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新明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三節 遍地星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三節 遍地星火

帝國科學院與工程院的成立在當時是件很不起眼的事情除了朱祁鈺將原本屬於皇宮的一部分建築群以及帝國兩院所在的位置引起了一些人的爭論之外其他的幾乎無人問津無人知曉當然帝國兩院真正的被世人所瞭解還要等到大量的科學成功被應用到了生活生產中之後。而當後人回想起朱祁鈺成立帝國兩院的創舉時無不歎服朱祁鈺的長遠目光無不歎服朱祁鈺的宏大理想

當時隨著朱祁鈺動的三次大規模戰爭也有人說是兩次這主要是將援朝抗日作戰與第一次渡海東征算做了一次戰爭結束帝國進入了全面展階段。不可否認的即使是在戰爭期間帝國的展度也不慢戰爭本身就是刺激展的一種有效手段特別是在戰爭期間湧現出來的一些新技術在很大的程度上帶動了帝國工業的展。不過戰爭期間的展是畸形的是不完善的主要都是以戰爭為目的的進行的展創新。而現在戰爭結束帝國進入全面展時期的序幕拉開了

在內政方面朱祁鈺與於謙的配合幾乎是天衣無縫的。朱祁鈺負責制定推廣新政策而於謙則主持政府工作為新政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援。有這兩名舵手再加上朱祁鈺前培養起來的大批新政人才整個新政在一種最好的條件下茁壯成長了起來。

當時朱祁鈺新政的中心已經由商業轉化為了工業。特別是在經歷了這幾次大規模的對外戰爭之後朱祁鈺也認識到了商業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且商業是建立在工業基礎之上的。雖然商業在很大地程度上能夠帶動工業的展商業需要直接轉變成了對工業展的推動力。不過。工為本地基礎是不會改變的。在戰爭中帝國工業就出現了很多問題同時也讓朱祁鈺吃了不少的苦頭。

以軍事工業為例。當時明軍的火器效能幾乎達到了極限如果沒有技術上的提高沒有工業上的提高根本就不可能展出更為強大的火器來。而在對日作戰中明軍地火器並不能成為戰場上的絕對主宰力量甚至在戰場上遭到了日寇地弩炮與強弩的壓制。究其原因工業技術的落後是最為主要的

朱祁鈺回國之後就想全面主導工業展。不過他的計劃還沒有實施于謙就病倒了讓他不得不把絕大部分的精力放到了政務上來。隨著于謙病癒復出朱祁鈺這才將重點放到了帝國的展上來。從根本上講朱祁鈺先成立帝國科學院與工程院。這也是在為後面的大展打下基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時朱祁鈺著手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紡織業。

也就是說從現在地情況來看雖然工廠建了不少不過銷售情況卻不怎麼樣朱祁鈺皺起了眉毛。目光落到了鄭夢秋的身上那是什麼原因導致布匹以及成品衣服的銷路不好呢

陛下有所不知大部分帝國百姓都是自家織布裁衣的他們根本就沒有多餘的錢來購買成品鄭夢秋本來向回江南的不過被朱祁鈺給留了下來帝國現在的八成人口還是農民城市居民只佔很小地一部分而且其中真正富有者的數量更少。而對大部分的農民來說。他們根本就沒有多餘的錢來購買成品

朱祁鈺點了點頭這是一個無法改變的基本情況。要想保證帝國的糧食產量達到基本需求而農業生產技術又沒有得到多少進步的情況之下根本不可能將大量的農民從土地上解脫出來。而農民的性質決定了自然經濟仍然是帝國的主要經濟體系而這種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根本就無法讓工業產品全面推廣

那麼解決的辦法呢朱祁鈺看了眼鄭夢秋又看了眼坐在桌子另外一邊的於謙丁用等人。

陛下除非農民的收入能夠得到全面提高不然的話很難以解決這個問題

也許我們應該從另外一個方面考慮這個問題於謙看了鄭夢秋一眼眼前要全面提高農民收入幾乎是不可能的也許我們應該考慮降低工業產品的價格打擊暴利行為這樣產品更便宜那農民自然能夠買得起

顯然這兩人是對上了。鄭夢秋代表的是工業資本家現在的利潤率是很高的於謙心裡有數而鄭夢秋在不向降低產品售價的情況之下就只能想辦法提高農民的收入了。

朱祁鈺一眼就看出了兩人的想法說道:這兩個辦法都可以施行而且要一起來。於大人去年的國庫收入中農業賦稅佔了多少

大概四成左右現在帝國所有的稅收都來自於工業與商業

那麼今年的情況怎麼樣呢

臣預計今年的帝國稅收將增加三成左右仍然主要是工業與商業做出的貢獻農業賦稅的比重大概還會降低一成到一成半的樣子

那麼從今年開始農業賦稅再在原有的基礎之上降低一半朱祁鈺一錘定音沒有給於謙商量的機會同時商業稅率提高一成到兩成工業稅率提高半成到一成。具體各行業的標準不一樣於大人你要根據各行業的盈利情況來決定賦稅提高的比例。當然賦稅也不能定得太高這幾年是帝國的休養階段可以適當的降低政府稅收的數量以推進民間資本展

于謙暗自苦笑了一下然後點了點頭。朱祁鈺這一做法顯然是給了兩人一人一巴掌。

鄭夢秋你這小子也不夠老實你自己說這幾年下來你賺了多少

陛下工廠大部分的貨物都是外銷的我再大膽。也不敢動搖帝國的基礎啊

朱祁鈺笑了起來。得了這些廢話少說。丁用你立即找柴匯商量商盟內部要訂出一個新的行業標準來規定各行各業的盈利標準。當然這是針對國內情況而定國外貿易。能賺多少那是你們的本事

丁用連連點頭。其實他也覺得有些商人做得有點過分了。去國外撈油水這是得到帝國政府乃至皇帝本人鼓勵的。反正那是賺的外族地錢。現在有些商人無力到海外去展去賺錢就在國內搞壟斷經營賺帝國百姓的錢。這不是自己人打自己人的耳光嗎

朕需要你們的詳細計劃書與報告等一切調查清楚之後我們再討論具體的實施辦法

顯然朱祁鈺在這個巨大的經濟體系中扮演的只是一個調控者地角色而不是指揮者。商人資本家的力量已經壯大了起來。這其中以柴匯丁用為代表地老一代商人。以及鄭夢秋為代表的新一代工業資本家的力量非常強大這股力量產生了兩種作用一是推動帝國的展成為了新政地保護者與支持者這是好的作用。壞的一面這兩股力量也在破壞著帝國原有的經濟基礎將自然經濟模式推到了毀滅的邊緣

舊地不去新的不來。這個道理朱祁鈺很明白但是他更清楚一點資本主義革命前期吃苦受難的是百姓而絕不是資本家而且新舊兩個社會交替時期所產生的巨大破壞力有多厲害朱祁鈺更清楚。當年英國鬧了革命法國也鬧了革命德國打了幾十年義大利更是悲慘。可是大明能走這條老路嗎如果因為社會變革而導致爆革命爆內戰的話那麼大明也許會在幾百年之後強大到讓全世界顫抖不過在朱祁鈺當皇帝的這幾十年裡恐怕就只能忙於內戰了

正因為有了這一認識朱祁鈺才在盡量避免在社會大變革時期爆革命與內戰他所做的就是逐漸調整新舊兩大勢力之間的平衡透過逐步地改革來取代革命透過逐步解決問題消除矛盾來避免爆內戰顯然也只有朱祁鈺能夠做到一點如果換了其他任何人就算是換了於謙在朱祁鈺的位置上恐怕新生的明帝國都將是在一片廢墟上建立起來的而不是透過改革在保持持續的展中完成這一蛻變的吧

朱祁鈺的個人影響力幾乎完全主導了當時帝國的展。可以說這場大變革本身就是朱祁鈺帶來的而作為新勢力的代表老勢力的傳統領袖朱祁鈺這一雙重身份註定了他將成為這場大變革的主角

朱祁鈺的武器是他掌握的軍隊。透過數次大規模戰爭朱祁鈺打造出了全世界最強大的一支軍隊打造出了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而透過軍事體制改革朱祁鈺徹底的掌握了這支軍隊。可以說在當時明軍上下從元帥陳懋到最普通的士兵無不對朱祁鈺忠心耿耿。而軍事體制改革本身也將軍隊從社會鬥爭中獨立了出來軍隊本身並不攙雜多少社會矛盾軍人的利益得到了保障之後那麼他們就完全成為了皇帝手裡的工具成為了皇帝用來威懾與控制兩股龐大勢力的工具

朱祁鈺手裡的第二件工具就是他主導的商盟。商盟的力量之強大有的時候連朱祁鈺都不得不驚歎。不過商盟本身就是朱祁鈺建立的也是為朱祁鈺的利益服務的而透過聯姻朱祁鈺成功的控制了帝國最大的商業家族柴家並且用柴家來作為他控制商人的一條渠道。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朱祁鈺強壓住了商人追逐利益的。當然僅僅用強硬手段是不夠的為了讓商人得到好處讓商人繼續為帝國服務。朱祁鈺採用了對付蒙古人的辦法來對付商人即將商人的利益引向國外透過對外戰爭獲得的好處將商人的掠奪物件又大明的百姓轉移到了國外這給大明百姓在思想認識以及生活方式上的轉變創造了機會

相對來說新興的工業資本家就更容易控制了。當時以鄭夢秋為代表的新興資本家中除了一些由商人以及開明地主轉型而來的之外幾乎都是朱祁鈺親手扶持起來的。而這些人即是朱祁鈺的學生又是朱祁鈺的嫡系他們對朱祁鈺的忠誠度甚至比得上軍隊因此朱祁鈺對這些新興資本家更多的是在引導引導其走上正確展的道路。比如利用從國外進口來的原料提高展度同時將大批商品傾銷到國外市場上去以此帶動大明工業的展。而這也部分緩解了國內矛盾

毫無疑問的當時朱祁鈺所主導創立的帝國新的經濟模式本身是一種掠奪型的經濟模式。為了盡全力保護帝國百姓的利益為帝國國內轉型提供充足的時間朱祁鈺不得不將帝國的矛盾轉移到其他國家去特別是附近的國家。這有好也有壞好處是帝國避免了爆資本主義革命帝國百姓有了一個平穩的過渡期同時帶來了帝國大航海時代讓帝國商人的足跡踏遍了全世界。壞的一面是帝國不得不用戰爭來掠奪更多的地區毫無疑問的就是將災難轉嫁到了其他國家其他民族的身上。而且隨著帝國的展規模越來越大那麼戰爭的規模也就越來越大

也許這正是朱祁鈺所希望的展方式吧對他來說是一箭雙鵰的展方式不過對這個時代的其他國家來說這絕對是一場深重的災難一段讓他們永遠無法忘記的災難這也就導致帝國後來為什麼會樹立那麼的敵人。雖然在朱祁鈺時代這些敵人無一例外的都被打趴在了地上可是明帝國有幾個朱祁鈺這樣的皇帝另外這也推動了帝國殖民時代的到來而這對那些還未開的荒蠻之地的民族來說這場災難帶來的就不僅僅是痛苦而是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