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新明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節 決死之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節 決死之戰

因為海運的耽擱在對馬島坐鎮的豐臣秀吉幾乎同時收到了小西行長他們來的兩封信。讀完這兩封信豐臣秀吉根本就不相信竟然有十多萬明軍入朝作戰畢竟現在明軍主力盡在大草原上正忙著對付也先的騎兵呢連大明的皇帝都去那邊了明帝國還有精銳在國內嗎而五個兵團加起來也有十多萬人了還有火器怎麼就打不過明軍

豐臣秀吉對這五人非常失望不過這也情有可願明軍能夠在這幾年內將強大的蒙古打得爬在地上而且現在還主動去蒙古找麻煩顯然明軍是很強大的。而小西行長他們的五個兵團是分三次進攻的這犯了兵家大忌失敗也是必然的不過豐臣秀吉並沒有立即派遣更多的部隊入朝他手裡也沒有這麼多的部隊了。

一番考慮之後豐臣秀吉立即做了五件事情。一是回信安撫小西等五人讓他們在平壤穩住陣腳等待援軍到來。二是立即派人去通知加藤清正讓他的第二兵團從朝鮮東北地區撤回來參加對安州的圍攻行動。三是給島津義弘宇喜多秀家兩人出命令讓他們的兩個兵團立即從朝鮮南部地區趕往平壤參加安州會戰。四是將對馬島的三萬預備隊運到朝鮮去補充小西他們的損失。最後豐臣秀吉撤了小西行長的前總指揮改宇喜多秀家為前線總指揮小早川隆景為副總指揮。

這五件事情安排下去之後豐臣秀吉也再次看到了希望。畢竟小西行長只是個商人商人的腦袋不適合用來打仗。而宇喜多秀家與小早川隆景兩人都是豐臣手下的大將這宇喜多秀家雖然是個年輕人沒多少頭腦不過小早川隆景就不同了他可是豐臣五老之一。地位與聲望遠在小西行長之上。

最先收到命令的是駐紮在朝鮮南部大丘的島津義弘的第四兵團。原本第四兵團應該是中路主力不過在到了朝鮮之後這島津義弘身體不爭氣水土不服病倒了他這一病就是兩個多月。等他病好了可以出征的時候朝鮮的大半壁江山都被前面三個兵團給打了下來。而他的第四兵團也落到了後面改做後衛。在接到了命令之後島津義弘沒有絲毫遲疑立即率領麾下一萬五千餘名部下奔赴平壤參加安州會戰

第二個到達的是宇喜多秀家的第八兵團。這宇喜多秀家雖然多為豐臣秀吉重用不過他卻是個年輕的將領而且生性好色。到了朝鮮之後仗沒有打多少女人卻玩了不少大概是異國風味就是不同吧。這宇喜多秀家在錦山一呆就是兩個多月泡在女人堆裡骨頭都快軟了。當他接到豐臣秀吉的命令之後立即整頓部下準備出。不過這有什麼樣的將領就有什麼樣的兵宇喜多秀家都是這個樣子那他的部下也好不到哪裡去。足足花了三日宇喜多秀家的第八兵團才完成了集中開赴平壤。

在第八兵團到達平壤之後兩日從對馬島趕來的部隊也到了平壤這三萬人都補充到了小西他們五個兵團中去。另外他們還帶來了大量給養以及一批火器。這是豐臣秀吉手裡最後的一批火器了以往還可以透過商人從大明那裡購買火器不過現在大明商人根本就不到日本去了也就只能想辦法到南洋的那些國家出高價購買一批二手的火槍這自然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日軍在平壤休整整編了兩日也就是在福島小早川毛利三人從安州逃回來之後的第十日日軍終於集結完畢七個兵團近十三萬大軍從平壤出浩浩蕩蕩地開向了安州。而日軍再度北上的訊息也飛一樣地被送到了安州守將衛平的手中

在衛廣負傷之後衛平迅領軍趕到了安州。他不但將兩萬火槍兵一萬步兵帶了過來還在經過九連城的時候把於謙增援的五千先鋒騎兵兩萬押送補給物資的步兵都帶了過來當然那些作戰物資也連同一起運送了過來衛平到了安州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瞭解日軍的情況透過探子以及朝鮮百姓瞭解日軍在平壤的動向

當衛平知道日軍在平壤集結了十三萬兵力而且還有大批的火器之後心裡也是大驚不已。此時明軍在安州的兵力不過六萬人而且還得分出一部分去守衛同仁關與定州能夠留守安州的也就四萬五千人馬衛平沒有絲毫的耽擱立即遣人回定州以最快的度把炮兵轉移到了安州來。本來衛平就是炮兵將領沒有炮他心裡慌

在日軍出前一日衛廣的傷也好了。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瞭解戰局接著他就去找了哥哥衛平。

日寇勢眾我們如果一味的防禦必然事倍而功半且安州城小不足以容納這麼多的守軍守軍過多戰鬥力根本揮不出來我認為應該分兵

分兵衛平有點不解地看著弟弟分兵可是兵家大忌。

對分兵衛廣很堅定地點了點頭兄長日寇並不知明軍主力到達安州勢必輕敵。如能利用好這一優勢必然能挫敗敵人不如這樣

聽完衛廣的建議衛平皺了皺眉毛說道:率軍守城還是我來且日軍認為你在上一次戰鬥中已經陣亡見我們換了新的將領必然更加輕敵。且指揮炮兵打防守戰是我的強項若你來率領這支騎兵必然能更好的揮出騎兵的威力來

也好那就這麼定了。戰時以火箭為號

兩兄弟相互點了下頭拿定了主意。也就在日軍到達之前一日衛廣率領五千騎兵離開了安州城另外還有五千火槍兵一萬步兵趕往了同仁關提防日軍繞過安州直取同仁關。而衛平這留在了安州開始全面加固城防。

宇喜多秀家與小早川隆景兩人率領日軍浩浩蕩蕩地開到安州城下時日軍立即就包圍了安州並且開始建造攻城裝置與器械。豐臣秀吉送來的火炮也都派上了用場不時地向城內的明軍進行炮擊打亂明軍的防禦部署。到這個時候宇喜多秀家與小早川隆景兩人都沒有認識到明軍不但換了主帥而且還增強了很多的兵力

面對日軍的炮擊衛平有種笑不出來的感覺在他的眼裡這算什麼炮擊十多門火炮在那有一無一地打著這都算是炮擊嗎當年衛平在朱祁鈺的手下一次就是兩百多門火炮一起用上那才叫真正的炮戰不過衛平並沒有急著還擊日寇眾多如果讓他們現明軍有強大的火炮的話那後面的奇襲就難以奏效了。所以衛平一面讓人隱蔽好躲避日軍炮擊一面迅地變換著炮兵陣地將火炮都運到了日軍最為集中的南門方向上來準備給日軍一點顏色看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到下午日軍的工程器械也造得差不多了炮彈也消耗得七七八八見到城內的明軍沒有反擊而且城牆上的明軍數量並不多宇喜多秀家與小早川隆景兩人心裡大喜都認為明軍經過前三次戰鬥元氣大傷此時已經無力應戰。兩人也沒有多考慮立即就命令日軍從安州的四個方向上同時動了進攻

數萬日軍從四個方向上幾乎同時殺了上來很顯然日軍採用的是標準的人海戰術。這在火器不達的戰爭中還是很有用的畢竟人力過了一切。可是在明軍與蒙古軍隊的戰爭中已經無數次的證明人海戰術在一定程度上只能增加傷亡並不能帶來多少好處蒙古騎兵的人海戰術還有度的優勢野戰中對明軍的威脅很大。現在明軍據堅城防守而且日軍的步兵根本就談不上什麼度那他們的結果必然更加悲慘

當南門外的日軍距離城牆還有三百步的時候衛廣果斷地下達了作戰命令。隱蔽在城牆上的四千名火槍手幾乎同時站了起來分成四列有條不紊地用火槍射擊著推進的日軍。幾乎同時後方的八十多門火炮幾乎同時開火這些火炮都採用高仰角射擊的方式當成批的炮彈砸在了日軍陣營中的時候日寇慌張了

明軍竟然有火炮這恐怕是當時每一個日寇包括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這些將領的第一想法吧小西行長黑田長政他們都說明軍沒有火炮而且在小早川隆景上一次的進攻中明軍也確實沒有火炮

等到幾個日寇匪反應過來的時候衛廣的炮兵已經連續射了十多輪炮彈上千炮彈落在密集的日軍陣營中間造成的傷亡是非常恐怖的再加上城牆上火槍手的連續射擊第一批進攻的日寇甚至還沒有到達城牆下就全軍崩潰了

打到這個地步日軍幾個將領都立即下令停止進攻這仗是沒辦法打了畢竟明軍火力猛烈日本武士就算都是不怕死的人可並不是打不死的人

見到日寇紛紛撤退衛平下了第二道命令讓隱蔽在城牆上的二十來門火炮立即集中活力對準日軍炮兵陣地轟擊原本日軍的火炮射程就不如明軍火炮現在明軍火炮又是自上而下的攻擊射程又提高了不少。在明軍炮兵的精準炮擊中那十多門日軍火炮全數被摧毀數百名日軍炮手也做了陪葬品

第一天的戰鬥打到這裡也就草草的結束了。在明軍強大的炮火面前日軍撤退了五里並且撤消了對安州城的包圍。幾個匪一聚頭立即產生了嚴重的意見分歧。以小西行長為代表的幾個將領要求撤軍顯然明軍主力已經入朝不然不會有這麼多的火炮這仗沒辦法打下去了。如果退保平壤的話還能與明軍講和。到時候是打是和再來做出決定。而以小早川隆景為代表的幾個將軍則認為應該繼續進攻既然安州打不下來那就找別的地方打通往義州的道路又不僅僅只有這一條

顯然小早川隆景的威望比小西行長高多了而且他又是前線副帥宇喜多秀家則是個沒有多少頭腦的年輕人把指揮作戰的事情也都交給了小早川隆景去辦了。最後日軍決定暫不撤軍除了派小西與黑田的兩個兵團去牽制安州城內的明軍之外其他五個兵團殺向同仁關切斷安州與北方的聯絡進軍義州

做出這一決定之後日軍休整兩日立即就返身北上。小西行長與黑田長政的兩個兵團擺在了安州城外不時地騷擾一下城內的明軍。而當日下午小早川隆景就率領另外五個兵團到了同仁關外直逼定州。

同仁關是定州南面十里清川江上的一處重要關隘。這裡也是朝鮮北部義州之南唯一的一處險關了如果同仁關失守那麼定州與義州將無險可守而同仁關其實只是一處險要的渡口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關卡。之前這裡只有五千明軍防守不過現在這裡的守軍已經增加到了三萬人馬其中明軍兩萬五千人包括一萬的火槍兵

當日軍到達清川江南岸的時候明軍早就已經做好了準備。這一路上日軍的行蹤都被明軍的探子所掌握各路的情況都及時地送到了各地明軍將領手中。聽聞八萬日軍殺奔同仁關而來當地明軍立即就做好了戰鬥準備

清川江雖然不是一條大江不過此時正好夏末是雨水最多的時候水流非常的湍急。而清川江上的那座橋樑早就被明軍給拆了渡河用的索道也被拆得只剩下了幾根鐵鏈渡口則由明軍主力防守。當日軍看到主動出來迎戰的明軍時心裡也是大駭怎麼這裡也有這麼多的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