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求生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517章 晉北風雲起(2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17章 晉北風雲起(24)

崇禎三年十二月中旬,京師銀裝素裹,雪後初晴,自宣府方向先後而來的幾匹快馬,分別送來了兩道奏摺,在大明朝堂上引發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

張家口駐守參將劉某,並其他大小將官,自陳其罪道,建奴夥同北虜,安排細作混入張家口,趁夜作亂,殺人放火,無惡不作,軍民大受其害,計有數千人傷亡,並有數百房舍被火焚燬。

好在將士同心,出擊及時,將這夥人困在城中,全部斬殺殆盡,隨信送來了幾百顆首級。

兵部與禮部派出人手,仔細勘驗這些腦袋後得出結論,首級俱為真夷,奏報沒有謊報。

隨後宣大總督的摺子也到了,簡單陳述了一下張家口之變的經過,並說自己事後奔赴現場檢視,張家口眾將所言無誤,請陛下和眾閣老酌情處置。

朝堂之上瞬間炸開了鍋,群情洶湧。

有為宣府將士請功的,數百顆真夷腦袋,其中上百的建奴首級,這樣的軍功,自薩爾滸一役之後,已經很多年沒有過了,至於傷亡的軍民和毀損的房舍,那是小過,無足輕重,這等論調乃是主流。

崇禎帝不置可否,但隨後以這些首級祭天祭祖的舉動,無疑表明了他的態度。

有攻訐宣府將官,甚至宣大總督的,說他們察事不明,致使張家口子民傷亡慘重,釀成大禍,雖然殺了韃虜,但功不抵過,請求朝廷重重治他們的罪,這是少數。

這得歸功於張家口一事中,事先籌謀得天衣無縫,出手全無徵兆,行事也是沒有絲毫紕漏,凡是與八家糧商相關的,無人生還,他們在朝堂中的靠山,得不到絲毫有用訊息,心中雖有懷疑,卻是沒有實證,只能用傷亡一事來說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說實話,數千軍民的傷亡,尤其大多還是平民,與大明這些年在遼東的敗績相比,已經算得上微乎其微了,這等論調,很快就被淹沒了,從崇禎帝將此類奏摺全部留中不發,就能窺得朝廷的立場了。

朝廷的旨意趕在年前到了張家口和陽城,加封了眾將官幾個虛銜,戶部擠出十萬兩白銀的糧餉送了過來,至於過失,只淡淡提了句要他們帶罪立功的話,就此揭過。

整個宣大官場,則是在張家口事變之後,風向就變了。

在劉參將剿滅建奴細作之亂後,耿總督與張總兵就神奇地出現在張家口,如此神速,實在令人側目,隨後張家口眾將請耿總督檢閱當地將士的舉動,向其他人表明他們已全部投靠到了總督大人的麾下。

接著是八家糧商全體覆滅的訊息傳出,沒了金主,這些原來抱成團的大小官吏們,很快就四分五裂,紛紛向總督大人表達了自己的善意。

宣鎮總兵動作最快,第一個帶兵跑到張家口,死乞白咧地將耿總督請到自己駐地,藉著檢閱的名頭,好好招待了總督大人幾天,表達了自己忠於朝廷,忠於總督的心意之後,從頂頭上司的手中,拿了些好處。

有了榜樣的力量,各城、堡、衛的副總兵、參將、遊擊,紛紛放下身段,請耿總督前去巡視他們的駐地,耿如杞藉此良機,帶著從範氏等人的府上弄到的錢糧,每到一地,就將士卒們的欠餉清除一空,收買軍心,一時間威望無兩,成了實至名歸的宣大總督。

當然了,錢糧的來歷,耿總督對外宣稱是找涿鹿商社拆借的,既堵了某些人的口,又揚了涿鹿商社的名,涿鹿商社的商隊自此在宣大一帶暢通無阻,至於張家口禁止中小商家出入的那道禁令,早在事變後的第二天,劉參將就主動撤除了。

沒辦法,誰叫他的幾個兒子,都被押去達林臺做了人質呢,他年紀已然不小,再要生幾個帶把的出來,自己都不抱希望了,要想老劉家的血脈能夠延續,就得乖乖聽話,做那傀儡參將。

以孫可旺為首的涿鹿工會和傭兵們,還算給他們這些將官留了些顏面,每人留了個妾侍,幾個丫鬟,十多個僕役小廝,以便照顧他們的日常起居,讓他們不至於做那孤家寡人。

那晚將官們劫後餘生,保得性命之餘,已是慶幸不已,面對傭兵們要強勢帶走他們的家眷作為人質一事,誰都不敢出頭,耿總督大發慈悲,與孫可旺商議之後,定下了這個規矩。

當然,傳到外面,就變成了這是總督大人開恩,又收穫了一批感激。

傭兵們並沒有第二天就開拔,回返達林臺,畢竟耿如杞還在,身為邊兵的鄒群等人,不宜做得太過明顯,起碼得裝個樣子,等耿總督走了再說。

再說他們要將家眷遷往達林臺,說服家人,收拾東西,也得花些時間。

諸如張獻忠這類的傭兵(孫可旺對外宣稱,他們是涿鹿商社的護衛),他們了無牽掛,本該在張家口放鬆放鬆,玩樂一番的,只是他們不但沒有清閒下來,反而比鄒群等人還要忙碌的樣子。

原來這幫人藉此良機,在張家口請人給他們拉縴說媒,準備成家。

他們衣衫光鮮,出手大方,倒也頗具吸引力,只是人數不少,張家口的女子有些不夠,寡居的,嫁不出去的,都被媒婆子們拉來湊數,更有人跑到附近鄉下,給人說媒。

只要女人不是醜的出奇,或是身有殘疾,差不離都在傭兵之中找到了歸宿,不是張獻忠羅汝才等人不挑剔,而是沒得挑,不趁著這會兒把女人找到,等回到達林臺,他們可就要比其他傭兵團落後一步了,還怎麼爭十大天字號傭兵團。

況且有句話不是說得好麼,三年臭軍漢,母豬賽貂蟬,他們在草原幾個月,差不多也是這個感覺,驟然回到關內,隨便一個漢人女子都能把塞外那些蒙人女子比下去。

如此一來,倒便宜了張家口的將官們,天天出城與家人相會,傭兵們除了派人看守得緊些,倒也不過多理會。

至於劉參將們會不會帶著家丁突襲,搶回家人,這個卻是不需擔心,就算他們得逞,邊兵們能鬧第一次,同樣就能鬧第二次,第二次對付他們,可就不會這麼溫情脈脈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