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新明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五節 軍制改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五節 軍制改革

各位回皇宮居住的事情你們就別提了朱祁鈺壓了壓手打住了官員將領還有以金英為代表的內侍的話我已經想好了皇宮有更好的用處。我將把皇宮立設凌煙格以供奉為我大明征戰而犧牲的將士英魂。另外皇宮後院改建為療養院向在戰爭中負傷的大明將士開放。另外皇宮正殿改為博物館供大明百姓參觀。勤政殿改建為帝國圖書館收藏天下書籍供我大明學子使用。而皇宮西面設帝國科學院專門負責帝國科學展事務。所以我是不會回皇宮居住的。

我說過皇帝是人百姓也是人我能受百姓愛戴能有這麼多人伺候我已經誠惶誠恐不敢有太多的奢求

陛下金英急了起來陛下如不回皇宮居住那皇宮又有什麼用呢

于謙已經看了朱祁鈺的意思他看了金英一眼說道:陛下能以國家為重萬事都為百姓將士為大明著想臣等豈能不體會皇上的用心。不過中南海面積狹小實在是委屈了皇上。如果陛下不回皇宮的話那就從國庫中撥出一筆款項來在中南海附近再擴建一部分房屋這並不為過

這朱祁鈺皺起了眉毛這恐怕要花不少的錢吧這怎麼能讓國庫出錢。丁用這些年來我在公司的分紅有多少

陛下這幾年公司的分紅大概有四百萬兩左右

這麼多朱祁鈺一驚。他雖然愛財如命可對金錢確實沒有多少概念畢竟他平日也沒有用錢的時候。

陛下這只是陛下的一份其他的都已經分了出去而這筆錢臣一直幫陛下保管著

好就從這筆錢裡在中南海附近買一塊地然後多修幾間房屋朱祁鈺想到自己有這麼多錢也有點興奮了。當然他並沒有認識到自己為大明皇帝天下都是他的他還缺錢嗎。丁用恐怕這筆錢還用不完吧

陛下多慮了錢是絕對用不完的就算再修一座類似皇宮樣的建築群也就最多花費兩百萬兩而已

不能那麼搞帝國財政本來就比較緊缺而且這幾年又征戰不斷我要帶頭樹立好節約的風尚。這次你最多用五十萬來給我建一個新家怎麼辦你去策劃朱祁鈺眼珠子轉了一圈又說道多餘的三百多萬兩我準備設立一個基金會專門負責為戰爭中的難民以及帝國傷亡將士及其家屬提供幫助

基金丁用皺起了眉毛這又是個新名詞。

對就是基金具體怎麼操作下來之後我跟你詳細商談現在我談正事朱祁鈺的興致高了不少他的目光落到了陳懋的身上陳將軍這次遠征朝鮮你留在了國內我臨行前吩咐的那些事情都已經辦理妥當了嗎

陳懋立即站了起來將一份檔案給了金英金英立即轉交給了朱祁鈺。陛下臣已經按照你的要求擬定好了軍隊改制計劃還先請陛下過目

軍隊改制于謙有點驚訝了因為他根本就不知道這件事情。

朱祁鈺點了點頭說道:於大人這次北伐以及入朝作戰明軍的體制問題已經凸顯了出來。特別是在北伐戰爭中騎兵步兵神機營地配合問題很嚴重。拿陳懋來說他的專長是指揮騎兵作戰而在指揮步兵作戰方面根本就不如祖百齡而在指揮神機營作戰時又不如羅國棟。雖然我大明將領都是優秀的將領人人都能獨擋一面可並非全才至少無法精通多兵種合成作戰。而戰爭已經證明單一並重很難在戰場上生存下去。當年蒙古騎兵橫掃天下幾難遇到敵手而現在卻完敗在了我大明軍隊手裡。為什麼技術的進步特別是隨著火器在戰爭中的大規模使用必然導致戰術革命而這就需要我大明軍隊有更好的體制來適應新的戰爭方式有更好的指揮機構來指揮明軍作戰也需要更好的將領來引導我大明軍隊作戰因此這次入朝作戰我讓陳懋留了下來讓他著手制定軍隊改革的事情。另外我還準備成立一個總參謀部專門負責未來大明軍隊作戰的事情於大人你有沒有意見

等到朱祁鈺一番話說完于謙已經瞭然明白了朱祁鈺的意思。明軍的體制確實存在著問題。比如在作戰中騎兵與步兵的重要性有就下降充當主角的是神機營的火槍兵與炮兵。特別是傳統步兵隨著火槍兵的大規模使用其地位已經岌岌可危了。而這次朱祁鈺在政治改革已經打下了基礎之後著手進行軍事改革顯然是要把明軍的戰鬥力都揮出來。而朱祁鈺成立總參謀部的目的只有一個保證在軍事改革之後仍然是他掌握明帝國的軍權

陛下臣也認為軍事改革必須進行了要想揮出大明軍隊的戰鬥力就必須要有一套更完善的軍事制度

見於謙並不反對朱祁鈺笑著點了點頭然後他迅地看了完了陳懋提交的改革計劃指出了幾點修改意見之後就讓陳懋重新去草擬了一份。當然這次大規模的軍事改革不是一兩天就能夠搞定的而且所有的改革行動也不可能一起上來必須要分步驟分計劃進行這樣才能夠在不引起軍隊大規模動亂不影響部隊戰鬥力的情況下完成改革行動

軍事改革第一項就是兵役制度改革。以往明帝國實行的是義務兵役制度。通俗一點就是抓壯丁。任何一個明帝國的成年男子都有義務服兵役為帝國作戰。當然這也導致了一個問題出現很多不想當兵的被招進了軍隊那只能是濫竽充數反而降低了帝隊的戰鬥力。不過以當時的情況來講明帝國還不可能推廣志願兵役制畢竟帝國的財力以及國情都決定了志願兵役制沒有太大的生存空間

針對這一情況朱祁鈺的解決辦法是志願兵與義務兵結合。明帝國國內各地鎮守的部隊都為義務兵。服役期限為五年五年之後就可以退役或者選擇繼續服役或者是轉為志願兵終身在帝隊服役。而帝國的中央軍也就是朱祁鈺動所有對外戰爭所依靠的帝國精銳部隊則全改為志願兵所有官兵都領取軍餉。普通士兵服役十五年在四十五歲之後退役就可以領取由帝國政府一次性放的退休補償金。而軍官則服役十八年以上在五十五歲到六十歲退役時可以終身領取帝國政府放的養老金。

與志願兵役制相結合的還有一整套的官兵軍餉級別。比如最低階的士兵一年的軍餉是白銀二兩最高級的元帥一年的軍餉是一萬四千四百兩。當然所有軍人的日常生活都是由國家負擔的。其實這就給了所有軍人一個生活保障。按照當時的物價水平普通士兵的軍餉足以滿足自身的需要了而只要當上軍官那一家人都不用為生活愁了

有了軍餉制度自然需要一套完善的軍銜制度。以往明軍採取的軍銜制度是比較落後的從伍長到大將軍雖然也分了幾十級可將領與軍官之間的差距很大。而軍官與士兵之間地差距更大。這次朱祁鈺直接引入了現代化的軍銜制度從士兵到將軍一共分為了十八級。

即:三等兵二等兵一等兵;下士中士上士;准尉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准將少將中將上將。而在上將之上還設大將與元帥兩級而這兩級軍銜只授予在戰爭中立下了巨大戰功的將軍為虛銜實際權力並未過上將。

這樣明軍總體設了二十級軍銜並且在士兵與軍官之間設定了士官而各級軍銜的晉升標準也定了下來。軍人的晉升有兩種方式一是透過服役年限來得到晉升。而一名志願兵從最低階的三等兵做起服役滿十五年之後也將成為少尉軍官擁有了領取終身養老金的資格。而在當時最主要的晉升方式仍然是以戰功晉升只要在戰爭中立下大功就能夠從一員普通的士兵成為將軍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後來大批年輕將領都是從普通士兵做起的透過在戰場上的優秀表現最終成為了帝國名將

這種新的軍銜制度其實是為每一個帝人開啟了創立戰功建功立業的機會。而且也讓所有軍人都認識到只要為帝國服務那他們的付出都將得到鉅額回報都將得到帝國的重用而他們的才能也將在戰爭中揮出來在為帝國賣命的同時他們也在為自己的前程而奮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確立了軍銜制度之後朱祁鈺接著就對帝隊進行了體制改革取消了原來相對獨立的騎兵步兵神機營水師四大兵種成立了帝國總參謀部在下設帝國6軍與帝國海軍兩大軍種而兩大軍種則分別設總參謀部。帝國皇帝是帝隊的最高統帥而帝國兩大軍種的總參謀長以及帝國總參謀長都直接向皇帝負責。

在設立6軍之後以前的騎兵步兵神機營也進行了改革。騎兵被保留了下來並沒有生太大的變化而步兵與神機營則被取消。其實三大兵種單獨成軍的制度都被取消了因為在朱祁鈺的計劃之中帝隊將是一支多兵種合成部隊而不再是單兵種的作戰部隊

在之後帝隊最重要的改革開始了這就是取消了三大營設立集團軍群集團軍軍師旅團營連排班的軍事制度。

最低階的戰鬥單位是班由單一兵種構成。而具備單獨作戰能力的是營這是最初級的多兵種合成作戰部隊營之下設立騎兵步兵與炮兵連。而這裡的步兵以非傳統意義上的步兵而是指的火槍兵傳統意義上的步兵被朱祁鈺給取消了。師是最低階的戰役作戰單位而集團軍群則是最大規模的戰略作戰單位。

朱祁鈺第一步改變的也只是中央政府軍也是是明軍的主力部隊而其他各地方的軍隊改革則要等到好幾年之後才能完成。而這一改變其實就是要強化明軍多兵種協同作戰的能力。不過新的問題也出現了即明軍將領中具備全面素質的人員並不多

陳懋成立的帝事學院在此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該軍事學院的第一期學員就是各兵種的將領。其實他們也稱不上是學員。這些將領在學院裡最主要的還是相互交流作戰經驗各兵種的戰術以取長補短讓這些年輕將軍們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掌握各並重作戰的要領擔負起獨擋一面的重任來

軍事制度改革本身是一項非常龐大而且系統的工程雖然陳懋是主要的執行人朱祁鈺是主要的設計師。不過于謙在這場改革中充當的角色也不簡單。于謙本身就不是一般的文臣他的軍事才華早在京城保衛戰中就得到了體現只不過他並不是武將所以朱祁鈺一直將他排除在了軍隊之外。而這次於謙用他的政治才能再次幫了朱祁鈺的大忙畢竟軍隊與政府是無法分割開來的而要讓軍事改革成功就離不開政治上的支援

當然完成這套軍事改革也需要時間充足的時間。不過要準備渡海東征朱祁鈺也需要時間。改革的最後結果很明顯朱祁鈺做為帝隊最高統帥的地位得到了鞏固而且軍隊繞過了國防部這一關直接控制在了朱祁鈺的手裡他的地位得到了強化。顯然這也是朱祁鈺希望看到的結果即使他極為信任於謙可在關係到與自己利益攸關的問題時朱祁鈺不會容忍任何人與他分享手中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