周知, 能夠娛樂大眾的東西最能賺錢。

太子開技校缺錢,愁了幾天後終於想起來他手裡還有張牌沒打出去,於是拉著胤祉嘰裡咕嚕商量了好半天, 章程什麼的直接照搬新聞報, 內容和新聞報避開,說是娛樂版就堅決不沾半點別的,京城可說道的事情那麼多,不怕沒素材, 就怕版面不夠用。

胤祉最開始有點不樂意, 納蘭成德的主辦的新聞報是正兒八經的報紙, 太子爺讓他來弄的這娛樂報只聽名字就不怎麼正經,看那標題, 看那內容,報紙印出來之後他們真的不會被人套麻袋嗎?

太子爺苦口婆心做了好久的思想工作, 從報紙的流通到賺錢的重要,從技校的開辦到人才的充盈,從工部缺人手到朝廷武器不夠,從國內民生到國際局勢, 國仇家恨層層面面幾乎全說了一遍兒,這才終於讓老三點頭接了這個燙手山芋。

娛樂報娛樂報,剛開始當然得搞出點大新聞才好佔據市場, 佟佳氏鄂倫岱和佟國綱這爺兒倆就是現成的風雲人物,佟佳氏的事情其實找老四更方便,只是太子不敢在他們家四弟面前說他要幹什麼,為了不讓自己被冷著臉的老四當孫子教訓,還是交給老三比較好。

胤祉答應的確是答應了,但是堅決不肯讓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娛樂報上, 別人寫文章有筆名,他當主編也可以有筆名,再說了,他堂堂阿哥,名字出現在小報上很丟人唉。

要不是接了這個活兒可以名正言順找納蘭成德商量事情,他才不願意幹這種不正經的活兒。

筆名這種小事其實都不是事兒,就算胤祉不提,太子爺不會讓他傻乎乎的把自己的大名印上去,不然被人告到他們家汗阿瑪那兒,他們的娛樂報就出師未捷身先死了。

佟佳氏是滿洲大族,鄂倫岱和佟國綱一個是皇帝的表兄弟一個是皇帝的親舅舅,娛樂報橫空出世,第一期就把讀者嚇的不輕。

新聞報一旬只出一期,在兩期發行之間的間隔時間有很多閒著沒事兒的讀者,看到和新聞報差不多的娛樂報後順手買了,翻開第一頁就懵了。

這小報膽子真大,連皇親國戚家後院的事情都敢寫,真不怕被抓起來關進大牢嗎?

大多數人都有八卦的天性,有熱鬧不看是傻蛋,嘴上說著這小報如何大膽如何危險,實際上翻的比誰都快,就算他們知道佟國綱後院一團糟,也不妨礙他們在小報上再看一遍。

自己聽的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小報上寫的有條有理脈絡清晰,嘖嘖嘖,寫文章的人不簡單吶。

“你看看你看看,一等公佟國綱府、川陝總督禧佛府、還有護軍統領,工部左侍郎……世風日下、世風日下啊!”顧貞觀將這不知道哪個同行搞出來的小報摔在桌上,氣急之下不小心把鬍子給揪了下來,這會兒正對著那一小綹鬍子心疼的不行。

納蘭成德表情古怪,將桌上的小報拿起來掃了幾眼,更加確定這是他們太子爺搞出來的玩意兒,標題的風格和他之前提到過的完全一致,甚至連內容都有點眼熟。

看這上面的內容,他們的膽子也太大了點,就算缺錢也不能這麼搞,萬一被人盯上怎麼辦?

也是,幾位爺住在紫禁城,尋常人也摸不到那兒去,就算上頭有皇上可以給他們告御狀,這種家長裡短雞毛蒜皮的事情,也沒人好意思將事情捅到皇上跟前。

以太子殿下的嚴謹,這上面寫的應該都是真事兒,這種事情放誰家都能治他個罪“管家不嚴”之罪,藏著掖著還來不及,怎麼可能主動告訴皇上?

難道要他們拿著小報跑到乾清宮,哭著喊著說有人把他們家後院發生的事情寫成故事用來吸人眼球?

算了吧,丟不起這人。

納蘭成德一目十行將小報上的內容翻完,然後忍笑問道,“這小報一份多少錢?知道是誰出的嗎?”

“一份二十文,比我們的貴了一倍,不過還真不清楚是誰出的。”顧貞觀肉疼的把不小心拽下來的那嘬鬍子放在紙上,包好之後塞進懷裡,“能知道那麼多高門隱私,想必辦這小報的人大有來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納蘭成德點頭表示贊同。

那可是當今太子殿下,來頭的確大的不能再大了。

娛樂報的銷量比新聞報更好,只是少了廣告這個大頭收入,掙的錢和新聞報比還是有點不夠看。

太子暫時也沒打算讓娛樂報接廣告,這種娛樂小報賣的好就夠了,暴露地址容易被人找上門,所以寫文章的寫手和印刷的地方都得保密,等過段時間京城的百姓接受了娛樂小報的存在,到時候再悄悄給出合作的門路也不遲。

總之,在得到康熙准許之後,京城第一所技校很快籌建了起來,選址放在了城外,地方很大,設計圖由太子爺提供,除了教室宿舍食堂之外,還加了幾間面積不小的實驗室。

冬天天寒不好過,有個能夠躲風避雪的地方對很多人來說足以救命,技校的招生進行的非常順利,第一屆的學生比預期多了兩倍不止,這還是在他們限定了年齡的情況下。

胤禛後來查了查名冊,發現報名的不只有育嬰堂出來的孤兒,還有些百姓家的孩子,就算技校要學的東西很多,每天還有活兒要幹,只要能吃飽穿暖,對那些孩子來說就是一條出路。

他們平時一樣要幹活,天不亮就要起床勞作,累的渾身痠痛還不一定能吃飽,睡覺的房子可能還漏風,學堂的大人說他們到學堂後上午讀書認字學習數算,下午幹活,晚上還可以歇著,這種程度的活兒對他們來說根本不算什麼,最重要的是,在學堂可以吃飽飯。

冬日的京郊萬籟俱寂,馬蹄聲驚起林子裡的鳥兒,等路人過去後又恢復了寂靜。

太子爺對他一手促成的技校格外重視,他自己年紀太小不能當校長,也得給學校找個足夠厲害的人物充門面,也不用去別的地方找,直接從南書房拉就行。

朱彝尊、高士奇、張英、陳廷敬、王士禎……

哪個拉出來都能鎮場子。

當然,這種活兒還得看他們的性子,太子選來選去,不是嫌這個太傲氣就是嫌那個不夠圓滑,選到最後還是選了朱彝尊,不為別的,只因為他是南書房中唯一一個有空當校長的大臣。

卑微太子,線上落淚。

朝廷在開辦技校的事情上一路綠燈,太子把他們兄弟幾個的家底兒全掏出來辦學校,連胤祈胤禟胤俄幾個小家夥的錢袋子都沒有放過,金瓜子再小也是錢,兌成銅板值好多錢呢。

只要錢到位,萬丈高樓都能平地起,第一場雪還沒化的時候,京郊的技校已經大致成型,第二場雪剛下下來,教室宿舍食堂等要緊的地方已經能夠投入使用,實驗室什麼的慢慢建,培養人才刻不容緩。

太子帶著胤禔胤祉胤禛來校舍參觀,對匠人的施工速度表示高度贊揚,民間的泥瓦匠,幹起活兒來比工部的人快多了。

“今年招了九百三十餘人,全是六到十三歲的孩子,現在學堂剛開始講課,等他們熟悉了這裡,明年開春就能分給不同的先生教導。”胤禛全程看著技校建成,對這裡的所有事情瞭如指掌,介紹的活兒不用別人來,他自己說就行。

男女舍分在不同的地方,女孩子那邊紡紗織布刺繡的課程比較多,男孩子則是木工泥瓦匠烹飪等課程較多,識字算數則是兩邊都要學,畢竟他們最初的目的只是從中挑出能為朝廷效力之人,其他的只是附帶。

太子給技校設定了不同的班,如果天賦好,就著重培養,如果天賦不好,就讓他們挑選自己感興趣的作坊學手藝,如果既不願意學習又不願意學手藝,那就更好辦了,直接扔出去自生自滅便是。

不過這些貧苦出身的孩子幾乎不會出現那種情況,對他們來說,能吃飽穿暖已經很難得,有辦法學手藝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怎麼會不願意學?

兄弟幾個在校舍中轉了轉,聽著老四板著臉和他們介紹,要不是知道他們家老四的實際年齡,只聽這說話的語氣,說他是幾十歲的老先生都說得過去。

太子抱著手臂走了一會兒,感覺校舍裡還少了點東西,學生天天除了學習就是勞作,再添點蹴鞠跳繩等玩的東西才好。

天.朝男足的崛起從大清開始,沒毛病。

“二哥,這裡是義學,不是尋常孩童上的學堂。”胤禛面無表情看過去,只想把這傢伙腦袋裡的水給晃出去,“你清醒點,咱們花錢不是給他們享受的。”

太子爺嘆了口氣,無奈放棄剛才想到的好主意,這個老四,總那麼較真幹什麼,太認真了活著很累,像他這樣才能活的開心。

胤禔和胤祉也都覺得他們家老四說的對,他們抽乾了家底來辦學校不只是做善事,救濟百姓朝廷專門有官員去幹,他們要在這些孩子中挑出可塑之才來培養,整天玩鬧也不像話。

他們身為皇阿哥還每天天不亮就要起來讀書,漢文滿文蒙文齊頭並進,弓馬騎射樣樣不能落下,皇子讀書尚且這樣,沒道理他們掏錢給別人享樂。

“行行行,你們說的都對,時候不早了,回宮吧。”太子沒想和兄弟們起爭執,他們自小接受的都不是平等教育,這時候和他們說那些有的沒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他被當成神經病。

再說了,世上哪兒有真正的平等?

四個人上了馬車,看著越來越遠的校舍還在討論,胤禔指著旁邊的林子,一邊說一邊比劃,“這邊野獸多,不過沒有虎豹那些厲害的東西,野豬倒是有不少,正好可以用來給學生們練習射箭。”

“大哥,那些孩子最多在義學待三年,你覺得三年能讓他們學到能打野豬的地步嗎?”胤*人間清醒*禛靠在車廂上,捂著湯婆子給他們家老大潑冷水。

太子撇撇嘴,“三年的時間,放在四弟身上自然不行,孤五歲就能射鹿,那些十幾歲的學子打只野豬怎麼了?”

這年頭的野豬屬於有害動物,跑出林子會糟蹋農田,農人們閒下來的時候還會組隊去打野豬,學生們打到野豬還能送到食堂給自己加餐,何樂而不為?

胤禔完全沒聽出太子在暗戳戳吐槽胤禛,還憨憨的撓撓頭,一本正經的說道,“三年可以學很多了,大哥我七八歲的時候都能打到豹子,當時也沒學幾年騎射。”

胤禛抿緊了唇,閉上眼睛眼不見心不煩。

胤禔大馬金刀坐在他旁邊,手肘撐在腿上託著臉很是疑惑,“咋啦?”

“大哥,你喝不喝?餓不餓?快來喝口水吃點點心墊墊。”胤祉的白眼都快翻到天邊,為了避免他們的馬車半途掀翻,趕緊找東西堵住他們家老大的嘴。

夭壽哦。

老大遲早有一天得栽在他這張臭嘴上。

寒風呼呼吹過,天上的雪花卷啊卷,卷了幾圈終於落到地上的銀白中看不出原本模樣,透明窗子後面趴了個粉雕玉琢的小娃娃,漂亮的眼睛看著外面的雪花,一朵落下後又去看另外一朵,自娛自樂玩的不亦樂乎。

外面又下雪了,額娘不準他出去玩,弟弟妹妹也被拘著不能出門,他只能自己給自己找樂子。

小家夥乖乖的待在屋裡,趴在窗前看了會兒雪,然後坐在厚厚的毯子上和狗狗玩,小京巴今年三歲多,早就是只成熟的大狗狗了,只是京巴犬成年了也就那麼大,心智換算成人類也是五六歲的小孩兒,和胤祈一起玩完全沒有障礙。

外面風雪交加,康熙在南書房坐著也坐不踏實,總是害怕這大冷的天兒再把他的寶貝疙瘩給凍病了,到了中午就帶著他今兒剛得的娛樂小報去了承乾宮。

老父親這次是真長了記性,進屋後脫了斗篷,在爐子旁邊烤了好一會兒,確定自己身上暖融融的沒了冷氣兒,這才彎腰把他的寶貝疙瘩抱起來,“讓阿瑪看看有沒有長肉。”

“有,胤祈剛剛吃了好大一碗肉羹,肚子現在還圓著呢。”小家夥兩隻手環住他們家汗阿瑪的脖子,說起飯量驕傲的不行,他現在能吃一整碗飯,可厲害了。

康熙騰出一隻手摸摸兒子軟乎乎的小肚子,嘴上還說著,“真的嗎?讓汗阿瑪摸摸,是不是真的還圓著?”

小家夥穿的厚,根本不怕汗阿瑪的大手作亂,摟著康熙的脖子咯咯咯笑個不停,佟佳皇貴妃看著他們爺兒倆胡鬧,無奈笑笑然後讓小廚房將飯菜送過來。

皇上提前說了他要來,小廚房的飯菜一直熱著,只是小家夥不能和他們一起等,所以早早的把飯給吃了。

康熙抱著兒子在飯桌前坐下,接過筷子問道,“小九今兒中午真吃了好大一碗肉羹嗎?”

“哪兒有好大一碗,就是平時吃飯的小碗而已。”佟佳皇貴妃將兒子放到地上,感覺皇帝問的就是廢話,“小九病好之後胃口好了不少,太醫說孩子慢慢長大,身子骨也會漸漸強壯起來。”

“如果能一直這麼下去,沒準兒將來能和胤禟胤俄一樣強壯。”康熙點點頭,說完後覺得自己的話不怎麼現實,笑了一聲開始吃飯。

胤祈已經填飽了肚子,這會兒圍著飯桌無所事事,看到被他們家汗阿瑪隨手放在一邊的娛樂小報,踮起腳尖將報紙夠下來癱在地上,看著上面的震驚體標題,目瞪口呆。

這是太子哥哥搞出來的吧?

肯定是太子哥哥,四哥才不會想出這麼不正經的東西。

《納蘭明珠深夜被趕出家門?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康熙扭頭看到兒子趴在報紙上有模有樣的皺著眉頭,嚥下飯菜後笑著說道,“明珠懼內,保成大概是從索額圖那裡聽到昔年舊事,竟然直接將這事兒寫到報紙上,以明珠老狐狸的性子,朕估摸著下期的版頭就該輪到索額圖了。”

娛樂小報上只是些無關緊要的坊間趣聞,太子他們幾個行事有分寸,既然這小報能掙錢,那就讓他們折騰去吧,反正他看的也挺有意思。

“汗阿瑪,這裡是二,為什麼是二?有沒有一啊?”小家夥看八卦看的開心,速度極快的從頭翻到尾,然後拖著攤開後快有他高的報紙,指著版頭上的“第二期”幾個字,眨著眼睛熟練的當個剛剛啟蒙的小朋友,“汗阿瑪,有一嗎?”

康熙之前沒注意版頭上還寫著其他東西,聽到小兒子的問話仔細一看,發現還真是第二期,於是讓梁九功去給他把第一期找來,“這個保成,怎麼送也不送齊全,第一期意義比第二期大,怎麼單送了第二期過來?”

佟佳皇貴妃只是笑笑不說話,拿公筷給皇帝夾菜,催著他趕緊吃飯,冬天飯菜涼的快,再不吃涼了就不好吃了。

胤祈不打擾阿瑪額娘用餐,拖著報紙坐回去,這回準備慢慢看,他去過明珠的府邸,大哥和五哥還在那裡叉過魚,原來明珠以前被他的福晉打進河裡過啊。

噫嗚嗚噫,他的福晉好凶哦。

康熙很快吃完飯,把趴在地上研究小報的兒子抱起來問道,“來,給阿瑪指指認識哪幾個字。”

“兒子現在認識的字可多了。”小家夥驕傲的搖尾巴,他記性好,哪些字學過哪些字沒有學過記的一清二楚,這會兒指出來也不怕露餡,反正他認識的字就是很多。

冬日天寒,康熙也不敢再提讓小家夥去上書房的事情,有空了就自己來教他,沒空就讓他自個兒瞎折騰,這會兒看到小家夥學的那麼好,高興的抱著兒子親了好幾口。

不愧是他親自教出來的小家夥,和太子一樣讓他省心。

不多時,梁九功帶著第一期娛樂小報回來,恭恭敬敬的將報紙遞過去,不敢打擾皇上和九阿哥相處。

康熙笑眯眯的抖開報紙,看到上面大大的《驚!佟佳氏鄂倫岱和老父親大打出手,原因竟是……》,笑容直接僵在了臉上。

剛才還省心有分寸的優秀兒子,瞬間變成只會胡鬧的臭小子。

老父親深吸一口氣,將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的小兒子抱到佟佳皇貴妃懷裡,艱難的扯出笑容讓他們孃兒倆不用送,出門後氣的想跳腳,“梁九功!讓太子和老大老三老四來乾清宮!現在!立刻!馬上!”

連佟佳氏的事兒都敢寫,他們還有什麼不敢寫?

明珠和索額圖寫就寫了,佟國綱府上是他們能寫的嗎?

作者有話要說:  明珠:皇上,奴才……

康熙:你家隨便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