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求生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472章 放下武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72章 放下武器

在達林臺打架可以,但是不能出人命,這是規矩,是以短棍就成了眾人防身打鬥的必備之物。

黃鬚漢見鄒群不搭理他,心下大是不爽,重重哼了一聲,“這二人看來是你手下了,前些日子他們出老千,騙了我這義子的銀錢,你卻怎麼說?”

羅達急忙附到鄒群耳邊,將事情大體這麼說了一下,鄒群聽完,也是不客氣地回道,“願賭服輸,玩錢若是輸了就不認帳,那還玩個什麼勁。”郝慶就是做的再不對,這裡也得給他撐腰。

“若真是公平耍錢,輸了自然無話可說,可你問問,他們當真沒有用什麼手段麼?”黃鬚漢子說道,他也是老江湖,義子輸了錢,垂頭喪氣地回去一說,他就知道是著了道,想他也曾是縱橫陝晉兩地的豪傑,怎麼咽得下被屑小所坑的氣。

郝慶聞言,訕訕地笑了笑,不敢出聲。

鄒群又狠狠瞪了一他眼,不用問也知道郝慶這小子不會老實,在張家口那些有後臺的賭檔裡,他自是不敢玩這些手腳,可到了達林臺,這裡眼下還管不了這麼細,自然成了坑蒙拐騙的天堂,郝慶怎麼可能放過這種機會。

“捉姦捉雙,拿賊要拿贓,說我的人出千,當時怎麼不說,現在隔了半個月才來提,說不過去吧?”自己人回去關上門,怎麼教訓都成,但在外人面前,卻是不能服軟。

“你...”黃鬚漢大怒,出事後的第二天他不是沒有帶人去找,可達林臺一圈找下來也不見人影,想著多半是走了,這才不得不作罷,今天是聽文秀這小子說,又見到了那個騙子,這才帶著人來算賬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樣好了,兄臺,我這手下的銀錢,現下都在你們手上,就當他還給你們的好了,多的做利,咱們兩清,如何?”鄒群見對方不說話,藉機建議道。

“當我是要飯的,打發叫花子呢。”黃鬚漢子卻不幹了,“勞資不缺那幾個錢,就想教訓他們一下,成不成!”

“不成!”鄒群火氣也上來了,當著這麼多人,讓自己的手下被打,這臉往哪兒擱,以後還混不混了?

“不成也得成,給我上!”黃鬚漢子一揮手,他的手下呼啦一下就上去了。

“打就打,誰怕誰。”到了這步,鄒群自然也不可能退讓,當下二話不說,帶著眾邊兵與對方戰在了一起。

“老黃,老黃。”正在此時,又是一小撥人趕到了現場,其中一人大聲喊著,跑到了黃鬚漢身邊嘆道,“唉,就知道你這火爆脾氣,緊趕慢趕,還是來晚一步,打起來了。”

“老曹,我說你怎麼膽子越來越小啊,現如今打個架都不敢了。”

來者正是外號曹操的羅汝才,而黃鬚漢子,自然就是黃虎張獻忠了,失手被騙的,是張獻忠的義子劉文秀,勸阻張獻忠不要殺人的,是另一個義子艾能奇。

羅汝才翻翻眼皮,沒好氣地說道,“江湖越老,膽子越小,不知道啊?算了算了,既然都動上手了,就別讓咱們的兄弟吃虧。”

說罷對跟著自己的那一小撮人下令道,“愣著作甚?上啊。”

“這就對了嘛。”張獻忠大聲笑道。

“弟兄們,對方來幫手了,怕不怕?”見對方來了援兵,鄒群卻是不慌,沒多幾個人,到了一定規模的混戰,多幾人少幾人實在無關緊要,不過自己這邊的士氣,還是要鼓一鼓的。

“怕個球!”有邊兵說道,“咱們邊...兄弟打架,何時怕過,並肩子上就是了。”

“說得好。”邊兵們紛紛叫囂,士氣不但沒有因為對方有人增援而下降,反而又上升了一些。

雙方這下混在一起,乒乒乓乓的,打得好不熱鬧。

人數較多的一方,是張獻忠羅汝才老營的殘存人馬,能活下來的,都稱得上是精銳中的精銳。

鄒群的一哨人馬,並沒有全部帶來,留了些老弱在張家口,平時點點卯,守守城門什麼的,人數要稍微少上那麼一些。

雖然宣府好長時間沒有爆發大的戰事,但遼東幾場大戰役都參加過,邊兵們還是保有一定的戰力。

現下雙方都在草原上歷練了一段時日,身手顯然都有了進步,但出手之時都有所顧忌,並不是生死相搏那種,邊兵人數雖然少些,盡也抵敵得住。

周圍看熱鬧的人群,口哨聲、拍手聲,還有叫好聲不絕於耳,有那好賭的,乾脆就地開盤,賭兩邊誰輸誰贏,一時間下注的人竟然也不少。

嘈雜混亂的場面並沒有持續多久,平地裡不知何處響起了一道清亮的唿哨聲,吃瓜群眾們如同後世小販見了城管一般,呼啦一下消失得無影無蹤,比小販好的,是逃竄時沒有什麼哭喊之聲,只有沉悶的腳步聲。

有不知是誰用來下注的銅錢,零散地落在地上,而主人卻已不見蹤影。

“糟糕!”張獻忠羅汝才,還有鄒群,三個領頭人都泛起了這個念頭,只是此時雙方纏戰在一起,想要罷戰卻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兒。

地面微微顫動著,一頂氈房後面出現了騎兵,很快,大隊騎兵四散開來,將鬥毆的雙方給重重包圍了。

“放下武器。”騎士們大聲喝道,晃著兵器,他們手裡的,可不是短棍,手持彎刀的,那是蒙人,拿著長槍的,則是漢人。

“啪啪啪”,兩邊的人都很聽話,紛紛把短棍扔在地上,就是張獻忠羅汝才鄒群三個領頭的人也不例外,一場打鬥,就此消弭。

馬群散開,一匹黑馬打著響鼻,緩緩來到打鬥現場,馬上一人,即便坐著也能看出身形高大,穿著大明邊軍常見的皮甲,長槍幾乎拖在地上。

“你們領頭之人是誰,出來見我。”

聲音又啞又澀,及其難聽,不過不論是張獻忠羅汝才這兩個原來的流匪頭目,還是鄒群這個邊軍哨長,都不敢怠慢,小跑著來到馬前,三人一齊抱手行禮,“在下見過孫隊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