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新明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一節 帝國的利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一節 帝國的利刃

在帝官培訓學院成立的典禮上朱祁鈺擔任了該學院的名譽院長並且負責為第一期學員講解部分戰術課程。當然陳懋才是學院的第一任院長。而在典禮活動上朱祁鈺正式宣佈了帝隊改制的大體方案。隨後一場轟轟烈烈的軍隊改編行動開始了。

帝國第二次軍制改革的核心是將原先的兩級並行制改為了三級隸屬制。這不僅僅是整個軍制改革的核心更是為了適應未來的遠征戰爭所進行的最為必要的改革了。當然這也是帝隊戰鬥力再次提高的根本所在如果沒有這次的軍制改革那麼帝隊必然會被其臃腫的體系給拖垮根本就不可能獲得今後那些輝煌的勝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實行二級並行制的時候帝隊是分成了中央軍與地方軍兩種不同編制的。帝國中央軍除了負責京城南北兩京的衛戍與安全工作之外主要的任務就是負責對外戰爭在對外戰爭中充當主力部隊。相反地方部隊則主要負責帝國其他各地的安全衛戍工作只有在最為必要的時候才會承擔起為中央軍提供後勤保障的任務

從這兩級編制來看帝隊之前是比較適合在周邊地區進行征戰的。對日戰爭以及在南洋西洋兩地的戰爭這一軍事編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是勝利的基礎。不過很明顯的這兩級編制本身就存在著指揮機構並行且過於複雜不適合進行遠征作戰。且重複的指揮系統只能製造出混亂來這對軍隊征戰是致命的威脅

在兩級編制中帝國中央軍的問題還不大畢竟這是主力軍團且都受到皇帝的直接節制並且由陳懋控制的帝國總參謀部負責具體的策劃與指揮。相反地方軍的指揮體系卻極為混亂。陳懋的總參謀部也負責地方軍的指揮工作不過因為地方軍還負責地方保衛與安全工作所以又受到了政府的節制。實際上地方軍本身就類似於警察部隊。要受到兩套指揮系統的控制結果就導致地方軍內部的問題極為複雜。在征戰時期帝國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勝利所以地方軍中的這些問題還沒有體現出來。但是到了和平時期地方軍中的弊病就表現得非常地清楚了

朱祁鈺這次搞的軍制改革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改變地方軍本身的毛病並且將軍隊從國內治安的任務中解脫出來為成立單獨的帝國警察部隊留出空間。當然這也能夠更進一步地強化軍隊的單一性將軍隊的力量都集中到對外戰爭上來這樣才能夠更有效地揮軍隊的戰鬥力並且為今後的遠征做好準備

新的三級隸屬制中就不存在指揮機構並行的毛病了。在新的軍事體制中已經取消了地方軍並且集中了軍隊的指揮大權。這樣一來軍隊與政府就完全分離了並且相互不干涉政府所控制的將是今後成立的警察部隊軍隊則不負責國內治安任務進一步消除了軍隊干涉政務的危險性。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強化了帝隊的戰鬥力。

三級隸屬制中國防部將負責全國所有軍隊的人事安排衛戍部隊的調動以及軍隊的後勤物資供應軍人薪餉的放等等。總參謀部則負責軍隊作戰計劃的制訂向國防部提交人事調動的請求以及在戰爭時期負責軍隊作戰的指揮工作在和平時期根據假想敵的制訂相關的作戰計劃以及負責軍隊的訓練演習等工作。這兩個部門中國防部本身是由帝國內閣政府控制的並且由國防部長直接向內閣總理負責實際上是向皇帝負責。總參謀部本身就直接向皇帝負責而不需要向內閣總理負責。顯然軍隊的人事以及指揮大權分屬兩個部門而且分成了戰時體制與非戰時體制。不管是哪套體制最終軍隊的控制大權是掌握在皇帝手裡的這就是說朱祁鈺為控制軍隊加了一道雙保險

在新的軍制中佔主要地位的仍然是帝國中央軍。不過朱祁鈺則取消了中央軍以集團軍為最高編制的方式準確地說應該是為集團軍換了個名宇換上了更具有帝國特點的名宇。另外各軍的名稱也有所變化。第一集團軍改編為青龍軍團仍然由衛平擔任司令官陳豫為副司令。下轄謝正卿的第一混成軍陳豫的第二重騎兵軍衛平的第三重步兵軍馬壽成的第二十一輕騎兵軍前西北騎兵軍團的第一軍巴克爾的第十六輕騎兵軍前蒙古軍團的第一軍以及各軍團直屬部隊。

第二集團軍改編為朱雀軍團仍然由羅國棟擔任司令楊天奉為副司令。下轄羅國棟的第四輕步兵軍楊天奉的第五重騎兵軍嚴廣儒的第六輕步兵軍李天長的第二十二輕騎兵軍前西北騎兵軍團的第二軍呼羅暫的第十七輕騎兵軍前蒙古軍團的第二軍以及各軍團直屬部隊。

第三集團軍改編為白虎軍團仍然由田宗擔任司令胡沱為副司令。下轄田宗的第七輕步兵軍胡沱的第八重步兵軍張國濤的第九輕騎兵軍郭諍的第二十三輕騎兵軍前西北騎兵軍團的第三軍哲別的第十八輕騎兵軍前蒙古軍團的第三軍以及各軍團直屬部隊。

第四集團軍改編為玄武軍團由衛廣擔任司令萬軍平為副司令。下轄肖國清的第十輕步兵軍萬軍平的第十一輕步兵軍林寶儒的第十二輕步兵軍呼蘭的第十九輕騎兵軍前蒙古軍團的第四軍溫不裡地第二十輕騎兵軍前蒙古軍團的第五軍以及各軍團直屬部隊。

第五集團軍改編為麒麟軍團由祖百齡擔任司令副司令暫缺。下轄郭長齡的第十三輕步兵軍江伯濤的第十四輕步兵軍。王志鴻的第十五輕步兵軍苗幕漢的第二十四輕步兵軍張仕的第二十五輕步兵軍田壯的第二十六輕步兵軍第二十四到二十六輕步兵軍都為前西北軍團的軍隊以及各軍團直屬部隊。

從這裡完全可以看得出來軍隊編制的改變實際上就是將之前的西北軍團西北騎兵軍團以及蒙古軍團編入了中央主力軍團之中。同時擴大了各軍團的編制由以前一個集團軍三個軍的編制擴大到了五個甚至六個軍的規模。不過這其中卻有一點非常值得注意這就是各軍名稱的改變。

在此之前帝隊只有兩種即騎兵軍與步兵軍而這次騎兵與步兵又分成了輕重兩級。這其中就有很大的玄機了。

重騎兵軍團的最主要特點就是配備了一些輕型火炮。並且其騎兵的素質遠高於輕騎兵軍所用的戰馬都是優良品種不管是從戰馬的品種還是從軍人的素質方面來看重騎兵軍都要優於輕騎兵軍。其戰鬥力也強了很多甚至具備了一定的攻堅作戰能力擺脫了以往騎兵部隊在遇到堅城時的尷尬。當然可以毫不猶豫地說重騎兵軍是帝國最為優秀的軍團也是帝國進攻能力最為強大的軍團。當然輕騎兵軍的強項是度其度是任何其它部隊都比不上的。因此輕騎兵軍團類似於之前的騎兵部隊主要承擔的就是突擊任務。

同樣的重步兵軍與輕步兵軍的最大區別就在於重步兵軍的火炮配製數量遠遠地過了輕步兵軍。按照新的編制輕步兵軍已經不在步兵師裡配備師屬炮兵團了全軍僅一個軍屬炮兵團。而重步兵軍不但有師屬炮兵團而且軍屬炮兵團增加到了三個全軍一共有六個炮兵團。顯然重步兵軍就是為了攻堅作戰以及防禦作戰而準備的不過同時也犧牲了步兵的機動能力。相反輕步兵軍則儘量地儲存了機動能力在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直接改編為輕騎兵部隊。當然在實際使用中輕步兵軍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後方的衛戍以及後勤運送工作

除此之外帝國近衛軍繼續保留不過近衛軍的性質也生了變化。在作戰能力方面近衛軍仍然介於重騎兵與步兵之間。當然毫無疑問的帝國近衛軍仍然是最優秀的軍團其戰鬥力絲毫不亞於重騎兵軍團而在防禦作戰方面也不會比輕步兵部隊差多少。

除了中央主力軍團之外朱祁鈺還成立了專門的後勤司令部。這是一個由總參謀部與國防部聯合指揮的軍事部門。戰時由總參謀部向後勤司令部下達物資運送任務然後由國防部配合後勤司令部負責為前線部隊提供物資補給。而在和平時期後勤司令部則負責為軍隊提供訓練使用的彈藥物資並且負責配各部隊的糧草。當然後勤司令部也就自己的直屬部隊即由前地方軍改編而來的後勤保障部隊。

後勤保障部隊採用單獨的編制體系並且隨戰爭需要可以直接從預備役部隊中徵用軍隊以擴大後勤保障部隊的規模。平時後勤保障部隊則負責在各地方駐紮負責為五大主力軍團負責提供糧草等物資並且負責守衛軍隊的糧食彈藥倉庫以及儲備這些物資的營地。

最後朱祁鈺成立了單獨的預備役司令部。預備役司令部也是由總參謀部與國防部聯合指揮的。戰時預備役司令部由總參謀部控制負責向總參謀部提供預備役軍人的相關資料好讓總參謀部根據軍人的具體數量來制訂出相應的作戰計劃並且負責為前線作戰部隊補充兵員。和平時期預備役司令部是由國防部直接領導的並且從總參謀部其它情報部門獲取相關的資訊確定預備役軍隊的規模。當然還得負責訓練預備役軍隊為戰爭做好準備

這套體系其實就是從總參謀部到作戰部隊形成了三個級別。當然處於最高位置的仍然是帝國皇帝。總參謀部在新的體制中的權力實際上得到了加強其許可權範圍擴大了許多並且具備了一定的人事與文職處理權。同樣的國防部與總參謀部形成了完全並行的配套的體系兩者分別負責和平與戰爭兩種時期軍隊的工作並且都直接向皇帝負責從而使皇帝在任何時候都能夠將軍隊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在新的軍事體制中除了讓軍隊擺脫了國內治安工作等非軍事任務的煩瑣事務之外最重要的還有兩點一是加強了帝隊的戰鬥力而是加強了皇帝對軍隊的控制。

從五大軍團的編制來看除了麒麟軍團本身主要承擔邊境地區的衛戍任務以及銜接前線與後方的後勤保障工作都由輕步兵軍組成之外其它的四個軍團都是混合編制並且按照實際作戰需要其編制內的步兵與騎兵的比例有著一些差別。

毫無疑問的最強悍的是青龍軍團與朱雀軍團這兩支軍團的主體原本就是帝國第一批成立的兩個集團軍而且都得到了西北騎兵軍團與蒙古軍團騎兵的加強編制內既有重騎兵又有輕騎兵既有重步兵又有輕步兵都是全能型的戰鬥部隊。當然這兩個軍團也是主力中的主力是帝隊的兩把利刃也是朱祁鈺未來進行遠征時的軍隊主力部隊

從新的人事安排上來看衛平羅國棟陳豫楊天奉胡沱衛廣這樣的優秀年輕將領在軍隊中的地位得到了實質性的提高而且各軍的軍長到軍團司令幾乎都換成了年輕面孔。而這些軍長司令都是對皇帝絕對忠誠的。再加上朱祁鈺所建立起來的低階軍官培養體系那麼帝隊從低階軍官到高級將領都將成為皇帝的嫡系人員。這也就讓帝隊徹底地掌握在了皇帝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