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新明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節 勝利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節 勝利者

大雨之中兩軍之間的戰鬥進入了白熱化狀態。明軍在火器無法使用的情況下只能依靠冷兵器作戰刺刀雖然不差不過在近身格鬥中仍然顯得有點不方便而且明軍並無兵力優勢。明軍唯一依靠的就是紀律嚴明的紀律完全的鬥志

日寇見明軍火器無法使用也囂張了起來當然在他們看來明就是依靠火器作戰的沒有了火器那明軍就不是他們的對手。當然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判斷沒有火器明軍依然是強大的軍隊在明軍的日常訓練中使用裝上刺刀的火槍進行格鬥可是訓練的重點項目呢

明軍的防線雖然岌岌可危不過日寇就是無法再進半步雙方都在殘酷的白刃戰中消耗著不過局勢很快就變得對日寇不利了。

當朱祁鈺率領近衛軍殺到的時候戰局立轉。近萬近衛軍的戰鬥力是不可小看的而且近衛軍本身就是近距離格鬥戰的高手才殺退了一股日寇現在見到日寇殺入了江戶城近衛軍頓時都殺紅了眼。

隨著明軍生力軍的出現日寇有點頂不住了。近衛軍的戰鬥力不是吹出來的早在北伐時期近衛軍就一戰成名而在朝鮮戰場上更是讓日寇聞風喪膽現在放開了手腳殺起來近衛軍更是如同下山猛虎沒有給日寇一點機會。

守住戰線守住戰線當朱祁鈺躍馬出現在戰場上的時候明軍頓時士氣大振更多的士兵投入到了前線反擊之中。

明智光秀也見到了明帝國皇帝出現在戰場上他心裡一驚立即判斷此處是明軍主力而且數量不少。明智光秀的判斷只對了一半。這裡確實是明軍主力不過兵力卻不是很多不比日軍多多少而明智光秀在做出了判斷之後立即就決定撤退。特別是當他現城南沒有出現吸引明軍注意力的那支部隊之後心裡也很是驚訝顯然那支軍隊已經被明軍給擊潰了明軍主力返身殺回了江戶城內還不逃在這等死嗎

明智光秀一決定撤退。自己就先退出了城去。而讓他大吃一驚的是戰場東面一支明軍已經殺了過來。這下明智光秀心裡大駭明軍開始在城內拖延戰鬥難道是故意示弱好將日軍吸引在城內然後派兵從後方包抄越想明智光秀越是恐懼明軍至少投入了數萬兵力。而且對日軍進行了包圍。立即明智光秀就先逃跑了要命的事情他是不會含糊的

隨著日寇主帥逃離戰場江戶城附近地日寇頓時成了無頭的蒼蠅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麼應付明軍的進攻。而從戰場東面趕來的正是顧成林地率領的一萬多水軍。這一萬多水軍藉著夜色與大雨聲勢極為浩大不仔細看還會以為是幾萬人呢。顧成林沒有追擊逃竄的日寇。而是讓水軍迅的包抄了日寇的退路將日寇堵在了江戶城裡。接著水兵們都排好了陣型用刺刀。戰刀將日寇壓了回去。

戰鬥打到這一步基本上已經成了殲滅戰被圍困在江戶城的兩萬餘日寇成了甕中鱉網中魚結果是可想而知的不過要消滅這兩萬多日寇而且還是在沒有任何火器地幫助之下將其消滅這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戰鬥打到了天亮當梁嶽將最後一名日寇軍官斬於馬下的時候。戰鬥結束了。明軍獲得了一場勝利一場損失巨大的勝利一場用鮮血與生命作為代價的勝利此戰日寇損失兵力三萬五千餘人其中明智光秀那五百多精銳武士團幾乎全軍覆沒。明軍傷亡官兵八千餘人其中以第四軍的傷亡最為慘重在城北防禦的一千多明軍只有兩人活了下來而第一批投入戰鬥的明軍也只有兩成不到的人堅持到了戰鬥結束。

當然明軍巨大地損失換來的也是巨大的勝利。明智光秀率領的五萬人馬已經折損了四萬而剩下的也都被打破了膽哪敢再去進攻江戶。明智光秀本人也終於明白為什麼豐臣秀吉在率領數十萬軍隊的情況之下仍然會在朝鮮一敗塗地了明軍有如此強大的戰鬥力豐臣秀吉不敗才是怪事

明智光秀也不是笨蛋他並沒有繼續趕往東部的戰場在退到浦和將殘餘軍隊集中起來之後他就以最快的度退回了尾張。同時明智光秀沒有忘記將訊息送給正在前線的織田信長同時還在信裡極為強調了明軍火器地厲害以及明軍火器的弊端。明智光秀這一決定顯然有得有失。他迅的趕回了尾張在尾張的防禦工作中起到了巨大地作用。不過他這一走就把織田信長一個人給涼快在了前面導致西軍不得不放棄了北上的念頭退守尾張這也是織田信長後來為什麼對明智光秀產生成見的一個重要原因。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打跑了日寇之後明軍也加強了在江戶的防禦工作。在讓人救治傷員的同時羅國棟派兵沿江戶城修建了大量的防禦工事並且在城市外面修建了大量的陷阱防止日寇再次偷襲。當然頭痛的事情還是有的比如那一萬多日本人的處置

羅國棟你是說在明軍作戰的時候這些日寇都準備造反

面對朱祁鈺詢問的目光羅國棟沒有迴避他點了點頭不鹹不淡地說道:造反的日寇雖然只是一部分不過幸虧我軍現及時這才制止了暴亂。不過日寇造反是事實我們絕不能姑息養奸

朱祁鈺慢慢的點了下頭說道:你的意思很清楚日寇造反那就都該殺可這次我們大軍遠征並非是在朝鮮作戰如果大規模屠殺日本平民的話。造成的影響並不好。

可是

朱祁鈺壓了壓手說道:好吧這次你看著辦不過。賊該殺無辜的還是留著好。今後日寇如果再動進攻就將他們頂到前線上去看看日寇怎麼下手

羅國棟點了點頭也就不多說了。他對這賊的理解就與朱祁鈺不一樣了。正因為朱祁鈺沒有把這個問題解釋清楚。結果五幹日本人就掉了腦袋其中不少人恐怕都不該死。而這羅國棟也確實做得比較絕那些保住了一條小命的日寇都沒有好日子過了。他在城牆上設了上百個豬籠大小地籠子只要日寇敢來進攻他就把這些日本人全都趕進去用這些日本人來阻擋日寇的進攻結果剩下的那幾千日本人也沒有能夠活多久。

處理完了羅國棟的事情之後。朱祁鈺也忙了起來。他讓人把傷員都送了回去順帶催一下運送物資地船隊。當然朱祁鈺也需要陳懋那路軍隊的訊息。兩路大軍夾擊日本是朱祁鈺訂下的戰略計劃如果只有朱祁鈺這一路軍隊進攻日本他可不幹

接著朱祁鈺讓艦隊繼續沿河岸上行到了江戶城北面五里處朱祁鈺讓人在這裡修建了瞭望臺加強對江戶城的掩護。接著朱祁鈺派出騎兵。北上尋找衛廣那路軍隊的訊息。衛廣的騎兵已經出去了兩日多還沒有訊息這確實讓朱祁鈺有點著急。

忙完了這些之後一個新的問題。或者說是一個老的問題讓朱祁鈺有點頭痛了那就是火器在雨天無法使用怎麼解決這一問題

這其實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只不過在北伐的時候正好是春天雨水較少所以還不嚴重在朝鮮戰場上也正好碰上了朝鮮半島的旱季。且多數時候騎兵仍然佔有重要地位足以彌補火器在雨天無法使用的弊端。不過這次朱祁鈺的騎兵主力都派了出去而且已經取消了傳統的步兵現在的步兵都是以火槍為主戰武器如果火槍在雨天無法使用的話那還怎麼打仗

解決這個問題地辦法並不難生產制式彈藥用金屬彈殼取代紙製彈殼並且用底火也就是引爆火藥代替燧機構火槍就能在雨天繼續使用。不過對此時的朱祁鈺來說這確實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先火槍的口徑並沒有做到標準化而且生產工藝也達不到要求還都是滑膛槍根本就無法使用統一的制式彈藥。而且帝國的金屬產量跟不上需要特別是主要銅的產量一直不高達不到大規模使用的要求。最後也沒有合適的引爆藥沒有化工工業的進步就難以製造出雷汞硝棉苦味酸這些猛炸藥來因此也就無法取代燧器地地位

這都是一些很實在的問題朱祁鈺也知道這無法解決。不過暫時的替代辦法並不是沒有。比如在火炮方面可以採取封裝火藥的方式這樣在雨天火炮也還是能夠使地只不過度及威力都要降低一些。而步兵彈藥也可以採用統一封裝的方式來暫時解決問題。雖然這很是麻煩不過這總比火槍打不響要好得多吧。另外還可以給每名步兵配備一把近身格鬥的戰刀當然這種刀要做到足夠的輕足夠的鋒利這樣才不至於加重步兵的負擔。

想到就做這就是朱祁鈺的性格。趁日寇暫時不會襲擊江戶朱祁鈺讓羅國棟在江戶城建了一個小規模的軍工作坊找了一批曾經做過工人或者鐵匠的士兵另外又從日本人中找了一些人出來然後再把另外的日本人拿去做苦力很快這個軍工作坊就開工了。其生產的第一批武器是格鬥用的步兵刀這種刀並不是很長也不寬住要是在近戰中為步兵多提供一種選擇也正是因為這種刀是供步兵使用的所以才得了這個名字。當然繳獲的那些日寇的武士刀都利用了起來。不過在日寇中只有軍官等高階軍人才有武士刀一半的士兵是沒有配備武士刀的所以最後分到武士刀的只是一部分明軍的軍官而已。

在羅國棟那邊忙碌起來之後朱祁鈺召見了率水軍殺上戰場的顧成林。此人原本只是漕運部隊的一名舵手後來漕運改海運運糧軍也集體編入水師顧成林也就進了帝國海軍。在訓練中顧成林的悟性很高迅的掌握了一些航海的技巧就被破格提拔為了軍官。而在圍攻對馬島的戰鬥中顧成林多次準確判斷敵寇的行動且作戰勇猛再次受到了重用。回國之後朱祁鈺大封將軍本來海軍的人才就不多顧成林又特別的顯眼朱祁鈺也不想過分壓低海軍的地位因此就將顧成林提拔成了中將這恐怕也只有在朱祁鈺的那個時代才會生這些事情吧而當時顧成林才二十一歲比衛廣還要年輕一歲呢

遠征日本時朱祁鈺將顧成林帶在了身邊或者說是顧成林被分配到了朱祁鈺這邊來吧。原本朱祁鈺對這個年輕將軍並不是太在乎本來海軍中的年輕將軍都是破格提拔起來的能力如何還沒有在戰爭中得到檢驗。不過這一戰顧成林大展手腳如果不是他及時率水軍殺到明智光秀就不會逃跑日寇也不會亂了陣腳。而最後顧成林沒有盲目追擊逃竄的日寇而是將重點放到了殲滅日寇主力上來為殲滅城內的日寇立下了大功

一代名將就是這麼浮出水面的。當時朱祁鈺絕不會想到就是眼前這個年輕人指揮帝國海軍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勝利正是他將帝國的腳印留在了地球的另外一端也正是顧成林最終率領帝國海軍力壓6軍造就了一支舉世無雙的艦隊而這次只是顧成林第一次在戰爭中表現出了他的指揮才能以及對戰場情況的準確判斷能力

朱祁鈺是個愛才的人手下立了戰功他自然不會虧待。不過顧成林已經是中將了而且才二十一歲如果再加銜的話那就有點過分了。那怎麼賞呢朱祁鈺眼珠子一轉立即就有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