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求生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章 展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9章 展望

篝火熊熊,雖然已是二月,但夜裡仍然春寒料峭。

火堆旁搭著一個簡易的窩棚,天色將黑之際,志文一行人才找了個空曠之地歇腳,搭建窩棚用的乾草和樹枝等器物是志文早就準備好的,大家齊齊動手,窩棚很快就成型了。

志文一人躲進窩棚,片刻後取出加工坊製作的食物分發給大家,眾人都餓了,全都忙著吃,顧不上說話。

只有大柱邊吃邊問:“志文,烙餅真香。”

“咕嘟“,“湯也好喝,你咋做的?”

“唉,這餅是不是都藏包裡呢?”

志文一開始不想理這廝,後來見他問題越來越多,已有化身好奇寶寶的趨勢,不得不敲打敲打他。

“大柱,這麼好吃的東西還堵不上你的嘴嗎?”語氣有點嚴厲。

“啊?我就是...就是...”大柱有點被嚇到了。

“該吃吃,該喝喝,吃食上的事兒什麼都別問,知道嗎?大柱!”志文並沒有心軟。

“還有,以後不能向任何外人透露丁點兒咱們糧食的事兒,有人問就說不知道,都推到我身上,就說我管糧食就行。”有些事兒要提前打好預防針。

“小志說得對,”小捷在旁邊幫腔,“不光大柱,咱們大家都要把嘴管緊了,不然被人盯上就是大禍。”

“噢...噢,聽你的,志文,我聽你的。”大柱急急表決心,開玩笑,這種烙餅,滋味十足,還有鹹味,放到以前年景也是一年都吃不到一回的,他自是不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小志,你放心,我們不會給你拖後腿的。”小英娘笑了笑,說道。

“哥哥,咱們不回縣城了?”囡囡問道。

剛才的話題算達到了效果,只是語氣太嚴肅,囡囡就及時的轉移了方向,志文不由得給囡囡點了個贊,正好也給大家說說徒步路線,不對,逃難路線,聊聊自己的想法。

“嗯,不回縣城了。”志文說,“連上個街都讓人不放心,咱們啊,去找一個不用發愁沒水的地方,一個能踏踏實實上街的地方,一個...一個能站著活下去的地方。”

說完心有點虛,看起來非常簡單的要求,可這種地方真不好找,特別是在十幾年後。

“啊?縣城都不去啊?”大柱很是遺憾,他長這麼大,就去年逃荒去過一趟縣城,是他去的最遠的地方了,那高大的城牆,那青磚瓦房,哪怕只是隔著城門看的,也讓他目瞪口呆。

家裡捨不得掏錢進城,但在大柱看來,縣城那麼多的人,就是個能上街的地方,踏實不踏實有什麼重要的,至於“站著活下去”,大柱根本不知道志文在說什麼。

“好啊好啊,街上要有賣糖人兒的,還要有,嗯...還要有好多好多好吃的。”這是小吃貨小英,她在縣城街上也只見過賣糖人兒的,沒見過的自然說不出來,只是本能地認為一條街上合該有好多賣吃食的。

“哥哥,你是想去找姥姥姥爺他們嗎?”囡囡問道。

“嗯,你不想找嗎?”好歹是自己和囡囡最後的血親,能順路找到的話當然更好,何況他們走的這路線還真的挺好。

“小捷,你想去哪兒?”志文問道,他也想瞭解下大家的想法。

“嘿嘿,俺沒想過,又沒出過遠門兒,哪兒是哪兒都不知道,”小捷笑道,“之前聽你提過,咱們不再回縣城,而是直接向東走,過黃河。這有什麼講究嗎?小志。”

也行,那就說說自己的想法吧,志文想,哪怕他們並不理解。

“大家覺得咱們這地兒還能呆嗎?都說說。”志文鼓動著。

“要還像去年那樣當然是呆不下去了,”小英娘說道,“可年前不是下了場大雪,年後又下了場雨的嗎?這或許,能熬得過去的吧?”

倒是沒提官府賑濟,畢竟有賑濟是驚喜,沒賑濟才是常態,普通老百姓那是習慣了的。

“就這兩場雨雪,連地都沒有打溼。”志文隨手從地上抓起一把幹的冒灰的土,拈了拈,又灑回地面。

“這土地可以說幹得比去年還要嚴重,得下多少場雨才補得回來?”志文說完,靜待了片刻,給大家消化一下。

“那...離開這兒是沒跑兒了?”小英娘也抓了把土喃喃說著。

“沒跑兒了,不但要走,還要儘快走,”志文接著說,“咱們除了宋嬸都是小孩兒,趁著現在路上逃難的人還不多,能被人少惦記些,等逃難的人多了的話...”

聽到這話,小英娘在旁邊似乎打了個抖,“對對對,小志說得對,是要儘早走,這路上的野菜都能比後面的多挖幾棵呢。”

“那幹嘛非得向東過黃河呢?”小捷突然插話,“俺以前聽爹說過,南邊有漢中,過了漢中就是蜀中,爹說了,那可是天府之國,大江大河的挺多,不愁沒水吧,小志?”

志文挺高興,小捷應該是處熟了之後話才多的那種人,也不再唯唯諾諾了,有了自己的想法。

隨手用樹枝在地上畫了一個“幾”字形,志文指著說道:“這是黃河。”

標不標準那是顧不上了,下游有沒有決堤改道,志文也不清楚,不過這不影響中上游的情況。

又指著“幾”字內部說:“咱們在這兒,從這兒過黃河就是山西,路程不遠。”

“而從這兒南下,過漢中,到蜀中,”志文用樹枝畫了個長長的箭頭,“那就遠多了。”

志文知道比例可能有點不太對,沒他畫得那麼長,不過南下比東行要遠那是肯定的,要穿過那麼大一片因旱致災的區域,危險大增,而且志文還有更重要的沒說。

“還有,去年冬月間,我聽說在白水縣有個叫王二的人公開反了,”那是志文晚上出去溜達時從巡街衙役的低聲議論中聽到的,“白水縣在哪兒我不知道,但不會在咱們縣城周圍,那說不定就在南下的路上呢,咱們不能冒這個險。”

“反了?有人造反了!!!”小英娘驚呼著,在儒家的理念“天地君親師”中,“君”即皇帝,僅次於“天”“地”之後,儘管這個年頭當土匪的不少,可終究沒有公然造反的,造皇帝的反那得要多大的勇氣啊。

“這...這是真的嗎?”小捷也一臉的不可思議。

志文點點頭,“應該不會錯,我耳朵好,聽那些衙役們說的。”

“那這還真就是最好的路了。”小捷終於表示贊同,隨即又用很奇怪的眼光看著志文,“小志,你識得輿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