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新明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五節 馬關血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五節 馬關血戰

當鄧茂陳豫兩人在九州島上大肆掠奪的時候北面的戰場上也生了巨大的變化。織田信長驚聞明軍在九州島登6的訊息之後差點沒有嚇暈過去。明軍先是一記右鉤拳將明智光秀的五萬人馬打得落花流水而且讓織田信長不得不以最快的度從前線上撤退下來又在東軍手裡折損了幾萬人馬好不容易逃回了尾張現在明軍的左直拳再次打出而且是勢大力沉的一拳是威力無比的一拳

織田信長沒有敢有絲毫的猶豫他立即命令京都以西的所有兵力向長門集結同時讓四國島加強防禦接著織田信長將明智光秀留在尾張以抵禦東面的明軍自己則親率五萬嫡系部隊奔向了長門。

也就是在鄧茂陳豫他們搶得不亦樂乎的時候織田信長已經率領近三十萬大軍舉傾國之力殺向了長門準備在長門與豐前挫敗登6九州的明軍至少要擋住明軍踏上本州島。雖然幾百年之後日本已經在北九州與下關之間修建了橋樑與海底隧道不過在那時候這裡仍然是一條海峽不管海峽的寬窄這裡都是一條海峽一條讓日寇無法逾越的海峽。在沒有艦隊的支撐下織田信長也只能在長門部署防禦要想打到九州去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不過他不打過去明軍自然會打過來

陳懋讓鄧茂與陳豫放手去搶掠之後他也收到了朱祁鈺送來的訊息在宇都宮找到了太上皇接著新的訊息送來日本天皇封朱祁鎮為江戶王而朱祁鈺則封了朱祁鎮為日本王。這下陳懋立即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這不是在給自己製造戰爭的理由嗎既然有了一個更好的理由那就要採取行動了。

當織田信長率軍到達長門的時候陳懋也正在組織渡海作戰的事情。此時他手裡只有衛平的第三軍而嚴廣儒的第六軍還在對馬島那邊放火燒山呢。而衛平的第三軍也是一支員編制的部隊總兵力達到了空前的三萬五千人。第三軍出了少數的偵察騎兵之外大部分都是步兵另外其炮兵編制也是各軍中最大的。本來衛平就是炮兵將領出身。也是明軍中唯一的一個正宗的炮兵將軍衛廣只是個半吊子更像是騎兵將軍。所以在第三軍成軍的時候衛廣將其嫡系的炮兵都要了過來再加上近三萬的步兵。這下第三軍成了第一批組建的八個軍中規模最大的一個

有了第三軍陳懋也沒有把織田信長的那些日寇放在眼裡。明軍的步兵就是以防御能力出了名的。在大草原上數萬以進攻出名的蒙古騎兵都沒能攻破明軍的防線這些裝備低劣還沒有多少戰馬的日寇就能打敗明軍陳懋有信心在海峽對岸擊潰日軍。所以在鄧茂他們出不久之後第三軍就在李舜臣指揮的艦隊掩護下渡過了海峽在馬關下關北面登6了。

第三軍的度不可以說不快在數百艘運輸船的幫助下第三軍三萬五千人馬一天就渡過了海峽。然後立即進攻馬關打下了日本本州島上的第一戰。

馬關守將是瀧川一益此人也是織田信長手下猛將織田四天王之一與柴田勝家豐臣秀吉明智光秀三人齊名。當初織田信長在掃蕩了本州島之後就讓瀧川一益在此地駐紮一是守護本州的門戶而是防禦九州地區的大名。正因為馬關的重要性在豐臣秀吉侵朝織田信長與明智光秀進攻東軍的戰爭中瀧川一益都留在了馬關他的三萬兵馬也一直駐紮在這裡。顯然在織田信長看來能有瀧川一益守衛馬關那這裡就萬無一失了。不過這只針對的是九州那些大名的軍隊而面對明軍瀧川一益的那點兵力也算不了什麼。

衛平率軍登6之後立即開始圍攻馬關。而李舜臣的艦隊也在海面上排開用炮火支援第三軍作戰。戰鬥從一開始就打得異常的激烈。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此役之前明軍的火炮是無敵於天下的特別是在大規模集中使用火炮的情況下明軍炮兵幾乎能夠戰勝任何對手。不過自瓦刺城堡一戰之後明軍炮兵第二次遇到了麻煩雖然這不是銅牆鐵壁那樣的麻煩卻是威脅更大的麻煩。

就在第三軍包圍了馬關準備先炮擊再進攻的時候日寇展開了反擊而且是以明軍想不到的方式展開了反擊。瀧川一益竟然在城內造了兩百來門重型弩炮而且還儲備了大量的炮彈巨大的石塊。

顯然這一威脅是衛平與李舜臣兩人都沒有遇到的。雖然從技術角度來說弩炮已經被淘汰了可是在這裡弩炮卻成了明軍最頭痛的事情

瀧川一益造的這些弩炮都需要一百二十人操作而且還需要十多匹騾馬拉動顯然非常笨重不過威力也不可以小看其安置在城樓上射程甚至過了明軍的火炮只有艦隊一級戰艦上裝備的重型青銅炮的射程才勉強的過了這種弩炮

也正在衛平部署炮兵陣地的時候日寇的弩炮開始了射擊如不是衛平的侍衛反應及時將他拖了下來恐怕在日寇的第一輪射擊中衛平就要以身殉國了。嚇出一身冷汗之後衛平立即命令炮兵撤退。還好弩炮的威力雖然大射程也足夠遠不過這射度就太慢了一點明軍在損失了幾門火炮三十多名炮兵之後也驚慌失措地撤了下來。

火炮壓不上去那就難以攻佔馬關。當日明軍都在弩炮的射程之外呆著一時之間怎麼攻打馬關成為了所有官兵討論的話題。而衛平也充分的調動了群眾的力量在第三軍公開懸賞。誰要能提出有效的攻城手段那就將得到他那一份戰利品結果在利益的強大驅動之下當日就有兩名軍官提出了兩個有效的辦法。

第一名軍官提出的辦法是築高牆將火炮置於高處這樣敵寇的弩炮就威脅不到火炮而明軍的火炮還能夠增加射程以此壓制樓上的敵寇弩炮。而第二個軍官提出的辦法是建造炮車用炮車將火炮前送。這樣炮兵轉移迅可以在後方炮火的掩護與支援下推進以壓制城內的日寇弩炮。這兩人的辦法結合起來就能有效地壓制日寇的弩炮了而且這兩名軍官還是兩兄弟顯然他們也是一起想出這個辦法的最後也就平分了原本應該屬於衛平的那份戰利品。

確定了這種戰術之後衛平立即組織起五千人員另外還讓後面跟上來的兩萬朝鮮官兵也加入了築城的行列之中。兩日之內一座高五丈底部寬八丈頂部寬三丈長約兩裡足以部署一百五十門火炮的土城建好了。如果按照工程度來計算的話這肯定是世界一大奇蹟看來戰爭所產生的動力比任何促進作用都要明顯有效吧。

建好土城之後衛平立即將一百五十門火炮運了上去。他還為這些火炮準備了充足的彈藥。為了保證炮擊的持續性那兩萬朝鮮軍隊也擔任起了後勤運送的工作將運輸船卸在海灘上的彈藥運送到戰場上來。

而趕製的一百門炮車也都已經造好了。這是一種需要由四匹馬拉動的重型炮車非常的粗壯雖然行進度不會很快不過卻足以承受起火炮射擊時產生的強大衝力而且每輛車還可以連同攜帶數十炮彈與射這些炮彈需要的火藥五名炮手也都可以隨車前進只在作戰的時候才需要下車。

準備好這一切之後衛平立即對馬關動了第二次進攻。幾乎同時李舜臣的艦隊也在南面加入了戰鬥。這次艦隊沒有採取拋錨炮擊的戰術而是在航行中進行炮擊這樣如果日寇的弩炮攻擊艦隊的話那麼戰艦還可以躲避。而李舜臣在每艘戰艦上都專門安排了一名瞭望員觀察日寇弩炮的動向如出現日寇弩炮威脅的話艦隊就立即散開以保證戰艦的安全。

這次明軍沒有給日寇多少機會。一百五十門火炮在近千名炮兵的操作之下以一種難以想像的度將炮彈砸向了馬關城。不到半個時辰馬關西城樓上的所有弩炮都被摧毀而且城牆頂部也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缺口。這時候那一百輛炮車也出動了趁著日寇城防鬆動的機會這一百輛炮車壓到了距離城牆不足八百步的地方開始猛烈轟擊城門與城牆目的就是要把城牆轟塌為步兵進攻創造機會。而後面的一百五十門火炮並沒有停止炮擊而是用猛烈的炮火壓制城牆上的日寇讓日寇無法組織起反擊甚至連頭都無法抬起來。而城內那些缺少了觀察與指揮的日寇弩炮根本就揮不了多少作用打出的多數炮彈都落到了明軍進攻炮兵部隊的後面。

戰鬥打了一個上午馬關城西面城牆轟然倒地。接著明軍炮火轉移開始壓制城內的日寇弩炮。在這種雙方都能傷害到對手的距離上火炮的優勢就太為明顯了。日寇的弩炮射一次明軍的火炮就能射至少五次甚至十次。而且火炮的炮絆都能夠爆炸而日寇使用的弩炮炮彈多是石頭少數的裝上了桐油的瓦嫩也無法對明軍炮兵構成多大的威脅。

這是一場血戰一場炮兵之間的血戰雙方都在拼命了。而日寇也將最後的法寶拿了出來即一些混合了桐油硫磺火藥等縱火材料的炮彈。這些炮彈都是一些瓦罐落地即碎四濺的桐油被硫磺與火藥引燃能夠在一大片範圍之內製造出短暫的大火而十多輛明軍的炮車也被此摧毀。不過戰鬥打到這個地步雙方你死我活沒有任何的退步空間也不可能就此結束

衛平也開始拼命了見到城牆坍塌早就已經準備好的一萬步兵分成五隊分別排列成散兵線動了進攻。幾乎同時衛平將剩餘的一百多門火炮也全都拉了上去而後方的一百五十門火炮更是量裝填火藥以求將炮彈射得更遠因此數十門火炮在戰鬥中報廢。

隨著明軍炮火的加強日寇的弩炮也被一門門的摧毀掉了。特別是當明軍炮兵集中力量壓制日寇弩炮的時候那些笨重的弩炮根本就無法隨意轉變陣地只能等著捱打。戰鬥打到黃昏明軍步兵殺入了城內日寇的弩炮也基本上被摧毀完了。而城內的戰鬥持續了一整夜負隅頑抗的日寇並不在少數而是絕大多數這些日寇可都是織田信長從尾張帶出來的嫡系部隊呢

天明前最後一夥日寇被包圍消滅瀧川一益也在明軍衝上上來之前剖腹自殺。這一戰確實相當的慘烈交戰雙方投入六萬多兵力雖然進攻一方的明軍有著極為強大的炮兵支援在火器上也佔有巨大的優勢不過最終明軍仍然為攻佔這座港口城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明軍損失官兵近萬人其中僅炮兵就損失了兩千餘人

衛平也殺紅了眼在佔領了馬關城後他沒有讓一個日本人逃脫然後縱容部下士兵在城內搶掠。不過並沒有多少東西供衛平搶奪與焚燒了戰鬥中城內大部分房屋都已經被摧毀而且很多城內的日本人都死於雙方的炮戰之中。結果三日下來明軍搶到的財物並不多殺的日本人也不多。反正沒有在馬關撈到多少便宜。

不過佔領馬關的戰略意義是非常明顯的。控制了本州島上的這座港口城市之後運輸船隻可以直接在港口內解除安裝貨物這要比用小艇將貨物運送到海灘上方便了許多。同樣的明軍也奪取了進攻本州的立足點開啟了本州島的大門。

陳懋也在這時候趕到了馬關見到第三軍傷亡慘重的樣子他也是心痛不已不過沒有時間給陳懋與衛平傷心了就在明軍佔領馬關三日之後織田信長親率的三十多萬日寇已經到達了山口附近距離馬關不過三十餘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