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求生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5章 想法各異的蒙古各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35章 想法各異的蒙古各部

“鄭兄弟,你可知道,達林臺首領知道你要收羊毛,腸子都悔青了。”林遠笑著對志文說。

兩人此刻坐在火堆旁,皺著眉頭吃著烤羊肉。

薛平昨天喝醉了,聞見酒味兒就噁心,寧肯幹活也不願陪著志文了。

沒奈何,其他人要麼語言不通,比如柳才,要麼不太會說話,比如陶勇,只能賴上林遠了,而且今晚舉辦燒烤晚會的這個部落-烏特拉部和林遠也熟,非他莫屬。

“呵呵,”志文笑道,“後悔就好,今年想必來過這兒的部落,都會把羊毛留下了吧。”

“那還用說,一斤羊毛換一兩糧食,傻瓜才扔呢,幸好去年我羊毛留了一些。”烏特拉部的思勤笑著接話,他叫湯和志,也是漢人,年紀比林遠大,應該有二十多歲了吧,已經蓄起了鬍鬚。

烏特拉部,與達林臺部一樣,都是一百人左右的小部落,也是蘇尼特部的附庸,他們這種小部落,不像那些大中型的部落,如科爾沁、土默特、蘇尼特等,有傳承已久的部落名稱,而是用首領的名字作為部落名。

所以烏特拉部首領就叫烏特拉,一旦換了首領,部落名稱自然就換了,達林臺部也是如此。

平心而論,志文收羊毛的這個價格,實在是...低了些,一斤成品毛衣的成本,不過是收購羊毛的一兩糧食和織毛衣的手工費用一斤糧,算上損耗和洗羊毛的費用,全部加起來不會超過兩斤糧食,糧價再貴,摺合成銀子也不會超過一錢。

而一斤成品毛衣有幾件?少則三件,多則五六件,每件毛衣商社用一錢五的價格收購,這利潤,呵呵!

可羊毛在蒙古人眼裡歷來都沒什麼大用,現在廢物利用,多少能換些糧食,他們都是喜出望外。

再說各個部落羊只總數不少,像達林臺和烏特拉這樣的部落雖小,上千只羊還是有的,只要以後不把羊毛扔了,一年下來,一隻羊能剪下十斤毛,那就能換一斤糧了,上千只羊能在志文這兒換不少糧食,冬春之交青黃不接的狀況將大大緩解。

“湯大哥在烏特拉也是幫他們種田嗎?”志文注意到,越是小的蒙古部落,越是重視種地,達林臺和烏拉特即是典型,再比他們小的部落,估計沒有了,人口數量不足,很難生存下去。

“是啊,”湯和志笑道,“我在烏特拉和林遠一樣,就是教他們怎麼種田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湯大哥,那些大部落,他們種田麼?”志文很好奇,大中型部落的羊只多,但人口也不會少,食物的產出,如羊奶,平均到每個人頭上應該是差不多的,小部落缺糧,大部落也不會例外。

湯和志搖頭,“不種,這些人自命不凡,都不願意種田。”

志文隨即想到,前兩天來的那個中型部落,在看到達林臺部種的田後,眼神中明顯流露出鄙夷和不屑,看來大中型部落對農事並不熱衷。

“那他們糧食夠吃麼?”志文問道。

“一樣的,都不夠吃,”林遠插話了,“那些自命不凡的部落,不過是仗著被後金冊封為臺吉,每年可以從遼東領些賞賜罷了。”

語氣中是深深的不屑。

“還有,”湯和志接著說道,聲音卻是有些低沉,“要是還不夠,那些大部落會聯合起來,入關搶掠。”

“那看來年前這些人收穫不小咯。”志文冷笑道。

湯和志點頭,“這一次那些跟著後金打秋風的部落,想必收穫是不少的,你們看...”

志文和林遠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那裡有幾個中型部落之人,言行舉止,極是張狂。

“...林遠,和往年相比,他們是不是不太一樣了?”湯和志低聲問道。

“嗯。”林遠認真地點頭,“暴發戶嘛,都是這樣。”

“那達林臺和烏特拉怎麼不跟著黃臺吉,一起入關呢?”志文目光灼灼,看看林遠,又看看湯和志,想知道他們真正的想法。

“鄭兄弟,你就別試探我們了。”林遠說道,“塞外的其他漢人他們怎麼想的我不清楚,但至少我和湯兄所在的部落,我倆能保證,絕不會去大明犯邊。”

“不是所有的蒙古人,都願意去寇邊的。”湯和志也說道。

尤其是小部落,可戰之兵就是十幾個到幾十個,就算全都去了,也分不到多少功勞,搶不了多少東西。

但只要有人受傷或身亡,絕不僅僅是受傷戰士所在家庭折了一個壯勞力,損失慘重那麼簡單。

部落裡派出去的都是最勇敢善戰之士,不是短時間內能出現的,就是損失一個,對部落的影響也很大,要是傷亡的多些,失去了頂尖戰力,幾個馬賊都能給部落帶來滅頂之災,整個部落會面臨傾覆滅亡的危險。

所以,越小的部落,越不願意去長城邊上攪和,他們更喜歡的,是用自己出產的羊、馬、牛,與漢人交換必須的糧食、衣物和用品,自己若能有糧食出產,以彌補不足,當然更好,所以他們對林遠和湯和志這樣的人十分尊重。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不論後金也好,還是科爾沁、蘇尼特這些蒙古大部落,對他們這麼點人也看不上,都不屑帶他們去,達林臺和烏拉特這些小部落,自然也樂得意地不用去。

原來如此,志文暗道,怪不得這些天來,那些小部落的蒙古人見到他們都是熱情萬分,就是那個中型部落的有些人,陰陽怪氣的。

被林遠和湯和志這麼一說,志文心裡對他二人替蒙古人做事的那麼一點小小的心結,終於完全消失,又替他們操起了其他的心,問道:

“對了,林兄,湯大哥,現在羊毛有我來收,那以後你們替人牧羊,工錢有沒有漲?”

原本志文想瞞著各部首領和牧主們,私下從普通牧民那裡,以超低價收購羊毛的想法,完全是一廂情願。

首先這些牧民敢不敢揹著主家與人交易,就是一個大問題。

其次,這種交易註定了是私下的,是偷偷摸摸的,收購量小,一次兩次還可以,要是大規模、長期收購的話,想要不驚動首領和牧主,是很困難的。

“漲了。”兩人異口同聲地笑著說道。

以前給人剪羊毛都是白乾,現在嘛,託志文的福,他們剪三到五隻羊的毛,能有一兩糧食,具體數額,各部不太一樣,不過總體就是這個水平,給多了,首領不樂意,給少了的話,又怕牧民們不樂意,出工不出力,或者乾脆走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