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新明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一節 帝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一節 帝國

反壟斷法案在帝國歷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而且是一部標誌性的法律。在這部法律出現之前帝國的展基本上是處於一種無序的自由市場的階段。商人在帝國的經濟中佔有絕對性的重要地位並且透過各種手段主要是壟斷經營謀取著過了其本身價值的利益。而在反壟斷法案出現之後帝國的展進入了國家調控階段自由市場時代結束了帝國政府第一次擁有了一強力政策來約束帝國國內的自由資本按照對帝國有利的方向展而不是為了追逐利益而不為國家考慮

相同的變化在西方世界花了幾百年的時間才完成。明帝國僅僅用了十年的時間就從自由市場經濟進入了國家調控經濟時代。毫無疑問在這一點上明帝國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而且正是從這裡開始明帝國奠定了作為世界頭號強國的基礎數百年來不管帝國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都穩坐世界頭號強國的交椅從根本上講也正是在這個時代出現了這麼一個強有力而且偉大的皇帝提前將帝國帶入了一個更有效也更合理更能夠揮國家力量的經濟體系之中

當然明帝國能夠在短短十多年時間之內完成資本主義社會這本質性的蛻變一個主要的原因還是帝國經濟在這十年之內生了質的變化。從朱祁鈺登基算起十二年來明帝國的經濟增長了足足三倍。當然這個數量上的變化雖然已經足夠巨大了不過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最為根本的。是帝國經濟結構生的翻天覆地地變化

在朱祁鈺之前明帝國的經濟基礎是農業。當時帝國財政收入幾乎都是農業稅收而且農業佔到了帝國經濟比重的八成以上帝國近九成的人口是依靠農業為生的。顯然那時候帝國是一個完全的農業化國家。在十二年之後。帝國在完全取消了農業賦稅甚至還向貧瘠地區大量放農業補貼的情況下不但財政收入增加了八倍而且帝國地經濟基礎已經轉變為了工業。在帝國的財政收入中工業稅佔到了四成另外三成是商業稅還有兩成是關稅另外一成則是各個附屬國的年貢。

非常明顯的工業已經成為了帝國的經濟支柱。而商業關稅應該屬於商業稅則是幫助帝國工業迅猛展的催化劑。而正是帝國這種經濟結構的變化決定了帝國的經濟體系的變化。在工業化時代。特別是在工業進入了大規模生產階段國家調控將其到關鍵性地作用而且是指揮和引導國家經濟展的風向標

帝國能夠在這麼短地時間內由一個農業型的國家轉變為一個工業型的國家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對外掠奪。如果沒有從海外掠奪回來的原料所佔領的海外市場那麼帝國就絕對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完成這個巨大的蛻變。

從資源方面看當時明帝國的資源雖然是世界各國中最為豐富的不過帝國國內資源地開採一直受到了限制。帝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保護國內資源的法律並且數度提高了國內勞動力成本導致資源開採型產業在帝國國內幾乎無法展。從而保護了帝國地資源。這同時也迫使帝國的工業資本家必須要依靠海外資源才能得到展而這就需要帝國採用一切必要的手段去海外掠奪資源當然戰爭是最為主要的手段

以景泰十二年為例。帝國在各種原料的消耗方面棉花的七成羊毛的六成木材的八成糧食的四成牲畜的七成銅礦石的八成鐵礦石的六成硫磺的八成橡膠的全部都是依靠進口的其他的原料進口比例也都在一半以上可以想像當時帝國到底需要原來之巨大而且主要都是依靠從海外進行掠奪來獲得的

同樣的在朱祁鈺決定讓國內市場穩步成長而不進行強制性改變的情況之下帝國工業產品的絕大部分其實都是出口的。而這就需要大規模的海外市場只有龐大的市場需要才能帶動工業的展。市場決定論是肯定的沒有市場生產的產品就無法銷售出去那麼工業就沒有展的動力。而在帝國工業的產量遠過了國內市場的需求量的時候唯一的辦法就是開拓海外市場。而這也正是帝國為什麼要動大規模對外戰爭並且在戰後不設法擴大疆域而是以控制市場為根本目的的原因了

當時帝國工業產品出口比例是非常高的。鋼鐵的三成銅的兩成軍火的五成棉布的七成毛料的五成成衣的六成成品傢俱的四成糧食製品的三成肉類製品的四成都是出口到海外市場的而其他的小宗商品的出口比例更高。比如當時帝國的奢侈品竟然有過九成的是出口到海外去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從這裡就完全看得出來帝國的經濟是外向型的而帝國在整個世界當時還沒有拓展到歐羅巴以及北非地區去中帝國扮演的其實就是世界工廠的角色。帝國從外界掠奪資源讓國內的工廠能夠獲得足夠的原料然後將工業產品傾銷到海外市場上去並且以保證國內的工廠能夠開工生產能夠讓大量的工人有就業的機會

這一經濟結構給帝國乃至全世界帶來了五個結果。

第一帝國工業得到了非常迅的展。短短十二年時間之內帝國的工業從無到有再到壯大其展度幾乎是不可想象的。特別是在成立帝國中央銀行以及帝國銀行之後帝國工業的展度更是如虎添翼幾年之內工業生產能力翻了好幾翻。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帝國透過在其他國家掠奪的大量財富轉手交給帝國的銀行機構。並且由銀行進行放貸以此奠定了工業展的基礎為帝國地資本家提供了大筆的原始資本從而繞過了原始資本積累的階段直接進入了資本快展的時期

第二帝國的商業在這個時代的展度遠過了工業成為了帝國最龐大的產業。顯然。這是一種不太合理地結構不過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這卻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因為帝國從一開始就是走的外向型展道路原料需要從海外收集產品需要賣到海外去。這兩個環節中都缺少不了商業。也只有以商業做為基礎作為工業的推動力才能讓原料順利的進入帝國讓產品順利的銷售到海外去。顯然。在這個特殊時期商業的重要性是決定性的。不過也帶來了一系列地弊端比如壟斷經營以及商業寡頭的出現。

第三帝國國內地經濟結構並沒有完全跟上工業與商業展的步伐。在最初的五年帝國最缺乏的就是有素質的工人。雖然在朱祁鈺登基前帝國的城市人口佔到了帝國總人口的兩成左右不過其中絕大部分還是農民特別是小城鎮的居民幾乎都是農民。工業要想得到展。出了原料與市場之外還需要大量的工人即那些擺脫了土地束縛地自由農民。顯然。帝國百姓的思想轉變度是跟不上工業展的度地。帝國數次出現了勞動力欠缺的問題。直到後來帝國公佈了保護性的農業政策將很多被大地主所控制地農民解脫了出來。並且提高了農業的生產效率讓更多地農民能夠從事農業之外的工作之後。這個問題才逐步得到了解決。而真正解決這個問題那還要到二十年之後了。所以在當時帝國國內的經濟結構其實仍然是半農業半工業化社會如果不是帝國本身有著一個龐大的人口基礎的話那麼帝國是不可能走上這條快展道路的。

第四海外資金的大量流入催生了帝國的金融業。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成熟的現代金融業。帝國的金融業要比西方成熟的金融業大英帝國銀行早了近兩百年的時間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當時大量海外的金銀流入帝國導致帝國國內的金銀數量遠遠的過了實際需要的數量由此而催生了金融業。當然金融業在帝國的出現以及迅的崛起為帝國的下一次騰飛奠定了基礎這算是好事。另外金融業還催生了現代貨幣體系即金本位的貨幣體系這是三種現代貨幣體系中的一種。紙幣的出現就是代表性的產物。在金銀面臨嚴重貶值的危險時紙幣的出現解決了帝國國內出現的金融危機並且讓帝國的金融業能夠從操控紙幣的過程中逐漸掌握更為深層次的金融控制能力。最終這也為帝國控制全世界的金融體系奠定了基礎。

最後也是最為關鍵的是帝國工業的迅猛展最終導致了世界眾多國家農耕經濟體系的崩潰。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帝國的工業展是建立在掠奪的基礎之上的。對資源的掠奪就需要帝國控制住其他國家的勞動力。這一點在日本表現得最為明確。為了帝國國內的工業需要日本的土地基本上種植的都是棉花而且至少有三成的日本勞動力從事的是開礦以及木材砍伐工作。這讓日本的國內產業結構非常不合理甚至可以說是畸形的。同樣的工業對市場的需要迫使帝國不得不打擊其他國家的國內產業並且對其他國家自給自足式的農耕產業構成了致命的威脅。比如布匹在南洋的傾銷就直接導致南洋眾多王國的自然經濟結構模式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大批的自耕農破產農業社會的經濟體系全面瓦解淪落到只能依靠向帝國出售原料以換得生活物資的地步。同時這又導致幾乎全世界的黃金白銀都流入了帝國直接使這些國家在貿易中處於極為不利的地位。當然一個很少人沒有注意到的結果就是正因為全世界的黃金白銀都流入了帝國結果導致很多國家在後來雖然也建立起了自己的工業體系不過卻因為他們沒有辦法在金融領域方面與帝國競爭從而仍然處於被掠奪被壓迫的地位。當然在當時帝國迅猛展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導致其他的國家迅的衰落。換句話說帝國的展是建立在整個世界的基礎上的用整個世界的資源與市場來支援了帝國的展

顯然朱祁鈺時代是一個極為特殊的時代一個在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第二次的時代。作為世界頭號強國明帝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並且透過不斷的展不斷的自我完善在短短數十年之內就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工業與商業體系並且讓金融業逐漸成為了資本舞臺上的主角。

當然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帝國最大的敵人不是其他的國家而是帝國自身是帝國自身所存在在弊病與矛盾。當朱祁鈺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的時候他的主要精力就從對外征戰轉移到了處理國內矛盾上來。能夠擊敗帝國的就是帝國自己。這次爆的紙幣危機其實就是一個訊號。在迅猛展了十多年之後帝國雖然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不過也累積了大量難以調和的矛盾。如果無法解決這些矛盾或者說無法處理好這些矛盾的話那麼帝國就將在自身的災難中崩潰掉

朱祁鈺要做的就是在一個個的來解決這些矛盾並且為最後的遠征奠定基礎。可以說他仍然是一個以征戰為主的皇帝朱祁鈺的理想也正是如此。現在他是被迫的回來解決這些問題了。不過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之中這個曾經讓於謙覺得有點幼稚的皇帝也在慢慢的成熟並且用他自己的政治觀念去迎戰著道路上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