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求生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章 山藥與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1章 山藥與魚

“志文,宋嬸,你們看,俺找到好東西了。”

志文手裡還拿著宋嬸遞過來的野菜打量的時候,大柱興奮的聲音從不遠處傳了過來。

只見他和小捷一人抱著一小摞東西狂奔而至,剛到窩棚就迫不及待地放下東西,給志文和小英娘分別遞了一個,一副喜不自禁的樣子。

志文接在手中打量,這東西表面沾著不少土,看上去髒兮兮黑乎乎的,長得又粗又長,表皮有不少細細的根鬚,隨手掰開,露出的卻是白生生的內質,只是經過冬天,又缺水,看起來有點蔫,這有點眼熟啊。

“哎喲,這是山藥呀,真是好東西。”

志文還在想著它是什麼東西的時候,小英娘已經在一旁喜孜孜地叫了出來。

嘿!可不就是山藥嘛,志文樂了,這還真是瞌睡遇上枕頭了,愁了好幾天的新品糧食問題解決了,就是它了。

這山藥可真是好東西,它原名薯蕷,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唐代宗名李預,因此而避諱改為薯藥,北宋時又因避宋英宗趙曙諱而更名山藥。

三國時期的醫聖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裡的方子,有不少用到山藥,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也說它有補中益氣,強筋健脾等滋補功效。

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看,山藥不僅富含澱粉與蛋白,還含有促進消化,分解澱粉的酶,吃它不會像紅薯、土豆那樣不易消化,正是替代高粱小麥的最好主食,甚至比小麥還好也不為過。

更重要的是,山藥在野外就能挖到,妥妥的野菜,可以正大光明地拿出來吃,雖說野外數量不多,可你找不到不代表我找不到啊。

志文趁著其他人不注意,樂呵呵地把一根山藥收進系統,隨即調出面板,把它種在了那塊新開出來的地上,很順利,沒有像種高粱小麥的時候鬧什麼么蛾子。

多長時間能收穫呢?志文又想到,如果像高粱小麥那樣也是仨月,那就有點派不上用途了。

還有半個月,最多二十天就能上官道了,到時候人一多,這高粱小麥是能不吃就儘量不要吃,那會兒這山藥能吃嗎?

有什麼辦法能讓它加速生長嗎?志文沉吟著。

記得穿越前玩的農場遊戲裡,有錢了可以新開田地,也可以提升等級,比如變成黑土地、紅土地什麼的,然後就是好處多多,農作物加速生長只是其中之一。

看了看面板上還剩下的二十五個金幣,志文狠狠心,一股腦將其挪到這塊田的上方,心中默唸“升級”。

反正加工坊用不了多少金幣,充一個進去能用上好長時間,至於用它兌成銀兩拿出來使就更沒必要了,現在是糧食比錢金貴。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金幣數量“唰”的一下少了二十個,有戲哦,隨即那褐色的土壤慢慢開始變紅,最後定格在褐紅色上。

這...應該算升級成功了吧?志文還有點拿不準,靜觀其變吧,看看多長時間能收穫。

這時囡囡她們三個小丫頭也抱著幾小捆野菜回來了,志文和小捷、大柱各自拿上一個木桶,準備去打水,順便洗洗野菜,特別是山藥,表面盡是泥,不洗沒法吃。

志文現在用水也和找野菜吃一樣,能在路上找到水源就先用,要實在不夠用,或者根本找不到水,再躲著偷偷用系統池塘裡的水。

水源剛才志文挖野菜的時候就找到了。

“他宋嬸,他宋嬸,在嗎?”窩棚外傳來一個聲音。

“在呢,在呢。”小英娘邊答應著邊和幾個孩子從窩棚裡出來。

“張嬸。”“張嬸好。”志文也和其他人一樣,大家七嘴八舌地喊著人。

這張嬸是前幾天路上遇到的一家人,都順路,就算是搭個伴兒吧。

“唉,志文你們這是打水去啊?”張嬸樂呵呵地說,隨即手指向東邊,好心地指點道,“翻過那壟地有條小溪,還有點水。”

“多謝張嬸,我們剛才看到了。”大柱拎著桶小跑著去了。

“嘿,別忙著跑,”張嬸見喊不住大柱了,就把手裡的一把野菜遞給小英娘,“灰灰菜,剛找到,挺多的,吃不完,分你們點,讓幾個小子順帶拿去洗洗。”

現在這逃難路上志文他們前後遇上了五家人,自然而然地白天趕路前後相隔不會超過十米距離,晚上歇腳搭的窩棚也離的很近,算是相互照應。

弄得志文都懷疑自己穿越前看的那些小說是不是假的了,那些小說都把在大饑荒裡逃難的人群寫得異常可怕,人與人之間根本沒有基本的信任和關愛,爾虞我詐,你爭我搶,甚至還會出現人吃人的慘劇。

可現在雖說不是同吃同住,但這路上誰家發現水了,都會相互轉告下,誰家又找到野菜了,也會你送我,我送你的交換下,很是其樂融融的樣子。

這不,小英娘也不客氣地收下,隨手拿出幾根山藥遞過去笑道:“俺們也找到了好東西。”

“哎呀,這是山藥!”張嬸驚呼,“我就不客氣了,這可管飽了。”

志文和小捷則早已接過小英娘又轉手遞過來的灰灰菜,去追大柱了。

趕到河灘上,五六個人排著隊,大柱正在隊尾,見他倆到了,留下桶,接過野菜,又“呼啦”一下跑開。

這原來應該是條河,旱了這麼久,早萎縮成小溪了,再過幾個月恐怕就得斷流了。

河灘上游有個小坑,蓄了些水,大家就排著隊在這兒取水用,至於清洗野菜,則在小坑的下游,以免把水給弄髒了。

其他家不知道是還沒來洗呢,還是已經洗完了,現在那裡就只有大柱一人。

“志文!小捷!快來!”大柱剛把野菜放在地上就大呼小叫起來,“這兒有魚哎。”

話音剛落,排在志文和小捷前面的人就齊齊消失了。

“哪兒呢?”

“哪兒呢?”

“魚在哪兒呢?”

七嘴八舌地問著,把大柱都給遮得看不見人影了。

真要有魚,好歹能沾點葷腥,這些人別說逃難了,就是逃難前也是多長時間沒見過油星的了。

志文他們能吃飽,偶而還能吃個煎餅開開油葷,對肉沒那麼多念想,反應就慢了半拍。

“喏,這不是,一群小魚。”人群裡傳來大柱的聲音。

安靜,異常地安靜,大柱說完話硬是有那麼一陣一點聲音都沒有,現場氣氛非常詭異。

然後是“噼裡啪啦”的腳步聲傳來,一群人又跑回來打水,只不過現在都排在志文和小捷身後了。

等志文和小捷拎著裝滿了水的桶來到大柱面前時,小捷低聲地誇獎:“大柱,幹得好。”說完還擠了擠眼睛。

“什麼幹得好?”大柱開始還滿臉茫然,等看到他倆拎著的裝滿水的桶,再看看那幾個重又排隊的人時,才恍然大悟。

隨即大柱急了,“真有魚,不信你們看。”

兩人順著大柱指的方向看去,溪水淺淺的,陽光下泛著層層波光,水裡正歡快地遊著兩隻跟蝌蚪差不多大的小魚。

PS:感謝書友刺客1046的推薦,當然,還有尋覓你蓮的一貫支援。今天中午兩點,網站給了個推薦(說實話,具體是什麼推薦我還不太拎得清),在此厚顏求收藏,求推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