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新明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一節 聯合艦隊的覆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一節 聯合艦隊的覆滅

技術決定戰術這句話在海軍中的體現是最為明顯的。每一次重大的技術革命都將帶來戰術上的革命比如火炮裝甲蒸汽機高能炸藥飛機等等新技術兵器的出現都將給海戰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現在比較公認的是無畏艦出現是徹底終結風帆時代海戰戰術的一個轉折點。而在此之前海上作戰戰術的核心不是進攻而是防禦。即使是在總體戰役與戰略上處於進攻態勢的一方在海戰戰術的表現上仍然往往以防禦為主並且主要透過防禦來打敗敵人殲滅敵人

可以說自火炮成為海戰的主戰兵器之後從玉浦海大海戰開始在眾多的海戰中防御型戰術是整個海戰戰術思想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特別是在明帝國海軍中防禦性戰術思想的地位幾乎是難以動搖的。這種防禦性戰術思想的影響還不僅僅是在風帆時代即使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日德蘭海戰時防禦性戰術思想仍然是擁有優勢一方的基礎。當然明帝國海軍可以說是最為倡導這種戰術思想的直到二戰爆之後明帝國海軍的戰術思想才逐漸轉變為進攻型的當然為此明帝國也付出了非常巨大的代價。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風帆時代的幾百年時間裡防禦性戰術思想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特別是在明帝國海軍中這幾乎成為了唯一的正統戰術思想而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有技術以及特殊國情兩個因素

在技術方面風帆時代海戰的最大特點就是戰艦本身並無充足的行動能力。不管是在海戰還是在航行之中風帆時代的戰艦都必須要準確的掌握風向並且利用起風力來控制戰艦驅動戰艦航行。在當時雖然很多國家沒有設定副艦長大副這類的職務不過帆纜長是戰艦上名副其實的二號人物。這也就能夠看出來在風帆時代戰艦的行動其實是不自由的。正因為需要依靠風力而無法隨意航行同時又要儘量的保持艦隊的陣型。以集中力量打擊敵人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採用指揮方式比較簡單的防禦陣型作戰而不是指揮方式極為繁雜而且難以協調的進攻戰術來達到作戰目的。當然如果雙方勢力差距太大佔據了絕對優勢的一方也會在處於風向有利的情況透過進攻來獲得勝利。不過在大部分的作戰行動中不管是實力上佔優勢還是劣勢的一方其實都更希望能夠透過防禦戰術來與敵人作戰。

從根本上講就是這一時代的技術條件決定了防禦的一方有這絕對性的優勢。在地面戰場上坦克等裝甲突擊力量出現之前防禦的一方就有明顯的優勢。同樣道理因為技術原因的限制防禦的一方在海戰戰場上的優勢也是相當明顯的。除非在實力上或者是某些技術方面越了對手很多的話。不然不會有海軍將領會輕易的選擇進攻而是會透過防禦來擴大手裡的優勢。當然真正優秀的將領能夠準確的利用戰場上的風力與風向以及敵人的作戰意圖來迫使敵人動進攻這就更能夠擴大防禦一方的優勢了

而導致明帝國海軍在數百年之內都盛行防禦戰術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明帝國的特殊國情。可以說在數百年的風帆時代的海戰中明帝國的主要敵人都是歐羅巴的那些海上強國。雖然如同英格蘭荷蘭法蘭西等國家都曾經多次被明帝國給打敗。不過這些國家從來就沒有放棄過要與明帝國競爭並且從明帝國手裡奪取海上霸權的想法。因此自從顧成林率領大西洋艦隊遠征歐羅巴開始明帝國海軍的主要戰場不是在鄰近明帝國的南洋西洋與東洋而是在大西洋上。這就造成了一個非常現實而且幾乎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那就是明帝國需要維持的海上補給航線實在是太漫長了

數百年來除與保護本國的造船工業並且保護建造戰艦的技術明帝國除了在獅城的樟宜港建造了一座海軍造船廠之外在其他的所有海外領地以及海外的海軍基地都最多只有修船廠而沒有造船廠。也就是說明帝國的所有戰艦基本上都是在國內建造的而這些新建造的戰艦需要長途跋涉航行數萬裡才能到達大西洋。顯然這種漫長的海上航行給明帝國海軍帶來了巨大的麻煩。而最直接的麻煩就是在前線作戰的任何一支艦隊如果出現了重大損失的話都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迅的補充特別在電報出現之前光是一返一往就需要一年多的時間在算上後方組織新艦隊的時間至少都要兩年的時間才能將新的艦隊派到前線戰區去。

這個問題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從顧成林開始數百年來帝國的每一個優秀將領都會在作戰的時候儘量的儲存艦隊的實力甚至很多時候為了儲存艦隊的戰鬥力不惜做出讓步避免與敵人作戰。當然能否儲存艦隊實力這本身就是考核海軍將領的一個重要因素而要做到這一點那麼就必須要充分的利用起戰場上的每一種優勢而這就自然讓明軍將領在作戰的時候先考慮防禦戰術然後才會考慮是否透過進攻來達到目的。在很多情況下很多將領甚至會在確定無法透過防禦來達到作戰目的的情況下乾脆利落的放棄作戰行動以儲存艦隊

可以說這一特殊的國情決定了明帝國海軍艦隊在數百年內的基本作戰思想。當然顧成林是這一作戰思想的創人同時也是數百年來將防禦性戰術的威力揮到極限的唯一的一名明帝國海軍將領。可以說正是他建立了這一整套的戰術思想雖然他沒有如同後來的那些將軍一樣透過傳記或者是其他的什麼方式將自己的戰術思想體系整理成文然後以著作的形式表出來。不過他卻用大量的實際戰例在教導著後人。可以說顧成林所建立起來的海戰思想在他之後的數百年裡不但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明帝國海軍將領同時也對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的海軍將領產生了非常深刻的影響。在很多時候研究顧成林所指揮的戰鬥以及總結他的戰術思想甚至成為了海軍中的聖言

這次顧成林所採用的正是非常典型的防禦戰術。他準確的把握住了敵人的意圖並且利用敵人的戰役目的迫使敵人進攻然後透過防禦來擊潰敵人。當然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採取這樣的戰術了而這也絕不是他第一次利用了敵人的戰役意圖來達到自己的戰役目的。不過這卻是一次非常典型的海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雙方進入了目視距離之後歐羅巴聯合艦隊就開始轉向了。至少法蘭西等國的海軍將領是白痴。他們一看到在北面排好了戰列線嚴陣以待的明軍艦隊之後立即就放棄了進攻的想法並且開始讓艦隊轉向準備透過走切角線的方式來逼近明帝國艦隊。這樣聯合艦隊也能夠在形成戰列線之後與明帝國艦隊交戰。而這次聯合艦隊是向左轉向的。

顧成林也立即下令艦隊加在外海擋住歐羅巴艦隊的航向。當然這一行動的根本目的就是不讓歐羅巴艦隊在明帝國艦隊的前面完成轉向。要讓歐羅巴艦隊一直處於明帝國艦隊的中心垂線上這樣就能保證在戰鬥開始的時候能夠集中位於戰列線中部的戰列艦上的主要火力打擊敵人。當然雙方當時都是在向西航行兩支艦隊的指揮官多沒有選擇向東航行因為他們都知道如果被敵人逼到了海岸線附近的話那就將讓艦隊失去靈活性將戰場的主動權交給敵人讓自己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地步

這種互相爭搶一方要從對方的邊緣切入完成轉向而另外一方要防止對方從戰列線的邊緣切入的對抗性行動是不可能持續多久的因為南風直接將歐羅巴艦隊吹向了明軍艦隊的戰列線。顯然這就是顧成林在戰術部署上的高之處了他非常充分的利用了風力的幫助知道在南風的影響下聯合艦隊不可能有充裕的時間來完成轉向應動只要明帝國的艦隊在最處的半個時辰之內不讓對手轉向成功的話那麼顧成林就已經獲得了一半的勝利

可以說當時戰場上的形勢對聯合艦隊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強勁的南風成了他們最大的敵人。在龐大的艦隊還沒有完成轉向的時候聯合艦隊就已經進入了明軍火炮的射程範圍之內。隨著處於艦隊中部偏前的皇帝號的左舷火炮開始了第一輪齊射戰鬥打響了

留給歐羅巴將領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處於艦隊最前列的法蘭西戰艦編隊第一個遭到了打擊不過法蘭西戰艦編隊此時已經基本上完成了轉向並且在南風的幫助下正在迅的靠近明軍的戰列線。這讓法蘭西戰艦編隊成為了明帝國戰列線中部的那十多艘戰列艦打擊的主要目標。而且隨著距離的拉近戰列艦上的炮擊也越來越準確了。

緊跟在法蘭西戰艦編隊後面的是葡萄牙戰艦編隊不過這部分戰艦的轉向動作就慢了一點在他們投入戰鬥的時候法蘭西戰艦編隊已經航行到了前面去正在與明軍戰列線西面的巡洋艦交火而他們則頂替了法蘭西戰艦的位置成為了明軍戰列艦打擊的重點。

處於聯合艦隊中部的是西班牙戰艦編隊。這部分戰艦在還沒有完成轉向的時候就已經進入了明軍戰列線東面的巡洋艦的炮擊範圍並且很快就陷入了混亂之中至少有一半的西班牙戰艦在還沒有完成轉向的時候就已經被摧毀或者是倉皇的脫離了戰鬥撤出了戰場而這正是聯合艦隊覆滅的開始。

因為處於艦隊中部的西班牙戰艦編隊出現了混亂跟在後面的威尼斯戰艦與瑞典戰艦立即就與聯合艦隊前面的葡萄牙戰艦以及法蘭西戰艦失去了聯絡那些在戰場上四處逃竄躲避炮擊的西班牙戰艦擋住了他們的航道讓他們無法跟上編隊了顯然這在海戰中絕對是一場巨大的災難。而任何一名優秀的將軍都不會放過敵人所犯的這個嚴重的錯誤顧成林自然不會例外

見到敵人艦隊在混亂中被分成了兩部分顧成林立即命令戰列線東面的後衛巡洋艦編隊的十多艘巡洋艦脫離戰列線向西班牙戰艦進行突擊。這些突擊的巡洋艦迅地打散了西班牙艦隊的陣列導致了更為嚴重的混亂。本書轉載拾6k文學網而當時正在努力恢復艦隊編隊的西班牙海軍將領所在的旗艦立即成為了三艘巡洋艦重點炮擊的物件。當雙方的距離拉近到了明帝國巡洋艦上所裝備的囟炮的射程範圍之內的時候西班牙的旗艦也是當時西班牙最大的戰列艦海上君主號立即被猛烈的炮火給籠罩了。而囟炮的近距離轟擊對任何一艘戰艦來說都將是滅頂之災。更何況三艘巡洋艦上的十八門囟炮的同時轟擊

當海上君主號在猛烈的爆炸中變成了碎片殘餘部分也開始緩緩下沉而西班牙海軍將領也跟隨著他的旗艦消失在海面上的時候突擊的十多艘巡洋艦將歐羅巴聯合艦隊分割成了兩部分。這時候顧成林所需要做的就是先集中力量消滅掉法蘭西戰艦與葡萄牙戰艦然後再去對付被分割出來的威尼斯戰艦與瑞典戰艦

艦隊被分割這是災難性的。當法蘭西的將領現的時候處於明軍戰列線前端的另外十來艘巡洋艦與護衛艦已經在龍四海的率領下開始向南轉向。這次他不是魯莽行動而是準確的理解了顧成林的意思。這些快戰艦迅的橫在了法蘭西戰艦編隊的前面結果法蘭西戰艦與葡萄牙戰艦立即被明軍三面包圍了而當時的風向讓他們根本就沒有半點機會逃離戰場

不過顧成林還是有點小看了法蘭西海軍的戰鬥力。可以說在當時的歐羅巴法蘭西的海軍算不上是最厲害的但是其軍官卻是最為高傲的。這些法蘭西人一直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軍人打起仗來一個個比明帝國的軍人還要勇猛。當然在很多時候勇猛本身是解決不了實力上的差距的。

光是殲滅法蘭西戰艦編隊顧成林就花了足足兩個時辰這讓他感到很震驚這也讓他很佩服那些法蘭西海軍官兵不過他對待這些強敵的態度就是不投降那就全都完蛋。結果三十二艘法蘭西戰艦包括其中的八艘戰列艦全部被摧毀其中二十一艘被擊沉十一艘在徹底的失去了戰鬥力與航行能力之後被暫時的拋棄在了戰場上在戰鬥結束之後明軍才登上了這些戰艦

葡萄牙海軍官兵的意志就沒有這麼堅強了。雖然在明軍戰艦集中力量對付那八艘法蘭西戰列艦的時候他們也想過要逃跑不過當時戰場上的局面已經被明軍控制住了而且也沒有航道讓他們逃跑。結果在八艘法蘭西戰列艦無一例外的被明軍戰艦上的強大炮火給擊沉的時候葡萄牙海軍的二十二艘戰艦非常理智的選擇了投降只不過其中已經有十來艘被打成了殘廢失去了戰鬥力。

也就在顧成林集中力量對付法蘭西戰艦的時候處於戰場東面的威尼斯戰艦與瑞典戰艦在沒有經過過多的考慮之下就選擇了從東面的海峽突圍。他們已經不可能從西面的大洋上突圍了所以唯一的希望就是穿過比奧科島與非洲大6之間的海峽避開明軍艦隊的打擊。當然他們並不相信在法蘭西戰艦與葡萄牙戰艦都被幹掉了之後他們還有足夠的能力戰勝明帝國的艦隊

等到顧成林安排護衛艦去繳獲那些葡萄牙戰艦的時候威尼斯與瑞典的戰艦早就溜出了戰場而明軍艦隊的後衛編隊也正在追擊這些逃竄的敵艦。顧成林沒有猶豫他立即就派遣龍四海指揮的巡洋艦編隊從比奧科島西面的大洋北上在海峽的另外一端組織防線。隨後顧成林親率的戰列艦編隊也跟了上去。顯然到這個時候顧成林是不會輕易的放跑這股敵人的

結果威尼斯與瑞典的戰艦編隊也沒有能夠逃脫覆滅的命運。在他們艱難的穿越了海峽並且阻擊了追擊的明軍巡洋艦之後在馬拉博港北面的海面上遭到了明軍艦隊的猛烈打擊。結果這三十多艘戰艦也無一例外的被殲滅了