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新明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四節 汶山大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四節 汶山大捷

在朱祁鈺與柴棟率領明軍水師在朝鮮海峽大戰日寇水師的時候北面朝鮮半島上的戰況也有了很大的變化衛平與羅國棟指揮的兩路大軍已經開始對日寇展開反擊了

衛平率領的明軍北路主力大軍一路打到了開城時才遭遇到了日寇有組織且有規模有威脅地反擊。衛平並沒有急於進攻而是先在開平站穩了腳建立好了防線然後才開始尋求新的突破現在他面對的已經不再是以宇喜多秀家以及小早川隆景為的日寇將領而是日軍侵朝主帥豐臣秀吉

這豐臣秀吉雖然狂妄自大不過在戰爭方面也確實是個天才不然他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平定日本西部地區的各番國並且得到織田信長的賞識讓他率軍入侵朝鮮當然日本的內戰與入侵朝鮮的戰爭並不一樣

豐臣秀吉在到達了朝鮮前線之後先做了幾件事情。一是撤消了宇喜多秀家的前線總指揮由自己擔任前線總指揮;二是派人把小西行長給抓了起來準備砍了他的腦袋以立軍威不過在眾多將領以及官員的懇求下小西保住了腦袋並且被派到了後方去顯然日軍前一階段作戰失利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小西行長的第一兵團在戰場上不賣力處處為了自身的利益著想而導致日軍節節敗退三是在汶山一線建立新的防線以抵擋明軍的進攻

做完了這幾件事日軍在汶山北面的防線也算是穩定住了不過此時戰場上的情況並不可能因為豐臣秀吉地到來而得到太大的改變。特別是明軍主力已經入朝作戰且明軍除衛平外的幾員大將都是跟隨朱祁鈺北伐有豐富作戰經驗的將領。特別是以鄧茂與陳豫兩人為代表作為騎兵將領他們在朝鮮這裡雖然當不上主帥卻可以用手上的騎兵給日寇製造極大的麻煩

也就在玉浦海大海戰的同時衛平利用日軍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南面的海戰上動了戰略進攻再次向日軍出了挑戰這次衛平手裡的十多萬明軍分做了三股由他親率主力居中進攻日寇把守的汶山。鄧茂率領的大軍由東路進攻繞道臨津江上游直奔漢城。而由陳豫率領大軍則從西面沿海平原推進打擊日軍在汶山後方的交通線三路大軍一起動了進攻日寇的麻煩也就到了

先說衛平的主力大軍。中路進攻的難度是最大的畢竟汶山北面有臨津江日軍沿江岸修建了大量的防禦陣地明軍要渡江作戰難度非常大。不過這並沒有難道衛平此時已經進入了冬季江水枯竭水流很慢。而這一年朝鮮的冬季又特別寒冷剛入冬江面上就出現了浮冰。衛平選擇進攻的這一日江面已經完全凍結。在讓人試探確定江面結的冰可以承受住戰馬以及戰車之後衛平才動了進攻

五千騎兵在進攻之前都用棉布與麻繩包裹住了馬蹄。這樣戰馬就算是在冰面上奔跑也不見得會滑倒。而在他們後面是兩萬多步兵以及兩萬多火槍兵另外還有衛兵為日寇準備的兩百多門火炮

先言的仍然是火炮這可是衛平的拿手好戲他本身就是炮兵將領而且在進攻之前衛平已經派出探子渡過了臨津江確定了日寇集結的地點日寇防禦工事的主要位置。炮擊一開始日寇就遭到了慘痛的打擊慌亂之中根本就無法組織起沿江的防線。當然他們也沒有多少時間可以用來組織防禦了

猛烈的炮擊持續了半刻鐘騎兵就動了進攻。五千騎兵雖然不多但是對滿目瘡痍的日軍防線來說這絕對是致命地威脅。很多躲過了炮擊的日寇還沒有來得及組織好就已經倒在了明軍騎兵的戰刀之下。而且這五千騎兵突破了日軍的防線之後立即就殺向日軍防線後方的各條交通要道阻止日軍增援部隊的到達

在騎兵進攻的同時步兵與火槍兵也開始推進而此時炮火也更為猛烈了在火槍兵的支援下在炮兵的掩護下步兵迅地佔領了日軍的江岸防線並且清除了防線內殘餘的日軍。隨著越來越多的明軍投入戰鬥到達了臨津江南岸炮兵也結束了炮擊開始渡江準備下一階段的作戰行動

整個進攻過程可以說是很有規律的而且衛平也次在進攻戰鬥中將炮兵作為了主力使用這為後來大明開創性的將炮兵集中使用用炮兵強大的火力支援騎兵步兵進攻奠定了理論基礎因此衛平也得到了炮兵神將這個稱呼雖然那一時代明帝國湧現出了大量的優秀將領不過衛平因為在炮兵使用方式上的開拓性貢獻讓他成為了明軍最偉大的將軍之一而且為今後的戰爭模式奠定了基礎也為明軍尋求軍事變革而做出了創造性的貢獻

出鎮汶山的豐臣秀吉聽聞明軍已經渡過了臨津江而且正在迅向汶山殺來他沒有半點荒亂畢竟明軍動進攻只是遲早的事情不過明軍能夠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進度渡過臨津江這仍然讓他大感驚訝豐臣秀吉立即組織起了日軍的四個兵團近十萬人朝明軍動了反擊戰鬥在這個時候進入了白熱化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突前的明軍騎兵在遭遇了日軍主力之後紛紛按照計劃撤退。而此時衛平已經用最快的度將炮兵運送到了臨津江的南岸兩萬多步兵兩萬多火槍兵也已經佔領了日寇的防禦陣地並且擺好了防禦架勢等待日寇主力地到來五千回撤的騎兵也迅的回到了陣地的兩翼擔負起了掩護的職責。而汶山城本來就挨著臨津江的到中午日寇主力趕到了戰場一場血戰爆了

豐臣秀吉一見明軍防線薄弱且只有五萬左右的兵力。心裡頓時大喜雖然他知道明軍火器厲害不過這麼薄弱的防線在他眼裡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價值豐臣秀吉立即將手裡僅有的四千騎兵集中在了左翼準備突擊明軍防線右翼隨後。兩個兵團的日寇在堅盾固甲的掩護下開始向明軍防線推進

衛平等的就是這一刻。如果在以往恐怕日軍這種進攻方式還能對他構成巨大地威脅日軍前排士兵手裡持的重盾足以抵擋住百步之外射來的火槍子彈。可是這次衛平主要依靠的並不是火槍而是火炮想必再堅固的盾牌也擋不住炮彈的轟擊吧

兩百多門火炮幾乎同時開火。衛平這次帶來的全是新式火炮射程達到了兩千步左右。而且炮兵都經歷過漠北大戰素質極高其射炮彈的度要比一般的炮兵快上三成當然兩百多門火炮同時開火時地威力是不可小看的就算日寇都不怕死他們也得在炮擊中倒下日寇哪見過明軍如此大規模的火力打擊

猛烈的炮火根本就沒有中斷過衛平不需要為彈藥愁。自然不會手下留情。而當日寇的進攻陣列到達了明軍陣地前沿的時候已經陣腳大亂根本談不上任何的紀律。而在明軍密集的彈雨下日寇地損失也非常巨大雖然日寇使用的那種蒙上了厚牛皮且有一寸厚木板製造的盾牌能夠在百步之外擋住火槍的槍彈。可是在一百步之內火槍子彈仍然有足夠的威力射穿盾牌另外日寇士兵身上並無太厚重的鎧甲子彈在穿過了盾牌之後有足夠的威力撕裂日軍的軀體

戰鬥打到這個份上日寇也只有拚命了。雖然明軍的火力異常的猛烈不過他們沒有任何的選擇。日寇的退路完全被明軍的炮火給封死了退是死進還有一線希望那麼就衝鋒吧不過等著日寇的則是排列在第一線的明軍步兵手上的長矛與鋒利的戰刀

兩個兵團近五萬日寇在衝到明軍陣地前的時候已經傷亡大半而剩下的也恐怕沒有多少膽量與士氣了而戰鬥打到這一步日寇的信心也完全瓦解了。現在他們終於明白明軍為什麼能夠戰勝強大的蒙古騎兵了有這樣的火力而且有這麼好的素質蒙古騎兵能打敗明軍才是怪事

豐臣秀吉也看出了問題他知道那兩個兵團完蛋了而且明軍不是他用以往的戰術可以對付的。情急之下豐臣秀吉也想到了撤退退到汶山城進行防禦。不過與其他的日寇將領不一樣豐臣秀吉並沒有逃跑他是真正的開始撤退有計劃的撤退

四千日軍騎兵傾巢而出殺向了明軍的右翼。當然那五千明軍騎兵也早就做好了準備見到日本騎兵殺來明軍騎兵沒有絲毫的猶豫立即抽出戰刀迎了上去。可以想像日本騎兵在這支能夠戰勝蒙古騎兵的強大明軍騎兵面前他們會是什麼下場

在日本內戰中騎兵雖然也有一定的地位不過騎兵一直不是日軍的主力日本內戰戰場上一次動員幾千騎兵已經是非常巨大的戰役了哪像明軍與蒙古在大草原上一次就動員幾萬騎兵作戰而且明軍騎兵在戰勝了蒙古之後信心士氣鬥志都達到了巔峰面對這夥如同流寇般的日軍騎兵他們有何害怕

更糟糕的是日寇的騎兵裝備非常差根本就沒有明軍騎兵那種完善的戰鬥裝備。可以說日寇的騎兵最多就只能算是騎上戰馬的步兵雖然日軍主帥都有著不錯的鎧甲不過受到國內生產力的限制日軍騎兵是沒有金屬鎧甲的最多也就只有一件厚一點的皮製鎧甲另外日寇騎兵手裡的刀劍也算不上鋒利質量更比不上明軍的戰刀雙方一打起來高下立見

雖然雙方兵力上的差距並不大不過雙方的戰鬥力差距確實是太大了明軍騎兵如同旋風一樣的衝過了日寇騎兵的陣營最後仍然屹立在戰場上的當然是明軍騎兵這一場騎兵之間的對攻戰只打了不到半個時辰除了逃脫的數百日寇之外明軍僅僅以不到三百人的傷亡代價就全殲了這股日寇騎兵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戰線上日寇已經開始退卻豐臣秀吉邊打邊撤趁明軍騎兵被纏住無法脫身的機會而明軍主力也在對付那兩個兵團的殘餘日寇之時日軍主力迅撤退一路向汶山城逃去不過豐臣秀吉的災難並沒有到此結束

當豐臣秀吉到達了汶山城下的時候城頭上飄揚著的是明軍的軍旗而不是日軍的旗幟豐臣秀吉心裡大駭。原來在他率領日軍主力殺到臨津江畔的時候陳豫的騎兵已經繞到了汶山的南面並且一路殺到了汶山城下。而負責汶山防禦的小早川隆景見到一下殺出這麼多的明軍立即就率領他的軍團逃跑了汶山城兵不刃血的落入了明軍之手

豐臣秀吉絲毫不敢耽擱明軍騎兵肯定會追上來的他讓宇喜多秀家率領一個兵團斷後擋住追擊的明軍騎兵之後立即率領另外兩個兵團向漢城方向退卻。此時日寇集中在漢城也就是第二條防線上的兵力有四個兵團在豐臣秀吉看來如果能夠與這四個兵團會師那麼他還能夠在漢城一線擋住明軍的進攻當然戰爭並不以豐臣秀吉的意志為轉移明軍這次準備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不僅僅要擊敗日軍而且還要一路打到釜山去將日寇全部趕入大海徹底消滅侵朝日軍

怎麼說豐臣秀吉都是日本的大將他一路上撤退並沒有顯得慌亂而是有條不紊的向漢城退去在他看來只要能夠到達漢城他就還有與明軍決一死戰的能力當然戰局的展永遠要比豐臣秀吉的計劃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