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新明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九節 工業中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九節 工業中心

帝國的第一家工廠就是在江南的長江邊上建立起來的。在蒸汽機出現之前任何工廠的分佈都在大將大河的旁邊只有藉助水力才能使機器運轉這也是當時唯一能夠利用的非生物能源。經過十多年的展帝國江南地區已經成了工業最為密集的地區。可以說長江下遊沿岸地區已經成為了帝國的工業心臟地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朱祁鈺這次的出行線路就是在大沽港上船沿海路先到達長江出口處的松江府在這裡上岸之後才改走6路所以朱祁鈺在送走了遠航船隊之後第一個到達的就是江南地區的松江府。

松江府就是後來的大上海。在工業化時代到來之前松江府只是一個小地方其最出名的就是漁鹽繭。不過隨著帝國工業化程序的加快松江府在短短的十多年時間裡已經由一座海邊的漁村變成了一座擁有近十萬人口的中等規模的城市而且是一座工業集中的城市。更重要的是這裡的人口還在快的增長大量擺脫了土地束縛的農民正在向這裡匯聚成為了新的工人階級並且為這座城市增添著活力

第一個在松江開設工廠的就是鄭夢秋。當時鄭夢秋在蘇州府開設了第一家紡織廠之後就開始策劃在下游的松江府開設更大規模的紡織廠。本來松江府就是桑繭的重要產地而且有長江與黃浦江兩條大河水利資源極為豐富而要利用這些水利資源就只需要很少的投入然後就近採購蠶繭就能展其絲紡工業來。另外松江府還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靠近大海能夠極為便利的獲得海外資源。

在東征之後日本成為了帝國最大的棉花供應國。在日本叛亂之前的三年時間之內三方勢力都在努力擴軍都需要從帝國進口大量的軍火物資而且還需要向帝國支付戰爭賠款。而當時帝國政府為了扶持國內的工業展將棉花的進口價格設得比糧食更高所以日本大部分的農民都改種棉花。而帝國也已經認識到帝國工業化的結果是直接導致農業產量下降。特別是大量的農民在湧入了城市成為了工人之後帝國農業勞動力的減少必然將影響到帝國糧食產量。如果帝國糧食產量無法滿足需要的話那就將直接威脅到帝國國內的穩定。所以帝國政府制訂了相關的政策鼓勵糧食種植並且為種植糧食的農民提供高額的農業補貼反而限制棉花等經濟類作物的種植鼓勵商人從海外當時主要是日本進口棉花。

這些政策都給松江府帶來了便利。雖然劉家港進在咫尺不過沒有用到兩年的時間松江府就成為了江南地區的第一大港當時江南地區從日本進口的棉花以及從日本南洋地區進口的其他物資絕大部分都是在這裡上岸的。同樣的江南地區出口的工業產品也就六成以上是直接在松江港上船。被運往海外的

鄭夢秋也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所以趁著其他的工業資本家還沒有能夠佔據這塊寶地的機會就先一步進入了松江府。第一次就在這裡投資修建了兩座紡織廠並且出資協助地方政府修繕了水利設定以及港口設施為松江府後來的大展打下了物資基礎。而經過了這麼多年的展鄭夢秋旗下的公司已經控制了松江府地區五成以上的紡織品產量並且控制了大部分的海外市場而鄭夢秋本人則成為了松江府的一大名人加上他作為帝國皇帝的嫡傳弟子其影響力以及社會地位甚至在松江府的地方官員之上

這次鄭夢秋在得知皇帝乘船南下之後就先一步趕回了松江府並且在這裡做好了迎接準備。朱祁鈺也是故意要給鄭夢秋的面子。在鄭夢秋與地方官員同時到達碼頭上來迎接他的時候朱祁鈺選擇在鄭夢秋的家裡落腳而沒有去地方官員為他準備的別館裡面。當然為了表示他對地方政府的重視以及對地方官員業績的肯定朱祁鈺還是先接受了地方官員的邀請去參加了地方政府為皇帝舉辦的宴會。

如果換在以往朱祁鈺是絕對不會准許地方官員搞這些排場豪華卻是勞民傷財的活動的。不過這些年帝國國庫年年盈餘甚至連於謙在有些時候都在感慨不知道該往什麼地方用錢了。而地方政府也都有盈餘除了花更多的錢用來改善地方的基礎設施比如修繕水利道路等基礎設施以此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輔助工業展之外地方政府要搞點活動自然也就不在話下了。

皇帝的到來立即就成為了整個江南地區的一大新聞。而這次皇帝不沒有先去應天府而是先去了松江府這更是成為了一大新聞。作為帝國的南都應天府與順天府有著同樣重要的地位怎麼說應天府都是帝國南北二京中的南京吧。這也算是皇帝的半個家了而皇帝沒有去應天府去了松江府表示皇帝對松江府更為重視。這不但讓松江府的地方官員覺得臉上有光同時也成為了帝國百姓茶餘飯後又一個談資。

當然整個江南地區的有頭有臉的人物也都集中到了松江府來。這些人中間最主要的就是工業資本家以及愛國商人。從皇帝向帝國的寡頭商人開戰到這次皇帝南巡並且先到了松江府來就足以表示皇帝對工業的重視。當然這也讓很多嗅覺敏感的人找到了機會。這次皇帝到松江府來自然不會空手而來的肯定會為松江府的展帶來更好的機會甚至連皇帝本人都會在松江府進行投資呢

這些人的猜測並沒有錯皇帝在到達松江府的時候就已經宣佈將把松江府的展作為帝國江南工業中心展的重點。而在當天晚上的宴會上朱祁鈺還當著眾人宣佈。他所控制的帝國皇家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將在松江府地區尋找新的合作伙伴在幾個有前途的新興領域內進行重點投資這顯然就是商人與工業資本家所等待的機會皇帝做的投資就基本上沒有虧本過而且皇帝的投資必然會得到政府的重點支援有了政府的協助那不賺錢才是怪事呢

第二日朱祁鈺視察了地方政府的工作而在這裡他也給地方政府送去了一份禮物。為了提高對地方工業的支援力度朱祁鈺宣佈今後五年之內地方政府自留地稅收將增加一成再由中央政府成在五年之內專門撥出一批工業基礎設施展款項派遣中央官員成立工業基礎設施展專案組專門負責松江府地區的基礎設施的建設。這包括了水利設施道路交通設施橋樑設施以及港口碼頭設施。顯然這對於正處於高展的松江府來說這就如同一場及時雨一樣為松江府地區的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離開松江府之前朱祁鈺還給松江府的百姓送去了一份巨大的禮物。他從皇室收入中拿出了一部分出來然後再從社會各界人士那裡募捐了一大筆款項專門負責松江城區地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為百姓修建更好的生活設施以滿足松江府這幾年之內人口迅擴張帶來的需求

也正是這一舉措為後來松江成為帝國的經濟中心以及帝國最大的城市奠定了基礎。誰也想不到短短的十多年時間之內這座海邊的小漁村能夠變成一座初具規模的城市更沒有人會想到在朱祁鈺時代松江府會成為帝國江南地區的工業中心。當然讓人更沒有想到的是短短的數百年時間之內這座海邊的城市越了帝國所有的都市最終成為了帝國最大的城市也成為了帝國的經濟中心

當然朱祁鈺沒有忘記給這裡的工業資本家以及商人也帶來好處。在到達松江府的第三天朱祁鈺前去參觀了鄭夢秋的一家紡織工廠。

這些紡紗機都已經經過了改進不但生產效率更高所需要的勞動力更少而且還能減少廢品率鄭夢秋興致勃勃地介紹著工廠裡的設施當然隨著工人數量的減少這還能夠改善工人的工作條件同時提高了工人的待遇

朱祁鈺邊看邊點頭最後問道:這些都是你明的

鄭夢秋一愣尷尬地笑了一下說道:陛下這些年來臣已經不搞明了這些都是工廠裡的工程師改進的臣只是對他們進行了一些指點而已

很好今後只要我們有足夠的技術人員就不怕技術不會進步朱祁鈺笑著走到了一名工人的身邊詢問了一些工作情況以及工廠待遇的事情得到了滿意的答覆之後這才再對鄭夢秋說道鄭夢秋你作為帝國第一個工業資本家你應該始終記住一點不管你的機器有多先進不管你的工廠生產效率有多高你都需要依靠工人的勞動付出才能夠得到產品也才能帶了利潤。所以你要向葉子天學習知道感恩與回報永遠都要感謝這些辛勞動的工人正是他們的汗水才有了今天的帝國

鄭夢秋連連點頭至少在這一點方面他做得並不差所以才沒有讓皇帝對他感到不滿。

接下來朱祁鈺在鄭夢秋的工廠裡面與前來陪同參觀的其他工業資本家達成了一系列的合作協議。帝國皇家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將在松江府投資建造幾座新的工廠並且尋找合資夥伴。而朱祁鈺提出的就是橡膠廠以及用橡膠做原料的其他工廠。而此時很多工業資本家與商人都已經瞄準了這塊市場在皇帝丟擲了這個大蛋糕之後自然就是搶著認購股份生怕錯過了這次財的機會一樣

當天晚上鄭夢秋也在他的家裡舉辦了一場宴會。他是仿照了當初葉子天那場宴會的方式所以很受朱祁鈺的歡迎。而其他的賓客也因為有了更多的與同行交流的機會自然也不反對了。也正是從此之後這種有很大的西方味道的宴會在江南地區的工業資本家與商人中流傳開來了並且逐漸成為了新式宴會的主要形式。

也正是在這場宴會上朱祁鈺提出了為松江府的展為松江府的百姓進行募捐的活動。作為主人以及皇帝的嫡傳學生鄭夢秋當仁不讓當場就宣佈將捐出五萬金元而其他的各個商人也都紛紛募捐數量當然不一有得有幾萬少的也有幾百。而這次募捐就為松江府的百姓募集到了至少五十萬的善款而這些錢後來都用在了松江府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之中為松江府的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可以說朱祁鈺在松江府過得是很開心的。在這裡朱祁鈺正式將展橡膠工業提了出來並且為此打下了基礎。而正是隨著橡膠工業的展到後來當天然橡膠供不應求的時候帝國的科學家不得不尋找代替天然橡膠的辦法從而催生了化工工業。誰都知道化工工業是現代工業之母也正是隨著化工工業的全面展為帝國全面進入工業時代奠定了基礎

這些歷史展都是順其自然的事情朱祁鈺在當時所做的就只是在一片肥沃的土地上撤下了幾顆種子而已而他接下來就只需要細心的耕種外家耐心的等待。當這些種子開始芽並且成長為了參天大樹的時候帝國也就隨之而壯大了起來。從這個角度講朱祁鈺無愧於明帝國現代工業化的奠基人。雖然終其一生朱祁鈺都沒有能夠見到帝國全面進入現代工業時代的那一刻不過他給後人留下的是一片碩果累累的森林一個身強力壯正值壯年時期的強大帝國而江南地區就是這個強大帝國的心臟是這個強大帝國不斷向前邁進的動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