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新明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九節 全面反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九節 全面反擊

朱祁鈺指揮的艦隊襲擊釜山時衛平的北路主力以及羅國棟指揮的南部偏鋒兩路大軍也同時動了進攻針對侵入朝鮮日寇的全面反擊開始了

衛平負責的仍然是北路主攻不過這次他再也不需要吸引日寇的主力了因為他們要打的就是日寇的主力這次不再是為了光復某地或者是不再為了向前推進多少這次明軍的主要目的就是殲滅日軍打擊侵朝的日寇

衛平當然清楚他的任務所以這次進攻明軍一開始就集中了所有兵力並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戰場迂迴而是將騎兵已經重新補充到了四萬人步兵以及神機營都利用起來雖然鄧茂與陳豫仍然分別率領兩萬騎兵不過明軍的所有兵力都集中在了戰場正面上並且動了全力一擊

明軍進攻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楊平的日寇三個兵團。豐臣秀吉在退到楊平之後立即將三個兵團留在了這裡並且交給了在汶山一戰奮力阻敵並且逃了回來的宇喜多秀家指揮。而自己則去了驪川並且在此集中了兩個兵團的預備隊準備隨時馳援楊平。日寇採取這種大縱深防禦的意圖很簡單對付明軍騎兵的快突擊不過卻又造成了一個新的問題日寇兵力分散怎麼對付明軍的陣地進攻呢

顯然日寇的這一防禦部署並沒有難住衛平在擁有絕對火力優勢的情況之下明軍以不變應萬變不管豐臣秀吉在日本內戰中的表現多好他都不可能擋住明軍進攻的步伐。而唯一能夠讓明軍停止前進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明軍的彈藥消耗完了必須要停下來等待補給可以說當時朝鮮糟糕的道路交通情況給明軍製造的麻煩要遠大於日寇給明軍製造的威脅

楊平城攻防打得中規中矩衛平沒有耍任何的花招數萬大軍壓上去數百門火炮集中起來楊平這座並不堅固的城市哪能擋住明軍強大的炮火當然衛平並沒有把陳豫與鄧茂的騎兵用上這兩支軍隊有更大的用途

炮擊持續了半日楊平北面的城牆就被完全轟塌了隨後明軍步兵與火槍兵穩步推進。守城的數萬日寇在明軍炮火中死傷慘重且士氣跌到了谷底他們也只能在城內拼死抵抗根本就無法對明軍構成太大的威脅。

這次宇喜多秀家接到的也是死命令。這個年輕的日本將軍在戰場上也算得上是個人才他心裡很清楚楊平是驪川的門戶而驪川是忠州的門戶。如果楊平失守的話那驪川根本就守不住。只要驪川一丟那忠州更是無法防守。當初日軍正是在攻克了忠州之後直取漢城的。現在明軍反過來打只要忠州一完蛋那漢江以南的地區也沒有天險可守了。日軍必須要在楊平死拼就算最後仍然是失敗也必須要為忠州的日軍爭取到組織防禦的機會

豐臣秀吉在南下驪川之前是將楊平交付給宇喜多秀家的宇喜多秀家自然不敢辜負豐臣秀吉的重託他是豐臣秀吉最為重視的年輕將領。這次他也是擺出了死拼的架勢。在明軍殺到到楊平之前他就已經向三個軍團的所有部下宣佈明軍將殺害每一個投降的日本軍人想以此提高日寇的鬥志。

這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經過了幾次與明軍的激戰日寇也都明白他們在朝鮮犯下了滔天罪行明軍絕不會放過他們。而現在逃跑絕對是死那麼還不如拼死一戰如果能夠打敗明軍還有一線的生存希望不過也並不是所有的日寇都這麼想的在明軍進攻楊平之前就已經有一部分的日寇逃出了楊平。

宇喜多秀家對這些逃兵一點都沒有留情在將這些人抓回來之後宇喜多秀家當著數萬日寇的面親手砍掉了這些逃兵的腦袋並且再次重申了日軍的紀律。而宇喜多秀家這一舉動將所有日寇都逼上了一條絕路他們只有一條選擇與明軍死戰到底逃跑是死那麼就戰死在疆場上吧

日寇的抵抗非常的頑強不過再頑強日寇在戰鬥力武器裝備上的差距是無法用意志以及兵力來彌補的。至少在這個殘酷的戰場上日寇這種拼命的打法也就最多給明軍進攻部隊製造一點麻煩而已要想獲得勝利那還差得太遠了

楊平城的戰鬥從中午打到了傍晚當最後一股日寇被圍在了南城門的時候這一百多日寇動了最後一次反衝擊而迎接他們的是如同狂風暴雨般的火槍子彈一百多日寇全部被打成了馬蜂窩。而日寇主將宇喜多秀家也在這裡戰死臨死他還揮舞著武士刀不過這根本就無法威脅到明軍火槍兵

一天之內楊平就落入明軍之手而在楊平守衛的三個兵團的日寇除了兩百來人趁亂逃到了東面的山區之外包括投降的六萬日寇全被殲滅。戰後數千負責打掃戰場的明軍用了兩天時間才把這數萬具日寇的屍體掩埋完。

明軍在進攻楊平的時候並沒有遭到日寇的援軍原因很簡單陳豫與鄧茂的兩路騎兵早就已經趕到了驪川的附近虎視眈眈地盯著城內的日寇軍隊呢只要日寇敢北上救援楊平那他們就將受到明軍騎兵的攻擊。豐臣秀吉也不是笨蛋他很清楚如果率領驪川的兩個兵團北上的話恐怕還沒有等他到楊平就已經被明軍給消滅掉了

很快楊平失守的訊息傳到驪川豐臣秀吉心裡大駭。如果說臨津江一戰交戰雙方都是野戰而日軍的野戰能力不能與明軍相比的話那麼這次宇喜多秀家的三個兵團據城而守明軍一日就打下了楊平。這足以說明城市再也不是防守一方的重要據點了。在明軍強大的火炮之下城市已經失去了防禦的價值接著宇喜多秀家陣亡的訊息也傳到了豐臣秀吉的耳朵了這個日軍主帥更是悲痛不已。不過眼前已經沒有時間讓豐臣秀吉為宇喜多秀家這個年輕的將軍感到惋惜了他的選擇只有一個在明軍主力趕到之前離開城防並不堅固的驪川退守忠州希望依託忠州的防禦來抵消明軍強大的炮兵。並且消耗明軍的彈藥以此來拖延明軍的進攻

豐臣秀吉留下了兩千人馬在驪川的城牆上裝模作樣之後立即連夜帶著兩個兵團的日寇悄悄地離開了驪川城一路向南而去。這次日寇撤退的度還真是不慢且非常的隱蔽連一直盤踞在驪川附近的兩支明軍騎兵都沒有收到訊息。直到天亮當陳豫派出的偵察遊騎現驪川城的日寇都撤走了之後。這才反應過來日寇已經連夜逃跑了而那留下來斷後的兩千日寇也在當天下午追上了豐臣秀吉率領的主力。

陳豫與鄧茂不敢有絲毫的怠慢。見到日寇南逃兩個甩開腿叉子就追了上去。不過與明軍打了幾戰之後日寇的逃命本事已經增強了不少。只一天的工夫在第二日黃昏之前豐臣秀吉率領的日寇就逃到了忠州城而許多日寇一天都沒有顧得上吃一口熱飯。有的甚至憋了一天都沒有小解為的就是以最快的度逃到忠州

鄧茂率領的騎兵只晚了半個時辰到達忠州而此時忠州的日寇也做好了防禦準備見到日寇勢眾鄧茂沒有貿然進攻讓騎兵迅地切斷了忠州附近的幾條通道。而等陳豫的騎兵趕到之後立即就佔領了忠州南面通往聞慶與尚州的兩條道路切斷了日寇的逃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衛平率領的主力大軍因為受到火炮度的限制第三天上午才趕到了忠州城外。而此時忠州城內的日寇達到了四個兵團接近八萬人馬其中兩個兵團並沒有滿員。明軍並沒有急於進攻而是先部署了進攻陣地封鎖了忠州準備在此與日寇打一次大規模的殲滅戰當然此時在忠州負責指揮作戰的已經不是豐臣秀吉了。在到達忠州的當天晚上豐臣秀吉就將防禦的任務交給了羽柴秀秋自己則率領五百侍衛搶在陳豫的騎兵堵死了南下道路之前逃往了聞慶去找退到聞慶休整的有加藤清正指揮的兩個兵團了。

這羽柴秀秋是豐臣秀吉的養子也是個年輕將領本來豐臣秀吉的本姓就是羽柴。而在入侵朝鮮的時候羽柴秀秋指揮的是第九兵團也就是最後一個兵團。顯然豐臣秀吉對這個養子還很愛護而且不太放心將他放到了最後由他來負責日軍進攻的不給運送工作。不過打到了現在這一步羽柴秀秋這個公子哥也不得不上前線了他恐怕怎麼也沒有想到會被安排在前線作戰吧不然當初也不會跟隨豐臣秀吉遠征朝鮮了

說白了這羽柴秀秋也就只是借了豐臣秀吉養子的身份混了個日軍將領的位置而以他個人的能力來說遠配不上當日軍統軍大將甚至連個小西行長都比不上。而現在豐臣秀吉一下就把四個兵團交給他指揮自己則帶著五百侍衛逃命去了羽柴秀秋這個公子哥也慌了手腳。逃跑顯然是不可能的就算他跟著逃回去豐臣秀吉為了整頓軍紀必然拿他的腦袋開刀。而不逃的話留在忠州他又能打退明軍的進攻嗎

這羽柴秀秋確實沒有一點經驗明軍早就已經放出話來絕不收一個日寇俘虜絕不放過一個入侵朝鮮的日寇小西行長是唯一的例外。當羽柴秀秋決定投降的時候恐怕他想到的只是怎麼保住自己的小命而從來沒有考慮過這一問題吧而正是他這一決定最終將近八萬日軍葬送在了這裡而且也造就了朝鮮戰場上明軍第一次大規模坑殺日寇降卒的記錄開啟了明軍大規模屠殺日寇的先河

當羽柴秀秋將投降書送到衛平的手裡時衛平也是大吃一驚他最先認為日寇是假降位的是引明軍上當。不過當羽柴秀秋將自己的將軍信符送來之後衛平也不得不懷疑這小子確實是要投降了當然衛平是不會客氣的。他讓日寇使者回去告訴羽柴秀秋讓八萬日寇全都放下武器到城外指定地點集合。當讓衛平沒有說太多如果日寇知道是去送死那還得花力氣進攻忠州呢

羽柴秀秋一見明軍肯接受他們的投降心裡也高興了起來他立即讓四個兵團先後出城在明軍指定的二十多處地點分別集中。當然這些日寇在出城的時候就已經解除了武裝他們所佩戴的刀槍都堆積在了城門裡面。

見到日寇乖乖解除了武裝且都出了城衛平心裡大喜。不過他沒有立即下殺手畢竟幾萬人如果知道明軍要下殺手的話那他們必然進行反抗而要對付幾萬暴動的日寇降卒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衛平先讓人給日寇送去了飯菜不過這裡面都加了份量的蒙汗藥。而日寇也大概是餓慌了吧根本就沒有現飯菜有問題。

幾萬人醒來之時全都被捆綁了起來這下日寇心裡才開始害怕了。衛平也讓人在城南的山谷中挖了十多個大坑然後讓這幾萬日寇被無情地趕進了這些土坑裡。當日寇明白明軍是要坑殺他們的時候一切的都晚了荷槍實彈的明軍早就已經守在了一旁而更多的明軍則開始揮舞手中的鐵釧

坑殺八萬日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衛平的數萬官兵足足花了三天才將這些日寇全都埋完雖然中間生了幾次小規模的暴動不過都被迅地鎮壓了。這也造成了忠州南面的萬人坑自到幾百年之後日本對此仍然念念不忘要知道這可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坑殺降卒事件其在歷史的地位甚至比得上當年白起在長平坑殺四十萬趙國將卒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