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求生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8章 官買行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98章 官買行頭

錢管事清清嗓子,“官買行頭需得拆開來說,咱們先說官買,再說行頭。”

所謂官買,顧名思義,既是官府採買物資,類似後世的政府機構定點採購,官府事先把需要的物品羅列出來,然後在本地定下供應這些物品的商戶,在今後的一段期限內(一般是一年),所需物品,都找這些商戶採買。

聽上去很美,對不對?成了官買,自家的東西不用東奔西跑就能不愁銷路,最多就是幫官府送送貨,後世為了爭取這種名額,可是要打得頭破血流的,上要招標,下要投標圍標,各種手段,不一而足,為的就是能成為其中一員,賺錢自有保障。

可在大明,就全然不是這麼一回事兒了,官買官買,你若指望官府真的會掏錢購買,那就圖樣圖森破了。

不但沒人會拿錢給官買商戶,商戶還得自掏腰包,拿出銀錢來賄賂官府中人,否則的話,你的商品不是殘次貨,就是斤兩不足,然後被人捉去衙堂吃板子,商戶往往是舊傷未愈,又添新傷,如在阿鼻地獄,永無出頭之日。

對了,被定為官買商戶,除了供應商品,還有一些特殊的勞役需要服,比如運輸,家裡沒有車馬的,自然得另僱車馬,所需費用都是自掏腰包,這些勞役官府要整治起人來,花樣就更多了。

這種毫無人性,強買強賣,強迫服役的政策,肇始於明成祖朱棣,朱棣曾經下過一道聖旨,大意是這麼說的,朝廷官府今後但有買辦,凡是開了鋪面的人家,不分軍民,一律著他提供,若有違抗,拿來不饒。

在朱棣之後大明兩百多年的國祚裡,大體都是這樣做的,只有勳貴、大太監、士紳之家可以免除,此舉嚴重地摧殘了大明的工商業,無數商戶動輒破產敗家,亂葬崗上不知有多少冤魂。

這項惡政,直到崇禎中期,因為商戶的不停罷市,朝廷才下詔,各地官府不得再強行徵調商戶物資,需用現銀購買,南明隆武帝時期,方才下定決心要革此弊政,只是那時大明已離覆亡不遠矣。

這項政策的實施,給大明帶來了兩個嚴重的後果。

一是商人與皇明政權的離心離德,一家商戶,不論做到多大,背景靠山有多硬,心裡除了金錢,對明廷很少有忠誠可言,為禍東南的倭寇,本質上來說是海商追逐利益的行為,後來成為大清皇商的張家口八大糧商,同樣也是為了金錢,完全不顧他們的行為損害了大明的利益。

雖然這些人的行為令人痛恨,但歸根結底,還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大明除了把商人看作待宰的肥羊外,並未真正用心對待。

二是商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以金錢開道,不但拉攏各級官員,還培養自己親族的子弟讀書入仕,大明本就風氣不正的官場,更加烏煙瘴氣,大小官員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親族的利益,鄉黨的利益,很少想到大明的利益和漢人的利益,黨爭之禍,說到底不過是背後各商家的利益之爭。

說起來大明名義上的稅收是很低的,當然,後期為了徵遼剿寇加徵的遼餉剿餉基本全由平民百姓承擔,負擔大大加重,尤其是北方,更將普通人逼到了破產邊緣,但商稅一直都很低,甚至很多行業不徵稅,這裡既有大商家和其代言人與朝廷博弈的結果,也是大明不重視商業的表現。

即便如此,商人也始終不與明廷同心同德,這官買的惡政,確是一個不小的因素。

“咕嘟...”錢管事嚥下一大口茶水,潤潤冒煙的嗓子,“官買說的差不多了,諸位聽明白了?”見眾人點頭,“那好,咱們接著說行頭。”

一戶商家被點了官買,已是極難出頭,有的人家資產豐厚,咬牙破家,變賣資產,好歹能把這事兒抵擋過去,即便當時傷筋動骨,但只要能熬過去,就還有丁點兒希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是一旦若再被定為行頭,那就再無翻身的可能,只能等死。

行頭是由官府記錄在案的官買承役正戶,需派出人手“協助”衙門,保證官買各商戶的應供之物齊備,服完應服差役。

別以為這裡面有機會上下其手,能撈點油水,各家的買辦額度,基本都要傾家蕩產才能湊齊,若遇官府惡意報復,就是賣兒弼女,也堵不上窟窿,身為行頭,必須自掏腰包,將缺額補上才行,否則官府就拿你是問。

錢管事說完,將茶碗重重一頓,“所以說,一旦當了官買行頭,最好的辦法,就是棄家而逃,越早越好,能逃幾個是幾個。”語氣異常低沉。

志文四下看看,無人說話,顯然大夥兒都還在沉浸在剛才那番話中,而錢管事則沮喪著臉坐在原處,他久居塞外,卻對這官買行頭如此熟悉,眼下情緒看上去顯然不好,說不定這錢管事就曾是官買行頭的受害人。

“錢先生,這麼說來,咱們涿鹿商社是被官府定為官買行頭了?”志文雖然最早回過味來,卻沒有說話,第一個發言的是宋才捷。

錢管事猛地甩了甩頭,從沉思中回過神,點頭道,“正是,我來之時,官兵、衙役,還有幫閒,全都到位了,我二人這一走,在這些人撈到銀錢前,商社其他人估計是一個都出不來了。”

“錢先生,這官買行頭的商戶,通常是由誰來定?”宋獻策問道。

“一州一縣之主官,具體到保安州,因為目前知州空缺,做主的乃是同知,姓尤。”錢管事答道,他雖然下山不久,但這些門道還是摸的很清楚的。

“那就沒事了!”李定國展顏笑道,正欲接著往下說,朝志文看了看,見他微微點頭,才接著說道,“咱們已經和未來的知州大人搭上了線,他的名帖,不日就將送過來,知州大人還需要咱們給他幫忙呢。”

“真的?”錢管事大喜過望,猛地站了起來,“果真如此,那咱們就能逃過一劫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