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求生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5章 不肖子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5章 不肖子孫

“給,這是你們的通關文書。”吃晚飯時,司茶把手裡的幾個紙卷遞給志文,這自然不是他去辦的,他可沒那工夫,是他讓會館裡的人辦的。

志文伸手接過,隨意看了看就收進系統,上面有他幾人的身份資訊,想也不用想就知道,都是假的,不過抽空要熟悉下這些身份倒是真的,以免露餡兒。

“出了關小心些。”司茶叮囑道,“這一帶倒是沒什麼大的馬賊,小股馬賊就不好說了,你們自己多加留意。”

司茶與志文和柳才一起經歷過建奴的追殺,對他二人還是很放心的,但是現在多了三個小丫頭,讓他有些擔憂。

不過塞外風俗,一向是對商隊禮敬有加,不會輕易加害,哪怕馬賊也很少打劫商隊,要是把商隊禍害了不敢出塞交易,不論是蒙古韃子還是馬賊,煮飯的鍋和縫衣服的針都要短缺。

想到這裡,司茶問道,“對了,你們不是要出塞找蒙古人換羊毛嗎?貨備了沒有?”

從涿鹿山出來,為了趕時間,他們可是什麼貨物都沒帶,再說司茶也知道,張家口百貨齊備,只要有銀子,貨就不是問題。

“備了...一些。”志文眼珠一轉,答道。

其實他哪裡備了什麼貨,再說了,這一趟志文也不打算花錢備貨,儘管他系統倉庫裡的銀子不少,范家的貨就在那兒,靜靜地等著他去取呢。

不過門面功夫還是要做一下的,嗯,到時候從倉庫里弄幾袋糧放在馬車上裝裝樣子,再多的志文現在也沒有了,他現在窮得只剩下銀子了。

隨身除了有幾袋糧食和幾捆柴禾應急,幾根白蠟杆防身,其他的東西都被他一股腦地留在涿鹿山了,銀子在山上沒用,志文隨身帶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這些東西大部分對志文來說都是可再生資源,要不了多久,又能源源不斷地出來了。

司茶不疑有他,“銀子不夠就跟我說,可以先借你們些。”

“知道了,司茶大哥,多謝。”志文回道,“你忙你的吧,不用管我們。”

“我也沒空管你們。”司茶說道,“再有兩天,請柬就送完了,我和尹護衛得回山幫公子張羅,全靠你們自己了。”

蒲解會館使喚丫頭有些,但能做事的人就那麼幾個,平時聯絡下交好的商幫,打探些訊息,確實騰不出手來。

不過這樣也好,要是司茶真安排人幫忙,志文他們與周承允的關係必然已被人看破。

而現在志文他們進出都很小心,相信還不會有人留意到他們。

“司茶大哥,那八家人怎會容忍蒲解商會在此地設定會館呢?”這問題志文想了不少時間,始終不解,這範家怎會容忍對頭在自己的眼皮下插根釘子。

司茶白了他一眼,“這裡的地又不全是他們的,我們願買,人家願賣,范家能咋地?

再說了,又不是強盜,他們還能明火執仗地動刀動槍不成?”

倒也是,生意場上,不論雙方有多大仇多大怨,見了面還得客客氣氣的,這就是做了那啥,還要立貞節牌坊吧。

“那他們在晉南也有會館咯?”志文接著問道,要是真的話,自己在閆家村的所作所為恐怕瞞不住這些人,周承允怎會毫不在意,還一力與自己合股?

司茶點頭,“原來是有的,只是他們可能覺得,在晉南設會館作用不大,沒有哪家敢正大光明地和他們做生意,徒耗錢糧,乾脆就撤了。”

志文這才稍稍放心。

“對了,司茶大哥,今天我們出去逛了一圈,范家的商隊都排出五里多地了,他們收糧有這麼快嗎?”志文岔開話題,順便也問出了白天就有的疑問。

“你是不是見到他們在街上收糧了?”司茶笑問。

志文點頭,“排隊賣糧的倒是不少,可量都不大,這麼短的時間,怎麼就會有這麼多的糧了呢?”

“那是因為,真正的大宗交易,早就完成了,現在街面上收的這些糧,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

司茶說完,見志文仍是似懂非懂的,也罷,這小孩也是涿鹿商社的大東家了,能說就多說些與他吧,看他自己能領會多少。

“鄭公子,不知你對大明各路藩王有沒有瞭解?”司茶問道。

志文果斷搖頭,開什麼玩笑,他就知道明成祖朱棣原是燕王,奪嫡成功後登的基,對了,還有個什麼寧王,和唐伯虎不對付的那個,其他就一無所知了。

司茶扶額嘆氣,大明藩王的各種事兒十分繁雜,要想講清,恐怕得從開朝就說起,一時半會兒的,可沒那麼多時間。

當下只得長話短說道,“簡單說,就是‘中州地半入藩府’,陝、晉、冀三省,差不多一半的土地,都在各藩王名下,北地以藩晉陽的晉王,藩大同的代王為首,即便是連年大旱,但土地廣袤,每年收的租子仍然不少。

再加上歷年存糧,這麼多的糧食要是不想放著發黴,最好的變現途徑就是...”

“賣給這八家糧商。”司茶尚未說完,志文接話了。

“對!”司茶首肯道,這小子沒那麼笨嘛,“這八家人收糧價格高,銀子給的也爽快,這些藩王最愛和他們交易了。”

一番話解了志文不少疑惑,原先他一直以為,這麼多的糧食,大部分得靠南方稻米,建奴韃子恐怕吃不慣,現在看來,即便湖廣商人將糧食運到此地,范家也不會要。

山高路遠的,價格肯定不會低,哪有附近這幾個藩王的糧食價效比高,而且不是小麥就是高粱,不用擔心他們的主子吃不慣。

上下堡之間早早就排好的車隊,也就能解釋得通了。

只是...,志文無奈嘆惜,想大明開國帝王朱元璋何等英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盡復漢家衣冠,誰知子孫後代如此不成器,為了這等蠅頭小利,置家國大義不顧。

平日裡也還罷了,可現在建奴剛破關退走不久,就這麼把糧賣了出去,也不知這些王爺們是怎麼想的。

這是赤裸裸地挖自家基業的牆角,養寇而不自知,朱重八若得復生,不知會不會把這些不肖子孫剝皮實草,傳首示眾,就像對付那些貪官一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