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海上馬車伕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9章 斬首行動——莫臥兒帝國的悲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69章 斬首行動——莫臥兒帝國的悲哀

軍事行動拖延幾個時辰,算是滯殆。拖延幾天算作貽誤戰機,拖延幾個月稱為消極作戰,那麼拖延了一年多又算作什麼呢?

能有拖延一年多的軍事行動嗎?

還真別說,中華帝國皇家陸軍南亞派遣軍便出了這種事情,在帝國總參謀部的各個會議室內,南亞派遣軍被稱為帝國最最拖拉的軍隊。

當然,南亞派遣軍兵種兵源繁雜,附屬國軍隊、殖民地軍隊上百萬,加上英法同盟國聯軍,拖拖拉拉在所難免。

不過,帝國總參謀部可沒工夫打理這些雜牌軍,他們眼中的拖拉軍隊,指的是帝國藏西普蘭的皇家陸軍。

一年前帝國就發動了南亞殖民戰爭,並從青藏軍區派出精銳陸軍從藏西普蘭越過喜馬拉雅山脈,偷襲莫臥兒帝國首都德里。

然而,帝國陸軍因為喜馬拉雅山走廊通道狹窄,補給運輸困難。而陸軍步兵師和騎兵師在沒有火炮支援的情況下,很難有一次性攻下德里的把握。而如果一次性無法攻下德里的話,那麼喜馬拉雅山脈艱難的補給線路將成為帝國軍隊的噩夢,因此南亞派遣軍對於偷襲德里的軍事行動一推再推,一直推後了一年多時間。

神武九年七月,喜馬拉雅山北麓進入了短暫的夏季。攻擊德里的行動被拖後了一年多,帝國皇帝和中央政府對此已經有些不滿了,因此南亞派遣軍司令部決定動員一切力量,在短暫的兩個半月的夏秋時間內,一次性將五萬大軍半年的補給送到喜馬拉雅山南麓去,用於支撐帝國軍隊完成南下偷襲德里的軍事行動。

喜馬拉雅山北麓苦寒,氣候惡劣,每年只有短暫的兩三個月時間可以用來運輸物資,其他時間多為積雪封山,無法補給。這也是帝國軍隊遲遲沒有展開軍事行動的主要原因。

以前是初來乍到,帝國軍隊指揮人員對喜馬拉雅山南北兩地氣候迥然不同的情況缺乏認識,去年補給物資沒有按時運輸過去,突然遇到大雪封山後造成補給嚴重缺乏,使得帝國軍隊非戰鬥減員嚴重。如今,去年的教訓變成了今年的經驗,經過一年多的準備,今年的夏天,帝國軍隊提前做好了各項準備工作。

九月十七日,喜馬拉雅山北麓如期的迎來的大規模降雪,運輸工作停止。不過,在喜馬拉雅山南麓朱木拿河上游秘密駐紮的中華帝國軍隊已經得到了足夠的補給物資,可以發動對德里的軍事行動了。

不得不說,即便中華帝國推遲了對莫臥兒帝國首都德里的軍事行動一年多了,但是德里的大汗依然沒有接到任何關於後方出現敵軍的訊息。

中華帝國五萬大軍在喜馬拉雅山南麓原始森林當中潛伏了一年多,直到後世幾百年間,一直被全世界的軍事家們稱之為奇蹟,從來沒有任何一支超過五萬大軍的軍隊潛伏了這麼長時間還沒有被發現的。

當然,這也不能怪莫臥兒帝國的軍隊太愚蠢。這一年多來,中華帝國糾集了一大群歐洲、南亞國家,以及中華帝國的附屬國、殖民地軍隊,組成了龐大的聯軍部隊,印度大陸上東、西、南三面發動了上百萬大軍參與的軍事行動。

中華帝國利用附屬國僕從軍、殖民地僕從軍,不計代價的消耗莫臥兒帝國軍,使得莫臥兒帝國疲於應對,根本無力擔心北方。中華帝國有著上千萬人口的殖民地僕從軍來消耗,而莫臥兒帝國卻經不起這樣的軍事消耗。由於莫臥兒帝國是外來入侵者,僅僅統治了半數印度大陸,還有相當多的原住民國家抵抗。因此,莫臥兒帝國內部統治不穩定,不敢大規模徵召原住民參戰,導致莫臥兒帝國的軍隊補充困難,無法跟中華帝國玩兵力消耗戰。

一年來,印度次大陸上爆發了四次大規模會戰,雙方交戰兵力超過了三百萬人。每一次會戰都有幾十萬士兵陣亡,規模之龐大,不下於解放戰爭時期的三大戰役。

雙方互有勝負。第一次大規模會戰從神武八年二月三日至四月七日,莫臥兒帝國軍發動庫奇會戰,意圖將入侵孟加拉地區,由中華帝國五個附屬國,以及英、法、荷、奧里薩封建領組成的南聯盟軍隊(南亞次大陸軍事聯盟)趕出去。雙方七十多萬大軍在恆河三角洲平原地區展開激戰,圍繞庫奇展開激烈爭奪。會戰中,庫奇多次易主,陸上戰爭雙方基本上勢均力敵,不過水上戰鬥因為英、法、荷蘭的東印度公司軍艦參戰,使得莫臥兒帝國水師慘敗。南聯盟水軍朔河北上,莫臥兒帝國軍不得不放棄庫奇,退守比哈爾,孟加拉地區隧淪陷,庫奇會戰以莫臥兒帝國軍戰敗宣告結束。

第二次會戰從神武八年四月十七日至五月十七日,由南聯盟聯軍發動的戈格拉會戰,意圖藉助庫奇會戰的勝利,乘勝追擊,一舉打垮莫臥兒帝國東路軍主力。

前期,藉助庫奇會戰勝利的餘威,南聯盟聯軍一鼓作氣拿下比哈爾,莫臥兒帝國軍後撤到戈格拉地區繼續抵抗。前期南聯盟聯軍獲勝,不過,隨著恆河下游最富庶的孟加拉地區被佔領後,各國把心思重點放在了搶掠上面。英法荷三國東印度公司軍隊率先帶頭四處搶掠,接著奧里薩封建領軍隊也加入其中。而中華帝國的五個附屬國軍隊也不甘示弱,由於附屬國軍隊的軍費開支完全由附屬國政府自己支付,中華帝國中央政府一毛不拔,因此五個附屬國不得不搶掠印度地方,以平衡軍費帶來的高額財政赤字。

把心思重點放在了搶掠身上,自然軍事行動上的精力就少了,攻擊作戰不利屢屢發生,終於給莫臥兒帝國軍找到了機會。

四月三十日,南聯盟聯軍進攻戈格拉,結果攻擊不利,反被莫臥兒帝國軍打了一個反衝鋒,聯軍大敗後撤。英法荷各懷心思,暗中打著消耗中華帝國僕從軍的主意,他們防禦的村鎮被主動放棄,造成中華帝國僕從軍側翼門戶洞開。莫臥兒帝國軍乘機大規模反擊,中華帝國僕從軍大敗,只好退回庫奇死守。沒有了中華帝國僕從軍的作戰,其他幾國軍隊無法守住比哈爾,最後放棄比哈爾,全部退回庫奇。

第二次會戰以莫臥兒帝國反擊成功宣告結束,兩次會戰造成雙方兵力嚴重損失,都沒有力氣攻擊了,於是孟加拉地區陷入了僵持局面。

第三次會戰發生在納格普爾,幾乎和庫奇會戰同時爆發,持續時間長達六個月。莫臥兒帝國軍同中華帝國殖民地僕從軍、奧里薩封建領、馬拉特封建領、比賈普爾封建領、科羅曼德封建領聯軍展開激戰,為了爭奪戈達瓦裡河控制權,以及納格普爾城。

納格普爾會戰主要戰略目的是牽制莫臥兒帝國主力軍隊,防止其增援孟加拉地區,策應庫奇會戰和戈格拉會戰。在戰略上,莫臥兒帝國失敗了,因為他們的主力大軍未能及時增援東路軍,使得莫臥兒帝國丟掉了孟加拉地區的廣大土地。但在戰術上,莫臥兒帝國傷亡十二萬人,比起南聯盟聯軍傷亡高達三十四萬多人來說,損失小。

不過,中華帝國不在乎,因為陣亡了近二十萬殖民地土著僕從軍反倒讓帝國高興。

第四次會戰發生在印度西部地區,參戰國家性質不同,不屬於南聯盟集團。由西亞波斯、中亞阿富汗,以及莫臥兒帝國西部拉傑緹特人的封建領起義軍構成的軍事聯盟入侵。

印度原本就是波斯人和阿富汗人的傳統控制區,自從莫臥兒帝國入侵之後,他們被迫退出該地區。隨著中華帝國糾集南亞多國部隊入侵莫臥兒帝國後,莫臥兒帝國將主力軍隊都投入了東線和南線,西線兵力減少。

於是,波斯和阿富汗利用他們對拉傑緹特人的傳統影響力,策動他們造反。莫臥兒帝國軍出兵鎮壓,波斯和阿富汗軍隊則趁機軍事干預,導致塔塔會戰爆發。

由於莫臥兒帝國軍四面受敵,對於拉傑緹特人的造反缺乏控制和應對機制,使得對方造反後,莫臥兒帝國軍鎮壓不利,最後讓波斯和阿富汗人成功軍事介入,導致塔塔會戰失敗,拉傑緹特人在塔塔獨立,脫離莫臥兒帝國中央統治。

四次會戰,消耗了莫臥兒帝國三十多萬軍隊,使得莫臥兒帝國不得不再次從北方抽調軍隊,以及徵召新兵補充。

這樣一來,莫臥兒帝國將心思都花在了東、南、西三線上,加上他們本來就不認為北方的喜馬拉雅山也能冒出敵人來,因此對北方的監管更加鬆弛,造成中華帝國五萬精銳大軍潛伏在北方長達一年時間都沒有被發現。

朱木拿河上游,中華帝國南亞派遣軍皇家陸軍第六、第十七步兵師,第三、第九、第十二騎兵師,突然出現在了遮底人的傳統祭祀區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新派遣過來的司令官為詹增勇上將,副司令官為特勤局獵人突擊隊大隊長董楠中將,由上將和中將軍官統帶的派遣軍,可見帝國政府對這次行動的重視程度,不容有失。

當遮底人的族長看見從祭祀禁區內冒出來的黑甲精騎時,驚訝的口裡能塞鵝蛋了。

“你們是——”

“到地獄裡問吧!”

一騎呼嘯而來,電光火石間,遮底人族長已經身首異處。

“殺!”

騎兵師開道,沿途所到之處全部清場,不留一個活口。

步兵師緊隨其後,放火燒房子,毀屍滅跡。

清一色的騎兵,不同的是騎兵師使用的都是高大的戰鬥型龍馬,而步兵師的蒙古馬只是作為乘騎代步工具。

但在莫臥兒人眼中,他們沒有分別,都是騎兵。

大軍沿著朱木拿河南下,三萬重騎兵開道,聲勢浩大,黑壓雲域一般。

沿著朱木拿河,兩天後殺至帕尼巴特。雖然中華帝國黑甲精騎沿途所到之處不留活口,但是還有部分當時不在“屠殺現場”的平民逃回去通風報信。

德里城內,莫臥兒帝國沙傑汗得知情況後,頓時嚇得夜不能寐,急令附近軍隊勤王。

然而,城內只有不足五萬人的禁衛軍,守城剛剛夠數,根本不能出城禦敵。距離最近的是在烏德防禦尼泊爾國的兩萬邊防軍。

不得已,沙傑汗顧不了那麼多了,立即調烏德的兩萬軍隊勤王。

烏德的兩萬邊防軍為騎兵部隊,配備的都是阿拉伯馬,機動能力很強。

指揮官塔克將軍一開始聽到北方出現大批中華帝國軍隊時,根本不相信,他不認為中華帝國的士兵能夠穿過氣候惡劣的喜馬拉雅山進入印度大陸。

然而,事實擺在面前,幾個小時後,他也接到了逃亡平民的報告,確定了中華帝國軍隊的存在。

塔克很害怕,不是怕戰鬥,而是作為將軍,他第一時間就猜出了中華帝國軍隊突然出現在這裡的目的。

無疑,對方是衝著德里來的!

此時德里防禦空虛,一旦被中華帝國軍隊突襲得手,不但打掉了莫臥兒帝國的首都,更是摧毀了莫臥兒帝國整個指揮中樞,在國家四面楚歌的時候,德里再出事的話,對於整個莫臥兒帝國來說,後果是毀滅性的。

塔克不容分說,急忙率領全部人馬火速勤王。不過,塔克並沒有直接去德里,而是前往德里前面的帕尼巴特去攔截中華帝國軍隊。他此舉的目的無疑是為了給德里的皇帝爭取時間,要麼積極防禦,要麼趕緊逃跑。

塔塔的騎兵速度很快,第二天拂曉便趕到了帕尼巴特。

突然遭遇大規模軍隊,雙方都沒有衝動,而是在做戰術性機動,試探對方的指揮能力。

輕騎兵自然不敢和重騎兵正面交戰的,然而,令塔克鬱悶的是,中華帝國的重騎兵在速度上,絲毫不差於輕騎兵。

由於頭一次碰上中華帝國的騎兵部隊,在戰術動作上的判斷出現了失誤,導致塔克的兩萬輕騎兵迅速被中華帝國的三萬重騎兵黏住,等到他反應過來時,已經無法擺脫對方了。

只得硬著頭皮正面交鋒。

看著莫臥兒帝國的騎兵戰術,總得來說還算可以,沒有出奇,只是常規戰術。對方騎兵被黏住,唯一的原因就是莫臥兒帝國騎兵的指揮官不瞭解中華帝國的騎兵,那是全世界唯一一支成功融合了輕騎兵的速度和重騎兵的裝甲的精銳騎兵。

無疑,塔克的指揮讓詹增勇感到‘還算可以’。

“列陣!”

命令下達,令旗揮舞,三個騎兵師迅速列陣,每千人組成一個小方陣,每萬人組成一個大方陣,三個師以第三騎兵師作為龍頭,其他兩個騎兵師作為龍爪,形成品字陣型,又像一個巨大無比的攻擊箭頭。

風呼呼的吹過,高高打著的龍旗迎風飄揚。

龍旗下,中華帝國的騎兵勇士們全身黑盔黑甲,威勢陡然外放。頭盔上高高豎起的紅纓更是增添三分英氣,戰馬刨著青泥,和他的主人一樣,全身披掛鎧甲,只有眼睛露出,目光冷森森的。

塔克看到對面的中華帝國騎兵後,頓時倒吸一口冷氣,重灌騎兵,看起來今天很難善了了。

心中盼望著多拖延一些時間,讓後方德里的沙傑汗能夠趕緊逃跑,嘴上卻大喝列陣。

比起中華帝國的重騎兵來說,塔克的輕騎兵沒有那麼多的陣型可變化,一字長蛇陣,面對重騎兵,遇上天敵,他沒有別的選擇。

詹曾勇抽出指揮刀,緩緩的舉起。

“展開攻擊隊形!”

“呼喝!”

眾將士齊聲大喝,紛紛拔出戰刀。

令旗揮舞,將士紛紛進入戰鬥狀態。大小方陣緩緩變化,形成三角突擊陣型,那是重騎兵的殺手鐧。

戰馬嘶鳴,馬蹄已經忍不住的猛刨著草地,如果不是主人用力緊勒,戰馬早就衝出去了。

“黑甲精騎!”

“呼喝!!!”

“進攻!”

“殺!殺!殺!”

三聲大喝,中華帝國的騎兵勇士們士氣提升到極點。

嗚——嗚——嗚!

號角聲響起,渾厚而嘹亮,瞬間傳出幾十裡。

帝國的勇士們,秉承了黑甲精騎的優良傳統,聞聲振奮而吶喊,韁繩一鬆,戰馬應聲而動,一個箭步便衝了出去。

頓時,十幾裡的高原上,三萬重騎兵蜂擁而出。遠遠望去,如同奔騰而瀉下來的山洪。

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地勢,北高南低。

騎兵藉著地利優勢,短時間內便獲得了最快的加速度。戰馬狂奔,捲起無數道長長的沙塵,迅速瀰漫半壁天空。嘹亮的號角聲,雷動的鼓點,沖天的喊殺聲,無不震懾著敵人的心神。

大地震顫,鋼鐵洪流裹著血肉之軀,直直的衝向敵軍。

重騎兵突襲,龍馬的衝刺速度飆升,大地頓時顫抖了起來,隔著數百米外的莫臥兒騎兵們都可以清晰的感覺到。

震顫的大地,漫天的沙塵,塔克心中頓時涼了一大截,他更能夠感覺的到對方隔著裡許就透過來的濃濃殺氣。

“殺!”

塔克一聲令下,全軍衝鋒。

即使害怕,但沒有選擇。

數息時間,兩軍相撞,猶如巨浪相互拍擊,剎那間一片血紅。(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